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赵璩

赵璩

赵璩(1130年―1188年8月22日),字润夫,初名赵伯玖,宋太祖赵匡七世孙,秉义郎赵子彦的儿子。赵构绍兴六年(1136年),年七岁,被选入宫,由吴氏抚养,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后改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绍兴十五年(1145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绍兴市二十二年,加恩称皇侄,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赵昚即位后,授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累章乞闲,改泉观使。淳熙十五年(1188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追封为信王。

人物生平

赵旉死后,宋高宗无子,不久赵伯玖的族兄赵伯琮(后来的宋孝宗)在绍兴二年(1132年)被选入宫抚养。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时年五岁的赵伯玖也被选入宫,赵构下令由张婕妤抚养,生父赵子彦、伯琮的生父赵子偁都先后升迁;绍兴六年(1136年),因赵伯玖生而聪慧,吴才人请宋高宗以七岁的伯玖作为自己的养子,赐名赵璩,除和州防御使。赵昚以建国公就傅。赵璩独居禁中,不久官拜节度使,封吴国公,宰执赵鼎、刘大中、王庶等坚持,任命没有成行。秦桧专政,除赵璩为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赴资善堂听读。

绍兴十五年(1145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居宫外府第。当时赵伯琮己封普安郡王,赵璩官属礼制与其相同等,号为东、西府。绍兴市十六年(1146年),改武昌军节度使。

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生父赵子彦逝世,赵璩去官服丧,丧期满,复原官。显仁太后驾崩,赵昚被立为皇太子,改赵璩称皇侄,名位始定,赵璩入宫之后,国本未定历时三十年,内外颇以为疑,此时众惑得释。改任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

赵伯琮即位,是为宋孝宗,赵璩上表请入贺,允许,特授少保。改静江节度使。不久,免绍兴府宗正事,改判西外宗正司。赵璩多次上书乞闲,改礼泉县观使。淳熙年间,任少傅。宋孝宗友爱,赵璩入朝,屡召宴内殿,以官职称呼,不直呼其名,赏赐无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赵构驾崩,奔丧得疾。淳熙十五年(1188年)七月壬戌薨逝,年五十九岁,追封信王,累赠太保、太师

家族成员

人物作品

《送张达道还山》:

賸借红尘一日闲,有劳妙语彻幽关。

岂知隐几如南郭姓,也愧移文向北山。

有意清风怜我在,无心孤月伴君还。

三茅若问今消息,为报逍遥天地间。

轶事典故

宋高宗赵构失去生育能力,而他唯一的儿子赵旉也在苗刘兵变后死去,加上李世民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朝一网打尽,因此从太宗的后代之中几乎找不出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合适人选。为了不至于使自己在百年之后皇位落于外姓人氏之手,赵构被迫在赵光义的哥哥赵匡胤的后代中寻找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人选。

与宋太宗的后代不同,当时宋太祖的后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想在这一千多人之中选出合适的人选亦并非易事。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宋高宗终于找到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在两个太子人选当中,赵昚便是其中一位偏瘦的小孩。刚开始,宋高宗对赵昚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而是中意胖点的小孩。按理说赵昚继承皇位的机会应当也就到此画上了句号,但是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在他放弃做皇帝的梦想之时,发生了一件微小的事情,进而使整个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赵构将赵昚和胖小孩叫到一起,恰巧此时闯进了一只猫,赵昚正全神贯注地听宋高宗讲话,猫闯进来后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而胖小孩却不同,猫闯进来后他显得很惊慌,再也无心听宋高宗讲话,连忙伸脚去踢猫,动作极其粗鲁。胖小孩这一粗鲁的举动彻底葬送了李治原本对他仅存的一丝好感,最终,高宗打发走了胖小孩,将赵昚留在宫中。按理说,赵昚被留在宫中之后,皇位继承人非他莫属了,但是他在宫中待了将近有20年,却没有被确立为太子,这让人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赵昚非赵构亲生,宋高宗始终对他怀有成见,他希望多给自己留些时间,渴望出现自己能生育的奇迹;其二是宋高宗的母亲韦贤妃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璩,她一直劝高宗立赵璩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不知如何取舍。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既可以不使韦太后生气,又可以考验赵昚和赵璩的万全之策:给他们两人分别送去十名绝色处女,待半个月之后再将这些绝色佳丽召回来认真查验,谁破处最少,谁将是皇位的最佳人选。赵构想出的这个招数很管用,效果也很明显。送给赵昚的十个佳丽被召回来之后完好如初,而送给赵璩的十个佳丽却全部都不再是处女。最终,赵昚通过了宋高宗的考验,顺利地被立为太子,直至登上皇帝的宝座,即宋孝宗。

史籍记载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

信王璩字润夫,初名伯玖,太祖七世孙,秉义郎子彦之子也。生而聪慧。

初,伯琮以宗子被选入宫,李治命鞠于婕妤张姓;吴才人亦请于帝,遂以伯玖命才人母之,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时生七岁矣。伯琮以建国公就傅,璩独居禁中。俄拜节度使,封吴国公,宰执赵鼎、刘大中、王庶等坚持之,命不果行。会秦桧专政,遂除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寻诏赴资善堂听读。绍兴市十五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时伯琮己封普安郡王,璩官属礼制相等夷,号东、西府。逾年,改武昌军节度使。

二十二年,子彦卒,璩去官持服,终丧,还旧官。显仁太后崩,普安郡王始立为皇太子,璩因加恩称皇侄,名位始定。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

李淏即位,璩表请入贺,许之,特授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顷之,省绍兴府宗正事,改判西外宗正司。璩累章乞闲,改醴泉观使。淳熙中,除少傅。李治崩,奔赴得疾,逾年而,年五十九,追封信王,累赠太保、太师

始,璩之入宫也,储位未定者垂三十年,中外颇以为疑。赵昚既立,天性友爱,璩入朝,屡召宴内殿,呼以官,不名也,赐予无算。

子四人:师淳历忠州团练使、永州市防御使,师瀹、师沦、师路并补武翼大夫。孙希楙,特补保义郎。

参考资料

命运的“骰子” 今日怀宁 中安在线多媒体报刊平台.安徽日报报业集团.2023-12-09

四明史氏的31张“面孔”.今日头条.2023-12-09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国学宝典.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