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橄榄绿疣猴

橄榄绿疣猴

橄榄绿疣猴(学名:Procolobus verus),又称绿疣猴或范贝登疣猴,是猴科中的一种灵长目

形态特征

橄榄绿疣猴头体长43-50厘米;尾长52-80厘米;雄性体重3.3-5.7千克雌性体重3-4.5千克。它是所有疣猴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雄性平均体重为4.6公斤,雌性为4.1公斤。像其他疣猴种,臀疣很小,尾巴很长,颊囊也比一般猴子小,它们与叶猴的区别在于没有拇指,虽然其他手指特别长,而拇指已退化成一个小疣,故称疣猴。全身披有橄榄绿色的皮毛,背部呈褐色,下体胸腹部则呈暗灰色。圆形的头具浅灰色的毛发,前额的每一侧有涡流状灰色短冠毛,无毛黝黑的脸庞周围有沉闷的白色胡须围脖。围绕耻骨区的皮毛白色,无论雌雄的亚成体和雌性的生殖器一样肿胀,可能是为了防止在雄性未成年时,被成熟的雄性驱逐出群。橄榄绿疣猴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与所有疣猴属一样,橄榄绿疣猴的前脚拇指严重退化,而后脚保留了五个趾。与其他非洲疣猴物种相比,橄榄绿疣猴的脚也异常地大。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多哥。

栖息环境

栖息在由低地到海拔3000多米以上高处的热带雨林中。居住的森林包括干半落叶林、棕榈林、森林边缘,沼泽森林和废弃的耕地。

生活习性

橄榄绿疣猴是昼行性物种。树栖性较强,在树丛间行动迅速。生活在5-20只组成的小群族中,有一只成年雄性、一些雌性和一半未成年的幼仔。多个雄性也会组成未达到繁殖年龄的猴群。群族成员非常安静,很少用大声鸣叫沟通。这是一种胆小和安静的猴子,穿过浓密的丛林间可一次跳跃移动10米,在树木的高处攀登喂养幼仔。遇到豹子等捕食者,胆小绿疣猴的主要反应是在茂密的枝叶间移动或在原地静静地躬背蹲着。完全素食,以嫩叶和花为主,饮食中27%来自藤本植物,花费大量时间觅食。也吃水果和种子,比例按季节性数量不同,但很少摄入成熟的叶片。它们的饮食主要由幼嫩的叶子组成,通常避免成熟的叶子部分。这与它是一种具有小体型的前胃发酵动物有关,需要获取高质量的饮食。橄榄绿疣猴利用这种类型的发酵也与它们不食用水果有关,因为含有高酸度的水果会过度降低胃的pH值,对其中生活的微生物产生负面甚至致命的影响。

繁殖

橄榄绿疣猴没有特定的繁殖季节,妊娠期5-6个月。雌性每两年怀孕一次,通常每次只产一个幼仔。雌性约3至4岁达到性成熟,雄性约5至6岁。发情期间雌性的会阴性器官会膨胀。雌性在幼仔里会用嘴里携带他们的幼仔行动,这是在其他疣猴属种类中没有观察到的行为。随着幼仔的成长和成熟,它们会扒在母亲的腹部下随其行动。母亲会为幼仔提供淡奶,刷理毛发和保护。雄性在照顾幼仔中的作用还没有报道。该物种最长寿命达30年。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该物种受到的主要威胁是由于其森林栖息地丧失和狩猎,特别是在其分布范围的非洲东部地区减少的更多。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灵长目红色名录——近危(NT)。

参考资料

Procolobus verus.The Red List Partnership.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