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由田志刚教授担任首任所长。该研究所致力于免疫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教育教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目前拥有教授8名、兼职教授4名(均来自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副教授2名,博士后研究员6名,以及超过70名的博士生和硕士博士联合培养研究生。这些研究人员中,有1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位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还有4位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加入研究所。

科研成果

在科研方面,研究所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课题4项,国家973课题6项,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15项,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5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如Proc Natl Acad Sci USA、Hepatology、PloS Pathogen、J Allergy Clin Immunol、Cancer Research、J Immunology、J Hepatology、Clin Cancer Research、Haematologia等,共计153篇SCI论文。

创新团队

免疫学研究所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可。2007年,他们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天然免疫生物学”创新研究团队,次年又获得国家基金委“天然免疫与重大疾病”创新研究群体。2008年,“介导肝脏损伤的天然免疫识别机制”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研究所还主持建立了“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2002年)和“安徽省生物技术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

技术平台

为了支持免疫学研究的发展,研究所参与建设和完善了多个技术平台,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实验动物部(含P3实验室)”和“医药生物技术中试基地”。同时,作为中国免疫学会唯一的英文会刊,《Cellular \u0026 Molecular Immunology》也由该研究所承办,曹雪涛院士和Yongjun Liu教授(美国)担任共同主编,田志刚教授担任执行主编。该杂志自2007年起被SCI收录,截至2010年的影响因子达到2.765。

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粘膜免疫与疾病机理。具体研究内容涵盖肺脏、肝脏、肠道、生殖等部位的粘膜免疫,重点关注天然免疫细胞的功能及其与重大疾病的关系。研究所还致力于发现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技术,推动相关产品研发。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天然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活化及亚群特性研究,探讨其对获得性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

2. 天然免疫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及识别模式,深入研究其突触形成、相互作用、基因调控、表观遗传、信号通路等方面;

3. 肝脏免疫学研究,探究肝脏天然免疫细胞的优势状态和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以及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肝炎肝癌的发生发展;

4. 粘膜免疫研究,揭示肠道、肺脏或子宫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及其天然免疫细胞特性,以及相关的免疫病理学机制;

5. 重要病原菌的致病与感染机理研究,特别是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科等;

6. 肿瘤免疫学研究,聚焦慢性炎症、肿瘤微环境与免疫耐受形成及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7.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8. 基于天然免疫的免疫治疗技术研发及相关产品开发。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职友集.2024-09-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2024-09-29

生命学院免疫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