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史
《中国高考史》是第一部全面考察和描述共和国高考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发展的专题性著作。根据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第一手的历史学调查,本书力图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三重关系中展开思考,以历史的眼光、现实的关怀和全球的视野探讨中国高考制度的过去与现在、成就和问题以及经验和教训,进而从中发现和概括高考历史演进的逻辑、高考之于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内在联系。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本书尝试深化我们对于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的科学认识,并对当前中国高考改革问题做出理性的回答。本书在客观叙述中力求语言生动,在逻辑结构中力求布局活跃,试图以鲜活的描写和真实的细节再现历史的实际氛围。
写作背景
高考,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焦点问题之一。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考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高考因而正处于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关键时刻。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对高考的发展和改革展开理性的思考。
主编与作者
主编简介:
蒋超,长期从事高考命题工作和相关研究工作,曾担任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处负责人,并被多家教育和考试研究和服务机构聘为专家。著有:《高考对话录》、《高考综合能力考试手稿》、《高考政治析要》、《哲学感想录》以及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张小劲: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毕业,曾留学欧美,长期致力于中国高考制度以及高考命题研究,曾担任全国高考命题专家和审题专家;著有:《比较政治学导论》、《春潮涌动的中国》和《大国复兴之路》等。
主要作者简介:
宋长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著有:《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世界名人名家名传》、《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
潘冠瑾: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著有学术论文多篇。
专家评价
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经济学教授,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专家:
“本书完美而全面地将学理分析与历史描述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学专著”
“有关高考史研究的权威性著作,资料新颖,例证丰富”。
朱世雄,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著名教育学者
“论说睿智、内容全面且充满洞见,本书对学生及其教师都极富教益。”
“具有模本意义的专著;史料全面,体系周全,结构完善,而且有十分精妙的辅助资料”。
庞龙,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结构之完整清晰,行文之流畅清爽,表达之形式多样,此书堪称经典意义上的专著。”
“此书渗透着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的思想,且观点严肃,行文严谨,表述轻松,值得称道。
王蒲,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澳门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高考命题专家
“制度描述中渗透理论思考,现实分析中包容历史考察。我愿意向所有读书人推荐本书。”
内容简介
《中国高考史》共计四卷,约280万字
创立卷(中国传统考试~1965年):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历史发展;民国时期现代考试的尝试;共和国高考制度的基本确立与早期发展。
动荡卷(1966~1979年):初步政治化——高考制度的受责与遭废;完全政治化——高考制度的被替代和文化考查的反复;相对政治化——高考制度的恢复与新生。
改革卷(1980~2007年):恢复与重建——高考改革的酝酿期;标准化与制度化——高考改革的探索期;多元与综合——高考改革的深化期。
展望卷:中国高考的现状分析、中国高考的国际比较、中国高考的未来展望。
《中国高考史》帮助人们客观全面认识高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