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
《遣悲怀》是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小说,作者是骆以军。
基本信息
《遣悲怀》以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令世人震颤。身在台北市的文友骆以军,以槛内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正如山鲁佐德以故事拦阻死亡,直到一千零一夜。“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
内容简介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虽为长篇小说,但全书是由一个个章节组成,每一篇亦可独立成章,尤其首篇《运尸人》,写“我”用轮椅推着死去的母亲,乘坐地铁,去医院捐赠器官。这个短篇曾获得2001年台湾省“年度小说奖”。
作者简介
骆以军,小说家。祖籍安徽,一九六七年生于台北市。作品以小说为主,有《红字团》《我们自夜间的酒馆离开》《妻梦狗》《第三个舞者》《月球姓氏》《遣悲怀》《远方》《西夏旅馆》,另有随笔集《我们》《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我爱罗》《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梦游街》,童话集《和小星说童话》,诗集《弃的故事》。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获得2010年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台湾文学长篇小说金典奖、金鼎奖、亚洲周刊年度好书。
编辑推荐
台湾省近十年来最优秀的小说作家,骆以军代表着一个新的写作世代,被更年轻一代的作家看作榜样和养料来源。
——《深圳晚报》
《遣悲怀》是我心目中新世纪台湾小说第一部佳构。
——王德威
骆以军的眼睛就像核爆,所有东西被他目光一扫就全部变成废墟。
——朱天文
《遣悲怀》:这是一次“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一九九五年,女同志小说家邱妙津在巴黎以乱刀刺死自己,作为对情伤的见证。生前陪伴她五年的便是安德烈·纪德怀念亡妻的《遣悲怀》。借此书名,骆以军召唤亡灵,与死亡对话。传种接代,运尸悼亡。在那华丽的高楼崩塌的废墟间,生命匍匐前进,爱与死亡的对话若断时续。作为说书人,骆以军吟颂死亡,他的故事反而有了生趣。(摘自王德威《我华丽的淫猥与悲伤骆以军的死亡叙事》)
目录
运尸人 a
第一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第五书
产房里的父亲 a
第一个梦
第二个梦
第三个梦
产房里的父亲 b
第六书
发光的房间
第七书
折纸人
参考资料
遣悲怀.豆瓣读书.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