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第六代战斗机

第六代战斗机

第六代战斗机(英文:Sixth Generation Fighter Jets)通常是指人工智能控制的吸气式高超音速战斗机,是一种诸多大国已经进入概念提案研制阶段的战斗机。各国正在研究原型机,使用第六代航空发动机,更加强化隐形能力和光电航电装置,具有智能辅助技术、空中机器人协同等功能并经济性化的一种信息化战场下的新一代战斗机。

2019年第53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政府支持的第六代战斗机全尺寸模型公开亮相。日本英国意大利联合开发的GCAP战斗机计划,目标在2035年前部署。2024年12月,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的传闻成为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授予波音公司生产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机项目合同,并命名为F-47。

第五代战斗机相比,第六代战斗机通过第六代航空发动机的机动性以及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设计,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姿态下的机动性和隐身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六代机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研发背景

军备竞赛的催生

随着全球各地区不稳定因素的加剧,大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军事优势纷纷投入精力和国防预算来研发高尖端武器。因此,各国在海陆空军武器发展上都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而这必然有在战斗机发展上的竞争。对于战斗机的发展,主要军事大国都有类似于“研制一代、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战略,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军备竞赛催生的结果。因此,在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之际,各国对于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制也提上了日程。

五代机的缺陷

拥有“4S”标准的第五代战斗机,具备超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级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并且可以在模拟空战中取得优良的战绩。不过,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目前仍然存有一些缺陷。

一,第五代战斗机的载弹量还有不足。对于隐身战斗机来说,空对空挂载方案基本够用,空对面挂载方案则捉襟见肘,不仅弹药数量有限,而且因为弹药的体量严重受限,无法攻击大型防护坚固的高价值目标。一旦隐身战斗机不得不采用外挂的方案,飞机的隐身性能顿时会大打折扣,跟普通的F-22战斗机没多大区别了。为此,五代机需要技术和装备方案解决隐身状态下弹药不足的问题。

二,第五代战斗机耗油率较大,限制了其作战半径。以目前主流的第五代战斗机来说, F-22作战半径只有760km,苏-57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没有超过1500公里,这大大限制了其空域巡航应用的范围。尽管配合加油机可以扩展巡航空域,但是这无疑会增加更大的风险,增加了第五代战斗机的防护压力。

三,五代机的价格普遍过高。以 F-22 为例,作为美国军队现役最先进的重型隐形战斗机,每架战机成本高达1.4亿美元。高昂的价格导致美国装备更新换代的成本不断攀升,国防预算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F-22战斗 机装备规模只有180余架,这将严重影响美军战斗力的发挥。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也存在五代机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

按照战斗机的划代标准,发动机技术是六代机最核心的典型特征。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是六代机的关键,是当前公认的与之相配套的未来动力系统。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具有三涵道、自适应风扇、先进的CMC材料等技术特征。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航空强国正在极力地发展第六代喷气式战斗机及其配套的动力技术,持续推动下一代航空武器装备发展。

所谓自适应发动机技术,是由于传感器技术和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技术的成熟,使对发动机的控制比过去更简单和方便,工作点的控制更连续,容易实现对飞行阶段全过程的适应性控制与调节。通过控制软件升级,硬件不改变也可以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只要能完成变循环工作就可以。

与第五代发动机相比,第六代发动机的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间推力将增大5%、最大推力增大10%、耗油率降低25%、工作航程提高30%。它可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速冲刺能力,使第六代飞机在不开加力的条件下保持超音速巡航飞行,使六代机亚音速巡航航程延长30%,续航时间延长70%;超声速巡航航程延长40%,续航时间延长80%。

美国经过多年的研发与投入,正逐渐将“理想”演变为“现实”,其成熟的研究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开发和试验验证手段,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各国持续深入研究与思考。

综合以上三个关键的因素,世界主要大国都在被动或主动的情况下推进下一代战斗机的研究工作。

技术特点

虽然对于六代机的构想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通过各国在六代战斗机上的研究来看,其技术特点不约而同地在8个方向做突破。

一,超扁平外形:六代机采用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设计,使得机身、机翼和尾翼变得模糊。苏霍伊公司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准备的六代机方案,将采用串联式三翼面气动布局。前置的全动近距耦合鸭翼与机身边条完全融合,前掠机翼又与机身完全融合,翼根向后延伸至机尾形成水平安定面,双垂尾大角度外倾,S形进气道,外形超扁平,动感十足。波音公司美国空军准备的F/A-XX六代机方案,则采用无垂尾飞翼布局,全翼身融合的外形,酷似B-2轰炸机英国的 “暴风”也采用了翼身融合体设计技术,用以提升飞机升阻比和隐身能力。

二,超声速巡航:美军第六代战机速度将高于5马赫,如果采用亚音速巡航方式,其续航时间将高达50小时,作战半径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上万公里,如果采用高超音速巡航方式,其作战半径则超过1600公里。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为俄罗斯空军研发的第六代战机巡航速度将在1.26马赫左右,并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其空中突防、对头攻击、高速截击的能力将全面加强。

三,超机动性能:相比第五代战斗机,六代机由于采用可变弯度机翼,配合高推比的发动机,可以在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中表现出超强的机动性能,因此,六代机的设计将普遍具备超音速高机动和亚音速超常机动的能力。波音公司宣称,F/A-XX能够实施各种超常规机动,其常规的爬升、盘旋、滚转和直线加速等特性,也将全面优于第五代战机F-22战斗机。2019年9月份,俄罗斯国家航空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谢尔盖·霍赫洛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正在进行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霍赫洛夫称,该机所有其他的特性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机动性能甚至更具隐身性等等。

四,超强隐身性:六代机由于采用超扁平外形设计,所以机身有更宽的隐身范围,追求全频全向隐身,不仅对无线电隐身,还具备光学隐身。

五,超级雷达:六代机将采用智能蒙皮天线技术,通过将天线、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和信息处理机、射频电缆、电力电缆、电控制电缆和温控设备等嵌入飞机蒙皮内,使战机探测发现敌人的距离更远,发现的时间更早更准确。英国为其新一代战斗机“暴风”设计了一款新型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能够收集比早期机载雷达系统多1万倍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敌人。

六,新一代机载武器:相比现役第五代战斗机,六代机除了能够挂载更加先进的全向攻击导弹外,还将配备用于近距离防身的激光与微波定向能武器,可以全天候执行多种任务。美国军队第六代战斗机,在武器方面将搭载激光武器,小直径精确炸弹等武器。而英国最终服役的“暴风”战斗机可以携带 欧洲导弹集团 公司与英国部国防部联合研制的一些未来武器,如下一代 “纵深攻击”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还包括定向能武器

七,无人与有人联合作战:六代机是由有人战斗机、空中机器人、武库机等多种机型 组成的一个族群,有人驾驶的多用途制空战斗机是 其主体,有人的六代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将是六代机发展的重要趋势。英国“暴风”战斗机将依托强大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可以进行有人/无人驾驶,指挥无人机蜂群与‘忠诚僚机’作战,它不仅可以像普通战斗机那样在前方冲锋陷阵,也可以作为网络节点担负空中指挥任务,如给后方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提供数据支撑,指挥其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另外,美国军队也认为,依赖于“分布式作战”、“蜂群作战”和“马赛克战”等作战理论牵引,以及态势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协同控制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空中联合作战体系将向“有人机与空中机器人协同作战”、“全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方向发展。目前美军正在推进“忠诚僚机”计划,未来NGAD项目将与“合作式作战飞机”(CCA)编组协同作战。

八,网络作战能力更加突出:通过内置的各种数据链,六代机将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战场态势,收集来自陆、海、空、天各节点的信息,真正具备一体化作战能力。

发展概况

美国

项目进展

2007年10月,美国空军就率先对第六代战斗机的具体需求展开研究。 2007年10月,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塞利透露,美国空军相关机构已开始考虑对下一代战斗机的需求。

2008年6月,美海军发布“下一代战斗攻击机”F/A-XX项目的初步需求,包括有人/无人驾驶两种可选模式、与空中机器人编组作战等。

2008年10月,美国空军协会官方刊物《空军杂志》刊登文章《第六代战斗机》,主要探讨了六代机的一些技术特征。

2009年4月13日,时任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东尼和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首次公开宣布: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展开与六代机研制有关的工作。

2010年4月,美国空军设立第六代战斗机办公室。

2010年7月,美国海军的六代机被称为“下一代空中优势”( NGAD) 战机。

2010年11月3日,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AFMC)向工业界发布了一份信息征询通告,要求工业界提供关于可在2030年左右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新战机计划草案。此举标志着美国官方在2010年就正式启动第六代战斗机的概念探索。

2011年6月,美国海军航空项目主管表示,NGAD 项目已进入初始能力文件( ICD) 起草阶段。

2012年4月,美海军向工业界发布了未来舰载机的信息征询书,该征询书的发布意味着美海军未来舰载战斗机项目已经开始立项。

2012年11月,美国空军在三家发动机公司中选择了通用电气普惠公司,开始实施为期4年的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发展(AETD)计划,为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开发所需的发动机技术。

2015年,美国空军和海军均在2016年的预算提案中留出了少量的资金来继续开展在2030年服役的六代机战斗机的开发。美国空军将列入800万美元的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飞机,而美国海军留出500万美元开展其称之为FA-XX的下一代战斗机。

2016年,美国海军启动了“下一代制空”项目 F/A-XX的需求论证,旨在发展一个家族式的“下一代制空”系统,并计划在 2030 年代替代现役的“超级大黄蜂”和“咆哮者”电子战飞机。

2017年3月16日,美国政府要求包括大幅增加用于“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战斗机的研发预算。

2022年6月1日,美国官方宣布NGAD 项目的各项技术已经足够成熟,整个项目进入工程与制造开发阶段。

2024年7月30日,美国空军部宣布“暂停NGAD战斗机的发展”,“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确定此前的设计是否正确”。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NGAD战斗机项目陷入成本暴涨的困境,预计单价可能接近3亿美元,成为史上最贵战斗机,即便是五角大楼也难以承受。同年年底,肯德尔再次就NGAD战斗机项目的未来表态称,它的命运会交由2025年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决定。但在2025财年的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预算草案中,F/A-XX的预算从年初提出的4.5亿美元减到5382.8万美元,锐减近90%。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授予波音公司生产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的合同,也就是第六代战机项目合同,并将战机命名为F-47。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表示,与第五代战斗机相比,F-47航程将显著增加、隐身性能更先进,并且更具可持续性、可支持性更强。

设计方案

美国三家公司对于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方案,在整体设计上有两个很鲜明的特点:一是高隐身气动布局,采用无垂尾、飞翼式气动布局、背负式进气道。二是应用变循环组合动力技术、机载定向能技术。

波音公司方案

2008年,波音公司推出了F/A-XX第六代战斗机概念方案。 F/A-XX 的设计理念是在亚音速巡航方式下,实现高达50h的续航时间,以及上万千米的作战半径; 在高超声速巡航方式下,实现超过1600km 的作战半径,并具备超强的隐身性。

由波音公司“鬼怪”工厂公布的方案显示,F/A - XX新型无人战斗机的机身采用的是一种双座型战机,双发无尾翼设计,为可变后掠翼,机翼面积比较大。在飞机的外形设计上,F/A - XX明显借鉴了许多第五代战斗机应用的设计,例如结构隐形、复合材料、内置武器舱、双发动机、全数传系统、无人数据链系统等等。F/A-XX采用了类似于F-22战斗机或F - 35的进气道设计,可为飞机提供更大的动力和机动性。

航空武器系统上,F/A - XX将能够搭载各种性能先进的打击武器。如 GBU-27/28激光制导侵彻炸弹一15、GBU-24、GBU -27, GBU-28、GBU - 37等激光制导炸弹、JDAM、AGM - 130空对地导弹、AGM -86D常规空射巡航导弹、MOP巨型钻地弹和B61 - 11核弹。另外,美国海军在发展 F/A-XX无人战斗机时,还强调了其要具备用激光武器拦截敌方弹道导弹(BPI)和用高功率微波武器进行电子攻击的新功能。这也就意味着F/A-XX 将会携带更多的新型智能武器,执行如反弹道导弹、 反卫星等新型作战任务。

同时,在技术特征上,F/A-XX将具有更大的作战空间,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甚至采取有人/无人双模体制,在战斗机驾驶方面实现“双卡双待”。在隐身方面,无尾布局对实现全向宽频隐身非常有利,加上可能采用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负折射材料、纳米隐身技术等新体制隐身手段,F/A-XX的隐身水平将比五代战斗机相比有质的跃升。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方案

2012年,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公布了下一代战斗机设计概念。2017年6月5日,“臭鼬工厂”披露的最新六代机改进设计方案——“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是一种隐身、双发、无尾、折线三角翼飞机设计的翼身融合体飞机。

洛马公司的NGAD战斗机与现役战斗机有很大不同,该机体型较为扁平,从俯视角度看呈三角形,有一对V型垂尾,进气道位于机身上方。这款战机具有高度模块化的特性,可以快速更换发动机、起落架等,节省后勤维护的工作量,内部弹仓则可以安装多种导弹

在动力系统上,NGAD采用变循环发动机,能够通过更改配置,实现任意速度、高度点的最高效率,可以像涡喷发动机一样在超音速飞行,也可以在亚声速巡航时具有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效率。未来NGAD将具备更远的航程、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加速性和卓越的亚声速巡航效率。自2007年以来,美国空军已在“自适应发动机转化计划”(AETP)上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具有更大推力和更高燃油效率的动力装置。它们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在更高动态性能和更经济省油的状态间进行转换。目前有两型AETP发动机的验证机,通用电气的XA100和普惠公司的XA101。2021年秋天,两者都进入了测试阶段,并且都将在未来两年内进行耐久性和其他测试。两家公司都表示他们已经实现了空军的目标:将航程扩大25%至30%,并将加速度提高18%。美国空军和工业界官员表示,AETP计划始终面向NGAD。经过测试和调整后,AETP发动机预计将在2027年前后投入生产,以便装备第一架试生产的NGAD测试飞机。

航空武器系统上,NGAD的主要武器很可能是AIM-260A“联合先进战术导弹”(JATM),由洛马公司研发。JATM与AMRAAM非常相似,JATM有一个包括红外和毫米波雷达在内的多模导引头,它可能是一个撞击拦截弹(hittile)用以直接打击它的目标,而不是使用爆炸碎片弹头。这表明洛马公司已经设法使组件小型化以添加更多地推进剂

另外,第六代战机NGAD还非常注重与空中机器人的协同。美国军队认为,依赖于“分布式作战”“蜂群作战”和“马赛克战”等作战理论牵引,以及态势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协同控制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空中联合作战体系将向“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全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方向发展。未来NGAD将与“合作式作战飞机”(CCA)编组协同作战。

诺格公司方案

2011年7月,诺格公司展示了其第六代战斗机概念方案。该机采用大后掠角无尾布局,双发、单座、进气道上置,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2015年12月11日,美国诺格公司发布了关于所谓第六代战斗机的一个新概念,其配备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的激光武器。不过,诺格拒绝详细说明解决热管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只是承诺第六代战斗机概念在机动性、速度和隐形方面有新突破。2016 年,诺格公司展示的新型隐身“超声速喷气机”与传统布局相比较,其气动布局有了很大的改变,首次在战斗机上取消了垂直尾翼,采用全飞翼构型,每侧机翼各有4片复杂的大型后退襟副翼。机背可能设置有可开合垂尾。发动机进气口和尾喷口都集中在机身上面。

英国

长期以来,英国和法国准备联合发展一种“未来空战系统”(FCAS),但是英国脱欧之后该设想已经无法实施。与此同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都开始研制下一代战机,英国却被抛出开外。因此,英国为了维持其航空工业的高端研发能力,确保英国能够在未来战斗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暴风”战斗机计划随之出炉。

项目进展

2018年7月16日,英国国防大臣加里·威廉森在范堡罗航展上展示了“第六代战斗机”模型,并宣布英国将会投资20亿英镑研制第六代战斗机“暴风”(Tempest)。

2018年7月17日,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英国国防部发布了英国《作战航空战略:一个雄心勃勃的未来愿景》并联合英国企业界公布了“暴风”(Tempest)下一代战斗机的全尺寸模型和一些相关发展设想。

2019年7月,瑞典和英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探讨共同开发第六代空战技术的方式。

2019年9月10日-13日,欧洲导弹公司在英国国际防务与安全装备展(DSEI)上推出正在研发的“暴风”战斗机武器配置方案。

截止2019 年10月,英国皇家空军围绕“暴风”项目已经启动 80 个计划, 签署 160 份合同,涉及可集成至战斗机系统中的各种任务能力。

2020年8月份,英国BAE系统公司公布了在英国兰开夏郡沃顿(Warton)生产基地进行风洞试验的“暴风”(Tempest )未来战斗机照片。公司的试飞员已使用模拟器进行了“暴风”战斗机的虚拟驾驶。同时,BAE公司通过3D打印制作了缩比模型,并在风洞中以2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了测试评估。

2020年12月前,BAE系统、意大利里昂纳多公司英国分公司、欧洲导弹公司(欧洲导弹集团)、罗罗公司等四家项目初始公司将完成“暴风”战斗机性能分析。

2021年7月份,英国国防部(MOD)正式授出了价值近2.5亿英镑的“暴风”战斗机合同,以推进英国“未来空战系统”(FCAS)设计和开发。标志着“暴风”项目概念和评估阶段的正式启动开始。

2022年12月,英国、意大利、日本三国宣布“全球作战空中计划”,以英国“暴风”战机为基础,吸纳日本X-2“心神”技术验证机的成果,使用意大利的飞控软件和智慧座舱技术。

2024年12月18日,日本政府协调在2025年度预算案中计入108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5亿元),作为与英国和意大利共同推进新一代战斗机“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开发的费用。日本、英国和意大利三国防务部门负责人一致同意加快推进GCAP战斗机的联合开发计划,目标在2035年前部署。

基本设计

整体设计

“暴风”全尺寸模型以及虚拟概念图,其在形状上与美国F-35存在相同点,都采用了倾斜双垂尾设计。从概念设计来看,“暴风”具有比F-35战斗机更长、更宽的机身,这将提高其机内燃油携带量,突出远程作战能力,并为武器舱和其它内部传感器等战斗有效载荷提供更多空间。有分析认为,这些设计特征表明“暴风”更优先考虑续航能力和无空中加油航程,以及拥有足够的内部空间和有效载重能力,从而允许在机内插入未来的模块化有效载荷。

分系统设计
机身设计

“暴风”战斗机在气动布局上采用了翼身融合体设计,提升了飞机升阻比和隐身能力。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学实现更大的续航能力,实现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的最佳优化,不仅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承担突破防空系统的任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机内空间来装载大量的燃料,实现远程打击。

动力系统

2021年12月,英国罗罗公司宣布将与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IHI)联合开发和交付未来的战斗机发动机演示验证机,于2022年年初正式启动。两公司将在2026年之前一直致力于验证机开发,届时再做出有关进入完整开发计划的关键决定。该项目发展的发动机可能将是两国未来战斗机的唯一动力。虽然两家公司没有透露发动机将采用什么方案,但验证机的工作将集中在推进与动力/电力的联合应用。关键是能为飞机任务系统和传感器的运行提供大量电力,甚至为使用定向能武器铺平道路。预计这两型飞机都将采用隐身技术,发动机势必会被深埋在飞机中,要求发动机体积更小但推力更大,能在更高的温度下运行,需要先进的材料技术和热管理能力;也可能采用推力向量技术。罗罗公司为支持FCAS TI而开发和测试的发动机技术中,目前只公开了“嵌入式起动机发电机”(E2SG)技术,并在阿杜尔(Adour)发动机上开展了试验。

武器系统

“暴风”战斗机采用内置模块化载荷,可根据任务需求配置各种武器, 如空空导弹、纵深攻击巡航导弹、反 舰导弹等,还可携带新型高超声速导弹,甚至集群无人机。该机还计划集成定向能武器,如激光、微波或粒子束等。由于具备较强的拓展能力, 根据任务需求,“暴风”未来可扮演多用途作战平台的角色。

雷达系统

“暴风”将安装一种名为“多功能射频系统”的超级雷达系统。“多功能射频系统”综合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监测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一定的通信能力,体积仅为现有雷达的十分之一,而精确度却是其四倍。这种雷达每秒可收集处理的数据量相当于整个英国爱丁堡市的互联网流量。然后,强大的信号处理器将利用雷达数据为飞行员绘制战场图像,展示友军装备、敌军战斗机、地面目标、防空系统等战场信息。

座舱显控系统

“暴风”采用了未来感的“可穿戴驾驶舱”。这意味着“暴风”已经少有甚至没有传统的仪表设计,一切都将被增强/虚拟现实技术所替代,极大提高了飞行员的驾驶效率和飞机的作战效能。“可穿戴驾驶舱”减轻了飞机的重量,其次是提升了驾驶安全性,最后是极大提升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了作战效能。这带来的将是颠覆性的变化,代表了未来座舱显示系统的发展方向。

无人作战能力

“暴风”依托强大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可以进行有人/无人驾驶,指挥无人机蜂群与‘MQ-28A“幽灵蝙蝠”’作战,它不仅可以像普通战斗机那样在前方冲锋陷阵,也可以作为网络节点担负空中指挥任务,如给后方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提供数据支撑,指挥其进行远程精确打击。

俄罗斯

2012年,俄罗斯航空公司巨头米格公司展示了其第六代战机——“电鳐”隐形无人战机。“电”隐形无人战机具备高速、隐身和无人驾驶等特性。样机仅重10t,载弹量2t,航程4000 km。电鳐无人机发动机采用扁平喷嘴,减少了热辐射量,也可规避敌方的红外线探测设备。

2019年,俄罗斯米格集团总经理伊利亚·塔拉先科谈到了另一个六代机项目——PAK DP,飞机名称为米格-41,是米格-31“猎狐犬”的继承者。据悉,米格-41采用隐身技术,能携带所需数量和类型的武器,并具有更大的拦截半径,同时,米格-41不是独立的装备,将与俄罗斯未来全球防御系统协同工作。

日本

2010年,日本防卫省提出了未来战斗机研究构想。此后,防卫省推出了第六代战斗机“i3”的构想。所谓“i3”,是指信息化、智能化和敏捷性。其设想具体涉及以下7个领域的技术,即“云射击”及先进座舱技术、先进综合火控系统,以及无人机的“群控制”、定向武器研究、光传操纵系统、凌驾于敌人之上的隐形性能、下一代大功率雷达、轻量化的大功率发动机

欧洲

欧洲六代机方案除了英国的“暴风”战斗机,还有法国德国西班牙合作研制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简称FCAS。FCAS于2019年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正式露面,欧洲三国要求在2025年实现首飞,2040年前达到全状态作战能力。

FCAS项目包括飞机、发动机、无人机、作战云、仿真和传感等七个主要开发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独立的合同,由一家公司负责。每个领域法德西三个国家都有企业参与。法国拥有独立研发战斗机的经验,领衔飞机和发动机的研发。德国则负责无人机和作战云解决方案。后加入的西班牙则负责传感等领域。

2021年5月17日,法国德国及西班牙三国发表联合声明称,三国已就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uture Combat Air System,FCAS)项目中下一代航空武器系统(NGWS)的阶段性研发,以及知识产权和出资等问题达成协议。作为项目的核心目标,下一代战斗机(NGF)的演示机将于2027年首飞。

中国

2017年,中国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正在展开六代机的研制工作。

2024年12月26日,中国成功试飞了一款高性能有人驾驶第六代隐形战斗机,并由歼-20战斗机伴飞。这次出现的新型战机采用无尾翼设计,主要是为显著降低飞机在不同波段和各角度的雷达信号。这种设计还可以提高气动效率,通过减少空气阻力,可以为持续高速飞行和巡航飞行提供更好的性能。

《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称,2024年12月试飞的中国新型飞行器,不仅没有垂直尾翼,其外形也不同于美国B2轰炸机又宽又短的“飞翼”造型,机体反而有点长。成都上空试飞的飞行器就像是一片锐化了的银杏叶片,一个大三角。这样的外形可能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外观上取消垂直尾翼以增强隐身能力,同时又要完美解决飞行控制问题之间找到了一个折中的优化点。此次试飞的两架不明型号的飞行器在设计上各有侧重。沈阳地区试飞的飞行器更小一些,未必是有人战机,未来可能会更倾向于考虑做无人化的设计。而在成都地区试飞的飞行器,个头非常大,可携带更多燃油和弹药,很可能是兼容有人和无人的考虑。

2025年4月16日,第六代隐形战斗机试飞画面被曝光,机腹画面更加清晰。

发展前景

从世界主流战机的发展来看,前五代战斗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追求机动性和火力的提升上,技术上并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第一代战斗机的动力标准是喷气式、超音速,在火力上则是航空机炮舰空导弹,这种配置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按照目前第六代战斗机的发展概况来看,新一代战斗机在诸多性能上改变的不仅仅是空中平台本身,而是未来空中力量的面貌,尤其是空中力量的作战形态和结构组成。在作战形态和结构组成上,现在对第六代战斗机的定义基本体现了未来空中主战平台的发展方向,它给空中力量的建设与运用带来的将是巨大的、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各国对于第六代战斗机研发的前景是普遍看好的。

总体评价

第六代战机研发尚处在概念和论证阶段,在研制过程中还会遇到复杂技术难点和巨额资金的困难,但作为一种更新换代装备必然会克服多重阻力,并不断加快其研制进程以满足未来作战的需求。按一代新机研制的周期推算,第六代战机的研制周期至少也需要15~20年的时间。尽管距离装备部署还为时尚远,但从第六代战机的概念来看,新一代战机汇集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甚至还集成了许多概念技术,飞机的性能指标与五代战机相比具有质的飞跃,代表着未来航空装备的发展趋势,并将对未来空中力量构成以及空战方式带来深远影响。(中国航空报评)

第六代战斗机是军事航空领域中新一代战机的概念,代表了未来空战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方向。(中国报道评)

参考资料

What Are Sixth-Generation Fighter Jets and Who's Leading the Race?.aviationoutlook.2025-04-12

美英德日预研第六代战机 中国有第六代战机吗?第六代战斗机强吗?(7).海峡网.2023-04-14

各国争相发展第六代战斗机,外界关注“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传闻.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31

国产“第六代战斗机”已首飞?.中国报道.2025-04-12

特朗普宣布由波音公司生产美第六代战机F-47.腾讯网.2025-03-22

美曝光中国0901工程:空天飞机、6代机(2).台海网.2023-04-26

揭秘美军第六代战机:能做无人机装备激光武器.中国台湾网.2023-04-18

《今日关注》 20141128 美俄争相研制六代机 中国不会缺席.央视网.2023-04-17

俄军苏-57战机将如何与无人机配合作战?.光明网.2023-04-17

第5代战机也需要升级:提高歼20武器装载量有何妙招.新浪军事.2023-04-17

成本高昂 战备不力:美媒盘点F-22战机服役困境.参考消息.2023-04-26

五代机苏-57即将加装新型高超声速导弹“幼虫”-MD,给谁造成了压力?.人民资讯.2023-04-17

美国一架F-22隐身战机坠毁,每架1.4亿美元但状况不断.澎湃新闻.2023-04-17

美媒:美国剩123架F22能战斗 妥善率达不到目标.环球网.2023-04-17

六代机先进动力技术进展研究.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4-17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科学中国人.2023-04-17

第六代战机发动机已经发动.共产党员网.2023-04-17

美欧为何竞相研发六代机?.央广网.2023-04-17

美国正研第六代战机 作战半径达上万公里.中国军事网.2023-04-16

世界多国竞相研发第六代战斗机.澳门中联办.2023-04-16

六代机的六大特点.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3-04-16

美军第六代战机似B-2轰炸机 可连续飞行50小时.央视网.2023-04-16

英国“暴风”战斗机曝光:雷达性能是现有的10000倍!数据量堪比一座城市.上观新闻.2023-04-16

飞行器高性能雷达天线罩技术发展趋势.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4-16

专家揭秘第六代战机“六超”特征 盘点各国进展(2).中国新闻网.2023-04-16

俄六代机研制进展曝光 与五代机相比有一点很不一样.环球网.2023-04-16

军事专家解读美军6代战机:更注重隐身突防能力.新浪网.2023-04-26

英国“暴风雨”六代机将配超级雷达 每秒数据量堪比一座城市互联网流量.环球网.2023-04-16

第六代战斗机有多强.中国青年报.2023-04-16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美国第六代战斗机有何“科幻”之处?.光明网.2023-04-14

管窥美空军下一代战斗机.中国青年报.2023-04-16

美海军发布下一代舰载机概念图 作战规划初步呈现.新华网.2023-04-16

美国战斗机的划代方法.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2023-04-16

世界多国竞相研发第六代战斗机.人民网军事.2023-04-16

技术派丨中美六代机思路显差异,为提高生存力各有侧重.澎湃.2023-04-16

2012年世界各国空军主战武器装备发展进程回顾.中国经济网.2023-04-16

快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顾世界航空领域过去点滴.中国航空报.2023-04-16

美军方揭秘第六代战机研发计划 或2030年服役.新浪新闻.2023-04-18

中国赶得太快,美海军"下一代研究"回到了冷战节奏.澎湃.2023-04-18

美国政府提出大幅增加美空军下一代战斗机研发预算.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4-18

揭秘美国六代战机发动机:自适应循环技术成现实.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4-18

美六代战机能量优化技术:增航程支持定向能武器.中国军事网.2023-04-18

第六代战机哪国强?(图)【4】.人民网国际.2023-04-16

第六代战机哪国强?(图)【3】.人民网国际.2023-04-18

洛 马公司“臭鼬工厂”公布六代机设计概念.央视网.2023-04-16

“臭鼬工厂”推出升级版未来战斗机概念.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2023-04-26

美空军发布第六代战机概念图 进气道在机身上方(图).新浪军事.2023-04-17

大国战争的“尖刀”.新浪财经.2023-04-17

美国发布第六代战机新概念 配先进激光武器.中国军事网.2023-04-18

英国展示“第六代战斗机”模型 沿用二战名机“暴风”名称.观察者网.2023-04-14

六代机畅想丨英国高调展示“暴风”战机,有AI就算下一代?.澎湃新闻.2023-04-17

空客提议拉拢英国建立欧洲单一未来战斗机项目.环球时报.2023-04-17

欧洲导弹公司推出“暴风”战斗机武器配置方案.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4-17

BAE公司进行“暴风”战斗机缩比模型风洞试验.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4-17

英国“暴风”战斗机项目2020年进入加速开发阶段.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4-17

英国“暴风雨”六代机获2.5亿英镑合同进入研发新阶段,北约将领担忧.环球网 .2023-04-17

英意日新战机研发进入实施阶段.央视网军事频道.2025-04-12

2021军势|空军武器发展:六代机初露头角,激光上机测试.澎湃新闻.2023-04-17

英“暴风”坐实第六代战机名头.光明网.2023-04-14

下一代战斗机动力装置发展进入新阶段.航空动力.2023-04-17

英未来战机将带来“隐身风暴”?有人-无人驾驶可互换.新浪军事.2023-04-17

欧洲首架无人隐形战斗机“神经元”首飞成功.新浪新闻.2023-04-18

俄新研制隐身战机被印媒泼冷水:或只能停留在图纸上.新浪军事.2023-04-26

未来俄罗斯空天军需要新型截击机完全替代现有的米格-31截击机.中国航空报.2023-04-18

日加速研制“心神”战机 欲寻求军事存在突破.环球网.2023-04-18

法德合研全球首款六代机亮相 美媒:没啥特别的.人民网军事.2023-04-14

欧洲未来空中作战系统“振翅欲飞”|科技创新世界潮.科技日报.2023-04-18

欧洲未来空中作战系统“振翅欲飞”.科技日报.2023-04-18

总师暗示中国研六代战机 歼20或产200架只是开胃菜.新浪军事.2023-04-18

“沈六代”再度试飞!机腹画面曝光一次比一次清晰,当地民众称被震撼.潇湘晨报-今日头条.2025-04-17

世界多国竞相研发第六代战斗机.澳门中联办.2023-04-18

专家解读第六代战机:主要特征为“六超”.半月谈.2025-04-13

国产“第六代战斗机”已首飞?无尾翼及隐形设计引热议.中国报道.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