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廖胜凯

廖胜凯

廖胜凯,男,1983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院副院长(兼)。

廖胜凯主要从事远距离自由空间和星地量子通信的研究,曾参与环境1B卫星、天宫二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项目,主持完成系列空间载荷终端研制,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等。2025年3月,廖胜凯等人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廖胜凯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美国物理学会2018年十大亮点,获2018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纽科姆·克利夫兰(团队)奖,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支持。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5年7月,廖胜凯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2010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电路与系统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年起,廖胜凯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院副院长(兼)。

廖胜凯主要从事远距离自由空间和星地量子通信的研究,曾参与环境1B卫星、天宫二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济南一号量子微纳卫星等项目,主持完成系列空间载荷终端研制,完成国际首次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验、53km自由空间白天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星地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等。

2025年3月,廖胜凯、潘建伟、彭承志等人,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他们与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量子密钥,成功将一张中国长城图片和一张南非实验现场图片完成“一次一密”加密,实现跨越南北半球的远程安全传输,标志着中国在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学术成果

廖胜凯在Nature、Science、Nature Photon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被ScienceNews、CNN、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美国物理学会2018年十大亮点,获2018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纽科姆·克利夫兰(团队)奖,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支持。

参考资料

副院长(兼)廖胜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2-03-07

廖胜凯.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2025-03-21

学科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25-03-21

连接亚非大陆!中国科学家突破全球化量子通信技术瓶颈.新华社-今日头条.2025-03-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外多机构.环球网科技频道-新浪看点.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