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镇
平潭镇是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下辖镇,位于惠阳区北部,与惠城区马安镇、惠东县大岭街道接壤。截至2023年12月,平潭镇常住人口约4.85万人;辖区土地总面积为99.6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和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惠阳区平潭镇沿路大道118号。
平潭镇境内有西枝江、梁化河、大湖溪水3条河,总长约30千米。平潭镇建于明末清初,具有350多年历史,地理位置优越,福州—昆明公路、莞惠、广州—惠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惠州平潭机场位于镇内,陆空交通便利。平潭镇是惠阳区传统农业大镇,主要种植水稻、甜玉米、蔬菜、根生果、粉葛、柑橘等,2021年该镇粮食产量14738吨,是惠阳区产粮最多的镇街。平潭镇聚焦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行业,打造智造高地产业平台和单项冠军;重点发展临空服务、国际贸易等产业,同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平潭稻乡田园风光示范带”、深圳市都市圈、大湾区后花园和周末度假地。2023年平潭镇前三季度实现GDP22.48亿元。
平潭镇文化源远流长,域内有谭公古庙、西河古庙古迹,中国AAA景区东平窑陶瓷文化园位于平潭镇新田埔村。
历史沿革
平潭圩始建于明朝,先叫谷龙圩(今示范场),后有新布店(今田埔),然后再在现平潭圩位置上发展成为集市。该地原有一口水塘,水深10丈,有泉水涌出,好似一展平潭县,潭的两边是小山岗,后来人们挖平山岗,填塘成平地,建起店铺,故取名叫坪潭,后称平潭。
清同治九年(1870年),属通安约堡。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第十四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三区(区府设在横沥)所辖。
1950年,属平潭区(五区)。
1951年,属二十三区(水口区)。
1957年12月,属平潭乡。
1958年10月,属平潭公社。
1962年4月,属马安区新光公社和平潭公社。
1963年2月,属平潭公社。
1984年1月,属平潭区。
1987年1月,平潭县撤区设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平潭镇辖1个社区和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惠阳区平潭镇沿路大道118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平潭镇地势呈西南向东北自低至高走向,丘陵地区占大部分。
气候特征
平潭镇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1℃。全年无霜期340~350天。雨量充沛,正常年雨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
水文
平潭镇境内西枝江贯通东西,河床含大量优质沙,沿江两岸多为冲积平地。有暗河1条,离地面约37米,河流方向,为从东南的西枝江向西北流入东江。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2月,平潭镇常住人口约4.69万人,流动人口约5700人。
经济
在新的世纪,面对日愈激烈的区域竞争、优势竞争,平潭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转变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更好的投资环便,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狠抓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镇,倡导文明之风,营造良好的氛围。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99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35%;地方财政一般收入710万元,比去年增长78.5%;工商税收1597万元,增长56.4%;农民人均纯收入6177元,增长14%。平潭县工业用地资源较为,一期占地138万平方米的怡发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已落户企业35家,其中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钢生产基地——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阳光(惠州)有限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投资的长运(惠州)工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农业大镇,平潭充分发挥全国35个部省共建新示范点之一——阳光村的示范作用,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该镇已建成标准化农田近3万亩,初步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一村一品”农业颇具特色,优质稻、根生果、、红葱、大蒜等都是该镇农业的响亮品牌。
2018年,平潭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73亿元,同比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4%;工商税收1.33亿元,同比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1亿元,同比增长10.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26亿元,同比增长57.4%;进出口总额3.38亿元,同比增长49.4%。
第一产业
平潭县是惠州市卫星城镇。平潭镇党委、政府坚持实施“工业立镇”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广汕公路(福州—昆明公路)旁开辟了占地138万平方米的塘背园工业园和面积38万平方米的插花工业园。有麦科特光学仪器城等20多家企业在平潭落户,工业发展蒸蒸日上。怡发工业园总规划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工业园一期规划占地138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已完善(六通一平)。已引进经落户项目共37家,建成投产、试产项目26家,占地67.5万平方米。在建项目2家,占地6万平方米。筹建中的项目4个,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已倒闭项目1家。一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二期占地60万平方米,整体土地基本平整,基础设施在完善过程中,已落户企业1家,占地5万平方米。该企业已取得土地使用权,于2009年4月动工建设。三期规划控制面积2.3平方公里。在一、二期完成后继续推进开发。总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2亿元人民币。
第二产业
平潭是惠阳区的农业大镇,也是惠州市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全镇有耕地面积41120亩,其中水田19100亩。平潭县水资源丰富,土地广阔肥沃。平潭镇政府在致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坚持以农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三高”农业、“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商品农业,全镇年蔬菜生产总值达3000万元。惠阳区平潭蔬菜批发市场是平潭镇及周边乡镇商品蔬菜流通的主要窗口。蔬菜批发市场在惠阳区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期工程于2000年1月开始兴建,总投资310万元,占地1万平方米,2001年9月竣工投入运作,是平潭县及周边乡镇蔬菜流通的主要窗口。特色农业平潭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总面积96.8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5万人。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9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10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省级优质粮食示范基地位于镇,现已建成标准化农田2万多亩,初步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近年来,镇坚持“农业立镇”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一村一品”农业迅速发展。2009年新圩村种植根生果、合川苕葛1680亩,张新村种植红葱、大蒜800亩,红光村种植青椒5000亩,阳光村种植玉米2800亩等特色农产品,远销东莞、深圳、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3.9亿元。特色农产品平潭镇主要特色农产品有红葱、粉葛、淮山、青椒、甜玉米等。红葱是调味品蔬菜作物,在平潭镇张新村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达到12750吨。张新村出产的红葱外表鲜红美观、质地透盈、辛辣味浓、香醇可口,是调味之佳品。合川苕葛主要分布在平潭镇新圩村,常年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量达到6000吨,其生产过程是采用“无公害”生产,营养价值高,香味浓郁,是汤料之佳品,享有“回归大自然的绿色食品”的美誉。根生果主要分布在平潭镇新圩村,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达到6000吨。新圩村种植基地出产的“欣淮”牌淮山质脆、汁多、纤维少,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青椒在平潭镇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7000多亩,年产量达到21000吨。主要种植基地在红光村,其出产的青椒果色浅绿、果表光亮、果实较大、微辣、肉脆可口、品质佳、商品性好。甜玉米主要分布在平潭镇阳光村,常年种植面积15000多亩,年产量达到18750吨,其肉嫩味甜,口感尤佳,富含蛋白质。
第三产业
平潭镇金融完善,镇内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可为客商提供结汇、兑汇、退税和信贷等高效优质的服务。平潭农贸市场和解放街是平潭镇内的商品购物服务中心,拥有、零售、服务等门店、网点200多家,商品年销售4000多万元。
社会
社会保障
2018年,平潭镇超额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任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800元、1280元和1750元,全年发放五保、低保等补助资金838万元,帮助困难群众1107人。新增城镇就业653人,城镇失业登记率2.12%。,免费为4.5万常住人口提供健康体检,为60岁以上人群进行免费疫苗接种。
基础建设
平潭镇地理位置优越,广汕公路(福州—昆明公路)、广州—惠州高速公路贯穿全镇,直达惠州、永平公路、疏港大道连接、大亚湾。距惠阳区区30公里,惠州市区19公里,惠州站25公里,惠州港35公里,中海壳牌城40公里,深圳市85公里,盐田港75公里,广州市129公里。惠州平潭机场位于镇上,开通了北京、上海市、等多条中国航线。陆空交通非常便利。自来水厂2001年12月开始动工,至2002年9月竣工,10月投入运行,总投资580万元。水厂选址在川龙村山,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取水点水质好的的西枝江。供水网管铺设覆盖整个居民区和工业开发区,长约8公里。日供水9000吨,供水目标18000吨,远期供水目标4万吨。水厂在建设中得到慈辉(佛教)基金会和杨洪先生的大力支持。平潭镇110kv变电站占地2.3万平方米。变电站采用二条110kv双回路电源供电,10kv线路覆盖全镇每个村,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均达到国家标准,电力供应充足,为生产提供了可靠。平潭镇通讯完善,具有装机容量1万门的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开通了宽频上网,移动通讯信号覆盖良好。
为了加快该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美化环境,该镇2008年投资200多万元进行城镇改造,主要有交通路口改造、铺设下水道、建造沿路绿化带和安装路灯。黄塘新区的下水道已铺设好,鱼苗场新区的街道与天源路的接口已经改造好,路灯和绿化工程。
发展规划
2010年是我区推进珠三角现代服务业活力区、惠州市全民创业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先行区“三个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平潭县镇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围绕“建设文明平潭、打造航空物流新城”的主要思路,细化工作,强化制度执行力,推动平潭经济社会发展上新台阶。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建设绿色富裕新农村作为我区的农业大镇,我镇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继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今年着重抓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鹊地片、省级优质稻现代化示范基地、阳光村的喷灌及“四季绿”高科技观光农业园建设。继续加快三山截洪渠、梁化河陂头、新田埔环山渠建设和平潭围加固、新鹤围险段加固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抵御灾害能力。
二是加快特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学编制农业生产布局,重点打造根生果、粉葛,青椒,红葱,甜玉米四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带。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农技水平。通过开展培训班和农业技术咨询,抓好光辉村国家级粮食创高产示范区和省级农作物良种区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四季绿”公司良好的品牌及市场优势,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重点搞好红光村、阳光村田头市场以及阳光村现代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民生服务。我镇将统筹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民生,继续抓好光辉村、阳光村、平潭村、川龙村小组道路硬底化建设、光辉、房坑村农村饮水安全和贫困户住房改造,在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实效。
四是致力改变基层执政理念,把教化群众、净化作为农村执政工作的根本任务,巩固基层政权。加大新农村规划整治力度,美化净化农村生活环境,擦亮“部省共建新农村示范点”阳光村和“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圩村两块牌匾,以点带面推动精神文化生活进农村,改善村风民风,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建设文明新农村。
教育
平潭镇加大了教育投入,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8所,幼儿园2所,2008年在校学生4531人,教育事业取得较大的发展。平潭中学教学楼于2008年5月开始兴建,11月竣工交付使用。教学楼占地面积513平方米,建设面积2900平方米,总投资100万元。花园式常青春实验小学常青春实验小学在平潭镇鹊地村。1999年由惠州市常青春公司董事长陈光裕先生捐资250万元改建。学校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开设了电脑和英语教学。平潭镇不断加强初级卫生保健队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了镇、村二级医疗机构。平潭医院科室齐备,医疗设施完善,具有较高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
平潭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是该镇为了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而兴建的。总投入60万元,从2001年3月开始动工,于2021年投入使用,是一所规格较高、条件较好的计生服务所。
文化
文物古迹
谭公古庙在流经平潭镇的西枝江边上有一座“谭公古庙”,相传有五百年历史,一直香火绵绵。古庙前有一大一小两棵古榕,因长势特别,双双相依,当地人称它们为“夫妻榕”。应该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发生,因无法考证也就不便瞎说,反正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离不弃的夫妻榕就这么的一直在古庙前依偎、呢喃情人树“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当年的董永和七仙女信誓旦旦、思恩爱表,唱着这首歌谣开始了他们幸福的生活。立在风雨中的情人树,也许就是他们的化身。多少年来,手牵着手,根连着根,一起经历风霜洗礼,共同沐浴阳光雨露。“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核”,他们用行动实现着他们的诺言。仙人足迹西河古庙的传说,也许只是个传说但流水潺潺的山涧中那硕大的仙人足迹告诉人们:仙人是真的曾经来过,真的!也许这足迹是巨大了些,但仙人嘛,脚印大也就不足为奇了西河古庙传说在几百年前,善良美丽的七仙女来到了这个叫西河的地方。她看到这里的百姓靠天吃饭,主活清贫,便留了下来,带领大家一起垦荒,耕作。不久,西河人们便过上了富足安生活生活。后来,质朴的百姓百姓怀着感恩的心情,建起了这座西河古庙。西河古庙连年香火不断,有对执着的夫妻更是用他们的毕生守照顾着照顾着它。
交通
交通网络平潭县是惠阳区的交通枢纽,也是粤东地区的交通要塞。福州—昆明公路、广州—惠州高速公路、永平公路穿境而过,直达惠州港、惠州、深圳市、东莞、广州市、汕头市等地;位于镇内的惠州平潭机场,辟有北京、上海市、杭州市等国内多条航线,陆空交通便利。
获得荣誉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平潭镇榜上有名。
参考资料
平潭镇简介.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2024-03-21
惠阳区平潭镇人民政府办公信息及各办公室职能.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2024-03-21
惠阳区平潭镇: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三产融合振兴乡村.惠州文明网.2024-03-26
惠阳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惠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06-14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地名介绍.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地名介绍.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