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下七垣文化

下七垣文化

先商文化指商汤灭夏以前商朝为主体人群创造的考古学文化。从众多遗址中发掘出土的文物分析,整个商部落的活动分布区以邯郸市漳河流域为核心,北至滹沱河,东至釜阳河下游、南至黄河,西南至沁河,西至太行山

研究历史

下七垣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河北省(豫北冀南地区)发掘了多个与二里头文化年代相近的遗址。1979年,考古学家邹衡提出了关于先商文化的分类观点,将其分为“南关外类型”、“辉卫类型”和“漳河类型”。这一分类基于遗址的地层和文物特征,认为商文化是沿着太行山东麓逐渐南下的。考古学家李伯谦在对先商文化的研究中,提出不宜直接使用“先商文化”一词来表示一个考古学文化,而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名词,因此命名了“下七垣文化”。

相关遗址

邯郸市地域的商朝文化遗存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半部的武安市涉县磁县、矿区、永年区邯郸县境内,分别在漳河滏阳河洺河的中上游地区,分布有先商遗址近百处。比较重要的遗址有:邯郸的涧沟、龟台、磁县的下潘旺、界段营、下七垣、武安的赵窟、磁山遗址、永年的何庄、李沟、矿区的义井、北羊台等遗址。下七垣遗址共分四层,叠压关系清楚,遗物特征明显,为冀南地区商文化的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地层依据,故考古界以其来命名商汤灭夏前的先商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