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屏山县,位于四川省南部,是宜宾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50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下辖8个镇、3个乡,共有151个行政村。2021年,屏山县户籍人口为311295人,常住人口为2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3个。屏山县因境内宝屏山形如屏风而得名。 屏山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分属古蜀国和古侯领地,汉代属犍为郡。1957年3月后,改属宜宾专区、宜宾地区和宜宾市。2020年,屏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1年,屏山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1.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81亿元。 屏山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破碎,山脉纵横,沟谷交错。金沙江从西部入境,至东部出境,岷江则从东北部入境,至石盘村出境。全县拥有野生植物1407种,野生动物 327种。2021年,全县探明建筑石料用 大理石矿23.3万吨。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次为亚热带针叶林和竹林。 屏山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1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38所,医疗卫生机构214个。2021年,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此外,屏山县还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历史沿革
屏山县境,春秋时期,分属古蜀国和古僰候领地。
汉代,属犍为郡僰道、朱提县。
三国时期,蜀汉置安上、马湖县。
唐宋时期,属马湖羁糜州。
元朝,置马湖路。
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马湖府;万历十七年(1589年)置屏山县,隶于马湖府。
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裁府留县,属叙州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先后分置云南省绥江县、雷波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民国初,属永宁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分置沐川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乐山专区;1957年后,改属宜宾专区、宜宾地区、宜宾市。
2003年12月,宜宾县真溪乡和高场镇的蒋坝、石盘2个村成建制划归屏山县管辖,乡政府驻新农;真溪乡更名为新发乡。
2006年屏山县政府驻地由新发乡迁至新发乡。
2006年3月,撤消清凉乡并入屏山镇,屏山镇更名为锦屏镇。撤消龙桥乡并入新安镇。撤消大桥乡并入新市镇。撤消安全乡并入中都镇。撤消冒水乡并入清平彝族乡。
2012年,撤销新发镇,设立屏山镇。(注:另1个屏山镇,原屏山镇已更名为锦屏镇)
地理环境
连绵起伏的群山,在造就屏山这个物产宝库、生态乐园的同时,也延缓了屏山开发的步伐,现屏山是全省36个、宜宾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4年,全县GDP实现10.9亿元,总体上欠发达,但极具后发优势,特别是库区新城,一定会在未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位置境域
屏山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在金沙江下游北岸,地处东经103°36′-104°23′、北纬28°28′-28°53′之间。东界宜宾市区,西邻雷波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连沐川县,南与云南绥江隔金沙江相望。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地质
屏山县境内岩层出露以侏罗系为主,约占县境面积的65%,三迭系、白垩系、二迭系也有出露。地质构造体系由冒水背斜、五指山复背斜及中都河向斜组成。
地貌
屏山县东临川南丘陵,西、北接川西南山地,南连滇东高原。小凉山支脉五指山系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主峰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2008.7米。县境大部分地区海拔为300-1400米。山地集中在中西部,丘陵分布在东北部。
气候
屏山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垂直气候差异大。年均气温为14.9°C,年均日照为950.7小时,无霜期为300天,降水量为1066毫米。
2001年降水量1087.3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32.3毫米;年平均气温18.6℃,比常年平均气温高3.7℃;年日照市时数1191.8小时,比常年日照时数长26小时。
河流水系
屏山县境内河流以五指山为分水岭,山南为金沙江水系,山北为岷江水系。
金沙江从屏山县西部入境,流程93.5公里。岷江从东北部入境,流程9.5公里。另有较大河(溪)流23条,总长301.42公里。主要有湟水、中都河、龙溪河、富荣河、鸭池河、聚福河、清平河、岩门河、李家坝河、福延溪、越溪河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屏山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
(一)耕地18131.44公顷(271971.60亩)。其中,水田6527.91公顷(97918.65亩),占36.00%;旱地11603.53公顷(174052.95亩),占64.00%。中都镇、屏山镇等2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41.51%。位于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18131.44公顷(271971.60亩),占全县耕地的100%。位于年降水量800mm以上(含800mm)地区的耕地18131.44公顷(271971.60亩),占全县耕地的10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76.93公顷(2653.95亩),占0.98%;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563.49公顷(8452.35亩),占3.11%;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6587.73公顷(98815.95亩),占36.33%;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6518.98公顷(97784.70亩),占35.95%;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4284.31公顷(64264.65亩),占23.63%。
(二)园地16446.26公顷(246693.90亩)。其中,果园10279.87公顷(154198.05亩),占62.51%;茶园4792.28公顷(71884.20亩),占29.14%;其他园地1374.11公顷(20611.65亩),占8.35%。锦屏镇、书楼镇等2个乡镇园地面积较大,占全县园地的46.37%。
(三)林地96235.96公顷(1443539.40亩)。其中,乔木林地73187.01公顷(1097805.15亩),占76.05%;竹林地12114.05公顷(181710.75亩),占12.59%;灌木林地3905.47公顷(58582.05亩),占4.06%;其他林地7029.43公顷(105441.45亩),占7.30%。龙华镇、中都镇、锦屏镇、新市镇等4个乡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的50.85%。
(四)草地341.31公顷(5119.65亩)。全部为其他草地。中都镇、新安镇、屏山镇、锦屏镇等4个乡镇草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草地的54.90%。
(五)湿地150.89公顷(2263.3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湿地全部为内陆滩涂,屏山镇、中都镇、书楼镇等3个乡镇湿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湿地的86.96%。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495.79公顷(97436.85亩)。其中,建制镇用地973.72公顷(14605.80亩),占14.99%;村庄用地5437.58公顷(81563.70亩),占83.71%;采矿用地73.19公顷(1097.85亩),占1.1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1.30公顷(169.50亩),占0.17%。
(七)交通运输用地1989.70公顷(29845.50亩)。其中,铁路用地44.47公顷(667.05亩),占2.23%;公路用地699.81公顷(10497.15亩),占35.17%;农村道路1233.97公顷(18509.55亩),占62.02%;港口码头用地11.45公顷(171.75亩),占0.58%。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394.93公顷(95923.95亩)。其中,河流水面2152.89公顷(32293.35亩),占33.67%;水库水面3954.75公顷(59321.25亩),占61.84%;坑塘水面206.67公顷(3100.05亩),占3.23%;沟渠57.01公顷(855.15亩),占0.89%;水工建筑用地23.61公顷(354.15亩),占0.37%。书楼镇、锦屏镇、新安镇、屏山镇等4个乡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63.88%。
矿产资源
屏山县境内主要矿产有碳酸钙、白云岩、煤、硅石、铜、沙金。石灰石和白云岩蕴藏量约1亿吨;煤矿储藏量约3.2亿吨;硅石蕴藏量2000万吨;铜矿蕴藏量为1700万吨;金沙江和岩河交汇处有零星沙金矿。
生物资源
屏山县属大娄山北侧西端、黄茅埂东侧及岷江下游低山丘陵植被区,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类型。典型地带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次为亚热带针叶林、竹林。由于地貌、气候与植被组成不同,全县分为干热河谷阔叶林带、丘陵低山针阔叶林带、中山针阔叶林带、中山阔叶林带四个植被带。屏山县森林植被有87科,198属,390种。有林地77393公顷,森林覆盖率53.3%,活立木蓄积量373.41万立方米。中药材已查明的有156种,名贵药材有天麻,厚朴、黄柏、杜仲、栀子、菌灵芝,五味子等。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桫椤、珙桐2种,二级保护植物银杏、鹅掌、杜仲、连香树、水青树等5种,三级保护植物楠木、天麻、厚朴、红椿木、领春木、红豆杉等6种。
屏山县境内有野生陆生动物种类275种,其中两栖纲有1目6科16种,爬行纲有3目9科23种,鸟类有13目33科186种,哺乳类有7目19科5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四川山鹧鸪、豹、云豹、中华鲟(俗名辣子鱼)、白鲟(俗名象鼻鱼)5种。二级保护的有白鹇(别名白寒鸡)、白尾鹞、红腹角雉(绿背龟鮻娃娃鸡)、雀鹰(俗名鹞子)、普通鵟、领角鸮、领(俗名纵纹腹小鸮)、白腹锦鸡(俗名哐哐鸡)、小熊猫属、熊瞎子、水獭亚科、岩羊、猕猴、楔尾绿鸠、红隼、斑头鸺鸮、褐林鸮、林麝、尖吻、豺、草鸮、毛冠鹿、长耳鸮、大鲵属、棘腹蛙、鳞甲目、长江鲟、胭脂鱼32种。
水能资源
截至2018年,屏山县河流水力理论蕴藏量17万千瓦,正常年产水量10.4965亿方。径流总趋势与降水分布相似,以五指山为走向,分别向两边递减。径流高值区在龙华,并在龙溪、龙华2个乡镇形成1307毫米闭合圈;径流低值区在东北面的大乘及东南面金沙江河谷一带,径流深仅557毫米;最高最低值相差75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27.7毫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3月,屏山县下辖8个镇、3个乡(含2个彝族乡)。
屏山县辖8个镇、3个乡。屏山县人民政府驻屏山镇金沙江大道西道139号。
一、镇(8)
(一)锦屏镇(金河社区)
居委会(1)·金河社区
村委会(22)·共和村·锦屏村·永跃村·万涡村·附城村·青年村·五一村·新村·天仙村·四坪村
·中和村·栗子村·富荣村·楠木村·撕粟村·茶叶村·白果村·蔡和村·漆树村·三洞村·柏香村·团田村
(二)新市镇(朝阳街)
居委会(1)·龙口社区
村委会(13)·先锋村·白花村·何家坪村·寸腰村·汉溪村·观音村·凤凰村·钓岩村·东风村·吴家坝村·天宫村·院坪村·平宁村
(三)中都镇(新街社区)
居委会(1)·新街社区
村委会(22)·民义村·宏安坝村·大田坝村高峰村·筒车坝村·黎明村·新权村·李家坝村·民建村·双河村
·建立村·雪花村·永福村·春风村·龙潭村·前哨村·火星村·丰收村·大池村·中和村·庆庄村·小坝村
(四)龙华镇(明清街152号)
居委会(1)·汇龙社区
村委会(19)·会河村·五桐村·旭光村·八仙山村·打鱼村·竹林村·铜厂村·复兴村·炭石村·小龙村
·中埂村·鱼孔村·龙溪村·四合村·人民村·改换村·翻身村·大兴村·农民村
(五)大乘镇(和平社区)
居委会(1)·和平社区
村委会(8)·大田村·百家山村·京坪村·柏杨村·中坪村·双峰村·沙坪村·大乘村
(六)新安镇(滨湖社区)
居委会(1)·滨湖社区
村委会(13)·金星村·联合村·胜利村·聚福村·红庙村·新民村·新春村·勤俭村·石龙村·安和村·石溪村·龙桥村·和平村
(七)书楼镇(书楼大道)
居委会(1)·书楼社区
村委会(18)·辣子村·五星村·金江村·五峰村·尖山村·火焰村·木村·照宝村·中坝村·新庄村
·碾米村·宝宁村·沙坝村西村·书院村·桂花村·高田村·向家坝村
(八)屏山镇(同心街4号)
居委会(9)·东城社区·南城社区·西城社区·北城社区·真溪社区·石盘社区·安上社区·丁发社区·龙城社区
村委会(19)·蒋坝村·寺坪村·大桥村·洪坪村·金象村·柑坳村·缸坪村·永康村·鸭池村·周家山村
·隆兴村·越红村·华象村·工农村·油花村·长乐村·民乐村·光明村·染房村
二、乡(3)
(一)夏溪乡(顺天村)
村委会(7)·顺天村·兴村·红椿村·石笋村·烂坝村·红岩村·红光村
(二)屏边彝族乡(屏边村)
村委会(5)·屏边村·林场村·青龙村·麻柳村·街基村
(三)清平彝族乡(马鞍社区)
居委会(1)·马鞍社区
村委会(6)·英雄村·民族村大石村·岩坪村·龙宝村·后山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屏山县户籍人口31.27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0.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6.29万人,减少0.05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5.63万人,增加0.02万人,城镇化率29.02%,提高1.3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430人,出生率为10.64‰;死亡人口1773人,死亡率为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屏山县常住人口为245184人。
民族
2017年末,屏山县境内有少数民族23个,共11312人(其中彝族10424人,其他少数民族858人),主要有彝族、苗族、蒙古族、藏族、回族、侗族、布依族、傣族、土家族。
经济
综述
2017年,屏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06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516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59822万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77万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的结构为33.8:33.3:32.9。
2020年,屏山县地区生产总值86674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481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60318万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369946万元,增长5.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2、25.9、4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2:31.7:43.1调整为27.3:30:42.7。
2021年,屏山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12888万元。
第一产业
2017年,屏山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82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18%。其中:农业总产值143808万元,增长3.86%;林业产值21846万元,增长2.82%;牧业产值111077万元,增长2.08%;渔业产值2243万元,增长9.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46万元,增长3.0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4887万元,增长3.31%。其中:农业增加值91246万元,增长3.90%;林业增加值15694万元,增长2.82%;畜牧业增加值53984万元,增长2.07%;渔业增加值1592万元,增长10.07%;服务业增加值2371万元,增长12.9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193公顷、下降3%;总产量322687吨、增长1.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089公顷、下降5.2%;总产量115137吨、下降1.6%。其中:谷物面积15720公顷,下降8.9%,产量85550吨,下降4.2%;豆类面积2604公顷,增长2.6%,产量4351吨,增长8.2%;折粮薯类面积7765公顷,增长0.4%,产量25236吨,增长6.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104公顷、增长1.7%;总产量207550吨、增长3.8%。其中:油料种植面积4593公顷,增长4.8%,产量7968吨,增长4.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984公顷,增长2.2%,产量97676吨,增长0.8%;烟叶种植面积1158公顷,下降18.2%,产量1921吨,下降18.2%;茶叶产量14000吨,增长5.3%;水果81850吨,增长7.8%。全年生猪出栏228903头,下降4.8%;肉用牛出栏13785头,下降2%;肉用羊出栏214062只,增长4.1%;家禽出栏1224933只,增长0.4%;肉用家兔出栏1443243只,增长4.2%;畜牧肉类总产量23832吨,下降2.6%。
202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2257852万元,增长71%;林业产值31639万元,增长3.6%;牧业产值117330万元,增长5.4%;渔业产值2466万元,增长3.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5790万元,增长6.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0433万元,增长5.9%。
202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588公顷,增长0.8%。其中:谷物面积13781公顷,下降0.1%,豆类面积865公顷,增长1.3%,折粮薯类面积1943公顷,增长7.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552公顷,增长4.7%。其中,油料种植面积5755公顷,增长8.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892顷,增长2.1%,烟叶种植面积694公顷,增长0.4%。
2020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9.32万吨,增长1.5%。其中谷物产量8.37万吨,增长0.9%;豆类产量0.18万吨,增长1.8%;折粮薯类产量0.76万吨,增长8.3%。经济作物总产量25.91万吨,增长21.4%。其中油料产量0.98万吨,增长10.4%;蔬菜产量9.69万吨,增长4.1%;茶叶产量1.56万吨,增长4.2%;水果产量13.1万吨,增长44.8%。
2020全年生猪出栏20.69万头,增长8.3%;牛出栏0.48万头,增长6.8%;羊出栏16.07万只,增长2.8%;家禽出栏150.32万只,下降1.8%;兔出栏110.51万只,增长7.1%;畜牧肉类总产量2.02万吨,下降2.0%。
第二产业
2017年,屏山县工业增加值130503万元,增长10.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增长40%,重工业总产值增长17.5%。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25.4%,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4.9%。分行业看,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纺织业增长32.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6.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898万元,增长12.86%;实现利税19821万元,下降2.51%,其中利润总额11437万元,增长0.4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白酒2422千升,下降4.4%;精制茶1800吨,下降15.6%;人造板164887立方米,下降3.7%;碳化钙(电石)129400吨,增长1.5%;砖19868万块,增长1.5%;日用玻璃制品14953吨,下降10.5%;石墨及碳素制品28883吨,下降15.7%;铸钢件6483吨,增长15.8%;铁合金39421吨,下降1%。
2017年,屏山县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21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395万元,同比增长149.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6%,竣工率50%。
2020全年工业增加值172260万元,比上年增长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增长27.9%,重工业总产值下降2.1%。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7.8%。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2.5%,纺织业增长3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7%。
202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3459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实现利税47325万元,增长56.7%,其中利润总额33311万元,增长43.5%。
2020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8469万元,比上年增长3.6%。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57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6万平方米,增长18.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8万平方米,增长51.6%,竣工率67.5%。
第三产业
2017年,屏山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36亿元,同比增长16.1%。从行业分类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9亿元,同比下降12.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8.39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1亿元,同比增长31.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584.4万元,增长12.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9274.7万元,增长12.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6049.8万元,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8534.6万元,增长11.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2817.6万元,增长20.1%;商品零售172555.1万元,增长11.1%。
2017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6158万元,同比下降5.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013万元,增长9.73%,其中税收收入4111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32750万元,同比下降5.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200万元,同比下降6.07%。
国地税完成各项收入总计73693万元,同比增长11.68%。其中,国税收入46973万元,同比增长27.18%;地税收入26720万元,同比下降8.0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63430万元,同比增长18.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6885万元,同比增长12.7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13576万元,同比增长18.75%。其中:中长期贷款401640万元,同比增长32.56%。
全年保费收入3230.13万元,同比增长15.48%。全年赔付总额1547.79万元,同比增长11.36%。
文化
名优特产
屏山炒青
屏山炒青,四川省省屏山县特产茶叶,2008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正式核准注册证明商标。
屏山口水鸡
屏山口水鸡是三黄鸡为基酒,配以料酒、辣椒粉、葱、大蒜、姜、酱油、糖、醋等辅料制作而成的一道菜肴。
叙府小磨麻油
叙府小磨麻油属地方特产,以白芝麻为原料,炒干后用石制小磨推制为芝麻酱,再经加热榨取而成。
芽菜扣肉
芽菜扣肉为宜宾汉族特色菜,以带皮五花猪肉、碎米芽菜为主料,加入姜、花椒、糖、酱油、味精等制作而成。
屏山柑
屏山椪柑,果面橙黄、光滑皮薄、籽少汁多,主产于金沙江河谷地带,曾获得过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铜奖。
交通
由宜宾市西门客运站乘宜宾至屏山客车即可抵达。
经过多年发展,屏山县交通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以国道G213线和省道S307(泸州市至盐津县)线为主骨架,以县道及乡村公路为连接线的交通网络,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099.488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路,221个村通公路。
2017年,屏山县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655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8.1%;公路货运周转量2461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5.8%。境内公路总里程1565.0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1447.59公里,新增等级公路里程30.79公里。经过县境道路主要有:G213线、S307、宜攀高速公路、仁沐高速公路等。
2020全年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6638.85万人公里,下降7.4%;公路货运周转量39436万吨公里,增长15.8%。境内公路总里程2336.37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1766.702公里,新增等级公路里程171.344公里。
社会
教育
截至2017年底,屏山县有小学135所,增加3所;普通中学校18所,减少2所;小学在校学生21556人,增长0.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408人,同比减少0.5%;小学专任教师1268人,同比增长6.1%;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32人,同比减少1.5%。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学生30674人,同比增长1.1%;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补贴4061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住校生生活补贴学生3840人,同比下降0.2%。
卫生医疗
截至2017年底,屏山县有医疗卫生机构数32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78张,同比增长15.98%;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070人,同比下降8.52%,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7人,同比增长2.92%。
社保
截至2017年底,屏山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64431人,增长0.3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4546人,增长17.69%。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55人,下降16.41%;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453人,增长22.09%。
人民生活
截至2017年底,全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8元,增加1070元,增长10.0%。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11.2%,家庭经营净收入增长9.7%,财产净收入增长25.2%,转移净收入增长7.4%。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10026元,增加1142元,增长12.9%。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8元,增加1873元,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8.7%,经营净收入增长8.0%,财产性收入增长10.1%,转移性收入增长9.2%。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16135元,增加1072元,增长7.1%。
邮电通讯
截至2017年底,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5695万元,同比增长7.83%,全县电话装机部数(含移动电话)255201部,同比增长2.28%。国际互联网用户47530户,同比增长23.12%。
2020全年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84955万元,增长8.4%。全县电话装机部数(含移动电话)313607部,增长10%。国际互联网用户74398户,增长11.5%。
旅游
风景名胜
黑子水库
黑凼子水库位于大乘镇宜屏公路旁,属高山型水库。库区海拔915米,水库水面面积110亩,总库容118万立方米。2014年,获宜宾首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称号。
八仙山大佛,建于明末,高32米,为世界十大石刻佛像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川南第一峰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屏山县境内,总面积3500公顷,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四川山鹧鸪等雉科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老君山(2008.7米),有以古山、古树、古佛、古镇攠著称的省级名胜区老君山森林公园。老君山位于四川省南部屏山县境内,系小凉山往东延伸的支脉一一五指山中的一片,层峦叠嶂,郁郁葱葱,高山耸峙,深谷回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潺潺清溪纵横阡陌,满山林涛伴鸟音,遍地翠竹映丹霞,茶林山腰缠玉带,花溅溪畔堆彩云。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名青姑山。为五指山系,主峰海拔2008.7米,为川南地区最高峰,山顶常年烟云霭霭,雾锁葱笼。是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始林保存最完好的片区之一,也是川南唯一的亚热带原始林区。
老君山林区内有大批桐、红心蜜柚、香樟、贞楠等珍贵树种。明、清两代修建京都宫殿的栋粱之材多取于此。若夏日入山,犹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密林深处,冬日进林,如履北国兴安岭林海,林中奇花异卉,阵阵清香沁心脾,悬泉飞瀑,声声吼叫伴林涛,林外异峰迭起,白云脚下绕山行,宛如天上人间。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次森林是同纬度仅存的两三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始森林区之一。这儿植物起源古老,还有不少的珙桐和几万株;生态又呈多样性,山中有裸子植物多,而且呈垂直分布。
屏山立佛
位于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屏山县龙华镇郊的八仙山上,故又名八仙山大佛,为全国十大石佛之一。阿富汗巴米扬53米和35米高的两尊立佛被炮火摧毁之后,八仙山大佛成为世界第一立佛。
该石佛依山崖石壁雕凿而成,背南面北,站立式,高32米,肩宽10米,头长8米,耳长3.2米,发式为螺髻,着通肩大衫,袒胸束腰,神情肃穆而慈祥。八仙山大佛的身世尚无知晓,但关于它的一个传说,却在屏山大地广为流传。传说在唐朝时期佛教盛兴,一对以雕刻佛像出名的师兄弟受命选山凿佛。师兄选中了乐山江边一山体,而师弟则选中了八仙山。师弟年少英俊,为山中狐狸精所窥,日日前来相戏,日久生情。后来,师弟为求人间欢愉,日夜赶工,并一再缩小凿刻尺寸,以致最后他连大佛的脚都未刻完便和狐狸精双双而去。而他的师兄则终其一生并子孙之力最终凿刻成了乐山大佛。故民间有八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为兄弟佛的传说。
1966年,“文革”破“四旧”时,八仙山大佛遭炸药包袭击,致使右眼局部残损,右手及衣袖亦有损坏,但总体上未有大的伤害。为了保护古代文化艺术遗产,发展旅游事业,不久前,屏山县多方筹集资金5万多元对大佛进行维修“美容”,还新建了登山石梯。
屏山大仙山大佛周边存有许多古迹、美景,大佛东侧,有建于清代的丹霞洞石窟寺,系供奉道教神像之所,计13窟,内有众多石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山下的龙华古镇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如明清一条街、凉桥、《三国》故事石刻浮雕等)及一片粗大的榕树树群;大佛附近海拔2008米,方圆4万亩的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体上,古树参天,紫藤密布,老熊、猕猴等野生动物出没,显示出原始森林的本色;离大佛不远的细沙溪一带,还有约2.4万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
龙华古镇
位于屏山城西北37公里处,始建于宋,明清时期已形成古镇现存规模,此地历来为川边驻兵重镇。明末清初设守备,雍正九年改守备为平安营都司,统屏山、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雷波县等地驻军,咸丰元年(1851)年筑城堡,其后咸丰九年,几任都司曾加以修。都司衙门的雄美石狮现移凉桥桥头供人欣赏。喷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三条古街道石板铺就,顺山势蜿蜒,街两边一千余间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点,均为木结构排列,楼房也多为平房或一楼一底木楼房,顺河街至下寨门一带,为仅三、四米宽的多台石级路,两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每至逢场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联想到《清明上河图》。
建于明嘉庆二十五年(1545年)的龙华寺,规模宏大,占地约4000平方米;紧挨着的是禹王庙。出下寨门,便于安澜清洪桥,人称凉桥。凉桥原系木板铺就,桥上筑瓦屋形成长廊。桥下流水晔,水清见底,两岸除为人们消夏避暑地之外,还是山乡妇女浣纱濯衣处。
屏山
系古僰人世居地之一。早在春秋时期,王建鱼即封其支子于中都河一带。历史上是边边要塞。龙华系屏山西部一大片区,历为嘉州经犍为南下陆路抵叙、泸和达云南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山腰建有万亩茶园,似一条条带带子缠身山顶原有老君观,建于宋代,规模宏大,铁瓦朱墙,乌木雕像,蔚为壮观,曾是川滇边境信民朝圣之地。老君山有十三景:1.道佛同山2.祖佛台3.青姑山4.神泉井5.山顶大拜台6.狮象迎宾7.老君树8.原始森林9.曲径通幽10.冰雪世界11.鸟兽同乐12.奇阵谜团13.天星桥下仙女池。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14日,屏山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3月18日,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8月,入选四川省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名单。
2021年11月,入围四川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区。
参考资料
屏山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屏山县人民政府.2024-08-21
屏山概况.屏山县人民政府.2024-08-21
屏山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屏山县人民政府.2022-06-10
2020年宜宾市乡镇(街道)名册.宜宾市乡镇(街道)名册.2021-06-19
宜宾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宜宾市统计局.2021-06-09
屏山县人民政府.屏山县人民政府.2021-06-19
屏山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屏山县人民政府.2022-06-15
代军任宜宾市屏山县代理县长--四川频道--人民网.人民网.2021-06-19
代军任宜宾市屏山县委书记._四川在线.2021-05-19
四川启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首批14个地区入围-新华网.新华网.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