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是一本由钱理群和刘铁芳合著,于2008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主要探讨了中国乡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包括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低下等方面。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4月1日)

平装: 30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3449800, 9787533449803

条形码: 9787533449803

尺寸: 22.6 x 15.2 x 2 cm

重量: 458 g

作者简介

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重庆市,祖籍浙江杭州。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市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乡村教育:问题与出路、乡村教育:被遮蔽的文化世界、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是将一些学者关于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主题的调查论文结集成册。主要针对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辑 乡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韩少功:山里少年

朱丽敏等:我是农民的儿女——乡土叙事文本

张楷:我教书是希望孩子们抬头望望自己的未来

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

陈壁生:我的故乡在渐渐沦陷

刘永刚、李子鹏、谢兴华:守望的童心

孙世祥巧家县有个发拉村

孙立平:大学生生源农村孩子比例越来越小了

中央党校课题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

张玉林: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第二辑 乡村教育:被遮蔽的文化世界

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

文敏:高桥镇的学生们

吴秀笔:农村该有怎样的人文教育

郑新蓉:故事与反思:教材在农村遭遇的尴尬

钱理群: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

乐黛云:乡土教育与人文素质

蔡蓬溪:大雁哪里去了?

彭程:荒野与大学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张柠:乡村的游戏和玩具

蒋薇:乡土教材在中国

赖长春:村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需求

第三辑 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

黄灯:故乡: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命运

康晓光:“现代化”是必须承受的宿命

刘健芝:乡村建设的另类经验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

蔡禹僧:重建一个丰富的民间社会

刘健芝:乡村图书馆——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

刘老石:农村的精神文化重建与新乡村建设的开始

石中英:失重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

张宝石:空心社会的发展陷阱和困境中的不绝希望

黄菡:乡村的目光——农村学生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

钱理群:关于西部农村教育的思考

参考资料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豆瓣读书.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