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川滇木莲

川滇木莲

川滇木莲(学名:Manglietia duclouxii Finet \u0026 Gagnep.),是木兰科木莲属下的一个物种。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的酸性土壤。幼年耐阴,长大后喜光。

形态特征

乔木,高6米。小枝无毛;叶薄革质,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狭椭圆形,长8-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上面深绿色,中脉凹入,下面灰绿色,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2.3厘米,上有狭沟;托叶痕长约为叶柄长的1/3。

花梗无毛,紧贴花被下具1佛焰苞状苞片;花被片9片,肉质,外轮3片红色,背面具疣状凸起,内2轮倒卵形,长2.8-4.5厘米,宽1.5-2.5厘米,紫红色,有爪,基部增厚,有横纹;雄蕊长1-1.2厘米,花药长6-7毫米,药隔伸出成2-3毫米的三角尖头,药室稍分离,内向开裂;花丝宽短,长1-1.5毫米;雌蕊群狭椭圆体形;长7-8毫米,被长毛,花柱长2-3毫米,胚珠5颗,排成两行。聚合果卵状椭圆体形,长5-6厘米。

分布范围

川滇木莲主要产于四川省东南部、云南省东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东北部(盐津县)。

生长环境

川滇木莲生长于海拔1350-2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生长习性

中国四川、云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3月中旬叶芽萌动,4月上旬开始展叶,4月中旬进入展叶盛期;4月上旬现花蕾,4月下旬开花;果实未见;11月上旬进入休眠期。

昆明植物园:3-4月抽梢、展叶、现花蕾;5月开花;10月果熟;11月饱满顶芽形成、进入休眠期。

峨眉山生物站:3月中旬叶芽萌动,4月上旬开始展叶,4月中旬进入展叶盛期;3月中旬现花蕾,5月上旬始花,5月中旬盛花,5月下旬末花;10月下旬果熟;11月进入休眠期。

繁殖方法

繁殖以播种和嫁接为主。

种子播种,随采随播或混沙贮藏。采集成熟果实后摊晒于场坝,蓇葖开裂后取出种子。播前温水浸种洗去红色假种皮,条播或点播均可。播后适当遮荫,苗圃管理注意除草、施肥、浇水。

嫁接可用黄兰作砧木,当年生嫁接苗高可达75厘米。

主要价值

树形美观,树冠浓郁,四季常绿,花大瑰丽、芬芳优雅,生长较快,病虫害少,适应性较强,为优良的庭园观赏树种。

木材结构细而匀,纹理直,材质轻软,胀缩性小,加工性质优良,作体育用具、文具、细木工等用材。花可提取香料。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2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2017年)——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近危(NT)。

种群现状

截至2012年,越南的川滇木莲种群数量稀少。截至2016年,中国的川滇木莲分布范围广,居群稳定,但种群数量少。

近种区别

川滇木莲与巴东木莲(学名:Manglietia patungensis Hu)主要区别在于,川滇木莲的叶较小,雌蕊群被长柔毛,果实较小。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