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置
第三位置(英语:Third Position),也译作第三立场,又称第三位置主义(Third Positionism),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潮,因美苏冷战中既不加入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加入资本主义阵营而得名。第三位置主义反对外界对自己的政治划分和标签化行为,常声明自己已经超越了“左”和“右”的世界政治秩序。
历史起源
第三位置主义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当时奥托·冯·俾斯麦推行的王朝社会主义旨在平衡工人运动和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诉求的压力。此外,意大利的社团主义和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发布的通谕(Rerum Novarum)也为第三位置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位置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以新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形式出现,其中包含了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斯特拉瑟主义等元素。
政治立场
第三位置主义并非单一学说,而是在政治光谱中处于第三极相同位置的集合。它至少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欧洲出现的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斯特拉瑟主义;二是以纳粹主义为起点并在二战后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法西斯主义思潮;三是既反对左派,也反对右派的政治精英的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民粹主义和个人色彩,以正义党的庇隆主义为代表。
经济政策
第三位置主义的经济政策反对民主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放任政策,主张生产资料应分散至包括工人、商人和企业家在内的先进生产力代表手中。这种经济架构被称为国有社会主义,被认为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在生产关系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同,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则与社会主义有所不同。
国际发展
阿根廷
阿根廷前总统胡安·庇隆(任期:1946年至1955年;1973年至1974年)所界定的学说(庇隆主义)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作为第三位置的第三立场。特别是在他的第一届政府时期,特点在于混合了社团主义和社会福利措施。庇隆主义认为,第三立场学说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中人的幸福,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协调物质主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几种力量,并以基督教的精神珍视每一种力量。尽管阿根廷种族偏见现象普遍,但庇隆主义并无种族偏见内容,支持女性权益和对同性恋的宽容态度,也与法西斯主义主义者决然不同,但庇隆主义同样反对共产主义。
英国
英国的第三位置代表性组织是由新法西斯主义者Patrick Harrington,Derek Holland和David Kerr等成立的官方全国战线(Official National Front)。他们号召建立致力于民族主义和种族分离的政治战士,同时在理论上也澄清第三位置的经济政策。1988年,有成员访问利比亚,试图从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处获得经费,但没有成功。1989年Official National Front走向分裂,第三位置立场渐渐被支持经济上的第三条道路的国际第三位置组织所取代。
德国
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强人奥托·冯·俾斯麦 (Otto von Bismarck) 完成了德国统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运动的威胁,右面受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诉求的压力。俾斯麦既反左又反右,强力推出6000馀条保护劳工的法令,既保护了王朝利益,也实现了他的国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俾斯麦的福利制度和政策被称为王朝社会主义(德语:Staatssozialismus)。但自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渐渐形成一个观点,以前那些旧王朝的国家精英们并没有在德国实现社会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既不同于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第三位置思潮出现。这就是纳粹主义。应该看到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最初活跃于经济政策方面,随后再开始深入到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方面。
法国
第三位置的思想在法国获得了一些支持。Jean-Gilles Malliarakis在1985年成立“第三位置”组织(法语:Troisième Voie;简称:TV),视美国、共产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为其敌人,主张通过激进的路径进行全国革命。“第三位置”组织于1991年分裂。
意大利
意大利的第三位置是由Roberto Fiore,Gabriele Adinolfi 和Peppe Di Mitri 在传统意大利新法西斯主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意大利的第三位置意识形态包括军国主义,复兴极端民族主义,种族分离和民族解放运动。与英国的第三位置一样,意大利的第三位置也倡导政治战士。事实上,Roberto Fiore 在1980年代曾流亡英国,见证了英国第三位置的兴起。为了增强第三位置的文化背景,Roberto Fiore 试图与意大利思想家尤利乌斯·埃佛拉的农庄主义结合。他也结合了其他一些极右观点。目前意大利第三位置的代表性组织是Roberto Fiore 领导的新力量。
利比亚
利比亚总统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在1970年代提出第三国际理论(英语:Third Universal Theory,阿拉伯语:نظرية عالمية ثالثة\u200e)。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伊斯兰社会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直接民主制思想上的,与铁托主义类同。卡扎菲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被证明为不适合于第三世界,而他的第三国际理论为第三世界国家指出了一条道路。在第三国际理论基础上,卡扎菲自1977年起将利比亚的国家形式称为民众国(阿拉伯语:جماهيرية\u200e jamāhīriyyah),与“人民共和国”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形式相对应。利比亚政府表示,利比亚是一个没有任何政党的直接民主制国家,民众直接参与各地方委员会来管理国家;而各地方委员会则受到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直接支持的革命委员会的监督。卡扎菲还在在利比亚赞助了多个国际会议,推动他的种族民族主义和培养与第三位主义一致的思想观念。卡扎菲还为美国和加拿大的种族民族主义团体提供资金。
美国
美国20世纪後期一些白人民族主义团体在政治上积极推动第三位置主义,如全国联盟、罗克福德学院、白雅利安抵抗等;同时一些黑人民族主义团体,如伊斯兰教民族也提出相同的观点。在美国,第三位置信徒积极争取招收左派人士,试图说服进步运动分子联手反对政府的一些政策,包括美国军队对外军事干预、支持对以色列、中央情报局不当行为和秘密行动、和对隐私权和公民自由这些民权的镇压。2010年,美国第三位置党成立;部分原因是试图荟集那些对2000年代後期环球金融危机和奥巴马政府政策不满的右派民粹主义者。
参考资料
阿根廷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4-08-20
伍慧萍: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24-08-20
利比亚第三世界理论.中国广播网.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