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师惟新

师惟新

师惟新,上清宫第29代住持,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河南省道教协会暨市道教协会会长。

生平简介

师维新(1914-1989)原名师修,河南偃师县人,南无派第二十九代传人。洛阳市上清官主持。中国道教协会理事,省人民代表,洛阳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道教协会会长。幼家贫,9岁入上清宫拜住持郭得禄为师。1931年张德禄去世后,师维新即主持上清官庙务。师勤奋好学,为深学道教知识,继承道教事业,1936年到道教名观西安市八仙庵学道,三年后,又到汉中张良庙(留侯祠)学道,到1934年结业返回洛阳上清官。师精通诵经要术,融贯十方韵调,诵背多种经卷,娴熟道教法器,掌握道教仪典,成为洛阳多年来少有的道教经师。建国后,为省、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1956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时被选为首届理事,二、三届连选连任。文革时依然坚守上清宫。1987年,河南省道教协会成立,师惟新被选为会长。1988年,师被选为洛阳市道教协会会长。1989年1月,病逝于洛阳市河医院,终年76岁。

生活经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对宗教界人士十分尊重,师惟新当选洛阳市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师惟新连续三届任理事。1987年12月,河南省道教协会成立,师惟新当选会长,直至辞世。

师惟新身为道界名流,身上罩着传奇的光环,但在平日里,与其说他是道士,还不如说他是地道的农民。他坚持自食其力,开荒种田,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庄稼活,除了自给,还卖给国家粮、棉数万斤。

三年困难时期,师惟新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孩子姓刘名桩儿,家住离上清宫不远的邙山镇望朝岭村,饿得实在熬不住,到上清宫偷吃贡品,被师惟新撞见。师惟新放他走,他却执意留下,割草、放牛、劈柴、担水、做饭,样样都干,很是勤快。师惟新想到自己的身世,觉得这孩子分明就是当年的自己。他为孩子取了道名刘成庄。

南无拳是全真道南无派掌门道长、洛阳市谭处端所创。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公元1167年在山东宁海州创立全真道,度有七个弟子,道教称为“七真”。“七真”之一的谭处端师从王重阳入道后,于1174年回到洛阳。他先在朝元宫(今洛南栖霞宫)传道,后住持上清宫,创立全真道南无派,并创立南无拳,目的是健身、防身与护观。

创建800多年来,南无拳只在全真道南无派内部口传身授,不立文字,因此极具神秘色彩。

后来,蒙古铁骑进犯中原,洛阳遭劫,全真道南无派传人迁到南阳市玄妙观,也将南无拳带到南阳。直到清末,南无派第28代传人郭德禄从南阳到洛阳市,住持上清宫,又把南无拳带回洛阳。

1922年,郭德禄把南无拳传给第29代师惟新。1962年,师惟新又把南无拳传给俗家弟子刘成庄,刘成庄成为南无拳的第30代传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