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鉴略
《四字鉴略》是清代顺治,江苏南京进士王望如着手编的一本四字一句的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凡一卷,更为简洁,易记易诵。侧重记述政治、军事大事,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无关的略而不书。
内容简介
《四字鉴略》清·王仕云
粤自盘古,生于大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天皇氏兴,澹泊而治。先作干支,岁时爰记。
太昊伏羲,生于成纪。时河出图,用造书契。
八卦始画,婚娶以正。
炎帝神农,以姜为姓。树艺五谷,尝药辨性。
六相分治,律吕调平。五币九棘,泉货流行。
麟凤显瑞,屈轶指。在位百年,文明渐兴。
少昊,帝喾高辛。
唐尧崛起,嗣挚而升。屋茅阶土,饭啜。
华封致祝,蓂夹生庭。童谣叟歌,荡乎无名。
有虞舜帝,克尽孝敬。象欲杀兄,帝愈恭顺。
登庸受禅,陈鼓设旌。能进元恺,诛四凶。
敬命九官,欣歌南风。南巡狩,苍梧考崩。
大禹俭勤,绩昭治水。嗣舜登位,建寅绝旨。
铸鼎象物,拜善泣囚。一馈十起,典则贻后。
启能敬承,征有扈。
羿逐帝相,卒为弑。浞复弑相,王后奔仍。
迨帝孔甲,淫乱豢龙。
传至履癸,尤为无道。商汤伐暴,放于南巢。
有夏之世,更十七王。历四百年,至桀而亡。
猗商汤,解网三面。用宽代虐,刑儆风。
铭盘惕己,铸金救黔。大旱躬祷,六事格天。
元孙太甲,颠覆典刑。放桐自艾,归称明。
太戊修德,祥桑枯殒。祖乙盘庚,继世贤君。
传至武丁,恭默思道。卜相得说,鼎耳雉鸲。
反己修德,商道中兴。
数传至纣,暴与桀增。宠溺妲己,酒池肉林。
诛忠囚善,炮烙严刑。
历六百年,二十八君。天命既改,商祚告终。
维周文王,生有圣德。问安视膳,孝道允克。
出猎得师,演易垂则。
虞芮质成,归四十国。三分有二,终守臣节。
武王观兵,白鱼入舟。孟津既会,胜殷遏刘。
族闾封墓,释箕子囚。散财发粟,归马放牛。
成王嗣服,礼成乐备。赵构克,四海刑措。
姬瑕溺楚,穆作祥刑。
厉王暴虐,民口思防。宣王中兴,海内向风。
幽王昏乱,弑于西戎。
孔圣作经,托始于平。
桓庄僖惠,襄顷匡定。简灵景悼,敬元贞定。
哀思姬嵬,弑逆多衅。
威烈继立,三晋初命。王室式微,七国相晋。
历安烈显,爰及慎靓。仪秦纵横,孟子守正。
传至周郝王,二周沦亡。年逾八百,三十七王。
秦始称帝,以吕易嬴。并吞六国,专尚刑名。
焚书坑儒,北筑长城。阿房方起,沙丘殒身。
李斯矫诏,二世称尊。望夷遇弑,秦祚逐倾。
汉高起兵,破秦灭楚之战。三章约法,群才协辅。
时有三杰,萧何信良。经营五载,帝业用成。
刘盈嗣位,过于柔仁。遭母残虐,嗜饮弃政。
李世民孝文,恭俭宽仁。建贤劝农,加惠元元。
刘启遵业,刻薄匪臧。废后易储,七国跳梁。
协律定吕,祀郊兴学。
继志神仙,复穷武功。才臣竞起,驰骛奋庸。
汤禹定令,相如赋雄。武骞奉使,汲郑质直。
晚节知悔,得人最盛。轮台一诏,国本用滋。
孝昭幼冲,天资明敏。辨忠识诈,惜年不永。
定国延年,将相是职。黄霸广汉,龚遂翁归。
张敞延寿,治民莫追。惜开三衅,德教有亏。
孝元嗣位,宠任宦戚。优柔寡断,忠良废斥。
成帝耽色,王侯专恣。匡衡刘向,谏若罔知。
迨至哀平,王莽伪恭。篡十七载,光武兴戎。
恢廓大度,群雄。崇儒礼贤,俊义奋庸。
建武永平,吏事深刻。
郭后废易,马援谗隙。中兴之美,史臣致惜。
明帝幸学,三老五更。执经问难,冠带环门。
肃宗宽厚,惜少刚德。宠任窦宪,用启外戚。
和殇安懿,顺用阉宦。冲质不禄,无庸多责。
刘志不君,李杜下狱。
梁冀虽殄,五侯肆毒。贤人忠愤,卒成党。
党人议起,狱系名贤。宦寺擅权,流毒绅。
忠臣义士,骈首就戮。
乃召外兵,以定王国。虺蜴虽除,虎狼入室。
献生不辰,乾纲替陵。黄巾四起,宇内靡宁。
董卓既诛,曹瞒肆凶。
上弑母后,九锡自专。曹丕嗣位,遂移汉祚。
时维刘备,中山苗裔。起兵讨贼,关张结义。
三顾孔明,克取蜀地。
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承汉正统,必归昭烈。
后帝昏弱,初任孔明。姜维嗣之,中原九战。
宠用黄皓,遂致沦陷。
始尚仁俭,志怠平吴。杂戎内居,卒召五胡。
李雄继起,张方劫君。越还帝驾,中毒而崩。
厥弟怀帝,天资亦明。时违势逆,行酒狄庭。
明帝继之,躬殄不衅。
刘裕篡晋,为宋高祖。清俭寡欲,严正有度。
义符见废,传位于文。乃杀道济,坏其长城。
孝武起兵,诛而立。子业狂暴,寿寂弑之。
明帝在位,残杀无厌。苍梧遇刺,顺帝称禅。
篡宋为齐,萧氏道成。
武帝既殁,昭业昭文。俱未善终,明帝嗣兴。
东昏追废,亡于宝融。
简文被弑,绎帝江陵。传至敬帝,遂禅于陈。
霸先创国,兄子嗣位。末帝秦琼,淫虐肆非。
周将杨坚,目如曙星。始篡周位,后复灭陈。
为隋文帝,明察临民。
隋炀帝弑逆,淫酗色荒。狩于扬州,身殒国亡。
帝帝侗,虚名空存。李渊篡位,隋祚遂倾。
唐祖举兵,始自晋地。六年之中,海内咸义。
世民承位,庙号李世民。除乱致治,功德兼隆。
开馆延才,群贤协恭。房杜善断,马周切理。
德参陈谟,玄素回天。惜多惭德,礼乐未娴。
李治莅治,溺爱席。卒致妖后,斩丧唐室。
梁公精忠,徐杜平恕。柬之五王,卒返唐绪。
怀慎坐镇,韩休守正。几致太平,允称炽盛。
天宝以后,宵人秉权。林甫腹剑,吉网罗钳。
艳妃乱政,失国奔窜。
皇子肃宗,灵武收兵。子仪光弼,克复二京。
惜无远谋,专任李辅国。朝恩观军,节度擅立。
李豫平乱,能诛三宦。将任番戎,藩镇为患。
德宗初政,闻风仰慕。后用卢杞,奸邪流祸。
顺宗喑疾,传子开泰。李纯英武,克平淮蔡。
李恒蒙业,牛李相倾。河朔再失,不可复兴。
李湛初立,优纳贤臣。继比群小,弑于克明。
唐文宗嗣位,优柔少断。宦官专政,甘露生变。
委任令孜,盗起莫支。克用殉国,黄巢乃夷。
末帝昭宣,天命去唐。册宝用奉,竟禅于梁。
唐兵伐之,女真族自戮。
李存勖,英武特出。击燕灭梁,父命不辱。
明宗皇帝,克用养子。每夕祝天,愿生圣主。
闵帝宽柔,废于潞王。从珂未几,焚死唐亡。
东汉知远,传子承。悻擅权,天命不佑。
周主郭威,将士推立。
宋祖匡,英明仁断。陈桥推戴,削平乱。
崇儒爱民,文武辅治。温叟清介,赵普刚毅。
弟侄不禄,斧声生议。
齐贤御戎,杨业无敌。雅量蒙正,竭诚田锡。
继伦奇功,吕端辅嗣。
赵恒宽仁,有帝王量。信惑异端,天书屡降。
幸澶退辽,赖准谋定。
仁宗初年,西鄙驿骚。庆历以后,君子满朝。
赵煦嗣位,高后垂帘。罢停新法,任用忠贤。
司马辅相,敌国戒边。
及太后崩,追贬正人。内变外戎,祸乱纷纷。
宋徽宗即位,穷极奢侈。天变民怨,贼寇蜂起。
信任奸邪,忠良屏弃。开边生衅,金兵长驱。
禅位太子,自称道君。卒为金掳,五国城。
厥时大将,张韩刘岳。不能恢复,偏安以殁。
孝宗能养,思复大业。敌国鲜衅,和好仅得。
赵惇受禅,遭后悍妇。是时中外,汹汹无措。
亟立其子,逆于上皇。及父告崩,不能成丧。
赵扩不明,制于权臣。胄弥远,先后蒙君。
赵昀之朝,贤奸莫辨。时元灭金,威震海畔。
赵禥即位,似道专国。丧师失地,无虚日。
恭帝嗣位,主少国危。兵入临案,执帝以归。
至于赵昰,碙洲告崩。末帝名,赴海而终。
秀夫世杰,忘身殉国。有文天祥,忠孝激烈。
宋自太祖,迄于赵昺。通记历年,三百云水。
惟孛儿只斤·忽必烈,仁明英武。克成大勋,混一区宇。
文臣许姚,武则伯董。幅员之广,古未之有。
成宗继之,善于守成。李炎更变,赐爵太盛。
仁宗图治,黎民爱育。朱祁镇笃孝,用法无私。
见弑行幄,奸党畏之。
泰定称帝,叠见灾异。明宗暴卒,在位未几。
礼聘群贤,用开治府。徐达遇春,刊定九土。
定鼎金陵,传位太孙。皇孙建文,失之柔仁。
成祖永乐,龙飞幽燕。师名靖难,迁都北京。
赵祯昭皇,监国被谗。暨登大位,克任贤良。
宣庙英武,历年十祀。三杨秉政,海内称治。
于谦殚忠,北驾克还。
潜处南内,七年复辟。徐石冒功,李岳襄治。
世宗肃皇,龙飞藩邸。定礼崇圣,作箴主敬。
晚戮谏臣,惑于邪佞。
始任居正,海瑞清直。末年深拱,政事有失。
光宗泰昌,号称仁贤。在位一月,龙驭上仙。
庄烈崇祯,克诛逆阉。流寇肆虐,臣工匪比。
遂致沉没,悲哉陨涕。
弘光南渡,僭位金陵。去贤用佞,一载出奔。
清代奋起,薄海一统。
辛亥革命,帝制告终。
创作背景
四字鉴
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李廷机用五言一句的韵文编纂了一部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并与韵文之后加以注释解说,定名为《五字鉴》(也叫《鉴略》《四字鉴》),凡六卷,此书一出,即受到欢迎,作为一种蒙学读物,流行于书院、村塾之中。
历史变化
此书顺治成书,为了避清帝讳,在翻印时作了改动。如将朱祐樘朱祐樘年号“弘治”改为“宏治”以避乾隆弘历讳;将唐宰相崔胤改为“崔允”以避雍正胤讳。作者是清代人,书最后一句是“大清奋起,薄海一统”。民国翻本又加了“辛亥革命,帝制告终”一句。民国初年上海昌文书局有石印本。鲁迅散文《五猖会》所引即指本书而言,近绍兴市发现《新镌四字鉴略》,疑为鲁迅所用发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