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铜印丛
《汉铜印丛》是由清代学者汪啔淑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编纂的一部古代印章集,分为8卷本和12卷本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所收录的印章数量有所不同,且均以绿色花格作为版框设计,每页展示的印章数量在2至6之间。12卷本共收录了1200方印章,而六册本则保存了796方印章。这些印章主要来自汉代,同时也包含了一些战国时期的古玺和其他朝代的印章。
作品特点
《汉铜印丛》在国内仅有少数机构收藏,包括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山东省、西泠印社以及四川省等。这部作品精选了印章,胡震在其“跋汉铜印丛后”中对之给予了高度评价:“卷中官私印二千余颗,无字不妙,无笔不妙,逐字逐笔,合陈其妙,分着其妙。即无字无笔处,亦莫不浑括其妙,而欲明指其妙,则直莫名其妙。”
创作背景
《汉铜印丛》的编纂者汪啔淑是一位清代学者,他对古代印章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浓厚的兴趣。他在乾隆将自己收集的印章整理并出版,形成了这一重要的学术成果。
参考资料
汉铜印丛.阅读.2024-11-18
【图】印谱《汉铜印丛》.孔夫子拍卖网.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