临漳县
临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邯郸市下辖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位于河北省最南端,总面积75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临漳县常住人口为589003人。
临漳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地形近似五边形,南边界中间较为南凸,地势平坦,属于较典型的山麓冲积扇平原。 临漳县地表水主要来源于漳河、洹河。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临漳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属邯郸郡,西汉至三国时期属魏郡,晋朝属魏,北齐、北周至唐宋时期属相州,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民国时期属河南省河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市专署,1993年后归邯郸市。至2023年,临漳县辖10镇4乡、429个行政村。
临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漳河冲积扇之内,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漳的粮食生产享有盛誉,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二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筑建材、食品医药健康为三大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为主。2020年,临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4241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5:40.4:4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0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36元。 临漳县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交汇处,G4、京港高速铁路、京广铁路横穿南北。
临漳作为都城建设肇始地、建安文学发祥地、佛教文化繁荣地、西门豹投巫治水发生地,孕育了建安文化、都城建设文化、成语典故文化、鬼谷文化等文化脉系。县域内保存有邺城遗址、铜雀邺城三台遗址、地下潜伏城门、皇家佛寺塔基、北吴庄千佛埋藏坑、朱明门、广德门等文物遗址和遗迹164处。以及鬼谷子传说、河南坠子、撵花、李家村高跷皇杠、西狄邱落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漳县邺令公园、铜雀三台遗址公园等国家级景区。
名称由来
《管子》一书中记载:“齐桓公筑五鹿(今濮阳市)、中牟县(今汤阴县)、邺(今临漳)、盖(今长清区)、牡丘(今聊城市),以卫诸夏之地。”邺之名始于此。临漳县古称邺,亦名邺下。
今县名最早见于晋朝,建兴二年(公元314年),避司马邺(司马邺)讳改名临漳,因地临漳河而得名。
临漳,临近漳河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新石器时期,临漳县便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夏朝时期,临漳县属冀州。相传,大禹治水,曾至衡漳,衡漳即漳河。
商朝时期(公元前1711一前106),今临漳一带为相州,属内。
西周时期(公元前1066年一前770年),属卫。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属晋。《正字通》曰“今相州邺城,齐桓公所筑”。临漳县邺城遗址之名始于此。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为邺邑,魏文侯年间(公元前446—396年),属魏国。周郝王四十年(公元前274年),属赵国。
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前207年),始皇并天下后,以邺为邯郸郡之南境,上党郡之东境。邺,属邯郸郡。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20年),邺县,属魏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漳河两岸广从邯郸郡中划出,增设魏郡,治所在邺城。邺城由军事防御性的城邑转为郡级城。刘宏(刘宏)中平二年(185年),韩馥为冀州牧,驻邺。刘协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夺冀州,迁冀州治所于邺。至此,邺城遗址实际上成了统率冀、青、幽、并四州的首府。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攻克邺城;九月,曹操领冀州牧,曹操在此营建邺都,修建三台,自立为魏王,加九锡以冀州十郡为封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遣周近持玉璧,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至邺。六月,曹操为丞相,居邺。建安十五年(210年),冬,曹操在邺城西墙北部筑铜雀台。是年前后,以“七子”为代表的一批文人,聚集在曹氏父子周围,形成邺下文人集团,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在铜雀台南筑金虎台。五月,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邺区为魏都区,仍以丞相领冀州牧。邺城遗址辖十郡:一山西省、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为魏王,仍以丞相领冀州牧,居邺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在邺,袭魏王爵,授丞相印,领冀州牧。三国时期(公元220年一265年),邺县,属魏郡,郡治理于此。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位,建立魏国,迁都洛阳市,以邺为王业根本,号称北都。曹丕(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正月,曹丕以邺为王业本基,与长安、洛阳、谯、许昌市并列为五都。
晋朝时期(公元265年一317年),邺县,属魏郡,郡治理于此。建兴二年(314年),避愍帝讳改名临漳,因地临漳河而得名,是用“临漳”为县名之始。东晋时期(公元317年—420年),晋成帝(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后赵王石勒,营建邺城遗址,使其子石弘镇守。晋成帝(司马衍)成康元年,后赵(石虎)建武元年(335年),九月,石虎废石勒子石弘,自即天王位,由信都县(今邢台市一带)迁都至邺。晋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年),后赵大天王石虎称皇帝于邺宫。四月,石虎病卒,葬于显原陵,庙号太祖。晋永和八年,冉魏永兴三年(352年),前燕攻邺,冉魏求救于东晋。八月,魏晋兵败,冉魏亡。晋升平元年,前燕(慕容俊)光寿元年(357年),十一月,前燕主慕容俊从蓟州(今河北县)迁都至邺。大赦,复修铜雀台。晋太和五年,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三月前燕亡。
十六国时期(公元319年—420年),邺城遗址,邺县和魏郡并在都下。后赵(公元319年—352年)石虎帝(335年)由襄国迁都於邺,在铜雀台东北新修“九华宫”。前燕(公元337年—370年),慕容隽(352年)杀冉阂,由蓟(今天津市蓟县)徙都于邺。秦,苻坚(370年)平燕以王猛为冀州牧,镇邺。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北魏(公元386年一534年),邺县属相州魏郡,治所均设在邺县。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以林虑(今林州市)并入邺县,北魏时邺县包括邺、林二县之地。东魏(公元534年—550年),属首都。高欢挟元善见迁于邺,增筑邺南城为都。都下有邺(并汤阴县、安阳市)、临漳二县,属司州魏郡。州治、郡治均设在邺城遗址。天平初(534年),分邺,并内黄、斥邱、肥乡区地,置临漳县,临漳为近畿邑。北齐(公元550年—177年),国都。都下有邺县,临漳县、成安县,属司州清都尹。高欢之子高洋受东魏禅,即位为文宣帝,都于邺,史称北齐。北周(公元557年—581年),临漳县、邺县属相州。建德六年(577年),移临漳县治于邺东20里(今杜村乡小庄),邺仍在旧地,改司州为相州。外戚杨坚辅政后,相州刺史尉迟迥不服,杨坚派韦孝宽击平之,并下令焚毁邺城遗址。千年名都,化为废墟。此时将州治、尹治及居民南迁45里至安阳市。
隋唐至明清时期
隋(公元581年—118年),临漳县、邺县均属相州。开皇三年(583年),旧邺县改为灵芝县,分临漳县地置水县。开皇八年(588年),划临漳县之地增置长乐县。大业中,邺县、临漳县并属魏郡。开皇十年(590年),灵芝县复邺。大业十年(614年),始筑临漳县城(今杜村集乡小庄)。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今磁县、成安县、临漳等地属魏郡,郡治安阳(今河南安阳)。隋大业十年(614年),始筑临漳县城(今杜村乡小庄)。
唐(公元618年—907年),临漳县,邺县属相州邺郡。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至邺西陵,为文祭曹操曹操。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五代“后唐”时期(公元923年—936年),邺县、临漳县属相州天雄军。五代“后晋”时期(公元936年—947年),邺县、临漳县、长乐县属相州彰德军。后汉、后周仍属之。
宋(公元960年一1279年),临漳县、邺县属相州邺郡。赵顼熙宁五年(1072年),上命曾孝宽访察河北省,废邺县,长乐县,并人临漳县。金(公元1115年—1234年),属彰德卫。元(公元1271年一1368年),属彰德路,元末废。
明(公元1368年—1644年),洪武元年复置临漳县,属彰德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迁临漳县治于东北18里理王村,并筑临漳县城(即现在的临漳县城)。
清(公元1644年一1911年),临漳县仍属彰德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一1949年),民国初年隶属河南省河北道(也称豫北道),道治在卫辉市。民国13年(1924年),道废,直属河南省。民国21年(1932年),隶属河南省行政第三区安阳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至1945年日伪统治时期,隶属河南省安阳道尹公署。1938年8月13日成立临漳县抗日政府,隶属冀南三专署。1945年,临漳县城解放,仍属冀南三专署。1947年,漳河南区域分别划归新置之漳南县和邺县,1949年复归临漳县。1949年5月,安阳解放,邺县政府迁驻中崇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临漳县属河北省邯郸专署。1953年,邺县政府东迁至白壁镇。1954年,邺县、漳南县撤销,分别并入安阳县、临漳县和魏县。1958年10月,临漳县并入磁县。1961年5月,临漳县、磁县、成安县三县分治,恢复临漳县建制。1984年4月,23个公社改为18个乡、5个镇。1993年邯郸地区与邯郸市合并为邯郸市,临漳县归邯郸市辖。1996年1月,扩镇并乡,18个乡、5个镇改建为9个乡、5个镇。
地理
位置境域
临漳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华北平原南部,总面积752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4°20′~114°26′,北纬36°7′~36°24′。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位于太行山东麓,东邻魏县,西接磁县,北达成安县,南连河南省安阳县,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称誉。
气候
临漳县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无霜期较长。春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降水量少,干燥多风,蒸发量大,土壤失严重,经常发生春旱;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炎热多雨;秋季北方冷气团开始南下控制本地,副热带高压迅速南撤,降温迅速,昼暖夜凉,天高气爽;冬季受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候寒冷,雨雪稀少。多年平均气温13.5℃,1月平均气温1.8℃,极端最低气温21.8℃(1972年1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43.6℃(2009年6月25日)。最低月均气温8.6℃(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4.6C(2005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8.8℃,最大日较差26.5℃(1963年2月28日)。生长期年平均208天,无霜期年平均223天,最长达241天,最短为21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34小时。0℃以上持续期284天(一般为2月21日~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542.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8天最多达95天(1990年),最少为49天(199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377.9毫米(196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12.9毫米(2006年)。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最多。
地质地层
地质构造
临漳县境处于太行山前的华北平原西缘,西距太行山前的大断裂带仅数千米,整个地质构造为山区不断上升和平原持续下降的趋势。从地质构造上看,县境为5条断裂活动带所控制,分别为太行山前大断裂带、大名——磁县隐伏断裂带、临漳断裂带、韩陵山断裂带、楚旺断裂带。太行山前大断带是分割西部隆起和东部沉降区的边界构造带,是影响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带。大名一一磁县隐伏裂带,穿过县境,是影响临漳县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带。临漳断裂带穿过县境中部,表现为长期活动和有新的活动,是直接影响临漳县地震活动的断裂带。韩陵山断裂带北起县境章里乡,其特点是位于汤阴地堑,走向大体一致,构造较为复杂。楚旺断裂带为县内唯一的一条西北一一东南向断裂带,该断裂带位于内黄县隆起部分,而内黄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成反差,该断裂带东又与沧州市一一东明大断裂带交汇,对县境内地震活动有牵动影响。
地层
临漳县境被第四系表层土覆盖,多为沙土、粘土和亚粘土组成,厚度20至40米。其下为第三系粘土,由胶结疏松的粉沙岩组成。具体分布在县境西半部40至60米深处为卵石层,东半部卵石较少。其表层土质,西半部以中沙为主,粗沙很少;东半部则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地层沉积缺失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底板,直接覆盖在太古代片麻上。县境主要处于内黄隆起部位,县城处在隆起的边缘,新生代第三系底板由县城向外扩展,深度可达600至800米,县境西部处于汤阴地堑北端。
地形地貌
临漳县属漳河冲积扇平原,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海拔范围为60-80米,地表平坦,耕地广阔。县内地形相对单一,近似五边形,无平原外地形分布。临漳以漳河为界,全县分为河南、河北两部分。河南部分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习文镇时固村,海拔82米。最低点位于砖寨营镇与魏县交界一带,海拔58米。河北部分为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位于邺城镇三台村与磁县交界一带,海拔79米。最低点位于临漳镇北与成安县交界一带,海拔57米。县境陡度约二千分之一。临漳地貌的特点可分两部分:一为淤积平原,一为河床和河水故道。但两者高低相差不大,整体可视为平川原野。临漳地貌现状,除平原就是河床与故道。在历史上漳河经常泛滥,又多次改道。现今地表明显表现出三条故道,形成临漳地貌特色。邺镇——李家町故道,位于漳河以北,大部分为农田,较为平坦,小部分为保留原状的沙滩与沟谷。韩村、孙陶——安阳县崔家桥故道,位于漳河以南,比较平坦,大部分开发为农田。柳园镇二分庄一南陈村故道,位于漳河以南,地势比较平坦,大部分为农田。
水文水利
水文
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三级河流1条,总长42千米;四级河流1条,总长1千米。河流总长度43千米,河网密度0.058千米/平方千米。临漳县地表水主要来源于漳河、洹河。 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漳河,自习文乡西太平村入境,横贯习文乡、香菜营乡、杜村集乡、孙陶集镇、柳园镇、张村集乡、称勾集镇砖寨营乡8个乡镇,至砖寨营乡申小屯出境。漳河境内长42千米,流域面积77.4平方千米。
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全县,经岳城水库,由临漳县习文镇西太平村入境,横贯习文、香菜营、杜村、孙陶、柳元、张村集、秤钩、砖寨营8个乡镇,从砖寨营镇申小屯出境。境内长41千米,流域面积77.4平方千米,河床宽1.86千米,控制面积499.5平方千米。县内有太平渠、民有南干渠(渠名)、民有北干渠(渠名),这三条干渠可引漳河水灌溉农田。漳河现为季节河,枯水季节断流,雨季暴涨,最大流量可达每秒9720立方米。漳河出县境后,经魏县、大名县、馆陶县注入卫河,再注入海河而入渤海。
又名安阳河,流经区域包括林州市(林州市)、安阳县、安阳市区、内黄县以及鹤壁市、河北省临漳县一小部分。流域上宽下窄呈倒葫芦形,上游宽30千米,中游宽20千米,下游仅5千米。地势起伏大,西部为太行山区,高程达1655米。流域面积1920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占47%,盆地占18%,平原占35%。流经临漳县境南侧,境内长约1千米,河床宽50米,可灌溉农田300余亩。
漳县地下水存于第四纪松散岩石中,主要接受大气和地表水渗入补给,其次是上潜水的测向补给。境内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1.3594亿立方米,平水年1.22亿立方米,枯水年为0.937亿立方米,人均316立方米。临漳县地下水可划分为三个区域:县境西部及西南部,面积141.2平方千米,水层厚度为10—25米,是富水区;县境中部,面积363.7平方千米,水层厚度大于15米;县境东部及东南部,面积239.2平方千米,水层厚度为10—20米。
水利
2023年度生态水网水量任务为2800万立方米。县内有民有南干渠、北干渠、马荒支渠、有阁刘支渠、北二支渠、南三支渠、南四支渠、南五支渠、七支渠、江村支渠、六分干、马荒沟、太平渠等13条渠道,进行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3次,累计引外调水1800万立方米,累计灌溉23余万亩。堤坝工程有民国时期就已建成的南北大堤,堤防总长为82.6千米。2022年,县内有仅有一个水库,即岳城水库。2023年9月27日,滏阳河水沿新建三里屯退水渠流入七支渠,最终汇入临漳县邺城公园水系,惠及临漳县灌溉农田面积3.8万亩,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530万立方米。
土壤
临漳县土壤由漳河淤泥沉积而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主要有褐土、潮土两大类,此外还有少量的沼泽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习文镇一带。潮土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漳河及漳河故道两侧,多为通体壤土。因漳河历史上多次改道,不同地带会有夹沙、腰沙、体沙、底沙及通体沙土。漳河故道则以沙土为主。沼泽土面积只有百余亩,分布在习文乡贺北,常年汪水,适宜种水生作物。近年干旱,沼泽土逐渐变为草甸沼泽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临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临漳县有耕地589076.1亩(39271.74公顷),园地176007.6亩(11733.84公顷),林地536584.95亩(35772.33公顷),草地3614.55亩(240.97公顷),湿地10964.85亩(730.9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0771.85亩(15384.7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0003.5亩(2666.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3028.2亩(12201.88公顷)。
水资源
临漳县内饮用水源主要来自南水北调和地下水。2018年,临漳县水资源总量为0.55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0.6749亿立方米,地表水实际利用量为0.2282亿立方米,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1.1942亿立方米,年实际总用水量为1.4224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临漳县主要绿化树种有三球悬铃木、白蜡树、油松、杨属、国槐、银杏、柳树、槭树、雪松、女贞、大果榉、栾树、苹果树、梨树等。果树主要栽培的树种有桃、苹果、梨等。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薯类、谷子、棉花、油料、花生、油菜等。主要的苗木种类有国槐、法桐、樱花、海棠花、紫叶李、丝棉木、杨树苗、垂柳、樱花、白蜡、栾树、柳树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等为主。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县境内的野生植物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木本有:杜梨、酸枣树、白腊条、紫穗槐等。草本有:茅草、芦苇、沙蓬、节节草、灰灰菜、马齿苋,荠荠莱、鸡眼草、星星草、小旋花等。野生中药材有:生地,知母、板兰根、瓜萎、蛇麻子、车前、天花粉、枸杞子、莬丝子、野天麻等。临漳县共有古树45棵,其中一级古树(名木)1株,二级古树6株,三级古树38株,其中槐树23株、刺槐3株、皂荚7株、杜梨3株、1株、柿3株、侧柏1株、桧柏1株、枣树2株、毛白杨1株。其中千年古树“天下第一柏”,位于习文乡靳彭城村东,树高达21米,树干腹围5.8米,树冠覆盖1亩有余,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
动物
县境内的野生动物分兽类、鸟类、水生动物及昆虫四类。兽类有:狐、狸、獾、野兔、黄鼬、鼠、蛇、地虎、刺猬亚科等。鸟类有:燕子、大雁、乌鸦、麻雀鸽子、斑鸠、鹞,雕、鹰、猫头鹰、啄木鸟科等。水生动物有:鱼、虾、蟹、鳖、龟、丽文蛤、螺等。昆虫有:瓢虫、草青铃美国白灯蛾、盲椿象、蝼蛄、地老虎、小象皮虫、刺槐种子蜂、椿皮蜡蛹、天牛、大袋娥等。县内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鹭、鹰、白骨顶、黄嘴白鹭等。
自然保护地
临漳县有生态屏障区一处,即临漳北郊生态屏障区。
临漳北郊生态屏障区位于县城北部,介于县城北环玄武路和北民有渠之间(茶柳线和曹前线之间),占地1100亩,其中新造林610亩。种植树种主要有红叶石楠球、海棠花、金叶女贞球、大叶黄杨球、矮接金叶槐、北美海棠、国槐、丝棉木、栾树、皂角、五裂槭等树种。生态屏障区与城内的金凤公园、七子园、三曹园、邺令公园、玄武湖等公园,构成临漳县的生态屏障链条。
自然灾害
在临漳县,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并能造成危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暴雨、冰雹、大风、霜冻、低温连阴雨、干热风等。尤其是旱涝、暴雨、冰雹、大风给农业带来的危害极大,是影响当地农业丰产的主要因素。临漳县夏季多雨,已发生水灾,严重时易引发山洪。雹灾、风灾常与水灾同时发生。2019年4月24日,临漳县出现大风、冰雹及雷阵雨天气,引发风雹灾害风雹灾害致房屋损坏,邢台市桥西区、邯郸市临漳县1500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2023年7月29日凌晨,临漳县受台风倒槽影响,出现强降雨天气。截至到8月1日7时,全县平均降雨量247.725毫米,8个区域站超过250毫米以上,达到特大暴雨级别。解除了临漳县自6月份以来的旱情,但由于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造成部分低洼农田积水内涝。临漳县境为太行山前大断裂带、大名——磁县隐伏断裂带、临漳断裂带、韩陵山断裂带,楚旺断裂带所控制,历史上多次有地震发生。2019年04月21日17时10分,临漳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群众生活秩序稳定。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1月,临漳县下辖10个镇、4个乡、429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地:临漳镇永阳路9号 。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临漳县常住人口为589003人,男性人口为286482人,占48.64%;女性人口为302521人,占51.36%。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6617人,占29.99%;15-59岁人口为309870人,占52.61%;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2516人,占17.4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2326人,占全县常住人口12.28%。2020年,临漳县总人口755531人,年出生率为10.87%,死亡率为13.87%,自然增长率为-3.00%。
民族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统计临漳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彝族、壮族、满族、拉祜族共计7个民族。其中人数大于1万的民族为汉族,人数小于100的民族有蒙古族、回族、彝族、壮族、满族、拉族。
语言
临漳话属晋语,据史料记载全县400余个自然村中,有173个村的村民是明洪武年间从洪洞县迁来的。这些迁来的村民山西话与中原官话相互渗透,后来又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几种语言杂而形成现在的临漳话。
临漳话比较复杂,境内语音南北差别大,东西差别小,最显著的特点是“知组字”的分混。根据这个特点,县境内可分为三个方言小片:一是县城以南,包括狄邱、杜村、张村、三皇庙等乡镇和漳河以南的苏村乡、砖寨营镇、马村乡、柳园镇及孙陶镇东部等广大区域,大多把舌尖前音读为舌尖后音。县城东南的砖寨营、秤钩集等乡镇与魏县相连,语音与魏县话相似。二是位于县城西南方向的习文镇、倪辛庄乡及大韩村乡、孙陶镇南部一带,受河南话影响较为明显,大多把舌尖后音说成舌尖前音。三是县城左右,包括城关,西羊羔、坊表等乡镇,与成安话有相似之处,多数人的语言中能够分清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
宗教信仰
临漳县境内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在晋朝时传入临漳,佛图澄、单道开为临漳高僧之始,昭德寺为境内佛寺之最。天主教清光绪年间传入,光绪十七年(1891年),意大利传教士白神甫在临漳县西北大章传教,是天主教人临漳县之始。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后在临漳南街路西购买教址,建立天主教堂,至民国20年(1931年)天主教在境内盛兴,奉教者1700多人。最初来临漳传教者为顾约拿单牧师,系英籍加拿大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偕夫人来华调查彰卫怀三府灾情,旋即在彰德府各地传教。
2010年5月8日中华圣母节,邯郸教区临漳堂区在总堂隆重举行圣母山奉献庆典,由教区杨祥太主教主持,9位神父参礼。2016年10月15日(农历丙申年九月十五)上午,河北省第二届道教文化研讨会暨首届中国·邯郸道教文化研讨会,在河北省临漳县鬼谷观举行。截至2023年11月,临漳县内可查询到的宗教场所有道教1处,佛教4处。
经济
综合
临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以韭菜、红薯、花生等为“七大特色产业”。临漳县第二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筑建材、食品医药健康为三大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为主,除此之外还包括有现代商务、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城市新兴服务业。2020年,临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4241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531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6295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24144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5:40.4:44.1。临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0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36元。2021年临漳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92.2亿元,增速7.4%,排名第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6631元,同比增长7.4%,全市排位第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20元,同比增长10.7%,全市排位第17。
第一产业
临漳地处太行山东麓、漳河冲积扇之内,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的小麦、玉米,及畜牧业的蛋鸡养殖、肉鸡养殖。临漳县是闻名全国的粮食生产大县,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获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农民合作社整县推进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主粮产业主要以小麦、玉蜀黍属两大作物为主。2022年,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119.6万亩,总产量61.48万吨,其中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55.72万亩和61.59万亩,小麦、玉米总产分别为29万吨和34.1万吨,分别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7.17%和55.47%。畜牧业主要品种有蛋鸡、生猪、肉鸡、牛、羊等,形成临漳的主导产业。临漳县2022年,全县畜产品总产86589吨。其中猪肉产量18288吨,牛肉产量4824吨,羊肉产量5546吨,禽肉产量13923吨,禽蛋34210吨、生牛奶9798吨。生猪出栏2359百头,牛出栏2.8万头,羊出栏38.9万只,家禽出栏861.9万只。
第二产业
临漳县第二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筑建材、食品医药健康为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有龙头企业邯钢集团冷轧和相关链条企业7家,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向智能装备制造、农用机械、专用车等下游产业延伸。新型建筑建材依托绿色建筑产业科技园,代表企业有招贤绿色建筑构件、建华预制管桩、蓝堡装配式建筑、中美瑞佳等。食品医药健康代表企业有美临集团、河北迈西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玉蝶之星医用防护用品和汉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2022年,临漳县累计签约项目95个,超亿元项目60个,争列省市重点项目46个,引进思德来钢制家具、昊瑞农机、招贤建材等一批战略项目,培育入统企业40家,新增出口企业12家,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8亿,珠峰仪器、华蓬防爆等企业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人天科技5G通信基站全省首家,装备制造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新型建材入选全市“532”主导产业。2020年,临漳县规模以上工业稳定增长。2020年底,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2.4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增速比全市高1.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6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位居全市第11位。 建筑业增长较快。2020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增长19.3%。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00037万元,较上年增长7.4%。
第三产业
临漳县有文化旅游资源和冀南的区位优势,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为主,以及现代商务、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城市新兴服务业组成。临漳县有邺城遗址历史文化游、县城休闲精品游、乡村生态观光游三大核心旅游产品。2018年4月26日至5月2日,以“相约临漳畅游邺城”为主题的临漳县第二届春季邺城文化旅游周活动成功举办,旅游周期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70万人(次),实现社会综合收入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和28%,创历史新高。2022年,临漳县美凯龙商业中心、临漳迎宾馆、信和商厦正式运营。202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40.4:44.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24144万元。2022年临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169万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8787万元。
经济功能区
临漳县内有临漳经济开发区以及临漳县工业园两个经济功能区。
临漳经济开发区
临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形成了钢后延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引进了邯钢(临漳)工业园、五粮液河北临漳灌装工业园、平原禾丰、中国节能等项目。截至2023年,集群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开发区有研发活动的企业28个,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的企业4个,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逐渐成型。2023年以来,共收集招商信息77条,外出山西省,山东省,天津市,北京,安徽等地18余次,签约项目13个,落地项目7个,重点跟进项目6个。
临漳县工业园
临漳县工业园分为新城工业园和邺都工业园两部分,规划面积441.43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286.1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4.82%。新城工业园区位于县城西侧,建成区面积约4平方千米,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等无污染绿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内道路“四纵六横”,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填埋厂等配套设施齐全,达到“七通一平”标准。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共有267所(含民办),其中初级中学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1所、小学135所、教学点104个。全县公办义务教育学校217所,在校生88462人,其中初中21所,在校生26538人,小学196所,在校生61924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共112070人(含民办),其中初中31561人、小学80509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4712人,全县实有教职工4283人,其中初中教师1557人,小学教师2726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临漳县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220人,高中(含中专)为68467人,初中为245010人,小学为192806人(以上包括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县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6年,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436人,文盲率为0.41%。
临漳县第一中学
临漳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1979年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3年底,学校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区占地330亩,建筑面积17.58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96个,在校学校现有教职工391人,其中有省特级教师5人,市特级教师22人;省骨干教师10人,市骨干教师33人;市学科名师13人,市德育标兵23人,市优秀拔尖人才15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8人,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教研成果显著。近几年来,发表国家级专著40余篇,省级以上发表的论文200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北省国防生生源基地、河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邯郸市文明单位、邯郸市高考成绩进步奖、临漳县实绩突出单位等百余项荣誉。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全县3个二级医疗机构、15个乡镇卫生院、427个集体村卫生室、正常营业18家民营医院。县定点救治医院为县医院,床位490,医生214人,护士231人,医技142人(含预检分诊),工作人员214人,631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临漳县完成县医院新建、中医院搬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12家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县医院医养结合工程竣工投用,创新组建县域医联体,启动县医院医养结合项目,成功获评“国家卫生县城”。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临漳县有“七馆、五广场、一中心”以及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七馆”即邺城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建安文学馆、廉吏文化展馆、美术馆。“五广场”,即金凤文化广场、建安文化广场、廉吏文化广场、体育馆广场、艺术中心广场,总面积达到16.8万平方米。“一中心”,即文化艺术中心,占地150亩。临漳县先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文化百强县、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中国成语典故之乡、中国十大最具文化创意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临漳县建设实施邺城遗址文物保护利用、邺城遗址环境整治、朱明门遗址保护展示等五大工程,荣获全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建成全省第一家公共文化大数据中心,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文明实践多项入选中央、省级志愿服务创新项目。
邺城考古博物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位于临漳县邺城镇显王村村北,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馆内珍藏文物178件(组),多数为2012年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等邺城遗址考古文物,其中谭副造释迦像为邺城地区出土时代最早的北魏造像之一。主馆分为“序厅”“中原要地、富庶粮仓——史前至秦汉的邺地”“魏武雄才、崭新都城——曹魏时期邺城”“民族融合等展厅,珍藏陶器、瓷器等各类文物300件(组)。2020年12月21日,邺城考古博物馆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邺城博物馆
邺城博物馆位于邺城遗址保护范围北侧,馆内现藏文物万余件,其中陈列的曹魏时期青石首、北吴庄出土佛造像等珍品。该馆综合利用声、光、电、3D技术等先进的陈展手段,辅之以壁画、雕塑、场景复原等方式还原了邺城从史前至秦汉,从三国到南北朝的厚重历史,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地展示邺城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历程,被誉为闪耀在中原大地的一部“百科全书”。2020年12月21日被评为国家三级馆。
科技事业
2022年,临漳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量达到3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省级58家,总量达到589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总量达到15家。科技创新能力全省排位由C类跃升至B类,上升10个位次。美临粮油拥有授权核心专利技术15项,注册商标40余项。中科德方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学进行合作,成立研发中心,2022年中科德方已成功申请14个专利。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68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615人。中科德方已引进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生13人。
体育事业
2022年,临漳县建设了全民健身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体育场、滑冰馆等,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并在公园、游园、文化广场、小区、乡村等地配备各类健身器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2023年,临漳县在体育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更新90处健身设施,建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场地4处,在建社会足球场1个。陆续开展了18项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首届全民健身大会拔河跳绳比赛、职工运动会健身气功展演比赛、职工运动会“鑫龙”杯象棋比赛、临漳县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羽毛球比赛等赛事。5月18日,该县在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市自行车赛事的基础上,继续举办了邯郸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暨邯郸市第八届临漳“邺城杯”公路自行车赛事。
人居环境
2022年,临漳县财政民生支出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25项民生工程、10件民生实事高标准完成。实施城建项目58个、总投资70亿元,12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级年度复检,获评“全省县城建设提质升级样板示范县”,位居全市第一。“三线”划定争取新增城镇建设用地9400亩,位居全市第二。拆除违章建筑、围挡7.5万平方米,腾地400余亩,新建口袋公园6个。“公园中的县城”多角度被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截至2021年,临漳县已新建农村公厕298座,完成率88.9%,新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1441座,完成率89.45%,完成5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377个村庄污水乱排乱倒得到有效管控的基础上,今年实施完成了36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至2022年,临漳县城区绿地率达36.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06%。
社会保障
2022年,临漳县新增城镇就业570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镇职工慢性病医保待遇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13元提高至143元;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提高至130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家敬老院竣工投用,增设床位740张,改造康复护理床位70张。
交通
综述
临漳县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交汇处,G4、京港高速铁路、京广铁路横穿南北,西距邯郸机场15千米。临漳县200千米范围内覆盖石家庄市、太原市、郑州市、济南市四个省会城市,辐射人口近3亿,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建成了“两条快速通道直达市区,四个高速出口连接临漳”的交通网络,实现了“十分钟上高速,一刻钟进市区”。石武高速路从县域西部过境,境内长22千米。
公路
临漳县的县域内有“五纵六横”的交通骨架。“五纵”:马义公路(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成潘线(一级城市快速路)、邯临快速路——515国道(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茶柳线(县道)、曹前公路(二级公路)。“六横”:邯郸市大南环(快速路)、魏峰公路(省级公路)、人民东路西沿、临邺大道(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后显公路(县道)、丛峰公路(省级公路)。G4境内长10.3千米,南端设有河北省收费处临漳站,向北12千米设有临漳出口。316、212省道境内总长57.825千米。县、乡、村道路390条,总长960.9千米。截至2023年初,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39.191千米,其中县道41.318米,乡道458.76千米,村道739.113千米。马义线、曹前线、临邺大道等全长164.8千米道路被命名为“市美丽农村路”。
铁路
临漳县内京港高速铁路、京广铁路横穿南北,但都未在临漳县设站。石武高铁过境临漳24千米。石武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市,跨黄河后至郑州市,南至武汉天兴洲大桥北岸,是北京—广州市—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八百四十千米,设计最高时速三百五十千米,年单项输送能力八千万人。京广铁路,简称“京广线”,北起北京,南至广州,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贯穿北京、河北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6省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干线铁路中经由省会城市最多,连接其它线路最多,运输最为繁忙。
公共交通
2011年末,城区公交汽车线路共8条,运营总里程达4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46辆,万人拥有量为4.5台,年客运量160万人次:出租车55辆,万人拥有量5.4台,年客运量28万人次。截至2022年,临漳县有三家公交公司,共有公交客运车辆178辆,线路23条,汽车站1个。
人文
综述
古时称“邺”,被誉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临漳作为都城建设肇始地、建安文学发祥地、佛教文化繁荣地、西门豹投巫治水发生地,孕育了建安文化、都城建设文化、成语典故文化、鬼谷文化等文化脉系。有临漳烙画、邯郸面人张、糖人、临漳剪纸、橄榄核手工雕刻、手工面羊、淮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临漳羊汤、柳园煎血、黄辛庄块肉、顶盖烧饼等特色美食。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临漳县县域内保存有邺城遗址、铜雀邺城三台遗址、地下潜伏城门、皇家佛寺塔基、北吴庄千佛埋藏坑、朱明门、广德门等文物遗址和遗迹16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保单位1处,市、县保单位17处,馆藏文物1500余件。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西南,地跨邺城镇、习文乡,为古代著名首都,面积约20平方千米。邺城遗址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大体呈日字形。邺北城为曹魏时期的城市布局,为曹操主持建设。邺南城东西6华里,南北8华里60步,共设11门。 邺城遗址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首次体现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建设理念,是东亚地区古代都城建设的样本,对中国后世长安、洛阳等古城建设乃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古都建设影响深远。 1988年1月,邺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鬼谷子纪念馆
鬼谷故里及诞生地,位于临漳县西部的邺城镇谷子村和盐食村。战国时期的军事家、纵横家鬼谷子王诩就诞生在这里。谷子村有王禅老祖大殿,盐食村有王禅诞生处的茅草庵。2010年中国鬼谷文化研究协会在临漳县召开了全国鬼谷文化高峰论坛并将谷子村定为鬼谷故里,盐食村定为鬼谷诞生地,且在两地举行了揭幕挂牌仪式。
鬼谷先生祠堂碑
鬼谷先生祠堂碑:位于临漳县香菜营乡谷子村中“鬼谷子祠堂”内,碑刻质地为青石,通高125厘米,宽48厘米,无碑帽,碑首呈梯形,饰阴阳相间的三角形图案。该碑刻正文有文物和艺术价值。
日光寺遗址
位于临漳县北街村东,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90米,东西宽83米,面积7420平方米,地表下深0.3米。日光寺遗址为临漳县遗址中保存较好、历史较长的一处遗址,为研究古代寺院建筑布局、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漳县有鬼谷子传说、河南坠子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撵花、李家村高跷皇杠、西狄邱落子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戏(临漳)、送羊节、蛋壳彩绘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漳烙画、邯郸市面人张、临漳剪纸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临漳县新增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项。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形成于河南并广泛流传于河南及周边省份如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在河北省临漳县拥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临漳县1953年前属河南省安阳市管辖。河南坠子书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形式。早期只有一人连唱带拉,后来出现二人对唱专人伴奏,唱腔曲调属板腔体,主要有平板、紧板、跺子板、慢板、韵白;腔调、大喊腔、小喊腔、卧腔;伴奏有坠胡(三弦琴)、简板、振堂木、脚踏板、书鼓;唱词格式基本为九字、七字韵、汤口词等。其代表性传统书目有《包公案》《刘公案》《身在曹营心在汉》《红灯记》《大刀记》《平原枪声》,短篇书目《王飞轮说媒》《小二家做梦》等。
鬼谷子的传说
临漳县谷子村和盐食村一带,广泛流传着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传说。主要有《鬼谷子出生南庵子》《老虎护母婴》《鬼谷子打柴》《鬼谷子识天书》等传说。在传说中鬼谷子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旷世奇书《鬼谷子》,而且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尉缭、毛遂、张良等一大批出将入相的杰出人才,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狄邱落子
起源可以上溯到清乾隆二十年。当时,由民间艺人吕双宝,根据当地人称做“野腔“的一种民间曲调加工整理而成,发展为落子腔剧种。沙东落子的主要唱腔板式有二板、流水板、散板、娃子、腹腔、念板、赞子等。该剧主要演出剧目有“老八本”,即《大隔帘》《二隔帘》《跑沙滩》《王定宝借当》《清官断》《卖妙郎》《玉堂春连本》《洗衣计》《合同计》《忠烈图二本》《丢印合印》等。由于落子腔唱腔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饮食
境内居民习惯每日3餐,早晚吃稀,中午吃稠。境内居民主食以小麦,玉米、高梁等面粉和小米为主,大米、豆类、红薯次之。小麦面粉为主食花样繁多,习惯做成各样面条(拉面,炒面,挂面),馒头,千层花卷等。早晚饭农家多以腌咸菜佐饭,中午以大锅菜佐饭,食面条以蔬菜鸡蛋制成卤汤漫顶等,城镇以炒菜为主。平时素荤相间,不外炒、熬、调、腌,食用肉类多猪羊鸡鱼肉。临漳县特色美食有“六大名吃”即“大锅羊汤”“临漳扒兔”“黄辛庄块肉”等。特色小吃有玉斌杂粮饼、长寿包、会林油条、仙赐五香野兔、孔氏豆沫、柳园煎血等。
临漳羊汤
是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的特产,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临漳县城北街。用大锅熬炖骨架,让羊骨中的骨髓、骨脂彻底熬成浓汤,肉一律是杂碎,羊肝、羊肚、羊心等等掺于一起。盐、醋、鸡精、味精、孜然,辣椒粉是必备的。搭配简单的炒菜,如豆腐、豆芽、皮渣、腐竹等,还有油饼、拽面,还有白酒、啤酒等。
顶盖烧饼
烧饼在烤制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翻面,使之受热均匀,内里变得蓬松分层,表外焦黄,顶盖烧饼外形刻有花边,形如满月,可以和羊汤可以搭配着吃。
临英扒兔
临漳县为国家著名“雷克斯兔之乡”,临英扒兔的主要食材是兔肉和临漳特产的临英豆腐,还需要用到一些辅料,如姜、葱、蒜、花椒、料酒、酱油、盐等。扒兔、熏兔是用享有“兔中之王”美称的优质兔做原料,由多种名贵中药材及香辛料腌制。焖煮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其拥有高蛋白、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
习俗
瞧娘与送羊
婚嫁的女儿每年于“端午节”后带着馒头或麻糖、礼品,去娘家探亲,谚语云:“割罢麦子打罢场,谁家闺女瞧谁娘。”女儿生育后,娘家要蒸制羊形面食,于农历六月或七月初去女儿家给外甥送羊。若外祖父母去世,由舅舅岭母继续送,故有“岭不老,羊不倒”之说,一直送到见了重外甥的新羊为止。
婚丧习俗
新婚后的第二天一早,临漳有新娘由长辈带领到祖莹拜坟的习惯,俗语云:“新人不拜坟,不算恁家人。”在丧葬方面,漳河南习文乡有迎经的习惯,下葬前,亲戚到齐后,由喷呐开道,前边是迎经楼,楼内放死者照片或灵位,后边是男女孝子,按辈分排列,在村上主要街道迎经。
花会
每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期间,在县城或集镇举行民间文艺表演,开展娱乐活动,时称“花会”。花会娱乐活动有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抬皇杠、拉花车等。有跑驴、围子,二鬼扳跌、猪八戒背媳妇、背歌、撵花、低跷、大头舞、狮子舞、花棍、扇鼓、秧歌等。2023年2月5日元宵节当天,临漳县民间艺人表演了背阁、跑驴、武术、舞蹈等传统民俗节目欢庆佳节。
丧葬习俗
临漳城乡传统习俗时兴土葬,且带有迷信色彩,一般过程为穿寿衣死者病危时,即将棺材,寿衣、衾枕及含物等(贫富不一)准备妥当。报丧病人亡后,当日白纸裱门,有的地方还在门外树一纸幡,向村人报丧。盛殓一般在3日内将尸体移入棺内。封口一般在3日内封口。自死者去世到埋葬,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死者贡献大小,一般停灵柩3、5、7天不等。出殡时,正孝子颈悬压食罐,手执“老盆”,跪于架子前,其他孝子后跟。待起架时,正孝子把“老盆”摔碎(盆底钻有7个眼),儿童执纸札在最前,唢呐后跟,再后男孝子执纸幡、哀杖棍在灵柩前哭行,女孝子坐车在灵柩后相跟(漳河南有女孝子坐车或步行在灵柩前的),捂面痛哭,沿路扔买路线(纸钱)。
艺术
文学
临漳县文学创作活动源远流长。“建安文学”发展并繁荣于此。河北影视艺术家协会邯郸分会理事、县文学创作协会会长邓中堂近几年发表的作品较多。他创作的《邯郸易帜》《指北天》《老二黑离婚》等电影文学剧本先后在《邯郸宣传》《河北党风》上发表,他创作的小说、通讯、散文等体裁的作品也先后在《人民日报》《文学报》《乡音》《中流砥柱》等报刊上发表。2023年9月25日,临漳县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办2023年“迎中秋节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欢乐城乡文艺汇演。
戏曲
临漳县与河南安阳毗邻,豫剧在境内影响颇深,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行。其次是落子腔、河南省坠子、淮调、四股弦,其曲调易学易唱,很受戏剧爱好者喜爱。内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刘公案》《程婴救孤》《妓女与皇帝》《十五贯》《穆桂英挂帅》《打金枝》等。临漳县2022年,由县文广旅局等承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第二中学,特邀嘉宾向同学们讲授戏曲的起源与发展、戏曲的种类、戏曲的四功五法,并带来豫剧《包青天》《七品芝麻官》等。
美术书法
临漳县在80年代时,由刘清杰,张朝众创办了古邺画院。刘清杰、王玉平擅长版画、年画,他们共同创作的《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帮妈妈》《我又积了一分钱》等年画,先后在河北省、河南省、山东出版发行。王玺安擅长国画,他创作的《打春牛》,1990年参加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赛获奖,1993年他创作的国画《农家唤天图》获国际文化交流荣誉奖。冯国柱,代表作品有油画《高粱熟了》,木雕《渔家乐》《龟队》等。2022年,临漳县文化馆荣获2022年全国中小学生幼儿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活动团体三等奖。2023年6月,临漳县书协、美协组织十余名书画文艺志愿者到第八小学开展文艺进校园活动。
艺术
在临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间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所谓“背阁”即在成年人的肩背上,根据平衡力学原理,运用铁拐支架和人物道具,通过绑扎,伪装,美化,造型而塑造出的艺术情节。表演时,一般由十二路阁分十二组同时进行,并配以大鼓、双钗、小铙、锣、号(或唢呐)等二十多种乐器伴奏。背阁人脚踩乐点,走出转圆圈,踩八角,插四角,二龙相斗等阵式。
临漳的剪纸一般以单色为主,兼以染色。单色为红、白、黑、绿、粉红等,散见于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时的鞋面花,鞋垫枕头等绣花样,儿童的猫头鞋花样,婚丧嫁娶美化装饰剪贴花,过年过节娱乐时道具上的装饰剪纸花,以及街灯上的各种戏剧人物花等剪纸作品,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剪纸艺术表现力极强,效果明显,是任何艺术形式都替代不了的一种动静美感。染色裁剪花多见于临漳城西过春节时用手工制作的大字门帘,贴于门楣。门帘多用白粉棉纸裁成后,再用粉红浅绿着色,贴上后既雅观又耐久。进入21世纪后,临漳镇东南角杨青春的剪纸艺术在县城小有名气,其作品有“西门豹投巫” “曹冲称象” “蔡文姬抚琴” “状元拜塔”等,以及戏曲人物、花鸟虫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2023年6月9日下午,邯郸市临漳县文广旅局工会开展剪纸进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宋英为临漳县第三中学的师生们授课。
地区标志
临漳县标——铜雀飞云。
公元210年,曹操筑“邺城三台遗址”(铜雀、金凤、冰井),显示了曹魏时期的繁荣。后赵时期石虎重修铜雀台,加高两丈,于其上建楼五层,楼顶安放一只高一丈五尺的大铜雀,振翅欲飞,铜雀台通高二十七丈,时有白云缠腰,形成了“铜雀飞云”美妙景观。为鼓舞全县人民的斗志,在县城西临柳线坊表路口立县标“铜雀飞云”。县标底座采用砼浇筑,外饰花岗石,雕塑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向上奋飞的两只圣鸟铜雀为主体,配以挺拔中柱,立意“铜雀飞云”。雕塑喻意临漳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艰苦创业,再展宏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超常规发展,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风景名胜
综述
临漳县境内有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城博物馆、佛造像博物馆、鬼谷子文化产业园、邺城公园等景点。截至2022年,临漳县现有邺令公园、铜雀三台遗址公园等旅游景区,其中临漳县邺令公园与临漳县铜雀三台遗址公园为AAA级景区。 2018年4月26日至5月2日,以“相约临漳畅游邺城遗址”为主题的临漳县第二届春季邺城文化旅游周活动成功举办。旅游周期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70万人(次),实现社会综合收入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和28%,创历史新高。2023年以来临漳县接待游客58000余人次。
重要景点
临漳县邺令公园
原称邺都公园、植物园,位于临漳县城东南部,地处县城主干道人民路东段路北,占地200余亩。由原植物园改建而成,改造投资4100万元。公园设计风格以古邺文化底蕴为主线,突出西门豹治邺、临漳八景、建安文学等历史事件,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人文景观与植物景观相结合,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综合公园。邺令公园有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其中,南门是公园的正门,按照汉代阙的风格建设,大门两侧是临漳古代历史上“铜雀飞云”“百阳荷凤”等八景墙,园内正中央是古代邺令西门豹铜像。门内两侧林荫下进行了硬化,是群众晨练和休闲活动场所;公园采取了平地造景的手法,营造了微地形,建设了玉兰、松柏、银杏、樱花等47个观赏园区,种植乔灌木及花草共108个品种、50多万株。公园东南部建设了文化墙,又称回音壁,文化墙外壁是西门豹投巫、文姬归汉、曹冲称象等历史典故浮雕,内壁是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和历代名人志士诗赋,以及古邺帝王人物刻像等。
铜雀三台遗址公园
位于曹魏邺城的西北角,临漳县三台村也因此而得名。三国时期,曹操在打败了袁绍之后,建立了邺城遗址,并在这里修建了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在历史记载中就称之为邺三台。其中铜雀台最为壮观。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铜雀台不但地基高,地基上的建筑更高。铜雀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当时是邺下文人创作活动的乐园。金虎台建于建安十八年(213年),高八丈,台上有屋一百三十五间。铜雀台是三台主台,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台高十丈,有屋一百余间。冰井台,建于建安十九年(214年),高八丈,因有藏冰的井而得名。后赵皇帝石虎将三台加得更高,金虎、铜雀、冰井三台南北直线相照,台与台之间由浮桥式阁道相连。东汉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等曾聚集于此,闵时悼乱,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刘协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9年,临漳县入选2019年河北省农民合作社整县推进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
2020年,临漳县上榜“2020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
2020年,临漳县上榜“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临漳县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生态园林城试点。
2020年,临漳县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卫生乡镇。
2020年,临漳县入选第二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20年,临漳入选“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2021年,临漳县荣获“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2021年,临漳县在A类县(市、组团区)县城建设评价中荣获“样板示范县”称号。
2021年,临漳县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2年,临漳县入选“数字乡村”百强县。
参考资料
临漳县政府办.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概况.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19
临漳县杜村集乡防汛抗洪抢险预案.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1-05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2023-09-19
综合查询-靖远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10
女多男少?!临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临漳县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9-23
临漳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汽车牌照的含义.烟台市人民政府.2023-11-06
临漳县人民政府.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2
邯郸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9-24
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2023-09-2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4
【向您讲邺城】——第5期:建置沿革.澎湃新闻.2023-10-20
临漳县.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1
临漳县政府办.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县政府信息公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2
邯郸母亲河滏阳河水首次润泽临漳.人民网.2023-10-11
@临澧人:临澧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1
2018年河北省邯郸市水资源公报.工程咨询资料共享平台.2023-09-22
农业、林业、水利.临 漳 县 网 上 工 商 联冀 商 e 家.2023-11-05
天下第一柏.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5
临漳县政府信息公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5
邯郸临漳一村民捡到“老鹰”,最后…….百家号.2023-09-25
临漳农民救助一“怪鸟” 疑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北新闻网.2023-09-25
甘肃漳县:黄嘴白鹭河边翱翔.百家号.2023-09-25
走,去看看临漳北郊生态屏障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简要灾情┃风雹灾害致北方局地作物受灾.百家号.2023-10-20
临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强降雨对我县大秋作物生长影响分析及洪涝灾害后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发生3.6级地震.福建省地震局.2023-09-22
邯郸市临漳县发生3.6级地震.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22
县委书记李书峰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2
临漳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八次会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刘志强.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2
政协主席邵连文、政府副县长谢慧芹接待客商来临考察.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2
河北:邯郸临漳堂区举行圣母山奉献庆典.信德网.2023-11-05
河北省第二届道教文化研讨会在临漳鬼谷观举行.中国宗教文学网.2023-10-20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2023-11-05
临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县政府信息公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1-05
临漳县政府信息公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0-20
临漳县政府信息公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邯郸临漳“三个板块”构建邺城遗址旅游新格局.人民网.2023-10-20
临漳旅游周游客突破70万人 社会综合收入1.25亿元.百家号.2023-10-18
2022年统计快报.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县新城工业园扩区暨跟踪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0-12
河北临漳县工业园区.园链.2023-10-12
临漳县“十四五”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1
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奋进中的临漳县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临漳县乡村医疗体系建设情况.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0-12
政府工作报告.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医院.有来医生.2023-09-24
临漳县中医院详细介绍.博禾医院.2023-09-24
临漳县第二医院医院介绍.博禾医生.2023-09-24
临漳县妇幼保健院医院介绍.博禾医生.2023-09-24
河北临漳:多措并举助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改革网.2023-09-24
河北临漳两家博物馆入选国家级博物馆.河北新闻网邯郸最新新闻.2023-10-12
我市新增四家国家级博物馆.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10-20
邺城博物馆.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0-12
河北临漳:构建“15分钟健身圈” 持续打造全民健身热潮.河北共产党员网.2023-10-20
临漳县政府信息公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农村人居环境靓丽“蝶变”.河北共产党员网.2023-09-24
邯郸临漳入选首批省级生态园林城.河北共产党员网.2023-10-20
河北临漳: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 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澎湃新闻.2023-09-24
京广高铁的县级车站:河北最多,河南最少.百家号.2023-10-13
临漳提速绿色崛起.河北新闻网.2023-10-20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开工 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中国新闻网.2023-10-20
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段改造 提速"瓶颈"将打破.新浪网.2023-10-20
临漳县公交公司运营情况.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3
临漳汽车站.图吧.2023-10-13
临漳县政府办.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黄辛庄块肉.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顶盖烧饼.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羊汤.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柳园煎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县加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2023-09-24
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中国艺术品文化传承.2023-09-24
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记录中国艺术品文化传承.2023-09-24
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90处).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9-24
邺城遗址.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9-24
鬼谷子纪念馆.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鬼谷先生祠堂碑.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9-24
日光寺遗址.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9-24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9-24
河南坠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4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2023-09-24
【文化自然遗产日】邯郸非遗——临漳印迹(二).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文化自然遗产日】邯郸非遗——临漳印迹.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三国故地 六朝古都 临漳的特色美食.百家号.2023-10-13
真香!邯郸的烧饼哪家强?.邯郸人文.2023-09-24
临漳特色菜——临英扒兔,口感独特,浓郁的民族风味.百家号.2023-10-13
临漳:多彩民俗闹元宵 传统文化味更浓.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8
【文艺动态】临漳县举办2023年“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汇演.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3
【庆祝二十大】临漳县2022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3
临漳县文化馆荣获2022年全国中小学生幼儿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活动团体三等奖.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0-13
临漳县开展书画进校园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3
【向您讲邺城】——第95期:民间剪纸.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邯郸市临漳县文广旅局工会开展剪纸进校园活动.河北省总工会.2023-10-21
六朝古都 中原明珠--临漳.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欢迎访问临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0-18
临漳县政府信息公开.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10-18
“云”游邺城考古|邺令公园(二十一).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京外线路推荐(五十四):邺城铜雀三台遗址.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五一邺城行(二)---铜雀三台.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杨辛.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临漳历史名人——李秦.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清润邯郸.清润邯郸.2023-09-25
临漳历史名人——郭朴.临漳县人民政府.2023-09-24
公布啦!临漳成全省示范,为家乡加油点赞!.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厉害了我的家乡!临漳县上榜“2020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祝贺!临漳县荣获中国百佳县市!.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祝贺!临漳县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生态园林城试点,赶快来投票吧!.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厉害了!临漳正式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祝贺!临漳入选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最新公示!临漳入选“先进县”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喜报 | 临漳县被授予新的称号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好消息!临漳县荣获“县城建设样板示范县”殊荣.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临漳县被评为“中国文化百强县”.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河北19县全国百强!祝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