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又名文殊奴,是耶律贤长子,辽朝第六位皇帝,母为萧皇后萧氏。

乾亨四年(982年)景宗驾崩,耶律隆绪即位,年号统和。耶律隆绪即位时年仅十余岁,皇太后萧氏摄关政治。统和元年(983年),复辽国号为大契丹。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亲征伐宋,最终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承天太后死,耶律隆绪正式亲政。亲政后与西夏结好和亲,东侵高丽,迫其臣服,西败鞑,南下攻宋,巩固周边。在位期间修订法律,释放奴隶,减免赋役,整顿吏治,纳谏善闻,开科取士,建设首都,开创了辽朝的全盛时期。

太平十一年(1031年)病死,谥号文武大孝宣皇帝,庙号圣宗。辽圣宗耶律隆绪对辽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推进了辽朝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辽朝社会的繁荣强盛。耶律隆绪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作曲达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元朝史学家脱脱在《辽史》中提到,“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无穷,其唯圣宗乎”,充分肯定了耶律隆绪的功绩。

人物生平

幼年即位

保宁三年(971年)十二月,耶律贤耶律贤萧绰萧氏的长子出生,是为耶律隆绪。耶律隆绪自幼喜好书法,十岁即能赋诗,乾亨二年(980年),被封为梁王。乾亨四年(982年)九月二十四日,景宗驾崩,次日,年仅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皇后萧氏奉遗诏摄政。统和元年(983年),复辽国号辽朝

统和二年(984年)四月,宣徽使、平章事耶律普宁、都监萧勤德将所抓获的女真俘虏献上,二人分别被授为兼政事令和神武卫大将军,并赏赐金器等财物。八月,东京留守兼侍中耶律末只奏称女真术不直、赛里等八个部族请求举众内附,耶律隆绪下诏接受了他们。

统和三年(985年)七月,耶律隆绪发布命令对甲胄和军器进行修缮,为了东征高丽做好准备。紧接着,他指派使臣查看东京各军队的装备,并且探查了东征的路线。他任命平章事萧道宁为昭德军节度使,将武定军节度使、守司空兼政事令郭袭任命为天平军节度使,大同军节度使、守太子太师兼政事令刘延构则担任义成军节度使。八月初一,由于辽东沼泽湿度高,中止了对高丽的进攻。任命枢密使耶律斜轸都统,驸马都尉萧恳德为监军,率军东北六镇。然而到了月中,东征的都统报告道路依旧非常泥泞,不能进行东征,于是耶律隆绪下令让他们等到沼泽干燥后再行征讨。二十六日,出发东征女真。

萧太后摄政期间

屡败宋军

次年,赵光义赵光义对辽发起了“雍熙北伐”行动。宋军分为三路出兵,任命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的水陆兵力总指挥,副指挥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米信担任西北道的总指挥,副指挥为沙州观察使杜彦圭,率领军队出发自雄州;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担任定州路的总指挥,率领军队出征飞狐地区。三月六日,耶律休哥宋朝报告曹彬、崔彦进、米信已经被派往雄州道,田重进去了飞狐道,潘美杨业进犯了雁门道,岐沟、涿州、固安、新城已经全部被攻陷。次日,萧绰亲自带领耶律隆绪前往战场,并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之后萧太后命令耶律休哥防守东路,对抗宋军曹彬的进攻,并命令耶律斜轸防守西路,对抗宋军杨业的进攻。

同年四月,萧绰与耶律隆绪于南京北郊驻扎。次月,曹彬的军队在岐沟关被严重击溃并且损伤无数。剩下的宋军晚上就选择通过拒马河,但是宋军中溺水死亡的士兵太多,数不胜数。幸存的部队只得逃往高阳,结果又遭受到了辽军的追击,被打死数万人,被丢弃的戈甲堆积如山。七月初九,耶律斜轸命令侍御官涅里底和干勤哥向朝廷汇报成功收复朔州并俘虏了宋将杨业的消息。杨业选择绝食殉国,萧太后下令将他的头颅割下并装入匣子,然后传送到边关各地。这一消息使辽军士气大增,而宋朝的守军则受到了沉重打击,失去了对敌的信心,无法守住先前夺取的领土。辽朝成功地收回了所有失地。

统和六年(988年)十月,辽军全面进攻涿州,城池被攻破后守将方才投降。紧接着,辽军又攻陷沙堆驿、狼山,并在益津关大胜宋军,向长城口进军。宋朝定州守将李兴派出部队抵抗,然而耶律休哥却击溃了宋军,并追击败敌约五六里后率军回师。随后的月份,萧皇后与耶律隆绪在长城口驻扎,急迫地命令大军四面进攻。宋朝的守军溃败了,丢下城池逃之夭夭。不久之后,城被攻破,守军打开北门逃跑。紧接着,辽军先后攻陷祁州、新乐和狼山。到了十二月,辽军已经在宋朝的境内扎营。

统和七年(989年)正月初一,班师回朝。柴荣带着宋朝鸡壁砦守将部众主动投降。耶律隆绪下令他们驻扎在南京。月底,耶律隆绪派兵攻打易州,宋军出遂城前来支援易州,之后辽军派遣铁林军迎战,并成功俘获了五位宋军指挥使。大军齐发攻打易州,刘墀作为易州刺史归顺辽朝。城内的士兵向南方奔逃,耶律隆绪亲率大军来截击,宋军胆怯不敢出城。于是,任命马质为新的刺史,赵质则成为兵马都监,将易州的军民迁往燕京。在易州城头,夏仙寿,东京骑将夏贞显之子,率先登上城头,因此被任命为高州刺史。

次年二月于阗、回鹘、女真的使者分别前来朝贡,三月李继迁派使者进贡,四月女真使者再次朝贡,同月耶律隆绪下令救济旱灾。五月,女真宰相阿海前来进贡,耶律隆绪授予他顺化王的爵位,之后六月女真再次前来朝贡。九月,北女真四个部落想要归顺辽朝,十一月耶律隆绪下令救济治理吐谷浑发生的饥荒。十二月回鹘、女真的使者分别前来朝贡,耶律隆绪下诏封李继迁为夏国王,派遣使者代为传达。

统和九年(991年)正月,耶律隆绪颁布诏令要求百姓遁入空门需要报备。同月,耶律隆绪赏赐给枢密使、监修国史室日方等人许多财物,因为他们将自己修撰的《实录》献给辽朝。四月回鹘使者前来朝贡,次日使者杜白拜见耶律隆绪,并且表达了夏国王李继迁对辽朝册封他的感激之情。同年七月,耶律隆绪下令对辽朝内的户口都进行了统一的筛查与核对,之后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投诚归顺于辽朝。十二月,李继迁私底下向宋朝表示了归顺之意,耶律隆绪派遣招讨使韩德威传达他的诏令,并表明李继迁这么做的后果。次年十月,耶律隆绪命令在东京留守的将领萧恒德等人带领军队进攻高丽。十一年(993年),高丽首领王治指派朴良柔拜见耶律隆绪并上表请罪,于是耶律隆绪将女真鸭绿江以东的数百里土地赏赐给高丽。次年,高丽与回鹘先后向辽朝进贡,耶律隆绪允许高丽赎回被俘的人员牲畜。后女真、党项族吐谷浑等陆续来辽进贡,宋朝也派使者求和,被耶律隆绪拒绝。又一年,女真、高丽、回鹘等陆续派使者向辽进贡,耶律隆绪派人册封王治为高丽国国王。

在与周边政权密切交往的同时,此时期辽朝亦推出了多项针对内政的举措,如耶律隆绪下诏制定均税法;下令修改南京道税法,减轻百姓负担;又诏令要求官员树立百姓们种树的概念;并且呼吁富人捐献钱财来救济农民,减免税收来提高百姓开垦荒地的积极性。统和十六年(998年)七月,耶律隆绪首次上朝听政,十一月派遣使者册封高丽穆宗为高丽国王。

澶渊之盟

统和十七年(999年)七月,耶律隆绪知会诸道即将征伐宋朝。九月初一耶律隆绪到达南京(属今北京地区),之后正式开始南伐。二十四日,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耶律斜轸逝世,任命韩德让兼任知北院枢密使事。十月二十四日,辽军进攻遂城未能成功。接着将领萧继先成功攻破狼山镇石砦,并顺利抵达瀛州,与宋军展开激战。并且在战斗中生擒了宋军的将领康昭裔和宋顺,并缴获了大量的兵器装备。紧接着,辽军攻下了乐寿县。当大军到达遂城时,宋军在水边拒战,辽军派遣骑兵进行突击,将敌方守军杀得几乎全部覆没。

次年正月,辽军回到南京,耶律隆绪按将士的功过赏罚,并令诸军各自返回本道。后阻卜叛乱酋长鹘碾的弟弟铁剌不率众来降,鹘碾走投无路之下投降,被耶律隆绪下令诛杀。同年,回鹘辽朝进贡。第二年三月,夏国派使者前来朝贡,不久,辽朝征伐党项族大获全胜。十月,辽军与宋军在遂城交战,辽军获胜。统和二十年(1002年),北府宰相萧继先率军南征,展开了一次南伐行动。四月开启的梁门战斗中,文班太保达里底顺利战胜了宋军。紧接着,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泰州战役中打败宋军。六月,西夏派刘仁来报告已攻下了宋朝的灵州。来年,铁骊、女真等陆续向辽进贡。四月,宋朝将领王继忠在望都被辽将耶律奴瓜、萧挞凛生擒。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九月,萧绰与耶律隆绪临幸南京。命令北院大王耶律磨鲁古太尉老君奴分别统领北、南王府军队,楚王耶律隆祐留守京师。闰九月,萧太后和耶律隆绪亲自率领辽军大举攻打宋朝,希望收复关南十县。在寇凖等人力劝下,宋真宗赵恒被迫亲自率军出征。十一月,南院大王善补奏称宋朝派人给王继忠送去弓箭,暗地里请求和解。随后,王继忠受命与宋朝使者见面,并同意他们关于和谈的请求。随后,萧绰与耶律隆绪驻于澶渊曹利用是由宋朝派遣的副使,他请求讲和的目的是为了缓和两国关系。之后,受到萧皇后和耶律隆绪的委派的韩杞作为飞龙使回到宋朝,带着国书表示回访的意愿。次月,宋朝再度派遣曹利用前来寻求和平,然而,并没有明确表示愿意归还领土。辽朝派大将军姚柬之带着书信回访。不久后,宋朝派李继昌前来请求和解。宋辽两国约定成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辽皇太后为叔母,并同意每年交纳银十万两和绢二十万匹。辽朝答应了宋方的请求,宋辽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并立即派遣阁门使丁振带着书信回访。

"澶渊之盟"是双方势力均衡的产物,盟约缔结后,出现了双方百年和好的局面。辽利用双方的和平时期,致力于治国、经营内政。耶律隆绪大举犒赏南伐将士,又赈济党项部。回鹃、女真、党项等陆续向辽进贡,宋真宗生辰时,耶律隆绪派使者前去祝贺。宋朝岁币按时缴纳,往后每年一次。耶律隆绪还下令修建中京城,赈济饥民。

正式亲政

辽丽二次战争

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二月初八,皇太后萧绰在行宫驾崩,耶律隆绪正式亲政。

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高丽的留守康肇谋杀了国王高丽穆宗,并自立王诵的兄弟王询为高丽王。耶律隆绪下诏,各地修缮甲兵,为东征高丽做好准备。在八月,他派人将要亲征高丽的消息告知了宋朝。他任命皇弟楚国王隆佑留守京师,北府宰相、驸马都尉萧排担任都统,北面林牙僧奴担任都监。女真在十月初一献上万匹优质的战马,请求跟随辽军共同进攻高丽,并获得了耶律隆绪的同意。王询派遣使者向辽朝请求撤军,但耶律隆绪拒绝了。十一月初十,大军过鸭绿江,康肇带领军队进行了抵抗,但遭失败后撤至铜州。次日,康肇再次出战,耶律隆绪任命政事舍人马保佑为开京留守,副留守为安州团练使王八。太子太师乙凛等人指挥着一千骑兵,护送马保佑等前往开京。十七日,高丽守将卓思正击杀辽朝使臣韩喜孙等十人,之后便指挥军队出城防御辽军。马保佑等返回营地。耶律隆绪带领部队前往唐长安城进攻卓思正,后者立马就向西京逃散。隆绪率军围城五天未能攻克,于是在城西停驻。渤海陀失,即高丽礼部郎中,前来投降。二十五日,派遣排押、盆奴等攻陷了西京,同时击败了高丽军队。王询放弃了城市逃跑,随后辽军纵火焚烧了西京。追击至清江后才返回本营。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春季,军队班师回朝,发现附属城市再次背叛。当大军抵达贵州省南峻岭谷时,持续的雨天导致马匹和骆驼都非常疲惫,许多军士放弃了他们的装备。直到天晴后才能够渡过河流。第十八天,耶律隆绪发布命令解散所有军队。

辽丽三次战争

统和三十年(1012年)四月,高丽使臣蔡忠顺请求维持辽丽宗藩关系,然而耶律隆绪坚决要求以王询亲自朝见作为条件。八月,高丽使臣田拱之以高丽显宗身体不适为由宣称他不能亲自前往朝廷,耶律隆绪认为王询故意抵赖,因此要求高丽将辽朝在第一次辽与高丽的战争后赐予高丽的鸭绿江以东的六座城池归还辽朝。耶律隆绪在次年分别派遣耶律资忠两次前往高丽,希望获得江东六州,但高丽并未表达归还的意向。次年十月,他召见曾在高丽任职的女真人,询问他们对夺取高丽的计策。

开泰三年(1014年)夏,国舅详稳萧敌烈和东京留守耶律团石受命准备对高丽发动战争。首先,在鸭绿江建造了浮桥,并在鸭绿江东岸修建了保州定州市等城市。次年五月,北府宰相刘晟被任命为都统耶律世良担任副都统,萧屈烈被任命为都监,开始准备征伐高丽的行动。开泰五年(1016年)春正月,耶律世良、萧屈烈与高丽在郭州西部展开了战斗。结果他们大败高丽军队,斩首数万,尽数俘获了他们的重。接着,军队驻扎在南海军营。次年5月,辽朝枢密使萧合卓和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继忠率军进攻高丽,包围了兴化镇,但被高丽将军坚一、洪光和高义等人击退。他们在九月返回。

开泰七年(1018年)十月,耶律隆绪决定再次亲征高丽,这次的目标不再是江东六州,而是直接进攻开京,试图一举解决高丽问题。同时,耶律隆绪任命东平郡王萧排押都统,将殿前都点检萧虚列任命为副统,东京留守耶律八哥担任都监,领兵东征高丽。耶律隆绪还向高丽守臣传达了消息,称如果他们能率众自动归降,将会得到丰厚的赏赐;如果他们坚守城墙,将会追悔莫及。次月,萧排押率领号称十万的辽军成功渡过鸭绿江

辽军在次年二月遭到高丽大败后,正在退军时来到龟州城东郊的茶、陀二河。这时,高丽将领金宗铉率领追兵追击辽军。辽军的诸将计划要在高丽军渡过茶、陀二河后再发起攻击,但都监耶律八哥持不同意见,认为高丽军一旦渡过两河,必将摆出必死的战斗姿态,所以主张在茶、陀二河之间对其发动进攻。萧排押采纳耶律八哥的建议,在茶、陀二河之间与高丽军展开战斗,双方未能分出胜负。突然,天降风雨,旗帜指向北方,这对高丽军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时机。他们紧紧抓住机会,猛烈地攻击辽军,使辽军溃败,之后追击辽军至盘岭,大部分辽军都被消灭。

同年三月,萧排押、耶律八哥等人带着残兵败将回到辽朝。虽然耶律隆绪数落了他们的罪行,但却释放了这些败军之将,并对立功者给予了褒奖。他还关心遗阵亡将校家属的境况,并在八月初六日派郎君曷不吕等人带领部队与大军再次出征高丽。年底,耶律隆绪接受了高丽的贡品,并从此放弃了征讨高丽的计划。

次年二月,高丽放出了被扣押多年的辽朝使臣耶律资忠,并派遣李作仁前往辽朝,请求承认其附属国身份,并恢复原有的朝贡关系。五月份,耶律资忠返回辽朝,耶律隆绪原谅了高丽显宗,并准许了他的请求。

后期统治

太平元年(1021年)十一月,耶律隆绪在昭庆殿召见文武百官,上尊号称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太平。宋朝和夏国、高丽都先后派使者来朝贡,同年,耶律隆绪立子嗣耶律宗真为皇太子。在执政后期,辽朝战事较之前减少,耶律隆绪在此期间进一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取得了较多成果。其中包括下令禁止百姓在服饰上使用明金和金线绮;禁止屯田机构擅自出卖官粮;劝勉农事。太平七年(1027年)时还采取了解放公帐奴隶,将公帐奴隶改编为部民的举措。另外,耶律隆绪进一步整顿吏制,委任丞相张俭为武定军节度使、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任命迷离己为同知枢密院。辽将黄翩率部攻掠女真,俘获大批人马牲畜,耶律隆绪褒奖了他。同时耶律隆绪根据各地实际发展需要进行人事任免,下诏设立辽朝节度使,用来统治党项族别部塌西。期间党项侵犯辽朝边境,被击败。辽朝出兵讨伐阻卜大延琳。《辽史 · 圣宗纪》 描述了圣宗末年燕地丰收的景象,“燕民以年谷丰熟,车驾临幸,争以土物来献。……至夕,六街灯火如画,士庶嬉游,上亦微行观之”,出现了辽代历史少有的相对稳定局面。

晚年身亡

太平九年(1029年),东京舍利军详稳大延琳囚禁留守、驸马都尉萧孝先南阳公主,杀害户部使韩绍勋、副使王嘉、四捷军都指挥使萧颇得,延琳篡位登基,自称兴辽国,年号定为天庆。由于东京户部使韩绍勋等人将燕京地区的征税方法强行推广到辽东,不顾两地经济上的差异,严重威胁了辽东地区居民的生计。此外,韩绍勋和户部副使王嘉等人还不顾东京人民的生命安全,强迫他们出海赈济燕京地区的旱灾,这迫使辽东民众不得不起义反抗。耶律隆绪在冬十月初一任命朱棣萧孝穆为南京留守,详稳萧匹敌为国舅,萧蒲奴为奚六部大王和都监,以剿灭大延琳。太平十年(1030年)八月二十五日,东京叛军将领杨详世暗中归附辽军,夜晚开启城门让辽军进城,结果生擒延琳,渤海之乱得以平定。

太平十一年(1031年)三月,辽圣宗耶律隆绪病重。六月初三,在行宫驾崩,时年六十一岁,共在位四十九年。景福元年(1031年)闰十月二十八日,奉上尊谥为文武大孝宣皇帝,庙号为圣宗。葬于庆陵(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北)。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任用人才

耶律隆绪模仿汉制,在统和六年(988年)启动科举制度考试,以选拔人才。同时,他借鉴宋朝制度,制定了官员考核措施,奖励那些勤政廉洁的官员,惩罚贪污腐败和奉承的行为。朝廷奖惩分明,因此在辽圣宗朝代中,出现了一些以俭朴著称的人,比如张俭;还有善于断案和安抚民心的人,如邢抱朴;直言敢谏的人,如马得臣;还有善于治理民事的人,如耶律海里耶律学古萧排押、萧柳;还有在边境镇守并有战功的人,如萧挞凛。然而,某位太师母因迎合而被罚,南院大王耶律勃古哲因虐待民众而被用大杖惩罚;萧合卓则掩盖了贤能;而耶律阿没里因其好聚敛而被时人所鄙视。因此,当时朝野风气相对正派。

法制改革

统和元年(983年),在萧绰的辅助下,耶律隆绪采纳了中原的汉律,并且命令把律法翻译成契丹文。随后耶律隆绪对辽朝的十数项事项都进行了法令调整,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是按照汉法标准修改辽法。耶律隆绪引进汉法,旨在促进蕃汉的平等,并消除民族矛盾,同时也努力实现贵族与部民法律的平等,以避免任意判罚。太平六年(1026年),耶律隆绪颁布了《平法诏》。该诏书传达了耶律隆绪上位四十三年以来对辽法律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基本理念,即“平法”思想。

阶级改革

耶律隆绪通过设置新部门,使得宫分人和奴隶得以解放,阶级关系得到了调整。新部门将宫分人和奴隶纳入编户,使他们脱离奴役,成为国家编户,与其他部属民享有同等待遇。圣宗采用编户的方式大量解放奴隶,同时还下令解放俘奴和债务奴隶,并采取措施防止新俘虏的汉民沦为奴隶。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进一步削弱了辽朝奴隶制度,加强了封建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这一变化对契丹社会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并最终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军事方面

统和十二年(994年),耶律隆绪任命萧挞凛督军事,派齐王撒葛妃胡辇率领乌古部兵及永兴宫分军驻扎在西北境。萧挞凛在西北境大获全胜,前来归降的部众甚多,阻卜等诸部落也相继来归附朝贡。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耶律隆绪下令修复古可敦城,同时建造防、维两座边防城并设立建安军驻守。辽朝在边境开拓了几千里的疆域,耶律隆绪征召两万骑兵驻守,又将渤海、女真、汉人迁来共700多户,分散在三个城市中。西北路招讨司驻地放在镇州,防、维两座边防城则成为刺史州。辽朝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军事要地,巩固了辽朝对当地各个部落的统治。后来辽朝联合西夏,三次进犯甘州回鹘,辽朝战事不利,遭到了乌古、敌烈、阻卜各部反抗。

经济方面

耶律隆绪即位后,在萧绰的协助下,采取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封建化进程。辽王朝统治范围广阔,几乎每个地方都普遍开展了农业生产。不仅南部地区如此,就连偏远的北部地区也是如此。随着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区域的扩大,农业生产逐渐超过了原本占主导地位的畜牧业,成为重要的生产领域。

统和八年(990年),耶律隆绪进行了民田的检括,对农区进行了整顿,并完善了制度法令。在十二年(994年),均税法得到了确立,从而恢复了封建秩序。次年耶律隆绪又发布了诏令,减轻了括田租赋的负担。紧接着的第三年,耶律隆绪还对三京的税赋进行了免。耶律普速完和耶律隆绪又多次派使者到各地鼓励农耕,并禁止军官在非时猎,行军中禁止士兵出营劫掠。还禁止部队砍伐民间的桑树和梓木,禁止放牧损坏庄稼,改变了辽朝军队往日烧草谷的老办法。对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农田给予了重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

对外关系

辽宋关系

统和四年(986年),赵光义赵光义对辽进行了“雍熙北伐”的行动。此后,两国长期持续战争,直到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辽军进入澶渊,最终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宋辽被称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将赵恒称为兄长,而赵恒则称辽皇太后为叔母,并同意每年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作为赔偿。此后,接下来的百年中,两国间没有再爆发战争。

辽丽关系

耶律隆绪发动三次辽与高丽的战争,使高丽宋朝归属为辽朝,确定了两国边界,稳定了东部疆域。

与党项关系

统和四年(986年),党项首领李继迁反叛北宋,归附辽朝,辽朝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随后李继迁在韩德威的建议下求婚于辽,耶律隆绪于统和七年(989年)将耶律襄之女封为耶律汀,嫁给李继迁。次年,辽国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到了统和十五年(997年),他又被封为西平王。然后,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仍然效忠于辽国,所以耶律隆绪先后封他为西平王和夏国王。

与女真关系

耶律隆绪登基时,女真部落中仍有不少与宋朝保持朝贡关系。耶律隆绪开始着手征服女真各部。第一次征服行动发生在自统和元年(983年)至二年(984年)四月,当时他派遣了东路行军宣徽使耶律普宁和都监萧恒德率领军队讨伐女真部落。第二次是由耶律隆绪命令枢密使耶律斜轸和林牙萧恒德等人于统和三年(985年)八月至四年(986年)正月东征女真。经过多年的征讨,女真各部纷纷臣服于辽朝,耶律隆绪为加强对生女真地区的控制,设立了多个大王府,实行严格的羁统治。耶律隆绪后期,开始把春捺钵的地方改在辽朝东北部地区,如长春州、鱼儿泊、长春河、松花江等地。包括女真在内的东北地区各部族、属国先后觐见辽朝皇帝,从而加强了与东北地区各族的联系与羁縻统治。

其它对外关系

辽圣宗统和初年,乌古承归顺辽朝之后,部族贫困,辽廷曾赐予援助。为加强对边境的控制,统和初年开始向乌古派遣朝廷任命的节度使。同时调动乌古部兵驻守西北边境,由辽朝将领统率,以防止阻卜诸部的活动。耶律隆绪朝乌古和敌烈展开了反辽斗争,最终受到了制裁。辽朝将俘获的二个部族的人民安置在军队之中,成为耶律隆绪所统领的三十四个部族的一部分。例如,迭鲁敌烈部、北敌烈部、乌隗乌古部和斡突碗乌古部,都是由乌古和敌烈俘获者组成的。他们分别归属于北府和南府,驻扎在辽朝西南和北部的边境地区。同时,在乌古和敌烈两个部族所在地设立了乌古敌烈统军司,以控制这两个部族。此外,当初辽朝征讨阻卜时,因其溃逃到喀喇汗王朝地界,辽军侵略了喀喇汗王朝,对方与辽断绝来往。直到开泰九年(1020年),两国才复交,耶律隆绪答应喀喇汗王朝求婚请求,两国建立联姻关系。

主要作品

耶律隆绪擅长绘画,通晓音律,作词曲达百余首,均已失传。

以上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耶律隆绪性格宽厚,行事仁慈,宋朝文学家叶隆礼在《契丹国志》评价他“宽厚仁慈”,并且很小就表现出成熟的一面,叶隆礼从耶律隆绪在位时优待功臣这一方面出发,认为他的本性就是慈孝的。

耶律隆绪是辽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元朝史学家脱脱在《辽史》中评价道:“圣宗幼年嗣位,太后听政。等到宋人来攻打时,御驾亲征,一举收复燕、云,攻破信、彬,再攻下河、朔,是伟大的壮举;在其在位的四十九年里,处理冤案,推举人才,严查贪污,抑制奢僣;辽朝的各个皇帝,在位时间都很长,只有圣宗美名传天下。”

轶事典故

哀悼真宗

耶律隆绪在得知宋真宗去世后,召集了番汉大臣并向他们表达了哀悼之情。在此期间,宋真宗的后妃们也纷纷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耶律隆绪对宰臣吕德懋表示,自己与宋真宗未能达成和解之前进行了多次战争并互有胜败。如今宋真宗去世,而且他只比我大两岁,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供利用了。于是他再次嚎啕大哭,又再次表示侄皇帝赵祯年幼无知,可能会受他的臣子离间,背离辽宋之间约定。耶律隆绪还下诏命令在北京市悯忠寺特设真宗御灵,建立资福道场进行一百天的仪式。同时颁布敕令,禁止沿边各州奏乐。后来因为御宴,一位名为“格子眼”的乐师在教坊司中展现出色的才能,并演奏了新的音乐作品。耶律隆绪打算将他提升到更高的职位,但发现他的原名与宋真宗的避讳相冲突,因此生气地抹销了给他晋升的宣旨。燕京僧录的姓名也与宋真宗的名字重复,耶律隆绪下令修改为圆融。随后他发布命令要求全国所有的官员、僧侣、士兵和民众等人都要避讳宋真宗名字。

贤明圣主

耶律隆绪没有参政时,喜欢狩猎,因与左右侍从说笑,被太后问责。他喜读唐朝的《贞观政要》,钦佩李世民李隆基李隆基,给自己所取的汉名中的字沿用了李隆基的字辈。耶律隆绪亲自翻译白居易讽谏集,并夸赞唐太宗、唐明皇和赵匡胤等人都是英主。各道进贡的珍宝,耶律隆绪全部赠送给自己的弟弟,自己没有取用。他亲政不久,太后逝世,耶律隆绪十分伤心,坚持为其守孝三年。

亲属成员

墓葬

辽庆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北部,是辽圣宗、兴宗和耶律洪基的陵寝,目前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陵所在的庆云山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主干的南端,距离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驻地的瓦林乌拉山地峡谷大约15千米。庆云山南坡有三座皇陵,从东向西依次是辽圣宗永庆陵、耶律宗真永兴陵、辽道宗永福陵。这座陵园建筑群规模庞大,陵寝豪华,陪葬器物众多。金朝灭掉辽朝后,曾对这三座陵墓进行了破坏,盗走了陵墓地面建筑的许多物品。明末清初时,这三座陵墓又遭受了一次盗窃。

耶律隆绪所葬的庆陵位于东南向方位,地表建筑由陵门、沈阳昭陵隆恩殿和神道组成,建筑材料用沟纹砖石灰浆所砌。永庆陵全长 21.2 米,最宽 15.5米,最高约6.5米,在陵墓内墙壁上有彩绘壁画。永庆陵中葬有耶律隆绪的哀册石刻,由辽朝大臣张俭奉敕撰写,石刻为方形,上有篆书“文武大汉宣帝”,册文简述了耶律隆绪的一生功绩,便于后人研究辽朝的历史。永庆陵出土了大量壁画,其中人物彩绘有70多个,这些人物壁画大多穿着契丹服,也有少量着汉服。此外,在陵墓中央四壁上绘有山水画,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光景色。这幅《山水四季图》,是辽代最具特色的壁画,体现了北方草原画派的艺术特点。

史籍记载

(元)脱脱等《辽史》卷10-17

(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7《圣宗天辅皇帝》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中国历代古钱币鉴赏——辽国钱币(四).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4

辽代圣宗贵妃墓地的发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3-27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3-03-26

贺兰雪 (1995).豆瓣电影.2023-03-26

千秋太后 천추태후 (2009).豆瓣电影.2023-03-26

燕云台 (2020).豆瓣电影.202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