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沈田子

沈田子

沈田子(383年-418年),字敬光,是东晋末年将领,武康人,沈渊子的弟弟。

沈田子跟随宋武帝攻克了京城,平定了建邺区,参与了镇守军事,因此被封为营道县五等候。沈田子在讨伐广固和攻破广州市的战役中,立下了战功,于是被任命为太尉参军、淮陵内史,并赐予都乡侯的爵位。到了东晋司马德宗义熙八年(412年),沈田子跟随刘裕讨伐刘毅。到了义熙十一年,沈田子又跟随刘裕讨伐司马休之,之后被任命为振武将军、扶风县知府。到了义熙十二年(416年),沈田子率领奇兵大败后秦姚泓,因此被授予咸阳市、始平二郡的太守之职。不久之后,沈田子又成为安西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始平太守。到了义熙十四年(418年),当沈田子与安西司马王镇恶一起出兵北方抵御赫连勃勃时,王镇恶在渭河平原反叛,而沈田子则设计杀死了他。但是,在同年的正月十五,长史王修又杀死了沈田子,时年36岁。

人物生平

亲报父仇

隆安三年(399年),沈穆夫参与孙恩之乱,做过孙恩的前部参军,并于同年因为孙恩败于晋军而被捕处死。沈田子祖父沈警向来厌恶无德行的同宗沈预,此时沈预却向官府告发逃匿的沈警,于是沈警和沈田子四位叔父都被处死,而沈田子与兄弟们藏身山中,终幸免于难。后因弟弟沈林子向当时正讨伐孙恩的宋武帝陈情,终获刘裕接济,让其一家移居京口区(今江苏镇江)。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举兵讨伐篡位的桓玄,沈田子亦参与,随其攻下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随后,沈田子与沈林子东归吴兴并杀了沈预一家,报了父仇,并以沈预的头颅拜祭父祖。

北征南燕

沈田子在刘裕起兵时参刘裕军事,并于义熙二年(406年)以此功封营道县五等侯。义熙五年(409年),南燕王慕容超活捉了东晋阳平知府刘千载,刘裕率军北伐南燕,沈田子率偏师与龙骧将军孟龙符担当前锋,并于临朐县(今山东临朐)四十里外的巨蔑水与公孙五楼所率的南燕军作战。孟龙符初战即击退燕军,夺得水源,后乘胜追击,不等随行骑兵轻率追击,最终战死。沈田子力战,最终击破南燕军。

安定岭南

义熙六年(410年),宋武帝成功灭南燕,但同时卢循就攻取了江州各郡,并威胁建康,沈田子于是随刘裕班师回防建康。同年卢循因为无法攻下建康,掳掠丹杨郡诸县亦无所获,唯有退军,刘裕乘机大治水军,并命沈田子加振武将军,与建威将军孙处率兵三千,循海路袭击卢循于广州的根据地番禺区(今广东广州市)。由于卢循留守番禺的守军并未部署海防,且孙处到时正遇大雾,故孙处于到达即日就攻陷了番禺。沈田子随即又领兵进攻岭南各郡。

义熙七年(411年),卢循及徐道覆因败于宋武帝而南奔广州,沈田子就会同追击的刘藩等进攻徐道覆,并于始兴郡击杀他。不久卢循率余众围攻孙处据守的番禺城,沈田子率军南返救援孙处,并大败卢循,杀了一万多人。卢循兵败逃走,沈田子则联同孙处追击,接连在苍梧县、郁林及宁浦三郡击败卢循,可是沈田子就因孙处患病而放弃继续追击。孙处于晋康郡去世,其时山贼乘战乱之后而起,发生大量攻略城池、杀害官员的事件,新任广州市刺史褚裕之又未至,沈田子因而讨伐,很快就平定所有山贼,直至褚裕之到任后才返回建康。

沈田子后来以振武将军任太尉参军、淮陵内史,并于义熙八年(412年)随同宋武帝讨伐荆州刺史刘毅。义熙十一年(415年)又再随军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并参征虏将军赵伦之军事、转任扶风县知府,与赵伦之同领别军。

从征后秦

义熙十三年(416年),刘裕征伐后秦,命沈田子与傅弘之同率别军进军武关。沈田子等即过武关进入渭河平原,因后秦各城守将都弃城出走,于是顺利进屯青泥(今蓝田县南)。当时后秦守将姚和都屯驻于峣柳(今陜西商洛市商州区西北)抵抗,而后秦皇帝姚泓亲自率军抵抗刘裕,并怕沈田子从后袭击,于是决定先行领兵消灭沈田子,然后才全力与刘裕决战。当时沈田子既为别军,只有一千多兵,面临姚泓大军,沈田子却意图乘姚泓新至进袭,于是自领士兵先进,傅弘之作后继。后秦军建了数重包围圈围困沈田子,沈田子激励士卒说:“你们冒险远道而来,为的正是今日这第一次世界大战,建功封侯的机会就在此时了!”士兵于是奋勇杀敌,大败后秦军,姚泓败奔灞上(今西安市东南)。沈田子随后与宋武帝派来支援自己的沈林子一同追击,其时沈田子更图穷追姚泓长安,但因沈林之劝阻而作罢,但其时渭河平原各郡县都望风向晋绥军归降了。不久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陷,姚泓出降,后秦灭亡,沈田子获授咸阳市、始平二郡太守。

擅杀国将

义熙十三年(416年)年底,刘裕班师,留次子刘义真为镇守长安,并命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等留戍长安,协助刘义真,沈田子亦受命为刘义真的中兵参军

沈田子在峣柳战胜后,刘裕曾上奏称颂沈田子的功勋,又在灭秦后的宴会中向沈田子说:“咸阳市得以平定,是你的功劳呀。”故此沈田子心中觉得自己在灭秦战争中的功劳比起攻陷长安的王镇恶更大。且由于王镇恶是北方人,其功劳亦为一众南方出身的将领所妒忌,其祖父王猛渭河平原人民中亦甚有威望,于是沈田子和傅弘之就在宋武帝班师以前屡次表示王镇恶并不可信。不过,刘裕以留在关中的兵力强盛,王镇恶要叛变是自取灭亡,更向沈田子说:“钟会之所以不能成功作乱,就因为卫瓘呀。正谓‘一头食肉目也比不上一群狐属’,你们有十多人,怕什么王镇恶!”

义熙十四年(418年)正月,夏国将领赫连𪻺进攻关中,沈田子率兵抵抗,但因敌方兵力强盛而退守刘回堡,并派使者向王镇恶报告。然而王镇恶却要沈田子进击,不久更亲自领兵联合沈田子到长安以北抵抗夏军。当时军中传出谣言说王镇恶要尽杀南方人,送了刘义真南归就在渭河平原自立。沈田子一直都想除去王镇恶,此时就与傅弘之合谋诱杀王镇恶,假称是宋武帝的命令。沈田子以议事为由请王镇恶到傅弘之的营中,席间就让埋伏的沈敬仁杀了王镇恶。事后沈田子向刘义真称王镇恶谋反,而安西长史王修就以沈田子擅杀大臣将其拿下处死,沈田子死时三十六岁。

家族成员

祖父:沈警,字世明,东南豪士,谢安聘其为参军

父:沈穆夫,字彦和,沈警之子,前军主薄,余姚市县令。

兄:沈渊子、沈云子。沈渊子,字敬深,为太尉参军,从征司马休之时阵殴。

弟:沈林子、沈虔子。沈林子,字敬士,曾为西中朗中兵参军,领新兴知府、建威将军、山西省太守,后封汉寿县伯,永初三年卒,谥怀伯。

史书记载

《南史·沈田子传》

《宋书·卷一百·列传第六十·自序》

人物评价

宋武帝:“参征虏军事、振武将军、扶风太守沈田子,率领劲锐,背城电激,身先士卒,勇冠戎陈,奋寡对众,所向必摧,自辰及未,斩馘千数。泓丧旗弃众,奔还霸西,咸阳空尽,义徒四合,清荡余烬,势在跂踵。”

参考资料

国学导航.www.guoxue123.com.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