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皮颔

皮颔

皮颔,又名间下鱵、半颚火箭、马来亚尖嘴鱼,是一种性情凶猛的肉食性家鱼。其体色为银灰色,最显著的特征是下颚突出。皮颔主要以小鱼和红虫等为食,不建议与其他鱼类混合饲养。

特征

皮颔(鱼箴)是栖息于河口区的淡水鱼,体呈银灰色,最主要的特征是下颚突出。躯体细长,侧扁,躯干部背、腹缘近平直,相互平行。头长,额顶部平扁。吻特别突出,由前颔骨及下颌延长形成一细长尖形的啄。口大而长,呈水平。两颌布满尖锐细齿,呈带状排列。背鳍远在身体后方,与臀鳍相对;胸鳍;腹鳍较小;尾鳍微凹。鳞细小。体背部翠绿色,体侧下部及腹部银白色,体侧自吻端通过眼睛、胸鳍基,沿体侧中线至尾鳍基部具一条较宽垦绿色纵带,各鳍翠绿色。体长约30厘米。

饲养

饲养特点

适水温为22-26℃。

喜欢活食,卵生,喜欢水草密植的水族箱,适合单独饲养

饲养方法

由于原栖息场所为半咸半淡水域,故饲养时应在水槽中渗人食盐,其浓度为10升水加入10克食盐。适宜弱碱性水质,最适水温为22-26c。善跳跃,为防止其跳出水箱,须加顶盖。

喜欢阳光照射,水质要求陈旧(少给换水,最多一次也就加1/4的水,也可用养过绿色野生七彩的水,然后加点盐。)

最忌讳水质浑浊(会导致死亡,死鱼体色发青,鱼鳃发白,从体色看应该是硫化氢中毒而导致的血液中氧气不足)。预防方法是在水里放一个铁钉子,这样就会产生少量的亚铁离子,就可以和硫化氢反应而生成硫化亚铁沉淀,从而预防硫化氢中毒。

喂食时,注意少喂,因为它只能吃到口器上面的食物,一旦喂多了,就容易沉底造成水质浑浊。如果喂多了,就开加氧让水流起来,它们会追着食物去吃。吃到肚子前半部微微发鼓,还有剩余话就开过滤把残渣都滤掉。然后把过滤最上层的过滤棉洗干净(如果是上部过滤就方便清洗)。

皮颔极其强壮,水温17-19之间,仍可生存。温度到22度时,它就会产卵。喜吃丰年虾,也吃血虫摇蚊幼虫),而且要是红虫的话就是沉底也能吃到,它会游到水底用嘴去把红虫挑起来,然后叼住下咽。水蚤(水蚤)也吃,饲料亦可,皮颔不爱吃饲料而卤虫属的话就都抢着吃。活食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是冷冻的话,一定要先泡在一个小碗里,等充分化开后再冻。

养皮颔的话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如果没缸盖的话千万别把水加得太满,此鱼容易蹦出水面,而且两条雄性的话还会掐架,用嘴互相咬着不放。此鱼一般只在水面上,所以密度点也没关系。

繁殖特点

皮颔属卵胎生鱼。水族箱里不易繁殖,幼崽死亡率高,最多就成活1-2条。雄鱼的臀鳍分割成两部分,前部较厚,具有交器的功能。因亲鱼会吞食稚鱼,故在产卵槽必须放浮草,以供稚鱼躲藏。每次可产仔鱼50-100尾。

繁殖方法

繁殖时将亲鱼放入有浮草的水族箱内,让受精卵粘附于浮草的根部。一尾雌鱼可产卵100粒左右。受精卵约经9天孵化,仔鱼可喂水蚤丰年虾

繁殖要点

1、繁殖期间雌鱼与其它鱼的隔离:因为皮颔有食幼鱼的习惯,所以在出现产前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将雌鱼与其它成鱼隔离开,无论是单放一个容器里或者使用隔离网的方法都得将其隔离,雌鱼和幼鱼最好也隔离开,因为雌鱼在

产仔后会感到腹空感,这时候就是不饿它也会吞食幼鱼,如果有条件可以等雌鱼产完仔鱼后立即将其与幼鱼隔离开,防止其吞食幼鱼。

2、繁殖后雌鱼与雄鱼的隔离:产仔完毕的雌鱼此时身体比较虚弱,如果此时立即将雌鱼与雄鱼放在一起,雄鱼会立即追逐雌鱼,造成雌鱼的恐慌,易造成雌鱼的死亡。

3、繁殖后雌鱼的养护:繁殖后雌鱼身体比较虚弱,易感染卵菌门和各种疾病,最好是单独隔离出来,用原繁殖缸中的老水进行饲养,喂少量的优质的活水蚤,可以使它们尽快的恢复,大约两至三天后经过恢复的雌鱼可以投入原饲养缸中可以与雄鱼生活在一起了。

幼鱼的管理

出生后的第一天

幼鱼出生的第一天,可以不投喂任何饲料,虽然皮颔幼鱼出生后即可进食小型水蚤,但最好还是不喂其食物,因为幼鱼出生后得有个从母体到水体的适应过程,包括呼吸、肠道的适应期,在第一天时间内如果有条件可以向繁

殖缸中加入一些绿水,绿水含大量的绿藻门对新出生的幼鱼是有好处的。

出生后的第二天

可以少量投喂小型水蚤,尽可能地使用洁净的小型活水蚤,这对于保护幼鱼的肠道有好处,也可以让它们练习捕食活的水蚤增强游动能力。

出生后的第五天后

皮颔幼鱼出生五天后基本上就能象成鱼一样管理了,可以换少量的水,用细一点的水管将缸的底部的排泄物抽出再慢慢地加入晾晒好的新水就可了,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喂食,这样幼鱼会成长的很快,大约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将幼鱼和成鱼在一起饲养了。

疾病

病因

水质浑浊所致,会导致死亡。喂食时,注意少喂,因为它只能吃到口器上面的食物,一旦喂多了,就容易沉底造成水质浑浊。

症状

死鱼体色发青,鱼鳃发白,从体色看应该是硫化氢中毒而导致的血液中氧气不足。

预防

预防方法:是在水里放一个铁钉子,这样就会产生少量的亚铁离子,就可以和硫化氢反应而生成硫化亚铁沉淀,从而预防硫化氢中毒。

其它常见病及治疗

1、肤霉病

又称白毛病;卵菌门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卵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

治疗方法:可选用食盐、孔雀石绿等治疗。

2、指环虫

指环虫寄生于鱼鳃,随着虫体增多,鳃丝受到破坏,后期鱼鳃明显肿肤,鳃盖难以闭合,鳃丝暗灰或苍白。病鱼不安,呼吸困难,晚期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消瘦。指环虫适宜生长水温为20-25℃,多在春末至秋季流行。

治疗方法:可选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治疗。

3、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所以又名白点病。鱼被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2℃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发育,28℃以上幼虫大批死右。

治疗方法:可选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甲醛水溶液等治疗。或如前所述调高水温达28-30℃连续3天,杀灭美国白灯蛾后换水。

4、车轮虫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也能寄生于鱼鳍或者头部;病鱼瘦弱,体色无光,呼吸困难,游动缓慢,常浮于水面。

治疗方法:可用亚甲基蓝、食盐和福尔马林等治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