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勒通古镇

勒通古镇

勒通古镇位于甘孜县西南部,海拔约4014米,因此又称为“世界第一高城”。理塘县藏语称“勒通”,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原。勒通古镇通过老城区改造,集中展现理塘历史文化魅力,是藏民俗文化体验型古镇。古镇内有千户藏寨群,是藏区规模最大的藏寨之一。此外,勒通古镇也是全国唯一依托仓央嘉措并打造仓央嘉措一生之路景点的特色文化小镇。

主要景点

仓央嘉措诗歌节

仓央嘉措壁画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自治区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因生前绝笔《洁白的仙鹤》使得仓央嘉措与勒通古镇有了解不开的缘,勒通古镇便以此为依托打造仓央嘉措的文化IP即仓央嘉措的一生之路。从2017年开始,举办第一届诗歌节,每年八九月举办的仓央嘉措诗歌节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梵音

梵音又作梵声,即佛菩萨之音声,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勒通古镇的梵音节目共有三个流程,一为迎宾仪式;二为僧侣配乐诵经祈福;三为洒净消除业障仪轨。

仁康古屋

仁康古屋大门仁康古屋也叫“七世达赖故居”,是勒通古镇保存最完好的家庙。仁康古屋的著名不仅因为降生过达赖喇嘛,而且在四百多年中,仁康古屋先后降生过十三位德高望重的大活佛,其中著名的有七位,因而能在仁康家的门上看见七个檀香所做的木球,其实这木球为密宗本尊之器的“杵”,表示吉祥胜于一切魔障的象征。

千户藏寨

入口石碑雕刻占地1.5平方公里,是海拔最高的古老藏族原居民居住区,居住量达到80%—90%,是甘孜藏族自治州规模最大的藏寨之一。其中,古镇主入口处石碑上刻有的一位慈祥的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的画面,讲述的是十三位高僧大德出生时母亲怀抱婴儿的故事,象征着母与子的缘分。

康巴人博物馆

康巴藏区人博物馆康巴人博物馆已有上百年历史,这里的一砖一石,都浸润着数百年的康巴文化之中。对于康巴人而言,这里承载着特殊的记忆,体现了他们对自己古老文化的渴望和珍视,也是第一次将康巴藏族的面孔和藏族古老的生活方式以蜡像的形式呈现于世人的面前。

白塔公园

白塔白塔公园,主塔高33米,周围由119个2.5米高的小塔环绕形成别具一格的塔林,代表全理塘县119个村庄。相传一千多年前藏王松赞干布征服木氏王朝后,与文成公主商量,为纪念这次胜利同时在康巴藏区弘扬佛教,决定在今勒通古镇县城境内,理塘毛垭草原,康定新都桥各建一座佛塔。理塘仙鹤坝所送的是裹着白布的佛经,加之塔内还供有珍贵的宗教文物及夜明珠、火龙珠等稀世之宝,故而得名"白宝塔"。并分送三部佛经分别用白布、花布、黑布裹之作为建塔所用。室内有一尊高达20米的无动力转经筒。

极限挑战

海拔挑战赛于2019年3月开始,勒通古镇面向世界发起G318国道沿线海拔挑战赛,用不同的方式挑战最高的海拔,挑战吉尼斯最高赛道,挑战巴哈越野赛。

马术盛会

赛马盛会八一赛马节“中国赛马文化之乡”,2008年6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民间的转山演变而来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公历八月一日举行,称“八一香港赛马会”,其中最为精彩的是马术赛:马肚藏身、马背倒立、飞骑射击、拾哈达等。此外,这里也发展了养马项目,一方面,一些父母会为孩子买马匹,在休闲时期陪伴孩子,带着孩子一起去骑马,亲近大自然,培养亲子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养马爱好者,会买马匹自己饲养或者让马场帮忙饲养。

非遗文化

妮热

妮热2014年8月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妮热编织品是藏民族在雪域高原必备的生活用品。其中,牛羊毛绒编织工艺是草原牧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的真实写照,是藏民族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

卓擦书法

卓擦书法2017年5月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距今约1500年的吐蕃赞普松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吸纳古印度不同文字的优点,结合藏族声韵学,完善了现用藏文字,随后出现了八大书法家,形成了八大书法体系,其中公认最精华的书法体系名为"卓擦"。

濯桑布绣

濯桑布秀2017年5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1200多年历史的布绣,凝聚着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承载着青藏高原厚重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种艺术品种,与苏绣、湘绣齐名。

格木石刻

萨迦石刻2017年5月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萨迦石刻文化,以绘画素描为基础,采取各种复杂的工艺在石材上雕刻空间形象。

囊索嘉培藏医

藏医2016年11月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誉为世界上第二大传统医学的藏医药学,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完善而形成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医药学体系。

囊索·嘉培藏医第一代藏医囊索·达杰13岁游历拉萨市各地拜师学医,精通医术和历算,达杰神医不仅担任阿旺罗桑嘉措的御用藏医,而且在西藏哈钦觉藏医学院担任教授。达杰神医的藏医拥有独特秘方创造了囊索·嘉培家族式的藏医,至今传承至八代尖安益西。

藏戏

藏戏勒通古镇藏戏于2016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源于十五世纪,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经三年多的努力,但仍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姐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众人、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它吸收了康巴藏区古往今来的一切艺术因素,选取了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说唱史诗、传记、寓言作为故事情节,从侧面反映出康巴地区藏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文化心理状态。

唐拉泽翁·嘎玛噶孜唐卡

唐卡唐拉泽翁·嘎玛噶孜唐卡2017年5月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噶玛噶孜画派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用笔和色调吸收了内地工笔画的风格,而空间环境的布局则采纳了印度画风,在总体格调上继承了'门派'和'钦派'的传统,兼容了三种绘画的优点和长处。

旅游路线

自驾路线

成都市到勒通古镇南线总共656公里,南线经过的景点有泸定县、康定跑马山、木格措、折多山新都桥镇卡子拉山;北线800多公里,北线经过的景点都江堰、汶川、映秀镇四姑娘山、小金、丹巴县、八美、塔公等。

乘车路线

旅游客运中心(成都成都新南门客运站)→勒通古镇 早上10:00—7001-中型中级-固定班—184.00

参考资料

理塘勒通古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6-24

理塘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川观新闻 .2024-06-24

勒通古镇景区官网.勒通古镇景区官网.2024-06-25

探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 感受浓郁与悠远的藏文化_央广网.央广网新闻.2024-06-24

「勒通古镇」探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 感受浓郁与悠远的藏文化 .搜狐网.2024-06-24

四川千户藏寨精美蜡像馆 还原康巴人过去的生活.四川省人民政府.2024-06-24

穿“阅”勒通古镇历史诗意 密集体验藏民俗文化.理塘县人民政府.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