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乙斗
赫连乙斗(生卒年不详),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胡夏将领。
人物生平
赫连乙斗,他的家族历史深远,最初随同父祖使用的是刘姓。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个家族一直保持着忠诚和坚韧。然而,当历史的巨轮转动到龙升元年(407年),赫连勃勃这位英勇的领袖决定自立为天王,并创建了夏国。为了彰显自己的统治和家族的新身份,他封乙斗为右仆射,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象征着乙斗在夏国中的尊贵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凤翔元年(413年),为了彰显家族的独特性和荣耀,全族决定从刘姓改为赫连姓。这个决定不仅是一个姓氏的改变,更是家族历史和文化的一次重要转变。然而,命运的波折并没有因为家族的改变而停止。承光二年(426年)十一月,当夏国正面临北魏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时,赫连乙斗作为镇守蒲阪的守将,肩负着保卫家园的重任。当他得知北魏司空奚斤率军将至时,他毫不犹豫地派遣使者前往首都统万,向皇帝赫连昌告急。然而,当使者返回时,带来的却是令人绝望的消息——统万已被攻陷。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赫连乙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他深知,如果继续坚守蒲阪,自己和部下都将面临生死未卜的境地。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蒲阪,向西逃往长安。然而,奚斤并没有给他喘证的机会,很快就攻克了蒲阪。在长安,赫连乙斗遇到了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两人都是夏国的忠臣,面对北魏大军的追击,他们决定共同抵御外敌。然而,由于实力悬殊,他们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长安,继续向西逃往安定。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他们。胜光三年(430年)十一月十五日,北魏军再次进攻安定。面对强大的敌人,赫连乙斗再次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弃城而逃。他裹胁了数千家百姓,一同向西逃往上邽。这一路上,他们历经艰辛,不仅要面对北魏大军的追击,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食物短缺的困境。然而,赫连乙斗始终没有放弃,他带领着百姓们顽强地生存下去,为夏国的复兴保留着希望的火种。
受封仆射
赫连勃勃,这位充满雄心壮志的领袖,深以自己的家族历史为荣。他自称为夏后氏的后裔,这一称号不仅彰显了他对先祖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对于重建夏朝辉煌的决心。在六月的某一天,他正式自立为大夏天王、大单于,宣布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龙升,象征着新的时代和新的希望。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赫连勃勃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设立了百官,并精心挑选了一批忠诚且有能力的人才来辅佐自己。他任命其兄右地代为丞相,封为代公,这是对他兄长深厚才能的认可,也是对他家族的支持和信任。力俟提则被封为大将军、魏公,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赢得了赫连勃勃的赞赏。
赫连勃勃还任命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封为梁公。叱干阿利以其公正无私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赫连勃勃的统治中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弟弟阿利罗引被封为司隶校尉,这是一个负责维护治安和法纪的重要职位,显示了赫连勃勃对家族成员的信任。若门则被封为尚书令,他以其出色的行政能力和对国家的忠诚,协助赫连勃勃处理国家大事。赫连勃勃还任命叱以鞬为左仆谢,这是一个协助处理宫廷事务的职位,叱以鞬以其机敏和忠诚赢得了这一殊荣。而乙斗,这位忠诚且勤勉的官员,则被任命为右仆射,负责辅佐赫连勃勃处理国家政务。
连弃城池
夏弘农知府曹达闻周几将至,不战而走。魏师乘胜长驱,遂入三辅。会几卒于军中,蒲阪守将东平公乙斗闻奚斤将至,遣使诣统万告急。使者至统万,魏军已围其城;还,告乙斗曰:“统万已败矣。”乙斗惧,弃城西奔长安,斤遂克蒲坂。夏主之弟助兴先守长安,乙斗至,与助兴弃长安,西奔安定。十二月,斤入长安,秦、雍氐羌皆诣斤降。河西王蒙逊及氐王杨玄闻之,皆遣使附魏。
再度逃走
是日,魏兵乘胜进攻安定,夏东平公乙斗弃城奔长安,驱略数千家,西奔上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