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再贷款

再贷款

再贷款,是指由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贷给普通客户的资金。再贷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

再贷款包括四种,分别为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日拆性贷款和再贴现。1985年,中国开始实行"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再贷款开始成为基础货币调控工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再贷款开始承担化解金融风险、支持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1999年创设支农再贷款(2016 年下设扶贫再贷款),2014年创设支小再贷款。2016年,人民银行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下增设扶贫再贷款,引导扩大对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截至2023年底,除长期存续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外,阶段性工具中仅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和房企纡困专项再贷款仍处于存续状态。再贷款各项工具总额度为37150亿元,余额为30318亿元。增加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后为42150亿元。

概念定义

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贷款的简称。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贷款是一种带有较强计划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行政性和被动性。再贷款是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一项有效的间接调控手段,在调节基础货币总量,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护国家信誉方面发挥了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历程

1984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分级管理、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在这种体制下,人民银行通过核定专业银行和人民银行分行的"借差计划""存差计划"控制货币供应量。1985年1月,中国开始实行"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再贷款开始成为基础货币调控工具,这是再贷款政策的第一次转型。自此,再贷款成为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再贷款开始承担化解金融风险、支持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且作用不断强化。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开始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并履行相关职责。1998年以后,为适应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再贷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步下降,再贷款结构和投向发生重要变化。1999年创设支农再贷款(2016 年下设扶贫再贷款),2014年创设支小再贷款。2016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人民银行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下增设扶贫再贷款,引导扩大对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2021 年创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2022年创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2023 年创设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2024 年创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A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公布每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存续状态、额度和余额。截至2023 年底,除长期存续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外,阶段性工具中仅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和房企纡困专项再贷款仍处于存续状态。再贷款各项工具总额度为37150 亿元,余额为30318 亿元。增加5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后为42150 亿元。

分类

根据中国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再贷款包括四种,分别为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日拆性贷款;再贴现。

主要作用

利率作用

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国家银行通过调整再贷款利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的成本和可使用额度,使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发生变化。例如,当中央银行要收缩银根实行紧缩政策时,它可以提高再贷款利率,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

调整利率

再贷款利率的调整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和社会宣传货币政策变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产生预告效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预期。当国家银行提高再贷款利率时,表明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进展发出了警告,使厂商慎重从事进一步的投资扩张;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贷款利率时,则表示在中央银行看来通货膨胀已经缓和,这样就会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作用。

吞吐基础货币

调节货币供应量

1984年至1993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再贷款的投放对于弥补重点资金缺口、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地区或部门间资金余缺,对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剂头寸不足

为了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供应量增长计划,适时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灵活调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

稳定经济金融秩序

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少数金融机构经营不善引发支付危机,国家银行及时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对出现危机的中小金融机构发放紧急贷款,缓解了支付压力,控制了支付危机,迅速有力地稳定了金融局面。对关闭、撤销清算的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用于个人债务兑付,化解了地方金融风险,确保了一方平安。

支持金融体制改革

为配合中国国金融体制改革,适时向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确保转轨时期的顺利过渡。

主要功能

再贷款兼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总量方面,国家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贷款额度控制,同时运用临时性贷款主动调节基础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贷款的利率,中央银行也可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扩张能力和社会的货币需求;结构方面,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再贷款经历了从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手段到政策性证券、从总量控制到结构调整的转变,起到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等作用。

基础货币投放手段

1984至1993年,再贷款是吞吐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占基础货币供应总量的70%以上。1994 年后,再贷款的总量功能有所弱化,外汇占款、公开市场业务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相继成为基础货币主要投放方式。

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自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不再实行指令性计划以来,再贷款逐渐转变为国家银行的间接调控工具,其货币投放功能逐渐淡化,而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性手段功能则日益凸显。央行积极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通过金融稳定再贷款来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应对股市下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

再贷款及再贴现的运作曾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但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基础货币供应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再贷款及再贴现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年下降。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

重要政策

2015年1月16日,央行下发《关于完善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管理政策支持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改进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发放条件,明确金融机构借用央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数量和利率量化标准,加强对再贷款使用效果的监测考核。其中一条,是增加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500亿元人民币,其中支持“三农”的再贷款2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300亿元。这是中国央行2015年出台的首个定向调控措施。

2024年9月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等部门紧密协作,持续加强对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和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推动设立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同时把科创领域作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的重点方向,累计设立了700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再贷款,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2024年9月27日,多地监管组织上市公司召开座谈会等,摸底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事宜。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创设专项再贷款,为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额度为 3000 亿元,未来可视运用情况扩大规模。

2024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正式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即日起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即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相关贷款,并于次一季度第一个月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对符合要求的贷款,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的100%提供再贷款支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累计期限估计可达3年。

2025年1月,金融管理部门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即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降至10%,允许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持有的其他股票进行质押等,进一步减轻借款人的资金压力。

参考资料

近期再贷款密集推出——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国政府网.2024-03-01

央行新增一千亿再贷款额度,支持广东等12省份防汛抗洪救灾.今日头条.2024-10-03

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2024-03-01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详解“再贷款”:历史演化与工具梳理.新浪财经.2024-10-03

金融热点解读第112期——央行再贷款.微信公众平台.2024-10-03

具体工具介绍(截至2024年03月末).具体工具介绍(截至2024年03月末).2024-10-03

中国央行今年首次定向“放水” 增500亿元再贷款额度.中国经济网.2015-01-16

央行:目前已经累计设立700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再贷款.百家号.2024-10-03

多地监管部门摸底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 并要求上市公司上报额度.ZAKER资讯.2024-10-03

首期额度3000亿元!央行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光明网-今日头条.2024-10-1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