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
王度(1896-1985),字君度,号奎元,黄梅县苦竹乡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桥梁、结构工程专家。
人物简介
19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年,毕业于美国依利诺大学,任纽约桥梁公司技术员。1928年回国,历任浙江省公路局工程师、浙赣铁路局工程师、云南大学教授、川滇公路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平汉铁路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1949年5月,为支援解放军南下,在抢修被中国国民党军队炸毁的汉口湛家矶平汉路2号桥时遇江水暴涨,提出以“浮沉法”移走被炸毁的长60米、高12米、重260吨的旧钢梁,使工程提前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铁集团郑州局技术室主任、计划处处长,中南(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在郑州铁路管理局任职期间,曾参加改造、加固郑州黄河大桥工程。在苏联专家提出的提高桥梁承受能力方案失败后,提出新方案使工程顺利完成,受到苏联专家赞赏。1955年,任武汉长江大桥建桥顾问。1956年,提出将管柱结构用于桥梁、房屋建造,在德阳市试验成功后,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同年,当选为武汉市第一届人大代表。1959年,当选为。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2年,作钢筋混凝土离心管柱结构试验,应用于第二汽车厂厂房建设,达到省工、省料、结构轻巧、提高工效等效果,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还曾担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第二届人大代表、湖北省暨武汉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3月,病逝于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