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人物简介
个人经历
1994.09-2002.0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获学士及硕士学位
2004.08-2009.08,美国伊利诺大学城市规划与政策博士
2009.08-2011.1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2011.12至今,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2010.12至今,中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
2010.03至今,亚洲发展银行同济大学城市发展中心城市发展专家
2009.12至今,城市规划学刊,专栏编辑
2004.08-2009.08,国际城市规划,海外编辑
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城市研究学术杂志Cities审稿
美国规划师协会成员
国际中国规划协会成员
美国规划女教授联合会成员
2009-2010,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011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计划
国际化城市标准比较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大课题,获2000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一等奖(排名第三)
2010年教师讲课比赛最佳讲课内容形式表达奖
2009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研究方向:城市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规划理论、国际比较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速铁路站点设置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基于京沪高速铁路和武广客运专线沿线38个城镇的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201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高铁站点对沿线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20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计划,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周边社区互动发展机制及空间规划原则研究:以上海市为例,项目负责人,2012-2014
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国外发展战略决策智库丛书2010",《城市研究手册(社会卷第三卷)》,项目负责人,2010-2011
广州市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项目,广州CAZ和次级CAZ的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研究,项目负责人张庭伟,第二负责人,2008-2009
美国伊利诺大学大都市研究所资助项目,芝加哥混合土地使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张庭伟,第二负责人,2008-2009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吴志强,2010-2011
上海市规土局,后世博上海城市战略规划研究: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看上海城市未来发展规划战略,项目负责人徐毅松、唐子来,负责纽约专题,2011-2012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版)《城乡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同济大学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孙施文,2011
麦克阿瑟基金会资助,芝加哥大都市区城市规划署社区调查与规划2005-2009
芝加哥大都市区城市规划署项目,2040芝加哥区域综合规划,城市设计战略研究,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研究2008
芝加哥南部市长联合会资助项目,芝加哥南部地区Calumet河滨水地区经济走廊发展研究2007
咨询项目:上海闵行区高密度地区再开发概念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2012
宝山区转型发展概念规划,2011-2012
山东省莱芜市北部新城发展战略规划,2011-2012
启东市江海产业园发展概念规划,2010-2011
安徽宿州市发展战略规划,2009-2010
学术发表张庭伟、王兰(著),从CBD到CAZ:城市多元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与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
王兰、刘刚,上海市和芝加哥中心城区的邻里再开发模式及规划——基于两个案例的比较,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4期
王兰,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框架及实证,规划师,2011年第7期
王兰,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芝加哥和上海的比较,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2期
王兰,规划评价:过程和成果,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6期
刘刚、王兰,协作式规划评价指标及芝加哥大都市区框架规划评析,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6期
王兰、刘刚,20世纪下半叶美国城市更新中的角色关系变迁,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4期
王兰,建立在优势之上:城市邻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
王兰,大尺度可持续城市发展:从纽约到洛杉矶的经验,译自E.Blakely和A.Kalamaros英文文章,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第6期
王兰、吴志强,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加入WTO后面对的挑战,规划师,2000年4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