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瑜
丁瑜(1926年-2020年6月16日),男,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善本专家,1949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1950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班毕业,历任北京图书馆中文编目组组长,善本特藏部组长,善本部副主任,文化部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20年6月16日,丁瑜先生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人物生平
1949年北大中文系毕业。
1950年北大图书馆研究班毕业,历任北京图书馆中文编目组组长,善本特藏部组长,善本部副主任,文化部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2020年6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丁瑜先生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主要成就
丁瑜先生长期在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善本特藏部善本组工作,从事古籍采访编目、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为国家图书馆采进接收大量珍贵古籍、形成宏富善本馆藏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参与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享誉全国。他参与编纂,使大批珍稀孤罕的古籍化身千百,服务社会。他在国家重要古籍修复工程《赵城金藏》修复后,与肖振棠共同撰写了《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一书,这是全国古籍修复行业第一部实践和理论总结之作。丁瑜先生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后热心指导和推动古籍保护各项事业发展。通过他为国家文物局所做的鉴定,促使海外大量中华珍贵古籍回归祖国。丁瑜先生晚年在国图同人协助下,将毕生著述合为《延年集》,由国图出版社出版,表达了国图同人对丁瑜先生的敬仰之情。
主席回信
2019年9月8日,习近平给中国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包括丁瑜、薛殿玺等同志。习近平在信中提到,他们离退休后仍心系国图发展和文化事业,体现了他们对“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的坚守。习近平向国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主要著作
丁瑜先生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以及《中国的目录学古代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的比较研究》等论文。
人物评价
丁瑜先生宅心仁厚,胸怀坦荡,潜心工作,提携后学,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享有崇高威望和声誉。2019年国家图书馆百十年馆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丁瑜等国图8位老同志回信,称赞了丁瑜先生等老同志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拳拳坚守之心。
丁瑜先生是一位高简、淡泊、深藏若虚、与世无争、不求闻达、洁身自好的文化人,这在今天这个非常现实的社会中不多见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沈津先生。
参考资料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3-15
著名古籍保护工作专家丁瑜逝世,曾整理保护大批珍稀孤罕古籍.澎湃.2020-06-18
丁瑜先生《延年集》出版.中国古籍保护网.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