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牛郎

牛郎

牛郎是传说《牛郎织女》中的角色,《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牛郎父母双亡后,和哥嫂分家,只有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后来在老牛的指导下和织女结婚生子,王母娘娘发现后划银河阻拦,后来喜鹊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7月7日搭桥让两人相会。

1963年上映的黄梅戏电影《牛郎与织女》中黄宗毅饰演牛郎,在2022年1月20日的 黄梅戏《牛郎织女》中周珊饰牛郎。隋唐时期,跟随遣唐使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再次把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带回日本,在宫廷内部形成了以七夕乞巧奠为中心的诗宴,歌咏牛郎织女,并逐渐在上流社会中普及开来。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牛郎织女传说也流布海外,特别是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传承。

形象起源

牛郎原是银河系的星官——牛郎星,牵牛星的命名缘于牺牲。八月正是动物膘肥体壮的时候,古人开始选择祭祀用的牲畜,而此时,一度高悬天顶织女一向西倾斜,牵牛星后来居上,升上了最高点,因此得“牵牛”之名。

《诗经·小雅·大东》开始把天上的织女星想象为一个织布的织女,把牵牛星想象为一个挽牛的牵牛郎。此时,织女、牵牛尚为天汉二星,但人物形象已隐现其中。到了战国后期,人们开始把牵牛和织女说成一对有情人,而他们的爱情最终成为悲剧。

主要经历

牛郎出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后来父母下世,跟着哥嫂生活。哥嫂和牛郎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后来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在织女下凡洗澡的时候,取走织女的衣服,随即于织女成婚,被王母娘娘知道后,织女被抓回天庭,牛郎便担着一双儿女追上去王母发现后,王母划天河,每年七夕牛郎织女搭桥相会。

人物关系

妻子(织女)、儿子、女儿、父母、老牛(金牛星)、哥哥、嫂子、岳母(王母)。

相关传说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娘娘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一牛郎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相关星宿

进入8月后,如果天气晴好,人们只要避开强烈灯光干扰,一入夜就能在头顶看到由3颗亮闪闪的星星组成的一个大直角三角形,这就是鼎鼎有名的“夏季大三角”。而组成大三角的3位主角分别是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鹰座牛郎星天鹅座天津四

牛郎星

在古代正统的天文史书中“牛郎星”从没出现过,它的正式名字叫“牛郎星”。牛郎星的两旁各有一颗小星,分别为“河鼓一”和“河鼓三”,相传是牛郎和织女的一双儿女,这3颗星排成一条直线,民间也俗称它们为“扁担星”。

在我国古代星官体系中,牛宿星官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

织女星

“织女”3星则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古人还观察到,每年七月夜间的星辰在天空最为明亮,牵牛、织女二星相距又较近,且以织女星最亮。

相关作品

诗歌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二郎神·炎光谢》北宋 柳永)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沉醉东风·七夕》元朝 卢挚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东汉 古诗十九首之一)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犬。(《他乡·七夕》天宝 孟浩然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纤云弄巧》宋朝 秦观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七夕》南宋 李清照

影视

书籍

相关文化

乞巧节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上巳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牤牛婆日、巧夕等。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节日习俗包括香桥会、斗巧、结红头绳,吃巧果、酥糖、巧巧板、瓜果等。

地理文化

牛郎织女的故事发源于鲁山县,形成于鲁山,扎根于鲁山,并流传至全国及至世界各地。牛郎织女传说作为中国四大经典神话爱情传说之一,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彼牵牛”。民间代代相传,妇孺皆知,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更是老少皆传。那里至今还保存有牛郎洞和织女潭,牛郎织女传说遗存丰富,有大量牛郎织女传说的民俗和民风,其中有民俗音乐民俗音乐,及其祭祀遗物、九女潭沟、天河、九女庙、天爷庙等遗址和七夕会址,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牛郎织女文化的传承在鲁山县保留着原生态的面貌,最早的明嘉靖《鲁山县志》及市县地名志均有记载。2009年2月,鲁山县作为牛郎故里和牛郎织女文化传说的起源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从2010年开始,每年七夕鲁山县都要举行“七夕情缘”山歌会、“七夕爱情节”相亲交友大会和集体婚礼等系列活动,展示牛郎织女文化魅力。

西省和顺县的牛郎织女传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符号,在此地传承的,包括牛郎织女传说产生的文化环境——牛郎峪村,包括金牛洞、拴牛石、饮牛池,还有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河池及牛郎织女庙都是牛郎织女传说的物质遗存。

历史文化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大国,中华文明史上的农耕文明辉耀于世。牛郎织女的传说积淀着中国人民农耕文明的记忆。史籍记载,在商朝时代就有了牛耕,汉代的牛耕与铁器的发明相配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妇女的劳动是织布,织布与农耕维持了中华民族的世代生存。所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缩影。牛郎织女传说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审美体系、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人与仙女的爱情故事也诠释了天人相和谐的理念,这一理念在构建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物评价

牛郎为人厚道、诚恳,又勤劳,很善良。

参考资料

牛郎织女的故事.中国政府网.2023-11-06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人民网.2023-11-06

专家解读牛郎织女传说的细节与历史.中国政府网.2023-11-06

牛郎织女.爱奇艺.2023-11-06

《CCTV空中剧院》 20220120 黄梅戏《牛郎织女》.央视网.2023-11-06

七夕的故事: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你知道吗.新华网手机版.2023-11-06

文化选择下的牛郎织女传说.光明网.2023-11-06

七夕浪漫夜,如何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新华网.2023-11-06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来的?.澎湃新闻.2023-11-06

豆瓣.豆瓣.2023-11-06

中国绘本:牛郎织女.豆瓣读书.2023-11-06

豆瓣.豆瓣.2023-11-06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七夕乞巧节.中国文化中心.2023-11-06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鲁山县人民政府.2023-11-07

专家:重塑牛郎织女传说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民俗学网.2023-11-07

男耕女织时代牛郎织女故事蕴含着美好的爱情观.中华网文化.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