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太平洋细齿鲑

太平洋细齿鲑

太平洋细齿鲑(学名:Thaleichthys pacificus;英语:eulachon、ooligan、hooligan、candlefish),也叫蜡鱼,为胡瓜鱼科蜡鱼属的唯一一种温带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白令海淡水、半咸水、海域,栖息深度0-300米,体长30-45厘米。太平洋细齿鲑主要栖息在底中层水域,会进行洄游,太平洋细齿鲑是一种可食用的海鱼,也可以将鱼晒干后用树皮穿上,当做蜡烛使用。

形态特征

犁骨上有大型犬齿,臀鳍上有 19 至 31 条鳍条。像三文鱼鳟鱼一样,它们也有脂肪鳍;呈镰刀形。雄鱼的成对鳍比雌鱼的长。成熟雄性的所有鳍都有发育良好,但雌性这些鳍通常发育不良或不存在。成体的背部颜色为褐色或蓝色,延伸至头顶,侧面为浅至银白色或浅蓝色,腹面为白色;斑点非常细、稀疏,并且仅限于背面。 成体的鳃盖上有条纹。

分布与栖息地

太平洋细齿鲑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白令海的淡水、半咸水和海域,栖息深度为0-300米。它们主要栖息在底中层水域,并会进行洄游。

繁殖

太平洋细齿鲑是溯河产卵的鱼类,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洋中度过,但会返回出生地的淡水溪流和河流产卵并死亡。 因此,一条溪流可能会定期看到大量的真鳅,而邻近的溪流却很少看到或根本没有。每年定期的流量很常见,但并不完全可预测。

物种现状

该物种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灭绝,但面临多重威胁,包括过度捕捞、污染、由于伐木、转移和大坝建设和气候变化。与历史水平相比,加拿大产卵流已严重减少,据报道,1994 年哥伦比亚河弗雷泽河的产卵量急剧下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