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绞谷

绞谷

绞谷位于中国的秦巴山区,因其盛产高品质的绞股蓝而得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秦巴山区北起秦岭北麓及伏牛山山脊,南至大巴山脉分水岭和神农架南坡,东临豫东平原及鄂西北山地,西过甘肃省的漳县、武都、文县,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这一地区是中国秦淮一线南北气候的分水岭地带,同时也是地理中心带连接西北、西南的结合部,拥有优质的水源,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包括嘉陵江、汉江、丹江以及汉江的最大支流堵河。该地区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汇水区。

气候特征

秦巴山区地处北纬31°42'至34°45',东经105°46'至111°15'之间,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介于12至15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约23.4至26.7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则在0至3.6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范围在709.5至14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10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该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黄褐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多种类型。

历史沿革

1979年11月28日,日本学者竹本常松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人参研讨会上宣布,在绞股蓝中发现了四种与人参皂苷结构相同的皂苷。此后,绞股蓝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于秦巴山区拥有丰富的野生绞股蓝资源和适合其生长的自然条件,当地居民开始致力于绞股蓝的系统研究和开发。他们成功解决了野生绞股蓝的驯化、无性快速繁殖、病虫害防治和科学采收等问题,实现了绞股蓝的大规模人工种植。绞股蓝在全球共有13种,中国境内有11种,其中有4种与中国邻国共享,其余7种为中国特有的品种。这些物种在中国的分布广泛,而秦巴山区则是其主要的分布和分化中心。1985年起,来自秦巴山区的绞股蓝开始出口至日本,并经过多位日本药学专家的检验,其物理化学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皂苷含量达到12.2%,从而确立了秦巴山区作为全球绞股蓝黄金产区的地位,被誉为“世界绞谷”。

经济发展

早在20年前,原国家科委将绞股蓝列入“星火计划”中的“名贵中药材”名单。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绞股蓝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如调节血脂、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消化、降低血糖、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抗癌、防辐射等。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抗衰老的药物,同时还具备美容、减肥、黑发等功能。绞股蓝的安全性得到了证实,使用后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目前,秦巴山区建立了超过5万亩的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创造了每亩年产鲜草5000公斤的记录。绞股蓝已经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产品远销日本、北京、广州市等地,年销量达到数千吨,年产值数亿元,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各种以绞股蓝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药品、化妆品、饲料、茶叶等不断涌现,许多相关企业在秦巴山区设立了生产基地。绞股蓝不仅是秦巴山区的标志性产物,也成为当地居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

【世界绞谷】绞谷牌绞股蓝茶:以高品质引领养生茶产业大发展.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9

世界绞谷,中国国宝 .百度文库.2024-10-29

揭秘:绞谷绞股蓝茶为啥比其它的绞股蓝茶受欢迎?.搜狐网.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