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秦德君

秦德君

秦德君(1905年8月15日-1999年1月12日),重庆忠县人,是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曾任西安市妇女协会主席。

1919年,秦德君投入学生运动,是四川省女子实行剪发的第一人,1923年,她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秦德君先后出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妇女部长、第二集团军特别党委和女子宣传队队长,又随军北伐,参加南北会师、中原战役,后于1927年失去了党的组织关系。1931年,她在刘湘部第21军司令部任参议官。1938年,秦德君秘密到延安市,后来根据周恩来的意见,被派到重庆市去工作。1946年后,秦德君受组织委派到上海市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秦德君在做党的地下工作时被捕,因解放军进城获救。1951年,秦德君在教育部工作。1999年1月12日,秦德君因病在北京去世。

1985年4月,秦德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角镜》月刊上发表文章《我与茅盾的一段情》。1988年,她在日本《野草》杂志发表文章《樱蜃》。1999年2月,她所著书籍《火凤凰: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出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秦德君于1905年8月中秋之夜出生于重庆忠县,小学毕业后哥哥秦仲文把秦德君带到万县上女子初级师范。1918年,秦德君考入了相当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四川省立女子实业讲习所。1919年,她积极投入学生运动,是四川省女子实行剪发的第一人。同年,她成立了“四川学生联合会”,在《四川日报》和《国民公报》中登载了文章《要求女子参政》,号召全国女子追求独立,敢于革命。

此外,秦德君还写信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进北京大学,蔡元培回信说:“女子实业学校学生,恐怕未必合格。”不料这封信被学校当局查获,秦德君因此被开除。随后,她因读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想去苏联,遂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资助下到了北京,见到了李大钊。

1920年,秦德君在吴玉章的帮助下参加了“中国少年学会”。1921年,年仅16岁的她听从李大钊的安排到了上海市,先到虹口区附近的袜厂交了李大钊给她的30元押金做担保,当上了袜厂学徒,后去“平民女校”教学生织袜,参加了“平民女校”的筹备工作;在学校筹备期间,秦德君又去重庆市宣传新思想,宣传妇女解放,剪发放足,在重庆为当地女学生作了“女子剪发”“妇女解放”的演讲。

此外,她还曾在川南师范学校当了三个月的附属小学教员。1922年7月,秦德君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西湖召开的少年中国学会年会,后经邓中夏资助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体育科。

革命经历

1923年,秦德君由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到杨杏佛主持创办的《人权日报》工作,半工半读;1925年“五卅运动”后,秦德君曾任沪宁一带工学运动的通讯员,后来由党组织委派去西安省立女师和女中任教,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碰到吴佩孚军阀以12万大军围攻西安市的情况下,秦德君动员学生劳军慰民支持杨虎城将军守城达8个月之久。

1926年,秦德君出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妇女部长,次年又任第二集团军特别党委委员和女子宣传队队长,后随军北阀,参加南北会师、中原战役。1927年后,秦德君失去了党的组织关系,辗转奔赴上海市,改名“徐舫”。在上海,她经陈望道介绍,与茅盾(沈雁冰)相识。1928年7月,秦德君与茅盾一起乘船东渡日本,两人在日本京都共同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1930年4月,秦德君和茅盾一起乘船回到上海,叶圣陶去码头迎接。后来秦德君、茅盾分开。随后,秦德君因患病被亲戚护送回四川省。1931年,当时四川军阀刘湘倾向进步,后经人举荐,她在刘湘部第21军司令部任参议官。1934年,秦德君同刘湘的参谋长王心卫结婚。四年后,王心卫病死。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发生,秦德君参加了成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想方设法寻找上前线杀敌的机会。1938年,秦德君秘密到延安市,后来根据周恩来的意见,派她到重庆市去工作。1939年,她与郭春涛一起在白区重庆从事地下工作,并结为革命伴侣。1945年10月,秦德君担任“三民主义同志联谊会”中央常务监察。1946年后,秦德君受组织委派到上海市从事地下工作。

1949年,秦德君因做党的地下工作被捕,关押在提篮桥区,只等时辰到,就将立即执行死刑。因解放军进城获救。解放初,秦德君任上海市妇联筹委会委员,1949年8月,秦德君从上海来到北京,参加新中国人民政协筹备大会,安排住进了北京饭店。9月,政协筹委会开会前夕,一位领导宣布,说是根据上海方面的检举,秦德君被捕后有叛变自首行为。因此被撤销了政协筹委会委员职务,同时,也撤销了政协第一届代表资格,以后还受到组织审查。后经党组织的调查澄清了事实真相,秦德君得到了公正的结论,被安排到教育部工作。

1951年,秦德君在教育部工作,想恢复党籍,让组织找茅盾证明,茅盾却说他不是党员,不便作证。秦德君亲自写了挂号信给茅盾,但始终未收到回复。1954年起,秦德君同志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后一直连任三、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秦德君调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1967年10月5日,秦德君再次沦为阶下囚,被关押在秦城监狱,长达8年之久。

1975年4月5日,秦德君被放出监狱。1979年被搬进了专供高级干部居住的北京复兴门木樨地高楼居住。1981年,秦德君听到茅盾逝世后被恢复党籍的消息后,她致信邓小平要求与沈雁冰一样,恢复她1923年的中国共产党党籍。邓小平对她的信作了批示,大意是:她1925年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以后的情况不了解。 1981年9月2日,统战部一位副部长邀请秦德君谈话,建议她重新入党。秦德君表示不接受追认。

1985年4月,秦德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角镜》月刊上发表《我与茅盾的一段情》。1988年,她在日本《野草》杂志发表文章《樱蜃》。1995年9月9日,秦德君90岁的生日,全国政协领导专程为之祝贺九十大寿。1999年1月12日,秦德君因病在北京去世。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发表文章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20年,秦德君在吴玉章的帮助下,参加“中国少年学会”,住在《新蜀报》创始人陈愚生家中。为了去俄罗斯学习,陈愚生准备带她去北京寻求李大钊同志的帮助。在临行前的晚上,吴玉章、叶秉成(川东道尹)给陈愚生与她饯行,秦德君因不胜酒力醉倒,同席的《新蜀报》编辑穆济波趁机将她奸污,为此她怀有了身孕,那年她才15岁。在当时的情况下,她不得已与穆济波同居。后因穆济波又侵害了一位女同学,并间接导致了那位女同学自杀,秦德君下定决心寻机脱离穆济波。1922年,秦德君独自前往上海市居住,与穆济波脱离一切关系,又因穆济波追到了上海,秦德君从上海离开,1925年,秦德君返回陕西省教书,虽与穆济波没有正式离婚,但两人的婚姻已是名存实亡。

1926年,秦德君在陕西西安与刘伯坚重逢(两人就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中相识),两人感情增进;1927年11月,秦德君为刘伯坚生下了一个女儿。后因好友王淑贞深爱着刘伯坚,秦德君选择离开刘伯坚。

1928年,秦德君决定前往日本求学,在陈望道的建议下秦德君找到了茅盾和自己一同前往日本。在日本,两人的感情日益升温,不久就开始同居。1929年,秦德君怀上了茅盾的第一个孩子,因生活不富裕,加之准备去苏联学习,有了孩子就是个累赘。于是,秦德君回到上海市,在叶圣陶处预支了一笔稿费做人工流产,由日籍医生“板板”实施手术。同年9月,再次回到日本,茅盾当时向秦表示坚决与原配夫人离婚,与其长相厮守。

1930年,两人返回上海,秦德君再次怀孕,而茅盾的妻子知晓了丈夫和秦德君的事后,坚决不肯和茅盾离婚。随后,秦德君与茅盾两人定下四年之约,即茅盾用四年时间写稿赚钱,用于与原配的离婚费用。茅盾为此,带她到附近照相馆照了一张六寸的合影,作为暂时分手纪念,而秦德君选择再次流产。一周后,当秦德君只身回到家中,发现同居的楼房人去楼空。失望与绝望之下,她服下200片安眠药。醒来后,她发现自己躺在红十字会医院里,从此心灰意冷,回到了四川老家。

1934年,秦德君为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和刘湘部第21军司令部任参议官王心卫结婚。四年后,王心卫因病去世,秦德君弃家出走,前往重庆市

1939年,秦德君在重庆和郭春涛偶遇,1943年,秦德君和郭春涛两人正式结婚。1950年,郭春涛在家中突然病逝。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秦德君这一生,太过苦了,仿佛命运把所有的不幸都安排给了她。五次婚姻,要么无情被伤,要么有情难寿,终不得圆满。犹如不死鸟经历五次淬火,在烈火中涅槃重生,秦德君在人生的磨难中依旧不改初心,坚强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她用自己的生命在奋斗,一次次的失败,她不改初心,从未放弃自己,她活生生地将自己活成了一只翱翔九天的火凤凰。(澎湃新闻 评)

她不仅集美貌、激情、浪漫、技能、忠诚之大成,而且,生命力特别顽强,多次涉险而过,最终行至高寿,笑看风云,牢牢把握自我历史的解释权。更离奇的是,秦德君一生的每次转折,都与中国现代历史的关键人物息息相关。(金羊网 评)

秦德君是一个天生丽质又富于感情的人,浪漫与倔强让她经历了人世的酸甜苦辣。(三湘都市报 评)

人物轶事

协助茅盾创作《虹》

在茅盾对《虹》的创作过程中,秦德君是参与者,包括一起讨论、口述、修改及誊写。女性叙述者长于抒情叙事的特点使小说带有少有的浪漫色彩。同时,秦德君也是《虹》的第一读者,她及时为茅盾写作提供修改意见,同时,茅盾写作中也借助了秦德君的女性视角。

秦德君与茅盾在日本居住期间,向茅盾介绍了其好友胡兰畦的曲折人生道路。胡兰畦早年入黄埔军校,组织过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去过德、法、英和苏联,见过蔡特金和马克西姆·高尔基,还坐过希特勒的女牢。胡兰畦的经历激起了茅盾的创作激情。茅盾以胡兰畦为生活原型,塑造了女主人公梅行素的人物形象。1929年4月,茅盾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虹》。在写作过程中,秦、茅两人通力合作,于当年7月搁笔,只完成了全书的三分之一。《虹》1~3章刊登于《小说月报》第26卷上,作者署名为M·D。全书于1930年3月由上海开明书店首次出版。

虽然茅盾在《亡命生活——回忆录(十一)》中回避了关于他与秦德君相爱、同居的生活记录,但秦德君在《火凤凰》中有所记述。甚至小说名字也是秦德君取的:“小说终于写成了,《虹》这个名字是我起的。”《虹》的创作也凝结着秦德君的心血。这是两人爱情的结晶、共同智慧的结晶。《虹》的创作有重要的秦德君因素。

从死囚牢里走出的女革命家

1949年5月17日,化名胡亚平的秦德君化装成一个贵妇人。她准备于当天下午4点半前,从福履里路(今建国西路)的息村,到拉都路(今襄阳南路)102号,联系镇守吴淞要塞的国民党海军人员起义的事情。秦德君刚走上马路,潜伏等候的特务一哄而上,两支枪分别对准她的胸膛和太阳穴,把她押送到福州路上海警察局。

在监狱,秦德君遭受非人的摧残,他们把秦德君赤身仰面绑在长板凳上,塞住嘴巴,一个人压住她肋骨,用铁钉钉她脚后跟,铁夹钳她手指。接着,他们又把秦德君绑住悬空吊起,用木棍、皮鞭抽打。秦德君浑身伤痕,生命垂危,但始终不吐半点机密。后因敌人急需活口,把她送到了警察医院。秦德君经施行抢救手术后,被安置在医院5楼的女病房内。5月25日,秦德君将有可能被押回监狱,继续受到拷问逼供。同日,上海战役。5月28日,胡兰畦到警察医院迎接秦德君,随后她被送到一位医生家中养伤。

参考资料

秦德君:从死囚牢里走出的女革命家.政协头条.2024-10-25

1999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人民日报.2024-10-26

火凤凰.豆瓣读书.2024-10-25

秦德君:被茅盾“遗忘”的女人.多媒体数字报.2024-10-25

秦德君:被茅盾“遗忘”的女人.搜狐网.2024-10-25

茅盾刻意回避婚外情:女方曾曝为其两次堕胎(图).中国新闻网.2024-10-25

看尽一世繁华与孤寂,她走完自己95年的岁月.澎湃新闻.2024-10-25

秦德君要求恢复党籍事件始末.光明网.2024-10-25

重庆辛亥英烈之忠州骄子秦希文.辛亥革命网.2024-10-26

传奇女子秦德君.新浪娱乐.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