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
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位于苍溪县腹心地带,学校始建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是苍溪县创办最早的三个学校之一,具有鲜明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占地近20000平方米,在校学生1200人,23个教学班,在岗教师63人。学校先后被评为苍溪县“教学管理达标学校”、首批“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广元市“校风示范学校” 、“教学研究示范学校”、 “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学校”。
学校历史
1852年至1875年(清同治光绪年间),本地乡绅在歧坪场文昌宫同建歧坪义学;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改科举设学堂,在歧坪场三元宫成立元坝镇歧坪初等小学堂。
1914年(民国三年),改为元坝镇歧坪场公立国民学校。
1923年(民国十二年),由宋江、元坝、王渡、东溪各地人士捐资在歧坪场文昌宫兴建元坝镇歧坪场公立第二宋水高等小学校,次年二月开班授课,由李棱椿任校长、冯子肃任教导主任。
1925年(民国十四年),歧坪场公立国民学校与歧坪场公立第二宋水高等院校小学校合办。
1929年(民国十八年),第二宋水高等小学校改为第二宋水高级小学校,继任校长毛善白、侯峨峰;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驻苍溪县,第二宋水高级小学校停办,各乡成立工余学校。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2月,苍溪县第二小学成立,由侯恶峰任校长;同年秋季“苍溪县第二小学”改为“苍溪县歧坪完全小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改称为“苍溪县歧(坪)白(庙)乡中心学校”;同年十月,改为“苍溪县第二区歧白乡中心学校”。
1950年后,定校名为苍溪县歧坪小学、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
— 整理自《苍溪县志》、《广元市教育志》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占地近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二幢、标准的学生公寓及生活用房。设有微机室、语音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学校为中心完小,辖村小、幼儿园各一所。
师资力量
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在岗教师6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44人,学历提高率达85%,中级职称2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0人。
学术研究
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教师、学生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和作品100余篇,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苍溪县前列。学校坚持艺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学校开展了多姿多彩的艺术活动。
文化传统
校园文化
校风: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教风:博爱、精研、合作、奉献
学风:乐学、会学、博学、学会
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
办学目标: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质量一流
• 课堂教学理念
坚守一个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坚定一个目标: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坚持一种做法: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校训解读
砺志、博学、感恩、奋进
砺志:语出清李渔《慎鸾交·久要》:“待我砺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是“磨砺意志”的意思。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卜商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有具体的追求目标。博学就是见多识广。
感恩:语出《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或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感谢别人。
奋进:奋”者,振作而鼓劲,“进”者,不停步,不停顿,勇往直前。如:向前奋进。语出曹魏曹植《蝉赋》:“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振奋向前;奋勇前进;奋斗进取(情绪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