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井康雄
福井康雄(1951年9月29日 - ),出生于大阪府大阪,是一位日本天文学者,专长于电波天文学。
人物经历
福井康雄的教育背景始于1970年毕业于大阪府立天王寺公园高中,随后进入东京大学理科Ⅰ类就读。1972年,他转入东京大学理学部天文学科,并于1974年完成学业。同年,他继续在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天文学专业)深造,并于1976年成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励研究员,直至1980年。1979年,他在同一领域完成了博士学位。此后,他的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名古屋大学,历任理学部助手、助教授、教授等职务,并在2001年至2004年间担任总长助理。他还曾领导名为“宇宙与物质起源”的21世纪COE项目,并自2006年起担任南半球宇宙观测研究中心主任。
获得荣誉
福井康雄在其科研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1987年的第1回バイヌバップ奖、1991年第7回井上学术奖、1995年第2回日产科学奖以及1998年由国际天文联合会授予的小行星第7890号以“Yasuofukui”命名。此外,他还获得了第54届中日文化奖、第6届日本天文学会欧文研究报告论文奖、第7届林忠四郎奖以及2007年的紫绶褒章。
科研成就
福井康雄在电波天文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开发了高灵敏度小型电波望远镜,并通过广泛的星间分子云观测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智利设立望远镜“Nanten”,对南天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多个伴随在形成中的原初恒星周围的双极分子流,表明原始太阳系也存在分子流;发现了许多处于恒星形成前期阶段的气体团块,揭示了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通过对南天银河“麦哲伦星系”的全面观测,揭开了星形成场所的巨大分子云的整体面貌;在银心发现了分子云环,证明其形成机制类似于太阳环。
主要著作
福井康雄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还出版了多部科普书籍,向公众普及天文学知识。他的单著作品包括《大宇宙的诞生》系列,共三册,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6年由光文社出版。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高能量宇宙物理学》和《天文学入门》,并作为主编推出了《我们来自黑暗宇宙——ALMA揭示的宇宙全景》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