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罗尼亚东方佣兵团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加泰隆语 Company),全名加泰罗尼亚东方佣兵团(Catalan Company of the East),又称“大佣兵团”(Grand Company),被认为是西欧中世纪最早出现的正规雇佣兵组织。
介绍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最初创建于1281年,初始成员包括1500名骑士和4000名西班牙轻步兵(Almogavars),主要作为阿拉贡王国军队的一部分在西西里王国一带与安茹王朝作战。
1302年,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贡王国和法兰西的安茹家族就西西里战争达成了停火协议。骤然消停的战争让大量响应阿拉贡国王的伊比利亚战士们不知所措,他们只好滞留在当地,抢劫滋事,让阿拉贡国王恼怒不已。
一个叫罗杰的南意大利落魄贵族及时把握住了机遇,向国王建议让佣兵团接受他的率领,他会带他们去东方实现就业。国王一听,如此甚好。退伍军人一听,如此甚好。
罗杰统领的加泰罗尼亚佣兵团不仅有加泰罗尼亚人,也包含了伊比利亚其他地区的战士,甚至还有一些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除了正兵接近6000人之外,罗杰又雇佣了数量可观的军仆。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主要战斗力是那4000名轻步兵,刨去部分弓弩的士兵,主要都是来自伊比利亚半岛内陆的突袭者(Almogavar)。他们是牧羊人、农夫、樵夫,在家乡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年会定期找穆斯林抢点救济金,这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战争经验。他们的装备很差,很多人除了一顶铁质头盔外就没有其他护具了,少部分富有的人也就多一件满是窟窿的半身锁子甲或皮质胸甲。他们常用的武器有一根1米多长的矛,4—5条80厘米左右的标枪,放羊用的投石索,一柄类似屠夫用的剁肉刀coltell或短剑用于短兵相接。
伊比利亚半岛的突袭者习惯那种三五成群的散阵自斗,但也能在对付训练有素或者大股骑兵时结成密集的方阵与之对抗。加泰罗尼亚佣兵团的骑兵则起掩护作用,防止敌人对突袭者的迂回包抄,并在胜利后对溃逃的敌人发起追击,扩大战果。他们当中既有根正苗红的西欧骑士,亦有许多皈依或不皈依基督教的穆斯林轻骑兵。
1303年1月,罗杰和他的佣兵团集体转移到君士坦丁堡战役,在那里他受雇于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娶了皇帝外甥女并获得“大公爵”的称号,成为拜占庭皇帝的驸马,双方在联姻的基础上缔结了雇佣关系。在君士坦丁堡势力十分强大的热那亚商人对新来者很不满意,他们多次以债务为要挟要求皇帝驱逐这帮乡巴佬。皇帝表面附和热那亚共和国商人,背地里却把热那亚人要动手的消息告诉了罗杰。虽然岳父明面上没表示什么,不过懂事的女婿挑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一帮小弟砸了热那亚人的社区,蛮得像驴的热那亚人欺负弱得像羊的希腊人可以,但碰到内行的就不行了,这一次被砍掉好几千颗脑袋。该次事件几乎让热那亚人在君士坦丁堡战役的商业网络陷于瘫痪。
惹了事就不能待君士坦丁堡了。罗杰又带着他那一大票刚见识了花花世界的小弟转移到了广阔的小亚细亚半岛,一边为拜占庭帝国收复失地,一边创造人生价值。
在沿海城镇埃尔德克附近的古代废墟,加泰罗尼亚佣兵团袭击了在当地游牧的突厥势力。按照罗杰本人的宣称,造成了10000名新穆斯林步兵和3000名突厥骑兵的死亡,缴获的牛羊马匹不算,连带来不及逃走的数千名妇孺在数月后缴纳了巨额赎金。
在内陆的阿拉克斯,加泰罗尼亚佣兵团正面打败了由12000名步兵和8000名骑兵组成的突厥邦国联军,据说联军方面只有500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侥幸活着离开战场,军事重镇费城落入佣兵团手中。
在基布拉斯特,加泰罗尼亚佣兵团找到了正在小亚细亚半岛内陆深处重组的突厥邦国联军,面对拥有20000名步兵和10000名骑兵的联军,罗杰没有气馁。他设法诱使突厥人离开山谷,在平地上用长矛和标枪击溃了他们,按照佣兵团一方的说法,造成了6000名突厥骑兵和12000名突厥步兵的死亡。
这些浮夸的战绩如果都属实,足以收复整个安纳托利亚半岛。不过屡战屡胜倒也说明佣兵团战斗力不凡。过去让十字军骑士和拜占庭军团畏若虎狼的突厥弓骑兵没能在兵种体系完备的加泰罗尼亚佣兵团身上刷出史诗胜利,他们引以为豪的骑射本领被突袭者凶悍的标枪雨压制,下马的突厥骑士则被突袭者用剁肉刀像猪狗一样屠宰。
佣兵团在进入小亚细亚半岛后,与皇帝派来协助自己的阿兰人雇佣兵发生冲突,致使大部分阿兰人离开队伍。随着佣兵团在对抗突厥人的战事中节节胜利,弗洛野心不断膨胀,意图在小亚细亚自立为王,招募了3000突厥人入伍。同时佣兵团纪律败坏,经常抢掠拜占庭居民点。
节节胜利的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在1305年返回巴尔干半岛,拜占庭人以庆功宴的名目诱使罗杰和他驻扎在加里波利半岛的雇员们分离。1305年4月,弗洛被皇帝暗中指使的阿兰人伏击杀死,当一部分跟随罗杰赴宴的佣兵团成员也被无情杀害,佣兵团在君士坦丁堡的总部亦被烧了个精光。
新首领Ramon Muntaner率领剩余的数千佣兵团成员经苦战逃脱了拜占庭的围剿。
为了彻底剿灭他们,拜占庭皇帝在热那亚黄金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包括希腊人、意大利人、阿兰人、突厥人在内的庞大军队,数量号称多达50000人。
领导新丧加之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佣兵团制定了转移止损的计划。加泰罗尼亚佣兵团从巴尔干半岛东部沿海向西部沿海机动。行动缓慢的皇帝军队根本无法赶上他们,小股快速机动部队即便能赶上也无济于事。
在得到来自阿拉贡和突厥人的增援补充后,元气稍复的佣兵团与保加利亚结盟,报复性地大肆攻掠帝国的色雷斯地区。1308年,佣兵团南下至希腊色萨利地区,以塞萨洛尼基为基地洗劫了东正教圣地阿苏斯圣山。此后佣兵团又先后受雇于西西里王国国王腓特烈三世和法国的瓦罗亚公爵查理。
后期活动
1310年,雅典公国公爵沃尔特五世雇佣加泰罗尼亚佣兵团进行作战。佣兵团为公爵夺取了三十座城堡,但战争结束后,公爵只给一小部分佣兵团成员付款并加以留用,而没有按期向佣兵团其余成员支付约定报酬,并试图加以驱赶。佣兵团遂于1311年3月15日在赛菲索斯河(Cephissus)附近与公国军队兵戎相见。
公爵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其骑兵据称有6000人,其中包括700名法兰克王国骑士;而步兵总数号称在2万人以上。相比之下,佣兵团只有2000骑兵(包括1100突厥轻骑兵)和4000步兵。更有甚者,佣兵团中的突厥人还不信任指挥者,坚持与大部队分离列阵。尽管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佣兵团却聪明地在山丘上布阵,挖掘了防御性壕沟,设置了拒马尖桩,掘开河道,将自己阵前的土地淹没为一片泥泞。
佣兵团将突袭者布置在山上,两侧是骑兵。
公爵过于相信自己手下法兰克重装骑士的战斗力,鲁莽地带领他们向佣兵团正面冲锋。然而,能够顶住标枪雨并突破路障靠近山顶的骑士和扈从少之又少,而且他们还被破碎的地形和泥沼切割成无数股。
结果,苦战不利的雅典公国军队全部陷入泥沼,公爵和大部分骑士均阵亡,剩余的公爵部队也被突厥人驱散和屠杀。随后佣兵团占领雅典。
佣兵团请求阿拉贡王国国王向其派遣一名公爵来统治公国,但国王任命的所有公爵从未到过雅典,佣兵团在足足70年间成为雅典公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佣兵团统治下,雅典公国的语言和法律逐渐受到来自遥远阿拉贡的巨大影响。
14世纪70年代,佛罗伦萨贵族尼利欧·阿克希阿亚里一世(Nerio I Acciaioli)率领来自纳瓦拉的佣兵部队进攻雅典公国,1374年占领公国西部的麦加拉,1379年占领底比斯,1386年侵入雅典下城区。1388年,佛罗伦萨人在决定性的Kaledes战役中大败加泰罗尼亚佣兵团,5月2日攻占雅典卫城。至1456年公国灭亡时,加泰罗尼亚佣兵团的名字已经湮没无闻。
评价与相关文献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的事迹在西欧一向被视为具有传奇性,尤其是以少胜多的赛菲索斯之战,往往被与中世纪另一场轻步兵依靠泥泞地势战胜优势重骑兵冲击的著名战役——阿金库尔战役相提并论。关于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前期的事迹,一度担任佣兵团首领的Ramon Muntaner在离开佣兵团后(1309年左右)曾撰写一部编年史(Crònica)加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