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薛澜

薛澜

薛澜,1959年6月出生于中国北京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任国家战略咨询与综合评估特邀委员会委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任高级研究员等。

薛澜曾在17岁时前往河北省遵化县下乡。1978年,薛澜考入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长春理工大学)的精密仪器制造专业就读。1985年,薛澜以自费公派的方式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技术系统管理硕士学位。1991年,薛澜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其后受聘担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1996年,薛澜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2000年起,薛澜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务。2008年,薛澜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其开始担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2014年11月,其在杂志《公共管理学报》发表文章《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2018年1月,薛澜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同年9月,薛澜担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2021年9月,薛澜被聘为国务院参事。2025年3月23日至24日,薛澜受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薛澜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创新政策及管理等。已在国际发表论文近100篇,主持或参与编写著作16部。2018年12月,薛澜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此外,他曾先后被多次列入美国东部名人录、技术名人录,科学与工程名人录、世界名人录、剑桥大学国际名人辞典。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9年6月,薛澜出生于中国北京。薛澜曾在17岁时前往河北省遵化县下乡,这段生活经历让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他加深了对中国基层的了解。1978年,薛澜考入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长春理工大学)的精密仪器制造专业就读,随后软科学概念被中国学界引进和讨论,薛澜因此对此产生较大的兴趣。1982年,薛澜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科研人员交流时,意识到国家最缺的不是工程技术人才,而是科技管理人才,随后他向学校申请从精密仪器专业调动到科学学研究室。1985年,薛澜以自费公派的方式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技术系统管理硕士学位。薛澜在石溪分校度过了两年时光后,他又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薛澜获得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其后受聘担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1991年到1996年,薛澜任教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曾为世界银行、美国商业部、玻利维亚政府、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等政府或研究机构任咨询顾问。1996年,薛澜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1997—1998年,薛澜作为国家计划与发展委员会特聘专家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998经济展望报告工作组组长以及中方首席发言人。1999年,其担任21世纪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00年起,薛澜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务。2001年,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由薛澜领衔的清华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组提出十多篇专题研究报告,受到有关决策部门高度重视。同年4月28日,薛澜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的学术报告。2007年,其在杂志《Global Governance》发表文章《Breaking Deadlocks in Global Governance: How to make the L-20 Work》。

2008年,薛澜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此外他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同年,其开始担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2010年5月,薛澜参与科研项目《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阶段性专家综合评估》。2011年4月,薛澜开始开展了由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研究》项目。2014年11月,其在杂志《公共管理学报》发表文章《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2015年,薛澜参与编写的《科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创新规律与产业政策研究》等书籍先后出版。2016年11月,其在杂志《中国建设报》发表文章《关于中外城市发展的比较与反思》。同年,薛澜先后发表了《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享经济打破固有发展模式》《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性监管》等多篇文章。2018年1月,薛澜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同年9月,薛澜担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同时兼任清华大学工程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2018年12月,薛澜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2019年,其参与撰写的书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0年6月24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成立会议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薛澜担任研究院院长。2021年9月,薛澜被聘为国务院参事。2024年8月18日,薛澜受邀参加首届中国卫生管理学大会。同年11月9日,薛澜以主持人身份参与了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支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24现代治理论坛开幕式。2025年3月6日-7日,薛澜率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课题组,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及其治理实践等相关议题,前往杭州市多家单位开展调研。同年3月23日至24日,薛澜受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薛澜表示希望欧美国家能够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放到第一位,能够更多的采用来自中国的光伏和电动汽车,真正推进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

薛澜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科技创新政策,危机管理及全球治理。

社会任职

社会活动

2022年7月27日,薛澜参加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对话节目《文化相对论》在凤凰卫视美洲台首播,美国城市卫视、美国中文电视台中国新闻网同步上线。

2023年10月15日,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召开。开幕式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进行主旨发言。薛澜表示上海在最顶尖的科技人员上有比较明显的不足。在创新生态、公共服务、创新文化方面,上海有不足的地方。但在创业支持方面,上海创投资金进入全球前十,排全球第四,是创业投资氛围最活跃的城市,目前情况下上海开放的优势表现出非常强的韧性。

2024年8月18日,薛澜受邀参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卫生管理学大会”。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认为,卫生政策与管理是一门研究健康领域政策与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发展需要适应行业发展动力变化,从传统卫生管理转变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需要进行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知识学习转变到胜任力培养。2025年3月,薛澜受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主要成就

薛澜博士在工作期间曾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其中包括美国科学进步促进协会STEP奖、卡耐基·梅隆大学Stephen Lee最佳研究项目奖、乔治华盛顿大学Dilthey研究奖、乔治华盛顿大学PRIDE教学研究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奖等。他曾先后被多次列入美国东部名人录、技术名人录,科学与工程名人录、世界名人录、剑桥大学国际名人辞典。

此外,薛澜曾深度参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积极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构建应急管理理论体系、组织对“甲型流感病毒”应急管理过程评估,为2018年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做出理论贡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深度参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武汉、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团队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15份,发表署名文章、开展公益讲座、参加国际视频会议,向国际解读政策并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参与多项重大科技政策咨询工作,对科技治理提出重要政策建议,参与国际新兴技术发展及治理的研究及讨论,提出“社会预见一同步设计一适应治理一全球参与”框架。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个人作品

主要专著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主要论文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薛澜在清华大学任教多年,是这个以工科见长大学的第一批资深文科教授之一。薛澜认为,全球胜任力是高等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包括外语能力,能跟来自于不同文化、国家的人交流,对世界文化和历史,当今国际问题有一定了解;具体到个人层面的话,包括道德观,责任感,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人际交往之中,则要尊重、开放、善于交流和合作。此外,薛澜对于未来强化人才支撑,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充分认识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意义,把人才问题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第二,完善人才的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战略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工匠人才等)一起抓,注重战略目标的综合设计和系统实施。比如,最近社会普遍关注的工匠人才培养,具体操作起来还有很多问题,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招生等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公共政策水平,保证各种政策能够精准发力,实现政策目标;科技、教育及人才领域是公共政策的重点领域,各种政策很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需要加强宏观战略设计和具体政策评估。第四,人才政策工具和人才成长的环境需要相互匹配发挥作用。人才计划短期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完善人才成长的政策必须与人才成长的环境配套,否则也会导致人才工具失效。第五,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这也是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这一点目前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高度关注。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总结薛澜等人的教学特点为“两个三”:第一个三是在基本教育模式中,将课堂学习,深度体验和解决问题相结合,课业之余专门安排时间到中国各地体验和考察,从企业、社区、农村等全方位了解中国的复杂,比如说安排学生去到基层,跟着农民一起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等等。与此同时,毕业要求之一是尝试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第二个三是以领导力、中国和全球事务作为课堂学习的内容,让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分享不同政策、协议在不同国家/地区开展的方式等等。

个人生活

1981年5月,中国教育部与美国考试中心在“托福入华”协议上签字,7个月后,中国内地的第一次托福考试,在北京、上海市广州市三地同时开考。薛澜就是通过托福考试申请到美国高校的,其托福分数高达627分。

所获荣誉

人物评价

薛澜投身于当时尚处空白的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多年来贡献专业智慧,积极推动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是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先行者。(环球网评)

薛澜见证了整个发展过程,并积极参与。他把从美国带来的新思路融入中国发展之中,打造着“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清华大学品牌”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评)

参考资料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获奖者:薛澜.湖北网台.2025-03-24

薛 澜.国务院参事室.2025-03-23

中国留学生的40年|薛澜: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先行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3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4

薛澜.科学智库.2025-03-23

薛 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3

薛 澜.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25-03-23

学院概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4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3-23

薛澜教授简历(图).新浪网.2025-03-24

清华大学教授薛澜指非典带给中国四点重要启示.清华大学.2025-03-24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新浪科技.2025-03-24

首届中国卫生管理学大会:贯彻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高新网.2025-03-23

2024现代治理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4

薛澜院长率课题组赴杭州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治理专题调研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2025-03-24

专访薛澜:任何时候,如果我们放松警惕、高枕无忧,那只能等待下一次风险来提醒你.应急管理研究基地.2025-03-23

薛澜:搭建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估框架,推动深化可持续发展.搜狐网.2025-03-23

薛澜教授担任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3

薛澜院长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3

薛澜.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2025-03-23

联合国委任薛澜教授为公共行政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3

【乌镇声音】薛澜:加强数字治理能力建设 打造数字治理新格局.光明网.2025-03-23

联合国委任薛澜教授为公共行政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委任薛澜教授为公共行政专家委员会委员.2025-03-23

薛澜教授应邀担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领导委员会联合主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03-23

高山书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科学网.2025-03-23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聘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顾问委员和委员的通知.微信公众号.2025-03-23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荆楚网.2025-03-23

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听大咖与青年聊《文化相对论》.百家号.2025-03-23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科技创新可以增强经济韧性 .澎湃新闻.2025-03-24

发布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主要中方代表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5-03-23

薛澜:创新时代的科技治理和人才培养.清华大学.2025-03-24

薛澜:重视政策分析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作用.清华大学.2025-03-24

薛澜.中关村论坛.2025-03-23

“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发布,致敬改革开放40年留学回国代表人物.环球网国内.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