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奶草
通奶草(学名:Euphorbia hypericifolia)是大戟科大戟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通奶草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湖南、广东、四川和云南等地,生长在旷野荒地、路旁、灌丛及田间。该植物的根纤细,茎直立,高为15-30厘米,叶对生,形状为狭长圆形或倒卵形,花果期为8-12月。
形态特征
通奶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纤细,长10-15厘米,直径2-3.5毫米,常不分枝,少数由末端分枝。茎直立,自基部分枝或不分枝,高15-30厘米,直径1-3毫米,无毛或被少许短柔毛。
叶对生,狭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5厘米,宽4-8毫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圆形,通常偏斜,不对称,边缘全缘或基部以上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有时略带紫红色,两面被稀疏的柔毛,或上面的毛早脱落;叶柄极短,长1-2毫米;托叶三角形,分离或合生。
苞叶2枚,与茎生叶同形。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或枝顶,每个花序基部具纤细的柄,柄长3-5毫米;总苞陀螺状,高与直径各约1毫米或稍大;边缘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腺体4,边缘具白色或淡粉色附属物。
雄花数枚,微伸出总苞外;雌花1枚,子房柄长于总苞;子房三棱状,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浅裂。蒴果三棱状,长约1.5毫米,直径约2毫米,无毛,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棱状,长约1.2毫米,直径约0.8毫米,每个棱面具数个皱纹,无种阜。花果期8-12月。
分布范围
通奶草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省、台湾、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近年在北京发现逸为野生的现象。
原产地包括美国(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阿根廷(东北部、西北部、南部)、阿鲁巴、巴哈马、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北部、东北部、南部、东南部、中西部)、智利北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格鲁吉亚、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向风群岛、墨西哥、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尼加拉瓜、俄克拉何马州、巴拿马共和国、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西南加勒比海、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拉圭、委内瑞拉(大陆、安的列斯群岛)、向风群岛等地。
引入地包括美国(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密苏里州、)、孟加拉国、比利时、百慕大、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加那利群岛、佛得角、加罗林岛、中非、乍得、查戈斯群岛、中国、库克群岛、塞浦路斯,爱琴海以东、复活节岛、厄立特里亚、斐济、加纳、吉尔伯特群岛 、希腊、几内亚、印度、艾奥瓦州、意大利、科特迪瓦、韩国、克里提、小巽他群岛、马尔代夫、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莫桑比克、缅甸、瑙鲁、尼泊尔、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巴基斯坦、菲尼克斯、撒丁岛岛、塞内加尔、塞舌尔、西西里岛、塞拉利昂、社会岛、西班牙、斯里兰卡、苏拉威西岛、托克劳群岛马尼希基岛、威克岛。
栖息环境
通奶草生于海拔30-150m的旷野荒地,路旁,灌丛及田间。生长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宜在阳光充足到部分遮荫的条件下生长。耐热,耐旱。
栽培
通奶草可通过插繁殖,通常会把所有的结都剪掉,在它们的一个节点上方进行切割。如果把它放在一个花盆里,通过分割它的根球,它也是一种非常容易分割的植物。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通奶草.植物智.2024-07-27
通奶草.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