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孟加拉湾

孟加拉湾

孟加拉湾(英文:Bay of Bengal)位于印度洋东北部,西靠印度半岛(Indian Peninsula),南接印度洋,东依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北接恒河三角洲(Ganges River Delta)。宽约1600千米,长约2090千米,平均深度2600米,最大深度为4694 米,总面积约21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沿岸国家有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湾是由印度次大陆与亚洲板块碰撞形成,孟加拉湾盆地的演化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孟加拉湾为季风气候,温差较小,夏季盛行西南风。汇入海湾的河流有恒河(Ganges River)、雅鲁藏布江(Brahmaputra River)、默哈讷迪河(Mahanadi River)等。海湾沿岸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内陆多2000米以上之高山,海域地形比较平坦,呈宽阔的U形盆地,被水下山谷分割开。主要岛屿为尼科巴群岛(Andaman Islands)和尼科巴群岛(Nicobar Islands)。孟加拉湾矿产资源丰富,以天然气资源为主,还有钛矿稀土矿、宝石等资源。孟加拉湾地区约有804种鱼类,200种鸟类,哺乳纲孟加拉虎(Bengal tiger)为代表。

孟加拉湾地区的人类文明可追溯到石器时代,曾出现过史前凯尔特人(prehistoric celt)等,孕育了帕拉夫王朝(Pallav Dynasty)、乔拉王朝(Chola dynasty)等人类文明。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率领欧洲人首次进入孟加拉湾,之后,孟加拉湾成了欧洲各国互相竞争以及与亚洲对手竞逐的重要场域。截至2022年,孟加拉湾为南亚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待发现的天然气资源量居南亚地区第三位。海湾的渔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全球近31%的沿海渔民提供资源,年总捕捞量约800万吨。孟加拉湾沿岸风景众多,主要有科纳拉克太阳神神庙(Konark Sun 寺院)、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Sundarbans National Park)、波隆纳鲁沃古城(Ancient City of Polonnaruwa)等。

命名

在古印度,孟加拉湾被称为卡林加萨加尔(Kalinga Sagar)或者卡林加海(Kalinga Sea)。孟加拉湾得名于其北部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在梵语中,它被称为“Bangopasaagara”。 “孟加拉湾”这个名字在英国殖民时期获得了国际认可,巩固了它现在的名字。

位置境域

孟加拉湾位于印度洋东北部,西靠印度半岛,南接印度洋,东依中南半岛,北接恒河三角洲,经纬度范围介于北纬5°~22°,东经80°~90°之间。南以斯里兰卡岛(Sri Lanka Island)南端的栋德勒角(Dondra Head)至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Sumatra Island)西北端的乌累卢埃角(Cape Urellue)一线(相距约1690千米)以及斯里兰卡岛和印度半岛间的亚当桥(Adam's Bridge)一线,与印度洋分开;东以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s)-尼科巴群岛(Nicobar Islands)-缅甸的内格罗斯角(Negros)一线,与缅甸海(Andaman Sea)为界。宽约1600千来,长约2090千米,总面积约21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湾。沿岸国家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历史成因

在晚侏罗世,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连在一起,共同构成东冈瓦纳古陆。孟加拉湾盆地的形成就是印度板块裂离东冈瓦纳古陆,及与亚洲板块碰撞的过程。孟加拉湾盆地在前寒武系印度地盾的基底上形成,古生代晚期开始发育半地堑式盆地,沉积了广泛的冈瓦纳期煤系地层,盆地的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

早白垩世~早始新世(约1.3亿年~5300万年)

印度板块裂离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板块最初开始于1.3亿年,裂离方向近西北方向,与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的印度大陆边缘垂直,与此同时孟加拉湾新洋底开始形成。分离持续至9000万年板块边缘发生重组,分离转向近南北方向,平行于东经90°海岭北延部分东部的一系列转换断层。自9000万年到5300万年,印度大陆迅速向北漂移,于早始新世开始与亚洲板块相撞。此阶段孟加拉湾盆地主要为古印度大陆隆沉积,沿印度东大陆架边缘分布。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约5300~3200万年)

在5300万年,南北方向扩张结束。同时,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开始分裂,东南印度洋扩张脊形成,东印度洋北部洋脊沿东北-西南向扩张,之后的2000万年,澳大利亚、南极洲、印度进一步分离,喜马拉雅山脉地槽封闭褶皱成陆,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拼合,即早喜马拉雅运动。此阶段孟加拉湾盆地以来自北部印-亚碰撞带的孟加拉扇沉积为主,地层伴有强烈的变形特征。渐新世,由于印度-缅甸山脉开始强烈隆起,导致孟加拉湾盆地快速沉降,三角洲沉积物厚度超过4000米,沉积速度达300米/百万年。渐新世,孟加拉地区发生重要的海退事件,海平面快速下降,大量沉积物注入盆地,在孟加拉湾盆地西部大陆架上发育三角洲和浅海相体系。渐新世造山运动使盆地东部产生挤压褶皱,其后被中新世三角洲前积体系所覆盖。

早渐新世~全新世(3200万年至今)

在早渐新世~全新世期间,东印度洋沿东南印度洋底扩张脊增生,向北强烈挤压欧亚大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隆起,并于他俯冲带消减形成今日的格局,即对应晚喜马拉雅运动。此阶段仍以孟加拉扇沉积为主。早始新世或5300万年,印度和欧亚板块开始碰撞。也即此时,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发生变化,海底扩张迅速减慢,孟加拉湾出现广泛的区域不整合。这次碰撞可能导致早始新世的喜马拉雅海侵,形成代表浅海、潟湖环境沉积,但未见喜马拉雅山抬升的证据,可见碰撞发生于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临海的边缘盆地、岛弧之间,因此,有始新世软碰撞一说。硬碰撞(陆壳与陆壳碰撞)发生于中新世,至此,喜马拉雅山脉开始强烈隆升,为孟加拉扇沉积提供丰富的陆源物质。

地理特征

气候

孟加拉湾为季风气候。每年十一月至四月(冬季)期间,海湾北部的大陆高压系统导致东北季风形成。六月至九月(夏季)盛行带来降雨的西南季风。孟加拉湾气温年较差小,1月平均气温26℃,7月28℃左右。沿岸在西南季风期(5月至9月)降雨最多,并伴有雷阵雨。年降水量自东而西从3000毫米递降至1000毫米左右。孟加拉湾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因为高温在大陆上空产生低压系统,并随后从海洋产生气流。西南季风呈顺时针方向,风力一般5~6级;冬季受大陆高压系统会产生东北季风,呈逆时针方向,风力一般3~4级。强风和风暴一般发生在春季(4月至5月)和秋季(10月至11月)。

地质

地质构造

孟加拉湾盆地区域构造可以划分为稳定的陆棚/台地区和前渊/盆地区,二者被枢纽带分隔。孟加拉湾盆地前渊/盆地区内因局部构造隆起分隔,形成更复杂的剖面结构,其内部发育一系列的次盆或沉降中心。孟加拉湾盆地前渊/盆地区进一步划分为5个次级构造单元,北部为锡尔赫特(Sythet)地堑,中部为坦盖尔(Tangail)-特里普拉(Tripura)隆起,南部为哈蒂亚(Hatia)地堑(陆上与近海部分),东侧是受阿尔卑斯山运动影响强烈的褶皱带,褶皱带呈南北走向,由一系列背斜构造组成;西部为西孟加拉陆棚。

地层

孟加拉湾盆地沉积岩总厚度可达20000米,主要由三套层系组成,下部层系为二叠系-侏罗系,为稳定的印度地台早期沉积;中部层系为白垩系-始新统,为印度克拉通边缘沉积;上部层系为渐新统-现代造山期沉积,三角洲沉积构成了孟加拉前陆盆地的主体,厚达12000~15000米,其中中新统苏尔马群(Surma)厚度6000~8000米,苏尔马群可分为下-中中新统普本(Bhuban)组及上中新统博卡比尔(Bokabil)组,岩性为泥岩及砂岩,分布在锡尔赫特地堑内。

由于孟加拉湾盆地上覆很厚的冲积层序,动植物化石相对稀少,使得孟加拉湾盆地的地层难以进行细致地划分。岩性对比研究是建立和解释地层的唯一途径,孟加拉湾盆地仅有第三系地层在吉大港山和锡尔赫特地堑翼部出露,孟加拉湾盆地的地层命名原则和分类是以阿萨姆邦盆地的典型剖面为基础建立的。孟加拉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冈瓦纳煤系是沉积最老的地层,在盆地西北部钻遇这套冈瓦纳煤层,这些克拉通内部受断层限定的冈瓦纳煤层在印度比哈尔邦也有出露。

岩石

孟加拉湾盆地中新统苏尔马群为一个穿时的沉积单元,该套地层主要为泥岩、砂岩、粘土岩、砂质页岩和少量细粒砾岩互层,苏尔马群顶部海相页岩代表一次区域上的海侵过程。晚中新世的海侵层序在远离海岸的孟加拉湾地震剖面上有明显的反射特征。在孟加拉湾盆地东部褶皱带及锡尔赫特地堑沉积河流和三角洲砂岩、砾岩。更新世和全新世,孟加拉湾盆地陆上沉积体主要为红层沉积、海岸珊瑚盐床和小型砂体,孟加拉湾海上以海底扇沉积为主。

矿产

孟加拉湾盆地为南亚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以天然气资源为主,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6377亿立方米,盆地内发现的凝析油和石油很少,其可采储量仅为11.83百万立方米。孟加拉湾盆地待发现的天然气资源量居南亚地区第三位。除此之外,孟加拉湾沿岸的斯里兰卡东北部有钛矿和宝石资源,如紫水晶绿柱石红宝石蓝宝石等;孟加拉湾沿岸的印度东北部有稀土矿

地形地貌

陆地地貌

孟加拉湾沿岸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内陆多2000米以上之高山,东部为印度半岛的东高止山脉(Eastern ghats),北部为恒河三角洲(Ganges River Delta),西部为若开山脉(Arakan Yoma)。

东高止山脉位于孟加拉湾西岸,沿德干高原东缘,作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延伸,北段与孟加拉湾岸大体平行,南段离岸西南折,与西高止山(Western Ghats)遥接。北起默哈讷迪河,南至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长约1400千米,海拔460~610米。最高峰德沃迪·蒙达山(Arma Konda),位于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东北部,海拔1680米。

恒河三角洲位于孟加拉湾北部,东西宽320千米,最北端距海有500千米,总面积约6.5万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角洲。该区域由恒河(Ganges River)、雅鲁藏布江(Brahmaputra Rivers)和梅克纳河(Meghna River)三大水系汇集形成的。该区域可分为两部分,即东部和西部,恒河三角洲的形状呈三角形,被认为是一个“弓形”三角洲。

若开山脉位于孟加拉湾东岸,系印缅边界的那加丘陵(Naga Hills)向南延伸部分,北与印度交界,呈西北-东南走向。长402千米,平均海拔约2000米,最高峰为钦邦(Chin)南部的维多利亚峰(Khonu Msung),海拔3658米。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致沿印度和尼泊尔的边界相撞形成的。山脉外缘的沿海地区,除实兑(Sittwe)附近有局部冲积平原外,均属下沉海岸且多岛屿和半岛。

主要岛屿

孟加拉湾的岛屿有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这些岛屿群将孟加拉湾与安达曼海分开。

安达曼群岛位于孟加拉湾东南部,是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的天然分界线,属于印度。群岛南北延伸约360千米,包括3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6408平方千米,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主要岛屿为北安达曼岛(North Andaman)、中安达曼岛(Middle Andaman)、南安达曼岛(South Andaman)、小安达曼岛等。群岛地形以山脉为主,地势走向是从北到南相互平行的。最高峰是鞍座(Saddle),海拔约737米,位于群岛北部。平坦的土地很少,仅限于比坦普尔(Bitampur)和迪格利普尔(Diglipur)等少数山谷。它们的表面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群岛北部有大片的红树林沼泽。

尼科巴群岛位于孟加拉湾东南部,总面积2022平方千米,包括大小19座岛屿,基本以北北西-南南东纵向排列,断续延绵海上达300千米。群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考里岛(Nancowry)、卡莫尔塔岛(Camorta)和大尼科巴岛都是丘陵地带。大尼科巴岛(Great Nicobar)最偏南,面积也最大(长56千米,宽27千米)。最高峰是图利尔山(Mount Thullier),位于大尼科巴群岛,海拔642米。岛上森林茂密,有椰子(Coconut)、槟榔树(Betel-nut)、杧果(Mango)等。

海底地貌

孟加拉湾底部地形特征为宽阔的U形盆地,深度达4694米,其南面通向印度洋。厚度均匀的深海平原占据了整个孟加拉湾,以8°~10°的角度缓慢向南倾斜。在许多地方,水下山谷将这片平原分割开,主要有恒河峡谷(Ganga Trough)、巽他海沟(Sunda Trench)、东经90度海脊(Ninety East Ridge)、85度海脊(Eighty-five Ridge)、孟加拉深海扇(Bengal Deep Sea Fan)等地形。

孟加拉深海扇位于孟加拉湾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扇,又称孟加拉扇。连同其东部的叶尼科巴扇(Nicobar Fan),面积达3106平方千米。长2800至3000千米,宽830至1430千米,厚度超过16千米。沉积物通过三角洲前槽输送到海扇,分为上扇、中扇、下扇三部分。作为对第一次板内碰撞的反应,早期孟加拉扇上的快速陆源沉积开始于始新世(5800至3700万年前),并持续至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扇。

东经90度海脊位于孟加拉湾北部、孟加拉扇和尼科巴扇之间的巽他海沟外侧,是印度洋的主要特征,大约沿着东经90°呈南北方向延伸,长约5000千米,东经90度海脊的顶峰处,水深约为2134米。东经90度海脊自孟加拉湾形成之初就已存在,它体现出了孟加拉湾海洋岩石圈。

水文

河流

孟加拉湾地区的主要河流有恒河、雅鲁藏布江默哈讷迪河、戈达瓦里河(Godavari River)、克里希纳河(Krishna River)、卡韦里河(Kaveri River)等。

恒河位于孟加拉湾北部,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段南麓的甘戈特里冰川(Gangotri Glacier),全长2525千米,流域面积108.6万平方千米,河水从北向南流动,自恒河三角洲流入孟加拉湾,径流总量5501亿立方米。恒河的主要支流有亚穆纳河(Yamuna River)、拉姆甘加河(Ramganga river)、加哈拉河(Ghaghara river)等。

雅鲁藏布江位于孟加拉湾北部,发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流,经日喀则市等四个地市23个县,围绕南迦巴瓦峰构成马蹄形大拐弯,转向南流,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于巴昔卡附近流出中国、流入印度和孟加拉国,最后注入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长2057千米,流域面积约为24.1万平方千米,年流量1660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

海洋

水温

孟加拉湾海水年平均温度约为28℃。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30℃),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至2月(25℃)。但气温年变化不大,海湾南方约2℃,海湾北方约5℃。

盐度

孟加拉湾是受南亚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且大大超过蒸发作用,再加上海湾周边大量地表径流的注入,使得孟加拉湾成为印度洋盐度最低的海域,盐度约为30‰~34‰。孟加拉湾表层盐度分布呈北低南高的态势,湾顶盐度远低于湾口,在夏季风期间二者盐度差达到最大。

潮差

孟加拉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强潮海湾,潮差可达3米,尤其是在孟加拉湾北部的恒河三角洲区域,平均潮差大于4米, 潮汐的影响甚至可以沿着河流向陆地延伸200千米的范围。除孟加拉湾东北部恒河河口外,其余海域主要呈现为半日潮。

补给

孟加拉湾是受南亚季风影响的典型海域,南亚夏季风给孟加拉湾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降水较多的地方年均可达3000毫米,而且海湾周边诸多地表径流的注入,整个海域年平均淡水净收支高达4.05×10¹²立方米。

海流

孟加拉湾海流流向受季风的强烈影响,春、夏季在湿润的西南季风推动下,呈顺时针方向环流;秋、冬季受东北季风作用,转变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在冬季风时期总体为海盆尺度的反气旋式环流,在斯里兰卡岛以南有一支东北季风漂流向西流入阿拉伯海;夏季湾内环流则表现出多涡结构,同时斯里兰卡岛以南的季风漂流转为东北向,即西南季风漂流。西南季风到达孟加拉湾南部后,受局地风场和赤道印度洋东岸反射的影响流向逐渐往北转,7~9月份时在孟加拉湾湾口西部形成很强的北向流侵入湾内。

上升流和下降流

孟加拉湾的上升流和下降流是季节性的,由季风产生,季风在夏季从西南吹来,然后在冬季反向从东北吹来。季风的持续,尤其是西南季风和海岸的方向,导致印度东海岸大部分地区出现上升流。印度东海岸夏季出现上升流,冬季出现下降流,而在孟加拉湾东部和缅甸海岸,冬季出现上升流,夏天出现下降流。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孟加拉湾西岸有约2000种药用植物;北岸的孟加拉国约有450至500种药用植物,其中包含昂天莲(Abroma augusta)、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止泻木(Holarrhena antidysenterica)等。野生经济类植物有巴尔米亚拉棕榈树(Palmyara palm)、野生海枣(Wild date palm trees)等,代表性的水果类植物有盐水凤梨蜜、芒果、菠萝等。经济类的鱼虾种类众多,如斑节对虾(Tiger shrimp)、卡鲁马虾(Karuma shrimp)、鲔鱼(Thunnini)、鲇形目(Cat fish)、鲷鱼啮鱼)、印度鲑鱼(Indian 三文鱼)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孟加拉湾植物种类丰富,仅东北部就有被子植物门115科、433属、680种,其中离瓣花亚纲有92科、344属、546 种,百合纲有23科。代表性植物有海桑、鼠尾草白骨壤等。树木以水椰(Nypa fruticans)、大海枣(Phoenix paludosa)为代表,水生植物有浮萍(Lemna)、黑藻(Hydrilla)、苦草(Vallisneria)、狸藻属(Utricularia)等,蕨类植物有槐叶草(Salvinia)和满江红(Azolla)等。地球上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是孟加拉湾北部的孙德尔本斯(Sundarbans)红树林,面积约14万公顷,孟加拉湾的红树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动物

孟加拉湾约有804种鱼类,200种鸟类,哺乳纲包括孟加拉虎、白鹿(Chital deer)、鳞甲目穿山甲属)、狐蝠科(Flying fox)等。鸟类的代表种类有乌燕鸥(Sterna fuscata)、蓝脸鲣鸟(Sula dactylatra)、红脚鲣鸟(Sula sula)、褐鲣鸟(Sula leucogaster)等。鱼类物种丰富,包含六带豆娘鱼(Abudefduf sexfasciatus)、五带豆娘鱼(Abudefduf vaigiensis)、布氏刺尾鲷(Acanthurus blochii)等。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孟加拉虎、鲨鱼(Sharks)、鳄鱼(Crocodiles)、淡水海豚(Freshwater dolphins)等。

自然保护区

孟加拉湾沿海的自然保护区有比塔卡尼卡国家公园(Bhitarkanika National Park)、加希尔马萨海洋保护区(Gahirmatha Marine Sanctuary)、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Sundarbans National Park)等。

加希尔马萨海洋保护区位于孟加拉湾西北部,属于印度,总面积1435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龟繁殖地之一。主要的保护动物为橄榄水栖龟(Olive Ridley Sea 软甲龟)、鬣狗科(Hyena)、桑巴尔(Sambhar)、鳄鱼(Crocodiles)等。加希尔马萨海洋保护区的沿海水域因比塔卡尼卡和默哈纳迪(Mahanadi)三角洲红树林碎屑而变得丰富,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渔场之一,海龟被这些水域所吸引,因为它们为成年海龟和刚孵化的海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再加上原始的沙滩和毗邻的近海,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海龟天堂”。

自然灾害

孟加拉湾的主要灾害有风暴、海啸、水灾、干旱等。

孟加拉湾是热带风暴孕育的地方,猛烈的风暴常常伴着海潮,掀起天巨浪。每年4月到10月,夏季及夏秋之交,热带低气压时常笼量、徘徊于孟加拉湾,为这一海域带来强烈的风暴。风暴常常怒吼着,与海潮一道发作,翻卷着海水,向海岸奔去,扑向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波浪滔天,危害极大。1970年,一次特大风暴使孟加拉国约30万人丧生,100多万人失去家园。1970年11月,恒河三角洲发生飓风,造成大量人员和牲畜死亡。1991年4月,一场规模相当的风暴摧毁了孟加拉国东海岸。

孟加拉湾的波浪、潮汐会引起的水位变化,平均海平面全年都在变化。由于降雨量和河流输入超过蒸发量,海湾每年呈现净增水量。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的海底地震就发生了这样的一起事件,摧毁了海湾大片沿海地区,特别是斯里兰卡以及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

孟加拉湾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不均匀,是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2007年,孟加拉湾热带低压带来的大雨引发洪水,导致海湾沿岸51人死亡,影响320万人。2013年,强降雨和水坝泄水导致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发生大面积水灾,造成17人死亡,8790个村庄受灾,影响210万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孟加拉湾地区的人类文明可追溯到石器时代,曾出现过史前凯尔特人(Prehistoric Celt)等。在古印度,孟加拉湾被称为卡林加萨加尔(Kalinga Sagar)或者卡林加海(Kalinga Sea)。公元前543~505年,维贾亚王子(Prince Vijaya)从孟加拉穿过孟加拉湾前往斯里兰卡殖民。约在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帝国(Kushanas)入侵印度北部,一直延伸到孟加拉湾;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 Maurya)将孔雀王朝(Maurya Dynasty)扩展到印度北部直至孟加拉湾。公元6世纪中期至8世纪中期,在帕拉夫王朝的统治下,印度和东南亚之间的贸易蓬勃发展,海湾的沿海地区逐渐繁华。公元9世纪至13世纪,孟加拉湾西岸出现乔拉王朝(Chola dynasty),由拉贾拉贾乔拉一世(Rajaraja Chola I)和拉金德拉乔拉一世(Rajendra Chola I)统治,大约在公元11世纪与乔拉海军(Chola Navy)占领并控制了孟加拉湾,孟加拉湾也被称为乔拉海(Chola Sea)或乔拉湖(Chola Lake)。公元12世纪,卡卡提亚王朝(Kakatiya dynasty)到达戈达瓦里河(Godavari Rivers)和克里希纳河之间的孟加拉湾西海岸线

中国对孟加拉湾的海上探索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1127~1279年)。1405~1433年,中国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索取贡品,扩大中国在印度洋的政治影响力。他越过海湾,参观了斯里兰卡的港口。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率领欧洲人首次进入孟加拉湾,绕行非洲后抵达卡利卡特(Calicut)。公元15世纪末,欧洲各国和武装的特许公司将势力伸向亚洲水域之际,孟加拉湾成了他们互相竞争以及与亚洲对手竞逐的重要场域。公元16世纪,葡萄牙人在孟加拉湾北部的吉大港(Chittagong)和萨特冈(Satgaon)建立了贸易站。取得先机的葡萄牙人在17世纪被日益壮大的荷兰英国势力赶了回去。进入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已在孟加拉湾弧形海岸周围站稳脚跟。他们的滩头堡(称为“商馆”)离海岸很近,而且与当地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1800年,英国人成为最早支配孟加拉湾的霸主。

经济活动

截至2023年,孟加拉湾沿岸国家拥有17亿人口和7万亿美元的GDP,且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形成了一个连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共同体。孟加拉湾周边的几个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家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称为“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和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以促进海湾内的自由贸易。孟加拉湾一直是重要的贸易和航运路线,是链接东半球和西半球的通道。除了国际贸易和国家之间的交往外,海湾还支持蓬勃发展的渔业和旅游业。孟加拉湾为全球近31%的沿海渔民提供支持,常见的经济鱼类包括鲇形目印度鲑鱼、鱼、鲔鱼和虾,年总捕捞量约800万吨。旅游业是孟加拉湾地区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创收潜力超过2000亿美元。

交通运输

重要港口

孟加拉湾的港口众多,印度的主要港口有加尔各答(Kolkata)、霍尔迪亚(Haldia)、维沙卡帕特南(Vishakhapatnam)、金奈(Chennai)、古达洛尔(Cuddalore)、帕拉迪普(Paradeep)等,斯里兰卡的主要港口是科伦坡(Colombo)、亭可马里(Trincomalee)等,孟加拉国的主要港口是达卡(Dhaka)和吉大港(Chittagong),是缅甸的主要港口是实兑(Sittwe)。

吉大港(Chittagong)位于孟加拉湾东北岸,距离戈尔诺普利河(Karnaphuli River)下游河口16千米处。地形上,吉大港位于希达贡达丘陵脊上,地势较为陡峭。河流方面,戈尔诺普利河在城市附近注入孟加拉湾。吉大港是孟加拉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拥有发达的工业和农业,主要产业包括炼油、造船、钢铁、皮革、玻璃和食品加工等。202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03亿吨,其中进口货物吞吐量9350万吨,占全港吞吐量的93.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4万标准箱。

航运通道

孟加拉湾作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之间商业航运路线的经济高速公路,重新获得了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大约一半的集装箱运输经过该地区,而该地区的港口处理的贸易约占世界贸易的33%。孟加拉湾是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海洋运输主要为往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印度东海岸的货物运输,从波斯湾(Persian Gulf)到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的大型油轮的主要贸易路线经过孟加拉湾以南。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孟加拉湾的海水污染主要体现为生活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化学污染等。海湾沿岸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制品是最常见的垃圾种类。海湾沿岸有大量的化学和化肥工业,如化肥、水泥、纸浆、食品加工、制药、金属、纺织等,大量固体废物、污水和重金属通过卡纳普利河(Karnaphuli River)排入海湾,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海湾虾田中使用的抗生素和化学物质正在造成水体污染,同时危害着水生生物。孟加拉湾沿岸的科克斯巴扎尔(Cox's Bazar),每年虾养殖约使用620吨尿素,每天产生约15吨废物,这些废物都排入到孟加拉湾中。海湾船舶泄漏的石油和化学废物也是污染源之一。

孟加拉湾的过度捕捞问题日益严重,海洋被视为无底的​​资源坑,过度开发、污染和海平面上升正在对海湾的生物造成灾难性影响。孟加拉湾沿岸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约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集中在海湾沿岸的八个国家。约有2亿人生活在孟加拉湾沿岸,其中大部分人部分或完全依赖渔业。但孟加拉湾的渔业几十年来一直面临压力,现已严重枯竭,许多曾经丰富的物种几乎消失了,受影响尤其严重的是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如噬人鲨(Man-eating sharks)、石斑鱼属(Grouper)、大黄鱼(Croaker)、鱼(Rays)等。现在的渔获物主要是处于海洋食物网底部的物种,包括沙丁鱼(Sardines)等。

环境保护

2018年6月28日,全球环境基金(GEF)批准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牵头的孟加拉湾大型海洋生态系统(BOBLME)项目拨款1500万美元,该项目旨在促进孟加拉湾可持续捕捞、减少海洋污染并改善沿海人们的生活。该项目因全球环境基金的赠款远未达到所需的水平,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孟加拉湾计划政府间组织(BOBP-IGO)是一个区域渔业咨询机构,成立于2003年,受益国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旨在确保孟加拉湾沿海渔业资源的长期开发和利用。它向其成员提供技术和管理建议,目前为一到十个渔业。自该组织成立以来,已有超过12000艘船舶持续在协议区域内作业。该组织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对于孟加拉湾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风景名胜

综述

孟加拉湾地区的主要景点有科纳拉克太阳神神庙、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波隆纳鲁沃古城等。

主要景点

科纳拉克太阳神神庙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位于孟加拉湾西北岸,建于13世纪,是印度最著名的婆罗门庙宇之一。神庙依照太阳神苏利耶(Surya)驾驶战车的样子建造,24个车轮饰有字符图案,6匹马拉着战车。神庙主殿长约50米,宽约40米,墙厚约2米。内设有三尊由黑石雕成的太阳神,正面对着庙门的是创造神梵天(代表朝阳),两侧是保护神毗湿奴(代表正午的太阳)和破坏及再造神湿婆(代表夕阳)。太阳神庙内是青石砌成的舞厅,如今只残留着3米多高的基墙,墙壁上面雕刻着人群,舞姿多变,神情各异。1984年,科纳拉克太阳神庙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位于孟加拉湾西岸,默哈伯利布勒姆是帕拉瓦王朝(Pallava dynasty)全盛时期的重要海港,这里的神庙和雕塑大都建于这个时期,约公元6世纪至9世纪。默哈伯利布勒姆还被称为“七寺城”,早在7世纪就已成为印度教的活动中心。这里的古迹群以其独特的海滨庙宇群而闻名于世,现在仍保存5座塔。比较有名的是阿周那(Arjuna)的苦行浮雕,也被称为恒河降凡,浮雕凿刻在巨大的花岗石岩壁上,讲的是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的《摩柯婆罗多》中的英雄阿朱那的故事。这里还有五座单体巨石神庙,当地人称“五战车神庙”。1984年,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位于孟加拉湾北岸,陆地和水域面积共1.7万平方千米,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为各种动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繁育着印度最大的孟加拉虎群。园内水系发育,河道纵横,河内生活着90多种鱼类,48种蟹类和多种软体类动物。在红树林沼泽地与海相通的水域里,有5种海豚,如恒河海豚(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伊洛瓦底江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等,以及罕见的海洋鳄鱼。该地区也是许多海滨鸟类、鸥、燕鸥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地,供养着30多种捕食动物的鸟类,包括白腹海雕、蛇雕玉带海雕等。1987年,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波隆纳鲁沃古城

波隆纳鲁沃古城位于孟加拉湾西南部,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隆纳鲁沃古城的城市布局结构以重要的宗教建筑群沿古城中轴线分布,有婆罗门教遗址和花园城市遗迹。茂密的丛林中散落着大量考古遗迹,包括皇宫遗址、祭祀坛、佛塔、神庙、佛像等。伽尔寺建于12世纪,以其大型群雕佛像闻名,包括前后相连的三大佛像和一座佛龛,雕刻在一整块巨型花岗岩石上,是波隆纳鲁沃时期的典型作品。伽尔寺的卧佛长14米,刻画了佛陀浑般的场景。1982年,波隆纳鲁沃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事件

2017年10月28日,孟加拉湾与缅甸毗邻海域发生的偷渡船沉没事故,有122人下落不明。在孟加拉湾,偷渡船只沉没事件时有发生,偷渡目的地多为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2020你念8月19日中午至晚上,有五艘拖网渔船在孟加拉湾的不同地点倾覆,其中有54名渔民获救,至少16人失踪。

参考资料

孟加拉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6

Bay of Bengal.britannica.2024-03-22

Sediment Dispersion in the Bay of Bengal.springer.2024-04-16

Bay of Bengal.banglapedia.2024-03-29

南亚最大的沉积盆地:孟加拉湾盆地. 上海市地质学会.2024-04-01

Species in the Bay of Bengal.fishbase.2024-04-01

Biodiversity.ete.2024-04-02

Prehistory.banglapedia.2024-04-14

孟加拉湾,到底有多重要?.澎湃新闻.2024-04-03

Energising tourism for a Bay of Bengal community.orfonline.2024-04-16

Blue economy: The Bay fishermen's story.thefinancialexpress.2024-04-16

New bay dawning.economist.2024-04-16

Sun Temple, Konârak.unesco.2024-04-08

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unesco.2024-04-08

Sundarbans National Park.unesco.2024-04-08

Ancient City of Polonnaruwa.unesco.2024-04-08

Access Check.jstor.2024-03-22

Maritime Trade of Ancient Kalinga.odisha.2024-03-22

Bay of Bengal.geography.2024-04-14

A brief history of the Bay of Bengal.fairbd.2024-04-14

东高止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1

若开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1

Ganges delta.britannica.2024-04-01

Bengal Delta.banglapedia.2024-03-18

Ganges Delta.indianetzone.2024-03-18

Andaman Islands.britannica.2024-03-29

安达曼群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16

Nicobar Islands.britannica.2024-03-29

尼科巴群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16

Ganges River.britannica.2024-02-08

Ganga.indiawris.2024-03-11

Ganga River System: Its Drainage Pattern, Tributaries, Schemes Associated With It & More!.testbook.2024-03-22

恒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1

..2024-03-11

Yamuna River.WorldAtlas.2024-02-21

Retrieval of Turbidity on a Spatio-Temporal Scale Using Landsat 8 SR: A Case Study of the Ramganga River in the Ganges Basin, India.MDPI.2024-02-21

Ghaghara River.Britannica.2024-02-21

Gandak River.Britannica.2024-02-21

西藏主要河流介绍.新浪.2023-08-07

八进雅鲁藏布大峡谷三——奇特的大拐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08-30

雅鲁藏布江.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2023-08-10

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资源量特性分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3-08-11

Tides in the Bay of Bengal.springer.2024-03-29

Flora.banglapedia.2024-04-02

Angiospermic Plant Diversity of Southeast Offshore Islands in Bangladesh.ResearchGate.2024-04-02

孟加拉湾孟加拉国中南部海岸首次报告海草(Halophila beccarii).x-mol.2024-04-02

这些“红树之最”,让你对红树林有更多了解....深圳生态环境.2024-04-02

IUCN Red List of Ecosystems, Mangroves of the Bay of Bengal.ecoevorxiv.2024-04-02

Sundarbans National Park.newworldencyclopedia.2024-04-16

Seabirds in the Bay of Bengal large marine ecosystem: Current knowledge and research objectives.scirp.2024-04-02

Bay of Bengal - List of fishes.fishi-pedia.2024-04-01

Fauna at Bhitarkanika National Park.testbook.2024-04-15

GAHIRMATHA MARINE SANCTUARY.archive.2024-04-02

Sundarbans National Park.unesco.2024-04-15

Gahirmatha Turtle Sanctuary.insideindianjungles.2024-04-02

WEST BENGAL DISASTER MANAGEMENT & CIVIL DEFENCE DEPARTMENT.wbdmd.2024-04-03

The fort of Santa Rosa on the island of Siao, Indonesia.colonialvoyage.2024-03-22

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孟加拉湾和孟加拉国.每日经济.2024-04-03

完善基础设施,共建美好亚洲 .adb.2024-04-16

Bay of Bengal summary.britannica.2024-04-03

吉大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8

Pollution in the Bay of Bengal: Impact on Marine Ecosystem.scirp.2024-04-07

Bay of Bengal: depleted fish stocks and huge dead zone signal tipping point.theguardian.2024-04-08

Eight countries come together to protect Bay of Bengal.chinadialogue.2024-04-08

FAO Fisheries & Aquaculture.Bay of Bengal Programme -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BOBP-IGO).2024-04-08

IW:LEARN | Projects - Organizations - Bay of Bengal Inter-Governemental Organization (BOBP-IGO).iwlearn.2024-04-08

科纳拉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8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8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8

波隆纳鲁沃古城.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8

孟加拉湾沉船事故仍有122人失踪.环球网.2024-04-08

孟加拉湾5艘渔船发生倾覆 仍有至少16人下落不明.中国新闻网.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