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是出土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的秦朝竹简,现收藏于里耶秦简博物馆

里耶秦简包括2002年6月出土于里耶古城考古遗址公园1号井的38000余枚,以及2005年12月出土于北护城壕11号坑中的51枚简,内容累计二十余万字。简牍每片长23厘米,宽1.5-5.0厘米;材质为水松油杉杉木王等竹、木。记载时间为秦始皇25年(前222年)至胡亥元(前209年)。里耶秦简是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的官署档案,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法律、文化、邮传、地理等;其文书形式包括书传类、律令类、録课类、簿籍类、符券类、检楬类、历谱类、九九术和药方、里程书、习字简等。

学界认为里耶秦简是秦朝考古的重大发现,填补了史料的缺失,改变了秦史研究的面貌,对研究秦代历法、生产、社会生活等有重要史料价值。此外,里耶秦简记载的最早最完整的九九乘法表、邮驿记录等,以及其书法风格,具有文化艺术价值。

出土挖掘

里耶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南端,是连通了湖南与鄂西、渝东,曾是中原地区通往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被誉为“楚蜀通津”。里耶古城面积约2.2平方公里,始建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被秦国攻占后称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是湖南境内一座既传承了秦汉文化、巴蜀文化和土家文化的古城。

1995年,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县南端,里耶盆地酉水周边3公里范围内发现战国古城、魏家寨西汉古城、大阪东汉古城和相应的古墓葬群。2002年4月,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碗米坡电站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受湖南省文物局所托,开始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的“里耶战国—秦代古城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里耶古城考古遗址公园1号井整体呈正方形,深14.3米,井壁内用厚30厘米的木板以榫卯结构叠砌四周,每一面使用42块木头。2002年6月3日,在遗址内的1号井中发现一枚带有文字的简牍。据里耶秦简的主要发掘者、保护者和解读者张春龙回忆,当时他与里耶古城现场发掘的领队柴焕波正在前往沅陵县开会的路上,得到1号井出土文字的消息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当即决定让张春龙、柴焕波返回里耶。当时里耶正处于雨季,时间是抢救井下简牍的关键。柴焕波、张春龙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管理局的龙京沙迅速制定了发掘方案,争分夺秒进行文物抢救。由于简牍脆弱,承受不了任何发掘工具的碰击,考古发掘者们只能用手挖掘。井内的生活垃圾和铁钩、铜道等锋利物增加了发掘难度;而雨水下渗后,井壁出现裂痕,使考古发掘者的工作环境十分危险。在清理部分淤泥后,一天内相继有380多枚简牍从井内运出;至6月27日1号井发掘结束,共出土38000余枚简牍;2005年12月,又于北护城壕11号坑中出土51枚简牍;总计出土简牍数量约38000枚,内容累计20余万字。在对简牍上的文字进行研究后发现,里耶秦简为秦朝洞庭郡迁陵县遗留的公文档案,年代为秦始皇25年(前222年)至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其内容覆盖了秦秦灭六国之战后的整个历史时期。

基本情况

外观

尺寸

里耶秦简大部分为形态规整的简牍,形制多为长23厘米,宽1.5-5.0厘米。此外还有牌、封泥匣、封泥等形态。

材质

里耶秦简均由毛笔墨书于木制简牍上。其材质包括竹、木,多为易加工的杉、松,经鉴定有松竹草油杉杉木王等,出土时大多已经残断。

编制

简牍为两道编绳。木牍大多不编联,即一枚木牍之上文字就是完整文书。也存在个别书写于不规则材料上的现象,如灌木条改削的,保留有部分树皮。

主要内容

里耶秦简是大秦帝国洞庭郡迁陵县的官署档案,涉及了当地在秦朝的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法律、文化、邮传、地理等各个方面,可分为政文篇、地域篇、土地篇、户籍篇、劳役篇等篇章部分。记录内容包括户口、土地开垦、物产、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刑徒管理、祭祀先农、地域、教育、医药等相关政令和文书。其文书形式包括书传类、律令类、録课类、簿籍类、符券类、检楬类、历谱类、九九术和药方、里程书、习字简等。

里耶秦简九九表

里耶秦简中的有一片木牍记载有乘法口诀表,但其记载的乘法运算顺序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从左至右书写排列,与现在从“一一得一”开始的运算顺序有所区别,故被称为“里耶秦简九九乘法口诀表”或“里耶秦简九九表”。释读木牍可知,里耶秦简九九表以“九九八十一”开头,至“凡千一百一十三字”结束,共39句。里耶秦简九九表也是一个更为简约的版本,体现于有“八九七十二”就不再列“九八七十二”,一乘以任何数都不变,便以“一二而二”为代表编入表中。其中“二半而一”,意为二乘以二分之一等于一,说明早在秦朝就已有了分数的概念。最后一句“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意为乘法表中所有乘积的和等于1113,该句中的“字”根据研究认为,是当时的一种筹算单位。先秦典籍《管子》《荀子》中虽曾提及九九乘法表,但里耶秦简九九表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九九乘法表记录。

官署档案

里耶秦简的出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秦朝历史研究的空白,据对其的研究可知,最迟在公元前221年,就已经设立了洞庭郡、迁陵县等郡县,并证实了里耶古城就是迁陵县治所在地。里耶秦简约有20余万字,内容多为当地官署档案,涉及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有通邮、军备、算术、记事、行政设置、职官、民族等;提到的地名有迁陵、洞庭湖(郡)、临、弋阳、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沅陵县、阳陵等数十处,职官有司空姓、司马丞、守丞、令守等,多附有人名,如“迁陵守丞腾”。

作为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官署档案,里耶秦简的文书形式以公文居多。秦统一文字后,诏令类公文要求统一使用篆书,行政类公文则使用隶书。秦的公文分类详细,使用的语言和格式都相对固定,向上级发文称“敢言之”,向同级单位发文用“敢告”,向下级发文称“告”“谓”,体现了秦朝时期公文制度的成熟,也是后世分辨秦简内容的重要依据。以此释读里耶秦简,其公文的交往包括:向直属上司洞庭郡的请示报告,也有与苍梧郡桂林郡巴郡象郡巫郡等其他地区郡制的公文来往;与同级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沅陵县、益阳县、弋阳县、临沅县、零阳县及一些距离较远的县、道之间的公文交往;迁陵县所辖的启陵乡、贰春乡、都乡、成里、渚里等下辖乡、里的请示报告。出土的里耶秦简中还包括由其他县至迁陵出差的官吏与迁陵县产生的往来文书,释读后可知秦朝的徭使吏员必须通过县廷这个中介,与县内诸官进行业务交流。据推测当时供迁陵县徭使吏员办公使用的传舍,可能就位于县廷所在的城内。

管理制度

里耶秦简中明确记载了地方稟食的来源和出稟程序,即对粮食的管理。地方稟食所使用的粮食主要来源为机构自产、外地购粮和上级拨付。地方稟食又可分为“外出给食”和“本地稟食”两大类,二者的发放程序不同:“本地稟食”由仓官、司空、田官、诸乡等机构负责;有前期准备、粮食发放、归档呈报等出稟程序,其核心程序粮食发放包含“开仓”“量谷”“记录”“封仓”四个步骤。而“外出给食”是指跨地区、跨机构提供饮食,需要不同地域的管理机构相互配合完成。

里耶秦简也体现了秦朝“苛政猛于虎”的管理制度。里耶秦简中有一张迁陵县衙的罚款单据,其中的“一盾”“一甲”是指数额,意为让犯错之人缴纳一副盾牌或一副甲。“数耐”是刮去胡子和鬓角,是秦代一种近似毁容的刑罚,即把错误写在脸上,让别人仅通过面容就可知道他是个受刑罚的人。在一张内容为迁陵县武器库里的库存单据上,详细记载了迁陵县武器库里面弩的存量,发往益阳市沅陵县的弩箭的数量和库存的余量。

为了加强吏治,秦王朝实行了一系列考核措施,按规定的操作标准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官吏进行考核,其政绩直接与俸禄、升迁等挂钩。里耶秦简中就记载有关于考查官吏政绩方面的记录,展示了秦朝考核官吏政绩、评价地方官府绩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其中,出勤时间是其考核的重要内容。

有一组秦简被称为“令史的伐阅”,令史是县令的下属官吏,主管文书,伐指功绩,阅指任职资历。其中一枚秦简记录了资中县县令史阳里人扣在秦始皇十一年九月被提拔为吏,担任乡吏九年零一天,担任管理农事的田部吏四年零三个月十一天,担任令史二个月,户版记录年龄为36岁,可担任掌管工程的司空属官之职。内容类似于今天的“履历表”,记录了官吏所任职务和任职时间,是当时官吏任职与提拔的重要依据。还有一枚秦简记载,有一个名为“”的人,拥有第二十级的爵位“公士”。駋是阳陵县西就里人,于秦始皇二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起,履职于上衍县,到九月为止;他曾因病在公署休息而有两天未履职,其工作天数最终确定为211天。这份记录是其考核的结果,也是其日后升迁、留用、调离等职务变动的依据之一。

地域范围

秦朝在其统治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里耶秦简便中记录了迁陵县及其下辖都乡、启陵乡、贰春乡,有学者认为还应有平邑乡;而启陵乡由下辖成里、渚里。以此可完善秦代郡县制度的下级设置:县下设有乡,乡下设有里。

根据对里耶秦简的释读,迁陵县所辖范围应是酉水中上游现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大部直到乌江河流域、梅江流域现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部、洗车河镇流域现今龙山县大部、酉水中游花垣河流域现今保靖县花垣县大部。根据秦简对迁陵县地域、物产等描述以及推测可知迁陵县下辖的四个乡所处何处:盛产漆的贰春乡应在八面山、酉水河上游、酉阳县大部及至乌江流域;产枝枸(金枸莲)的启陵乡应在酉水中游花垣河流域一带;都乡应在迁陵县所在地里耶镇和洗车河流域;平邑乡应在梅江流域。

邮驿系统

里耶秦简中有一枚记载“迁陵以邮行洞庭”,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邮传史的记载,象征了中国邮政史的开端;此外还证明了秦朝时期,迁陵县和洞庭郡之间就已有书信来往,进一步证实了迁陵县、洞庭郡的存在。

里耶秦简中还有一枚邮路里程表,是已知最早的关于水驿通信运作的交通方面的史料。记录了从南郡属县“”到洞庭郡属县“迁陵”所经站点及里程,反映了秦王朝统治下,全国范围内邮政系统发达、完善、有效的运作情形。

土地农业

由于秦代“重农抑商”的发展政策,迁陵县即便地处偏远,但仍然以农业为重,商业不发达。在里耶秦简的记载中可知迁陵县的田土不少,各乡上报到县府的新垦田土就达到了上千顷。

里耶秦简中可知,秦朝田地可分为公田和民田。公田即国家拥有,由官府进行管理,收成全归官府。民田即黔首田,就是将国有的土地划分为小块田地后颁发给黔首,黔首对田地没有所有权不可进行买卖。就土地类型而言,里耶秦简中还出现了“槎田”“垦田”“草田”“桑田”等记载,是研究秦迁陵地区土地类型的重要资料。

里耶秦简中还出现了多种古老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耕种方式。如“搓田”,据研究搓田是一种至今在巴基斯坦仍保留的古老的种田方式,又称为“搓田草”,即人跪在田里用双手除去禾本科杂草。而除去的杂草有就地掩埋作为肥料,有的用来建筑田埂。里耶秦简中还记载有“田”,即在秋收后或春耕前,将生长在田里的杂草晒干后,在田土中进行焚烧以作肥料。

此外,里耶秦简还记录了大量迁陵县当地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包括粟、菽、麦、稻和芋等,还有种桑养蚕、种植漆树和橘树等,迁陵县居民就常以蚕茧充当户赋。当地农民耕种的情况及官府政策,在秦简中也有记载:有大量的“贫无种”记载,即缺乏种子和食粮,一般官府会给予其帮助。

户籍人口

里耶秦简较为详细地记载了秦朝迁陵县的积户数量为五万五千五百三十四,以每户平均三人计算即有十六万左右的人口,按当时总人口两千余万来看,迁陵属于规模较大的一个县。但里耶秦简中还记载有“积户”和“见(现)户”之分:“积户”无须承担赋税:“见(现)户”则要承担赋税。由此推测“积户”应是指历年累积的户数,“见(现)户”为当时的实际户数,这样计算迁陵的人口则没有计算的那么多了。

迁陵县自古便居住有人、越人、杨人、舆人和楚人等不同族籍的人,里耶秦简中对当时普通家庭的人员进行了籍贯、年龄、爵位、身高、肤色和长相等重要信息的记录,相当于今天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在正式编户外,还可能存在蛮夷编户,以便对当地蛮夷进行管理控制。

劳役制度

里耶秦简中还有大量关于刑徒被判刑后服劳役的公文记录,与睡虎地秦简中的相关律令在内容上形成了互补。其中有一枚秦简内容为“服劳役人员情况统计表”,记录了有多少人服什么劳役,做什么苦工,有多少人转到其它地方服劳役,还有多少生病的刑徒等等。“击”“小舂”即服劳役舂米,“席”“娆”即服劳役煮饭;“捕羽”即捕鸟后将其羽毛拔下,然后用羽毛填充而缝制衣被;“城旦”即修城墙、街道和房屋;“作庙”即修庙和维护庙宇;“作务青”即给牛马割青草的;“作园夕”即守园子;“守船遏”即渡船;“笥齐”即编织竹木容器等等。

相关研究

里耶秦简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族、邮政、贸易等各个方面,以此为研究,现已出版了《里耶发掘报告》《里耶秦简第一辑》《地也请假第二辑》《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研究》《里耶秦简书法指要》《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等研究书籍。

2005年首次举办“中国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2017年,湖南考古研究所在里耶镇召开“里耶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近60名秦汉文化和简帛文化方面的知名研究专家参与,就里耶秦简所体现的社会与经济、文书与行政、法律与职官、文字与综述四个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馆藏与展出

馆藏

里耶秦简收藏于里耶秦简博物馆“帝国县政”展厅。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于200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2010年正式开馆,201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博物馆占地面积为3.6万平方米,集保管、研究、陈列秦简及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实物于一体,设有“古城印象”“迁陵往事”“酉水人家”“迁陵县政”四大主题常设展览,是里耶古城保护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除里耶秦简外,博物馆还展示了里耶当地出土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是里耶古城的文化中心和对秦汉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库。

展出

2015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里耶秦简博物馆联合承办“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展览,里耶秦简随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

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里耶秦简随展在北京展出,这是国博第一次以专题的形式展出县级博物馆文物。

文物保护

2002年11月,被国务院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围绕其先后启动里耶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工程、里耶镇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里耶秦简博物馆成功申报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打造了全国闻名的秦文化研学展示基地和文旅重镇。2008年6月,被授予全国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

对于已出土的里耶秦简进行清洗,并使用药水浸泡以防腐防蛀,后又对其进行了脱色脱水处理。在经过研究、整合后,出版了里耶秦简第一、二辑,以供学界进行学术研究。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以提升对里耶秦简保护与研究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影响价值

历史价值

学界认为里耶秦简是继兵马俑后,秦朝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对其的研究填补了史料的缺失,改变了秦史研究的面貌。里耶秦简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人口户籍、土地农业、当地物产、赋税、劳役、仓储物资、道路里程、邮驿、医药、祭祀等方面的政令、文书,是研究秦代迁陵县的历法、官吏职责和待遇、土地类型、农业发展、生产技术、社会生活、蛮夷族群等在秦代的发展状况和百姓生活的重要资料。

文化艺术价值

里耶秦简在对秦代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外,也具有文化价值。其记载“里耶秦简九九表”是已知最早、最完整的九九乘法表记录。其中关于邮驿的记录将中国邮政历史推至秦朝,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邮传史的记载。

里耶秦简上所书的文字是秦隶的典型代表,在关于汉字演变的研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里耶秦简所呈现的“隶变”具体表现为:平直化的点画挥运、“逆笔藏锋”、缩短笔画使得书写更为便捷以及“方圆兼备”的变化现象。后世也常以里耶秦简为参考,以研究“隶变”书法风格。此外,里耶秦简是书写者在纯真自然的书写状态下书写的,融入了情感,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具有艺术价值。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里耶秦简讲述秦朝“小城故事”.人民网.2023-11-25

“帝国县政”展厅.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2

文旅融合视角下里耶秦简的价值阐释与转化.光明网.2023-11-25

品读里耶秦简(上).新湖南客户端.2023-11-26

九九乘法口诀表.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2

迁陵以邮行洞庭.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2

里耶古城(秦简)遗址和博物馆.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1-22

你不知道的“里耶”.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2

里耶秦简:“复活”秦历史.中国经济网.2024-01-22

古井深藏千年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3-11-25

湘西出土两万枚秦简“复活”秦代历史.光明网.2023-11-25

公文简.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2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23-11-25

官员功劳与履历简.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2

邮路里程表.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2

里耶秦简1.豆瓣读书.2024-01-23

里耶秦简(贰).豆瓣读书.2024-01-23

学术专刊.里耶秦简博物馆.2024-01-23

湖南里耶古城吸引各地专家探秘秦朝历史.央视网.2024-01-23

里耶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里耶召开.中国考古.2024-01-23

里耶考古遗址公园和里耶古城 (秦简)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湖南日报.2023-11-25

龙山县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2024-01-22

“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展览12月25日开幕.中国考古.2024-01-22

秦汉历史研究重要资料库里耶博物馆开馆.艺术中国.2023-11-25

湖南里耶古城被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法院网.2023-11-25

国家地理.央视网.2023-11-25

古井中的秦简——里耶秦简 (2013).豆瓣电影.2024-01-23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二季 (2018).豆瓣电影.2024-01-23

简牍探中华.豆瓣电影.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