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
五灵脂,别名灵脂,一种中药,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lhipes Milne-Edwards及其近缘动物的干燥粪便。其分布于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湖北、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四季均可采收,但以春、秋为多,春采者品质较佳,拣净杂质晒干。用时捣碎,酒炒或醋炒用。
五灵脂按形状一般分两类:一类称灵脂块,系鼯鼠的粪与尿凝结而成,呈不规则的块状,质较硬;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呈油润光泽;气腥臭,味苦。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为佳。一类称灵脂米,为长椭圆状颗粒,两端钝圆;表面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浅色斑点、淡黄色纤维,有的略具光泽;质轻而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黄褐色或黑棕色,纤维明显;气微弱,味微苦咸。表面粗糙、外表黑棕色、断面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
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经。其具有通利血脉,活血止痛,散瘀止血的功效。其主要用于胸胁脘腹刺痛,经闭经痛,产后血瘀疼痛,跌扑肿痛,蛇虫咬伤。其常用饮片有五灵脂、醋灵脂、酒灵脂。血虚无瘀及孕妇忌服。
来源
药物来源
五灵脂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lhipes Milne-Edwards及其近缘动物的干燥粪便。
其产出的经典动物主要是复齿鼯鼠。另外还有:沟牙鼯鼠、棕鼯鼠、红白鼯鼠、栗褐鼯鼠云南亚种、小鼯鼠、灰鼯鼠、小飞鼠、毛耳飞鼠和黑白飞鼠。它们是鼯鼠科动物,栖息于山林中,复齿鼯鼠在海拔1300~2800米山区的山崖岩洞、石缝内营巢,其它鼯鼠多树栖性,在树洞内筑巢;这些鼯鼠几乎都主要以坚果、水果等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树木嫩芽、嫩枝叶,有些种还吃一些昆虫及嫩草等。
采收加工
五灵脂从鼯鼠栖息的山野悬崖石洞中、悬崖较平坦的石面上,或树洞中收集,除去杂质,晒干即成。四季均可采集,春季采的品质较佳。分选散粒、凝块,大块者砸成小块,不另行加工的称为“五灵脂”(灵脂米、灵脂块)。用时捣碎,酒炒或醋炒用。
性状
五灵脂是鼯鼠的干燥粪便。一般分两类:一称灵脂块,又名糖灵脂,系鼯鼠的粪与尿凝结而成,呈不规则的块状,质较硬;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呈油润光泽;气腥臭,味苦。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为佳。一称灵脂米,又名散灵脂,为长椭圆状颗粒,两端钝圆,长5~15毫米,直径2~6毫米;表面颜色同上述,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浅色斑点、淡黄色纤维,有的略具光泽;质轻而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黄褐色或黑棕色,纤维明显;气微弱,味微苦咸。表面粗糙、外表黑棕色、断面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
功能药性
性味归经
五灵脂味苦、甘,性温。①《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②《本草汇言》:味甘酸,气平,无毒。③《本经逢源》:苦酸,寒,小毒。归肝、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主治
功效
五灵脂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唇足纲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主治
五灵脂用于胸胁脘腹刺痛,经闭经痛,产后血瘀疼痛,跌扑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五灵脂5~10克,包煎,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行血宜生,止血宜炒。
临床应用
主要应用
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血滞诸痛:五灵脂甘缓不峻,苦泄温通,入肝经血分,功能通利血脉,行血散瘀,活血止痛,功似乳香、没药,为一味治疗血滞诸痛的要药。如用治瘀血阻滞所致的闭经痛经,产后瘀阻,瘀血疼痛,胸痛刺痛,血晕腹痛,常与宽叶香蒲同用,如失笑散;用治气滞血瘀,脘腹疼痛,又常与延胡索、香附子、没药同用,如手拈散;用治瘀血阻滞心脉所致的胸痹心痛绞痛,常与薤白、蒲黄、瓜蒌、半夏、桃仁、红花等同用。
妇女血崩,月经过多:五灵脂炒用,行中有止,既化瘀,又止血,故可用治瘀血阻滞,血不归经引起的妇女崩漏经多,紫黑多块,少腹刺痛等症,可单用五灵脂研末,当归煎汤送服,也可配茜草炭、牡丹皮、地黄、阿胶等凉血止崩药同用。
临床新用
五灵脂可用于治疗瘢痕疙瘩、萎缩性胃炎、先兆流产、乳腺增生症、乙肝相关性肝癌。
成药举例
药物组成:当归、五灵脂(醋炒)、茴香(盐炒)、没药(炒)、肉桂、宽叶香蒲、赤芍药、延胡索(醋炙)、香果、炮姜。
功能主治: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经痛、产后腹痛,症见行经后错、行经小腹冷痛、经血暗紫、有血块、产后小腹疼痛喜热、拒按。
平消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郁金、五灵脂、硝石、枳壳(麸炒)、仙鹤草、白矾、干漆(制)、马钱子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药,散结消肿,解毒止痛。对毒瘀内结所致的肿瘤患者具有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
风险禁忌
血虚无瘀及孕妇忌服。《十九畏歌诀》云:“人参最怕五灵脂”,《纲目》云:“恶人参,损人”,所以不宜与人参同用。
炮制方法
五灵脂:取五灵脂,除去杂质及灰屑,将大块者砸成小块。
醋灵脂:取净灵脂,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腥臭气散出时,喷淋定量醋,炒干,并显黑色光泽时,取出放凉。每100公斤五灵脂,用醋10~15公斤。
酒灵脂:取净灵脂,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腥气味散出时,喷淋定量黄米酒,炒干,并显黑色光泽时,取出放凉。每100公斤五灵脂,用黄酒15公斤。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五灵脂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和抗血栓形成作用;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提高耐缺氧、耐寒和耐高温能力;能增加血管通透性;有缓解平滑肌肌肉痉挛,而有镇痛作用;有增加白细胞作用;增强正常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实验性微循环;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常用治冠心病心绞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
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血脉,女子经脉不通。”
2.《本草衍义补遗》:“凡血崩过多者,半炒半生酒服,能行血止血,治血气刺痛等证。”
3.《本草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
4.《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5.《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此物入肝最速。”
6.《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证,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G,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脒,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香薷、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
7.《药品化义》:“五灵脂聚于土中,结如凝脂,受五行之灵气而成,故名之。其味苦于胆,以苦寒泻火,生用行血而不推荡,非若大黄之力迅而不守,以此通利血脉,使浊阴有归下之功。治头风病噎膈,痰痫癫疾,诸毒热痈,女人闭经,小腹刺痛,产后恶露,大有神功。其色黑如铁,凡血遇黑则止,炒用以理诸失血症,令血自归经而不妄行,能治血崩胎漏及肠红血痢,奏绩独胜。因味苦,入肝最捷。”
8.《本草便读》:“五灵脂,即寒号虫矢也,甘苦咸温,腥臭浊恶,能入肝破血清积,治一切疝瘕血滞诸证,然须病因于寒者为宜。翳与虫皆由风木郁滞而起,故均治之,极易败胃,虚人禁用。”
9.《要药分剂》:“五灵脂专用于散瘀行血,大有奇效。一妇人自缢半夜,其家救之,虽苏,次日遍身青紫黑色,血已瘀结之故也,气息奄奄,不能言语,饮食不下,众医袖手,莫可如何。余用生五灵脂研细酒飞净五钱,用当归、红花、香附子各钱半,各以酒炒,煎汤半盏,调服灵脂末,令其仰卧,时饮以米汤一二口。半日许,大下瘀血几及一桶。然后急进调补气血药,数日而愈。”
参考资料
来自鼯鼠的奇特中药材——五灵脂.中国科学院.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