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镇寿寺

镇寿寺

镇寿寺(亦称正寿寺)位于榆次区乌金山镇水晶院东两公里处的大洪山山坳里。该寺最早建于隋末唐初,据民国《榆次县志》记载:“镇寿寺正殿塑佛菩萨宗像极精工”。正镇寺建有观音殿、千佛殿、大雄宝殿等。殿中千手观音、六臂哪吒、千佛塑像,神态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殿东北隅石洞门上署“幽冥洞”三字,洞内现存10尊宋代石佛造像,石佛雕工十分精美,现保存完整的仅有3尊。

相关介绍

相传,被李世民赐号为“空王佛”的田志超就曾在这里修行。起初,镇寿寺规模极小,是田志超在此修行期间化缘重修,此寺才得以扩大,以致千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仍能从遗址上判断出镇寿寺的规模。镇寿寺周围苍松遮天,翠柏蔽日,百鸟唱和,真如仙境,曾百年香火不断。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此寺被当做四旧而拆毁,现在只留下幽冥洞以及洞中的石佛。

镇寿寺残留的珍贵文物除了幽冥洞里的石佛以外,还有11通石碑,其中一通是清代乾隆修复该寺时立的碑,碑文记载了原先镇寿寺的规模以及当年这里香火胜极的情景。而今日碑上的字迹依然历历可辨。此外,寺中有两株千年古松,形如龙凤,人们称之为“龙凤松”。

另据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修洪山镇寿寺碑》记载,“镇寿寺创建于宋代,金朝颓毁”。明清两代及中华民国多次予以重修,现仅存遗址。镇寿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36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自南向北分布有山门、过殿、正殿基址;中轴线两侧为钟鼓楼、僧房、东西厢房、东西廊基址。正殿东侧有一石洞,洞中保存石像7尊,为明正统十二年(1447)造像。过殿已塌,面阔五间,遗留有石柱12根,后檐柱为八棱莲花石柱,柱径35厘米;前檐明间石柱为圆柱,次间稍间石柱为八棱柱。寺内现存重修碑记10通,内容记载创建、布局、供奉佛像特别详尽。据嘉靖四年(1525)《重修洪山镇寿寺碑》记载:镇寿寺正殿塑五佛;两廊左塑观音罗汉,右塑地藏十王;左厢塑二郎圣贤、右厢塑长者伽蓝。过殿前塑孔雀明王佛,后塑观世音,左右十大明王。古刹石洞一座,内造十王地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