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阻力
干扰阻力,飞机各部分之间由于气流相互干扰而产生的一种附加阻力。它不但在机翼和机身之间可能产生,而且在机身和尾翼连接处、机翼和发动机短舱连接处也都可能产生。
干扰阻力的性质接近于压差阻力,将飞机的组成部分(机身、机翼、尾翼等)单独放在空气中产生的阻力的总和,往往小于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后产生的阻力,这部分差值,就是干扰阻力,干扰阻力的减小,只有通过在各个部分的连接处加装整流片或整流蒙皮,削弱相互之间的干扰,才能够见小干扰阻力。
产生原理
如图所示,气流流过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由于机翼和机身二者形状的关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气流的通道。在A处气流通道的截面积比较大,到C点翼面最圆拱的地方,气流通道收缩到最小,随后到B处又逐渐扩大。根据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C处的速度大而压强小,B处的速度小而压强大,所以在CB一段通道中,气流有从高压区B回流到低压区 C的趋势。这就形成了一股逆流。但飞机前进不断有气流沿通道向后流,遇到了后面的这股逆流就形成了气流的阻塞现象,使得气流开始分离,而产生了很多旋涡。这些旋涡表明气流的动能有了消耗,因而产生了一种额外的阻力,这一阻力是气流互相干扰而产生的,所以叫做“干扰阻力”。不但在机翼和机身之间可能产生干扰阻力,而且在机身和尾翼连接处,机翼和发动机短舱连接处,也都可能产生。
物理措施
从干扰阻力产生的原因来看,它显然和飞机不同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如果在设计飞机时,仔细考虑它们的相对位置,使得它们压强的增加不大也不急剧,干扰阻力就可减小。对于机翼和机身之间的干扰阻力来说,中单翼干扰阻力最小,下单翼最大,上单翼居中。
另外,还可以采取在不同部件的连接处加装流线型的“整流片”或“整流罩”的办法,使连接处圆滑过渡,尽可能减小流管的收缩的扩张,继而减少漩涡的产生,也可减少“干扰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