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技师学院
山东矿技师学院始建于1973年,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学校隶属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集技师、高技、中技以及成人教育、各种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院校。
学院始建于1973年,1998年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通过国家重点技校ISO9001贯标复评,2010年被批准改建为山东兖矿技师学院。
截至2023年7月,学院有三个校区,在册职工542人。共有专兼职教师2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讲、高级实习指导教师120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2人。学院现有济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导师工作室1个。拥有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焊接技术、数控加工、机加工、钳工等大型实习车间12个、实训室50间、校外实训基地20余家。2019年,投资2098万元建成省级特种作业实操考试点,可以承担14个相关专业的实操培训考试,建设规模和装备水平达到全省一流。
历史沿革
1973年8月,山东兖矿技师学院的前身——山东煤矿兖州技工学校成立,隶属于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管理。
1979年1月,山东煤矿兖州技工学校改由煤炭部和山东省煤管局双重领导。
1983年,学校由部管下放到兖州矿务局管理,并更名为“兖州矿务局技工学校”。
1984年,兖州矿务局技工学校正式搬迁到邹县城东新建校区。
1996年,原兖州矿务局技工学校和基建技校重组为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技工学校。
1997年9月,煤炭工业部认定学校为“部级重点技工学校”。
1998年6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学校为高级技工学校。
2005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为“金蓝领”技师培训基地。
2010年11月,兖矿能源高级技工学校改建为山东兖矿技师学院。
2016年4月,兖矿集团公司整合职教资源,将兖矿集团高级技校、兖州矿区职工大学、中国煤炭环保安全培训中心三校合并。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办学设施
学院设技师部和高级技工部,现有三个校区,占地347.2亩,建筑面积近10万m2。固定资产总值超亿元,教学仪器设备价值4000余万元,图书资料175905册。学院目前拥有电工电子、PLC、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各类实验室43个,综采、数控、机加工、焊接等实习车间24个,校外实训基地20余家。总面积1500m2的模拟煤矿综采工作面被原煤炭部命名为“华东地区煤炭院校兖州实习中心”。教学楼、实习实验楼、电教图书楼、学生公寓、食堂、澡堂、卫生所、体育场等教学、生活服务设施配套相继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由此得以有效提升,极大满足了教学、学习、生活的需要。
人才培养
学院先后与兖矿能源所属单位、新汶矿业、徐矿集团、安徽国投、威海环翠区企业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双方经常性地走访、考察、合作,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定向委培、订单式和实习预分配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均与2个以上专业对口、技术和设备先进的大中型企业签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学院还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更新和项目攻关活动,近年来先后有《矿用运输巷道语音报警集中控制装置》、《矿用风机电磁启动控制装置》等十多项研发技术应用于企业实践,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部分定单培养合作企业:兖矿能源、海尔、海信集团、特锐德电气、魏桥创业、众泰汽车、比亚迪、东方航空、金田热电、新疆能化等。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山东兖矿技师学院的创业历程,曲折坎坷,步履维艰,学校数次变迁整合,几度寻求发展方向,正是这样的磨难,砥砺了技师学院人的志气,磨炼了技师学院人的意志,坚定了技师学院人的信念,形成了技师学院人“抢抓机遇,奋发图强;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务实重效,勇于创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又为山东兖矿技师学院的快速发展鼓风扬帆,提供了不竭动力。
校园环境
校园地图
学院地址
汽车站乘9路,火车站乘1路北线、15路,邹城东部地区乘101路、106路、213路至兖矿技校站下车。
参考资料
技高一筹|山东兖矿技师学院:锻造示范性技工教育培养基地.搜狐网.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