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阳
徐晓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运动生理学博士,运动生物化学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同时担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营养与生物化学。
人物简介
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理学士(1982年),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硕士(1985年),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博士(1998年)。先后任教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化教研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化教研室。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人体教研室教师,“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从事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科研20余年。在核心期刊、国内外权威的运动医学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
人物经历
1982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
1982年-1985年任教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化教研室;
1988年硕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1988年-1999年任教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化教研室;
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化专业,获教育学博士;
2002年晋升为教授;
1999年至今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
科研成果
徐晓阳教授在运动生物化学领域有着20余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并在核心期刊、国内外权威的运动医学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和省部级课题。近年来,已在运动、线粒体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资料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此研究领域曾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子课题以及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的资助。
专著与教材
徐晓阳教授主编、参编了多部教材和专著,包括全国普通高校教材《运动生物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编全国体育学院统编教材《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参编《运动生化原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参编教育部专升本教材《运动生理学》等。
主讲课程
教授本科及研究生“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设计及技术”“运动人体科学高级教程”“运动人体科学高级技术”和“运动生物化学及营养研究进展”等课程。
科研项目
徐晓阳教授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运动性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变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补肾中药的效果观察》;参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FDP与运动能力》;国家自然科学重点课题《扶正理气中药消除疲劳机理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扭转我国体能运动项目落后状况的综合技术研究》子课题主要负责人;参与国家教育部“振兴教育行动计划”子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健康教育’”。
获得荣誉
徐晓阳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广东省高等学校第四届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奖项目为“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两次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1996年)、南粤体育新苗奖(1999年)、广东省第一届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论文一等奖(2005年,大鼠“运动性低血睾酮”与“肾阳虚”模型骨骼肌α—actin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及二等奖(运动性低血睾酮及补肾中药对大鼠能量代谢某些指标的影响)、获华南师范大学“星光为了明天”教学奖教师双语教学竞赛三等奖(2004年)及华师校级观摩主讲教师(2009年)等奖项。此外,近5年来在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并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
参考资料
徐晓阳.华南师范大学.2024-03-26
徐晓阳.华南师范大学.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