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图
《雪图》是由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画家巨然所创作的墨笔画,目前被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作展现了奇峰上的积雪高耸入云,下方则是山坡丘陵和稀疏的松杉树木。画面底部描绘了寒冷的小溪以及行驶的车辆和行人。整幅画作采用了焦墨直接皴擦的手法,与巨然通常的绘画风格有所不同,其中的树木大多呈现出倾斜的姿态,而岩石则略微使用了卷云皴技法,这些特点已经接近于李郭画派的风格。
艺术鉴赏
《雪图》的构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山脉由两座高峰组成,展现出雄伟险峻的特点,体现了北方地区的独特景观,同时也有着北宋时期的恢弘气势。两侧的岩石形状如同锯齿,虽然显得突兀奇特,但实际上增强了画面的张力。中景处隐约可见的楼阁位于山石之间,旅客们沿着山路行走,而近景则描绘了河流两岸的枯树枝干和石头。山石的皴法和造型似乎受到了披麻皴和卷云皴的影响,而树林中的松针细长挺拔,枯枝则类似于郭熙毛蟹爪莲的形态,但整个画面的笔触和黑色运用都带有画家个人的独特风格。这种笔法与巨然惯常的江南风格有所区别,可能是一幅宋代艺术家模仿李成风格的作品。画作上没有署名,但在历史上曾经属于宫廷收藏,上面盖有“缉熙殿宝”大印,明代纪察司的半印以及爱新觉罗·弘历的多个收藏印章。诗堂上有董其昌的题字:“巨然雪图,董其昌鉴定。”明朝晚期,这幅画曾为王时敏所有,后来转归昆山徐氏家族,清朝时期又被纳入皇家收藏。
作者简介
巨然,五代十国宋初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也有人说他来自钟陵(旧址在今天的江西省进贤县西北部)。最初他是江宁府开元寺的僧侣。擅长山水画,师从董源,能够将水墨融为一体。他的画作风格秀雅润泽,善于表现烟雾缭绕的景象和高山峡谷的壮丽景色,但不太擅长描绘林木。南唐灭亡后,他跟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市,在开宝寺居住,当时就已声名鹊起。他在学士院的墙壁上绘制了烟岚晓景,被认为是当时的杰作。他与董源并称为当时南方山水画的两大重要代表人物,合称为“董巨”。现存的作品包括《秋山问道》和《层崖丛树》等。
参考资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丨北宋巨然:雪图.搜狐网.2024-10-22
巨然雪图(五代南唐.巨然.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巨然雪图(五代南唐.巨然.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024-10-22
五代 巨然《雪图》.华艺美术网.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