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96年,现有本科专业4个: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专业,学院现有学生1180余人。
基本介绍
一、师资队伍状况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师5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4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包括再读)49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4%,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32人。
二、教学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主持及参加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和省科技厅项目近50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专著(含教材)12部,获省级奖励30项。
三、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学院现有18个专业实验室、1个实训中心和5个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相关专业实验室分别是:数据库与软件实验室、软件工程与信息管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TTS实验室;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室分别是:单片机及组成原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专业实验室、传感器综合实验室、电子实训室、物联网实验室、电气及传动实验室、电机检修及变压器设计实验室、自动控制与电力电子实验室、PLC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电气过程实训中心。
学院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北京华信智原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达内有限公司、大连安博教育集团、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沈阳东鹏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等合作,输送优秀毕业生参加毕业前岗位实习实训,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大学生ACM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技术职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各项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0项、省级奖项50项。在“正保教育杯”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上和东北四省区大学生程序竞赛中,我院获得“特殊贡献奖”,在ACM大赛中,我院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院积极鼓励学生考取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以及微软认证证书;在国家级、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生过级率在92%以上。
五、研究生培养和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单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浙江海洋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和韩国全美大学开展留学生互换交流。
六、升学与就业
学院同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大连市、江苏省等地数十家公司合作,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就业率各年均在92%以上。学院对外交流广泛,同法国、韩国、日本的一些知名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学生有机会到这些国家高校区进一步深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