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海棠
红玉海棠(拉丁学名:Malus ‘红色 Jade’),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植物。
形态特征
树形为垂枝形,株高3.5米,冠幅3.5米,树皮黄绿色,小枝黄色下垂。
花期4月下旬至5月,花白色至浅粉色,单瓣,直径4-4.5厘米。
梨果近球形,亮红色,直径1.2厘米。基部不下洼,萼片宿存;果柄长达4厘米。
生长环境
红玉海棠喜光,耐寒,耐旱,忌水湿。适宜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繁殖方法
红玉海棠的繁殖方法多样,包括插、压条和嫁接。扦插通常在春季进行,夏插则在入伏后进行。压条最适宜在立夏至伏天之间进行。嫁接时,常用野海棠(湖北海棠)或山荆子的实生苗为砧木,3月份进行切接,6~7月进行芽接。
栽培技术
红玉海棠栽植时,大苗应带土球,小苗根据情况留宿土。栽植后需加强抚育管理,保持土壤疏松肥沃。秋冬季可在根际处换培塘泥或肥土。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修剪,剪除病枯枝,保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为促进开花旺盛,应对徒长枝进行短截,使腋芽获得充足营养,形成更多开花结果枝。
主要价值
红玉海棠枝条平伸下垂,适合孤植或在山石、水边栽植,果小繁密,晶莹可爱,观果期长,是中国北方著名的观赏树种。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取“玉棠富贵”的意境。海棠花适宜植于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海棠花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适合城市街道绿地和矿区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