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康
彭康(1901年8月-1968年3月),男,字子,江西省上栗县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鹿儿岛县第七高等专科学校和京都大学哲学系。1927年回国投身革命,1928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20、30年代沪上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先后翻译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等经典哲学著作。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6日,彭康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双源村南岭下村。
教育经历
民国五年(1916年),彭康毕业于江西省萍乡中学。
民国六年(1917年),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实习半年日语后考入东京大学高中部。
民国十三年(1924年),彭康入京都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毕业后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消息传到日本京都的帝国大学,来自江西的中国留学生彭康拍案而起,毅然抛弃即将到手的学位和毕业证书,赶赴血与火考验中的上海市。彭康在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共同组织“创造社”,并任该社理事会理事、党组成员。
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彭康加入中国共产党。彭康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传播共产主义真理,参与组建左翼作家联盟,成为我党在思想文化战线的卓越战士。这之后,彭康身陷中国国民党牢狱长达7年半,英勇不屈,斗志更坚。出狱后,彭康即奔赴战斗岗位,到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周恩来是副部长)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工作,董必武亲自恢复他的组织关系。武汉失陷后到重庆市,后转延安市。
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15日,彭康与鲁迅、郁达夫、郑伯奇、冯雪等51人共同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联盟”。同年4月为掩护同志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加上党组织的营救,被关押7年之久的彭康被无条件释放。
1945年,彭康担任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开始投身于无产阶级教育事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彭康先后担任中央文委委员、代理书记、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安徽省工委书记、鄂豫皖区党委宣传部长、淮南路西区党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华中党校副校长、华中建设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长、中共渤海区党委副书记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彭康历任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主任。1952年,彭康率代表团赴东欧各国考察文教事业。同年11月3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任命书,彭康任交通大学校长。
195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批复彭康任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同年,彭康被选为党的八大代表。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彭康积极率领交通大学西迁西安市。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等职。
主要成就
彭康是二十世纪20、30年代沪上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先后翻译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等经典哲学著作。
在彭康出任交大党委书记和校长期间,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体系,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完善院系和学科体系,制订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促进交大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彭康到交大任职之际,正当学校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他积极倡导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尊重来校工作的苏联专家的建议。由于改革要求过高过急,在院系调整和重组教研室的情况下仓促开课,教研室工作一度出现被动、混乱,彭康及时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各种办法努力克服忙乱现象,逐步安定教学秩序。鉴于改革铺开的面太广,步伐不稳,他在校务委员会常委会上提出某些课程内容精简、某些课程缓开、程度较差的学生免修俄文、考试测验暂停3周等建议。他认为苏联的经验与中国国情并不完全吻合,苏联大学是5年制,而我国大学是4年制,因此提出运用苏联教材、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采用,又要有充分准备,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备课,对课程内容进行适量缩减,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和接受能力来传授,以提高课堂效率。当他发现学生健康水平有所下降时,便果断地中止“六节一贯制”(即一个上午连上六节课,然后吃中饭;一周共排三十六节课)的试验,对学生作息时间作了调整。他十分尊重陈大燮、张鸿、钟兆琳、赵富鑫等教授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要求教务等部门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制订出适合国情的“四年教学规划”。这样通过一边实践、一边改革、一边调整,彭康不断检验并总结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学习苏联经验,还要很好总结运用我国过去的教学经验,特别是老解放区的教学经验”,注意“发扬老交大的优良教学传统”,并希望教师、干部要“领会苏联教学经验的思想性”。在当时政治气氛下,彭康说要“发扬老交大优良教学传统”,这是很不容易的。
1955年1月,彭校长首次提出是面向教学、面向学生的工作方针。
彭康办学箴言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就是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一条是师资队伍”。
彭康要求校园中,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学术自由,并提出“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现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院训)
主要论文与著作
资料来源: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健康状况
1968年3月,彭康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才得到平反昭雪。
1978年6月24日,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了“彭康同志追悼大会及骨灰安放仪式”,由当时的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瑞山主持,胡耀邦等送了花圈。
人物评价
秦岭苍苍,渭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交大任职十五年中,彭康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强调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深得师生爱戴。在党领导西安交通大学的发展中,彭康校长的贡献最为卓著,影响最为深远。他的办学思想和丰富实践,不仅是西安交大发展的宝贵财富,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启迪作用。——西安交通大学
纵观彭康的一生,既是文化战士,又经历戎马生涯,还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创业者、波特兰开拓者队之一。在党的领导下,彭康同志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民族解放和革命斗争的年代历尽坎坷、矢志不移,在创建社会主义大学的领导岗位上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上海交大出版社
彭康作为交大西迁的带头人,他高瞻远瞩,科学部署,圆满完成交大西迁创业的使命。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关心爱护知识分子,与广大师生一道,高扬胸怀大局的精神,秉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信念,践行建设西北、不负人民的理想,用汗水、智慧和情怀成就了西迁壮举,改变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落后的局面,铸就了彪炳史册的西迁精神。彭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具有深厚造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勇于探索实践的文艺理论家,开拓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杰出教育家,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在共和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他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同向同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光辉的榜样,堪称永恒的丰碑。——西安交通大学江西萍乡上栗编《彭康诞辰120周年纪念——彭康生平业绩展》
彭康校长是交通大学西迁丰碑的重要奠基者,是开创西安交通大学千秋基业的杰出领头人。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也是具有深厚造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教育和革命事业,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思想品格、先进的教育思想,铸就出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汇聚为西安交大两甲子的辉煌。——央广网
彭康同志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是交通大学西迁的奠基人,用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西北大地上谱写了华章,为陕西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和科教兴国奠定了基础。——董小龙
彭康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是我们上栗县人民的优秀儿女,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献身教育的一生,他的光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家乡人引以为豪。——熊渊
彭康同志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拥护,为安徽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许正刚
彭康是京都大学的优秀校友,我为京都大学能够有彭康这样的优秀校友而感到骄傲。——川添信介
彭康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是党的好同志,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章泽
含冤十余载,喜今朝,东风浩荡得昭雪,方还君奋斗终生、忠党一世真面目。为教四十载,望昨日,亲树桃李遍南北,建祖国骨干人才,君应九泉笑颜开。——王士璋
父亲是一名学者、战士、教师,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他信仰明确,献身革命;坚定不屈,忠贞不二;淡泊名利,从不讲价钱提条件,一心为工作。交大西迁过程中,他胸怀大局,不畏艰苦,历史使他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奠基人和开发大西北的先驱者。他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彭城
彭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忠于党的事业。他经过牢房里的考验、环境艰苦的战争考验,是很坚定的革命战士,从来没有任何消极做法,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为之奋斗并不断地学习,是位老布尔什维克。彭康团结同志,平易近人,有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虽然在不同岗位上担任领导工作,但都以共产主义战士,以革命者的风格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任何特殊化的地方,他的品德是很高尚的。不仅以理服人,更以德服人,这方面彭康同志是堪称模范的。——张劲夫
彭康是久经考验的革命家、深厚造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彭康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思想品格、先进的教育思想,铸就出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
彭康老校长的办学思想和丰富实践,不仅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宝贵财富,对我的未来发展都有深刻的启迪作用。——王昕烨
后世纪念
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
2006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成立,以彭康老校长名字命名。是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书院。
彭康校长铜像
2001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各种活动,纪念曾率领交通大学从上海市西迁西北古城、被尊为西部大开发的“开拓者”彭康同志百年诞辰,缅怀彭康同志对我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在西安交大花木扶疏的西花园,举行了彭康校长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115周年诞辰纪念座谈会
2016年9月23日,彭康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座谈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举行。会上播放了纪念短片《光辉的榜样永恒的丰碑》,回顾了彭康校长奋斗求索的人生历程。彭康先生是交通大学西迁丰碑的重要奠基者,是开创西安交通大学千秋基业的杰出领头人。
《彭康传》
2016年9月,在彭康校长诞辰115周年来临之际,西安交大计划组织撰写《彭康传》,缅怀彭康历史,传承彭康精神。
参考资料
西安交大纪念彭康校长百年诞辰.光明网.2023-12-16
二、创造社时期(1928.1~1930.4).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2024-08-29
三、坐牢时期(1930.5~1937.8).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2024-08-29
永远的彭康校长!.微信公众平台.2024-08-30
彭 康.西安交通大学.2024-08-30
彭康:交大掌门人 西迁领导者.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8-30
彭康诞辰120周年纪念——彭康生平业绩展 .西安交通大学 .2024-08-30
西安交通大学纪念彭康校长诞辰115周年.央广网新闻.2024-08-30
【陕西日报】聚焦:彭康校长诞辰115周年座谈会.西安交通大学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2024-08-30
百读不厌丨彭康:西迁精神的重要缔造者.微信公众平台.2024-08-30
交大“大先生”系列话剧彭康篇线下展映.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