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红岩水电站
舞水河畔的一颗明珠-怀化市红岩水电站。
基本概况
怀化市市红岩水电站位于水河中游,距怀化市区9公里,1975年9月动工兴建,系利用原水轮泵站大坝加修一条500米长的引水渠和330米长的隧洞引水发电,属径流式无库容电站。电站控制流域面积9237平方公里,设计引用流量134.7立方米每秒,设计水头8米,装机7组,总容量8300千瓦。工程于1978年基本建成,第一至第六台机组先后于1978年4月、8月,1979年5月,1980年1月、5月、12月投产发电,实际装机六台,容量7050千瓦。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站完成了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项目改造工程(机电部分),现装机容量10200千瓦(1×1200、6×1500),年设计发电量3600万千瓦时。
电站主要由大坝枢纽、引水渠道、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发电厂房等五部分组成。
1、大坝:为空腹溢流坝。于1969年建成,系修建水轮泵站时所建。全长156米,高6.5米,坝顶设1.5×2.5米木质活动闸门56扇,左岸设有船闸。左右两岸共装80—8型水轮泵五组,用于提水灌溉。
2、引水渠:全长500米,为梯形渠道。底宽12米,深5米,最大过流量140秒立方米。渠首设有两孔6×6米钢筋混凝土闸门,电动启闭,渠尾设泄洪闸。
3、引水隧洞:全长330米,为直墙圆拱无压明流隧洞。断面为7.5×7.5米。全洞采用砼衬砌,进口设有节制闸门。
4、压力前池:全长150米,平均宽45米,深11米,最大库容量6.5万立方米。
5、发电厂房:结构型式为半封闭式,由拦水坝、副厂房、主厂房、拦洪墙及尾水闸门启闭台等四部分组成。
(1)挡水坝:高14米,长64米,底宽16米,坝内铺设有七道压力管和一道冲沙孔,装配快速闸门七扇,拦污栅七扇,由一台移动式卷扬启闭机启吊。另装有我站自行设计制造的电动快速脱扣放闸装机六套。
(2)主厂房:长70米,高25米。分别装有ZD510-LH-180型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一台和ZD760-LH-200型1250千瓦水轮机组六台,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3)副厂房:长60米,宽9.5米,上下两层,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4)拦洪墙及尾水闸门启闭台:长60米,高15米,设有12扇钢闸门,由一台移动式卷扬启闭机启吊。
输变电工程:主厂房左侧台设有35千伏户外式升压站,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变容量112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一条,送怀化市并网,10千伏线路三条送附近厂矿和农村。
二、兴建缘由及开工情况
红岩水电站系红岩水轮泵站的第二期工程,红岩水轮泵站大坝枢纽工程于1966年9月开工,1969年建成。由于红岩水轮泵站控制上游流域面积9237平方公里,水源极为丰富,虽安装了14台水轮泵(其中二台用于发电),消耗流量不到60立方米每秒,且水轮泵上水一般只在4-8月,其余时间让河水白白流过,水能未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湘黔枝柳铁路的建成,怀化市已经成为全国重点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我省、我区政治、经济和战略的重要城市。因此,随着怀化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大,近郊厂矿日益增多,用电负荷剧增。当时怀化的电力来源主要是怀化电厂,装机容量为6000千瓦,由于煤源、煤质、运输等问题,出力不足,经常分区限负荷或昼停夜供,加上农田灌溉,机械效能低,上水量小,供需矛盾突出。所以,电力已经成为怀化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
早在1970年冬季,怀化县委就曾计划利用原有水轮泵站大坝修建电站,并提出了打通白岩山修建电站的设想,且都上了劳力,但由于未获上级批准,经费困难,只好被迫下马。
1974年10月,县委又决定从红岩水轮泵站灌区的盈口、黄金坳、贺家田、芦坪、凉亭坳等公社抽调300民工上红岩工地,组成常年施工队伍。1975年,在省、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红岩电站的兴建终于获得了省里的批准,县委决定要以最大的干劲、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迅速拿下红岩电站。因此,于1975年9月,从全县各公社抽调3000民工,从县属各机关单位抽调100多名国家干部,参加红岩电站工程大会战。通过3000民工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艰苦奋战,电站于1978年土建基本完成和装机投产。
三、工程审批的过程
原怀化县革委水电局于1972年编印《怀化县红岩水力发电站初步设计书》,并以怀革(72)水电字第01号文件上报黔阳专区水电局;1973年怀化县革命委员会以怀革发(1973)文件呈报《怀化县红岩水力发电站工程设计任务书》给黔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4年怀化县革命委员会以怀革发(1974)035号文件《关于请求批准红岩水轮泵站引水发电工程的报告》给地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怀化县革命委员会以怀革报(75)001号文件上报《怀化县红岩水电站设计任务书》给地革委;1975年中共怀化县委以中怀字(75)022号文件《关于呈报怀化县红岩水电站技术设计书的报告》给中共黔阳地委;1975年6月30日黔阳地革委水利电力局编印《怀化县红岩水电站初步设计书》上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电力局;1975年10月3日湖南省革委水利电力局以(75)湘革水电水字第487号文件《关于怀化县红岩水电站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中同意红岩水电站工程列入1976年兴建项目。初步审定电站建设规模为总装机容量7000千瓦,七台1000千瓦机组,厂房按七台ZD—LH—180型机组土建,一次开挖。根据机组货源情况,第一台安装800千瓦机组一台,以后视机组到货情况分年实施,同时对其他设计标准提出了审查修正意见。1975年11月下旬,指挥部派副指挥长唐超凡同志赴省水电局汇报工程情况,省里认为还有潜力可挖,红岩水电站装机容量最后确定为:800千瓦发电机一台,1250千瓦发电机组六台,总装机容量为8300千瓦。
四、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建制沿革、人员编制
(一)、1978年4月,中共怀化县委怀发(1978)26号文件,决定将红岩水轮泵站撤销,与红岩水电站合并,成立“怀化县红岩水电站”,为县属一级机构,行政上直属县委、县政府领导,业务归县水利水电局。
1982年10月,怀化县编委4号文件决定,红岩水轮泵站与电站分家,恢复原建制。
1983年2月,怀化县人民政府11号文件决定,将原县水电局直管的鸭咀岩变电站并入红岩水电站,同时成立鸭咀岩变电所。1984年2月,鸭咀岩变电所与红岩水电站分家,恢复原建制。
1983年5月,怀化县、市合并,“怀化县红岩水电站”更名为“怀化市红岩水电站”。
1986年1月,中共怀化市委9号文件确定,红岩水电站为市属一级机构,正局级单位。
1998年7月,怀化市撤地设市,红岩水电站上收地级怀化市,隶属市水利局直接管理。
(二)、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变更
1975年9月,成立红岩水电站工程指挥部。内部机构设置有:办公室、工程组、后勤组、保卫组、一工区、二工区、三工区。1976年,将一工区、二工区合并改成立一营,三工区改成立二营。
1978年4月,电站正式成立后下设有:办公室、政工股、生产股、供销股、财务股、检修车间、运行车间。
1981年7月,撤销政工股,改设人事保卫股,财务股为财会器材股,生产股改为生产技术股,撤销供销股,增设灌溉管理股,其余不变。
1982年10月,因泵站与电站分家,撤销灌溉管理股。
1986年10月,人事、保卫股分设。
1984年,电站在怀化市城内成立“怀化市红岩水电站劳动服务公司”,1987年10月,“劳动服务公司”扩展为“水电综合贸易公司”,并修建了六层高的综合营业大楼。1995年“水电综合贸易公司”改建为“水电宾馆”。之后由于水电宾馆经营亏损,作价后抵压给了市中国建设银行,其机构自行消失。
1995年4月,保卫股改为保卫科。
1996年12月,增设用电股。
1997年7月,增设监察室。
1999年3月,增设企业管理办公室。同时将所有股改为科,人事科改为劳资科。
2008年1月,增设电力监察科。
2011年1月,增设营销科。
至2013年,电站内部机构设置有:办公室、生技科、财务科、保卫科、人事科、用电科、电力监察科、营销科、安全监督科、职教办、计生办、工会办、运行车间、检修车间。
(三)、党群机构的设置与演变
1、1976年,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1978年成立“红岩水电站党支部”,1980年1月,按照中共怀化县委005号文件,成立“中共怀化市红岩水电站委员会”,1984年6月,中共怀化市委86号文件决定,撤销“红岩水电站党委会”,成立“红岩水电站党支部”。
2、1979年6月,成立“怀化县红岩水电站工会委员会”,至今已经换届十次。
共青团组织于1980年建立,其间因故中断工作近十年,2013年重新恢复团组织工作。
因电站已经建立工会组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凡已经建立工会的企业,其妇女组织由工会的女工委员会代行其职责。
五、直供区发展概况
上世纪80-90年代初,红岩水电站一直是怀化市地方电网的骨干电站之一,对地方的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当时所发电量除一小部分供给周边农村照明外,其余全部上网。随着计划经济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电站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地位逐渐丧失,企业生存日趋艰难。设备老化、冗员过多等问题严重,束缚着企业的发展。仅仅依靠发电上网的单一经营模式根本难以养活自身。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出路,电站从1996年开始尝试引进直供用户,通过自产自销以求增加商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益。通过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行之路,随后几届领导班子大力引进直供用户。随着用户的逐渐增加,为了加强供区管理,电站于1997年10月正式成立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外线、收费两个班,专门负责直供区抄表、收费和用户拓展工作。从此,直供区管理工作开始步入正轨。由于我站10千伏线路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加之电价低廉,用户增势迅猛,供区迅速扩大,企业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随着供区的不断扩展,供电能力不足和管理缺陷日益凸显,为了提高供电能力,保证供电质量,于2007年新架308号10千伏线路,大大缓解了供需矛盾,为了增强管理力度,规范管理秩序,于2008年、2011年分别成立电力监察科、营销科。管理工作日趋成熟,完善。
电站共有10千伏直供线路三条,总长约35千米,供区包括芷江侗族自治县公坪镇瓦溪铺村、顺溪铺村,鹤城区盈口乡新家庄村、朱溪村、团结村八、九、十二组,河西经开区方石坪村、大白岩村、板坡村等行政村组。拥有专变118台,总容量20260千伏安,大小用户1231个。2012年供区销售电量达到4028万千瓦时,销售收入2069万元(下网费用800万元)。直供线路已经成为电站的经济命脉,直供区的电费收入则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红岩水电站建成后,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站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各项工作不断步入新的台阶,为解决怀化市城乡供电矛盾,发展工农业生产,振兴怀化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电站先后被评为怀化城区电力生产先进单位、城区百强企业和怀化城区双文明单位、湖南省优秀电站、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百佳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清洁文明工厂。
参考资料
怀化市鹤城区红岩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编制机构比选公告 - 市水务投资集团.官网.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