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潜水
自由潜水(英文名:Free Diving),指潜水者不携带呼吸装备,只通过自身肺活量调节呼吸,屏气进行潜水的运动。自由潜水分为休闲自由潜水及竞技自由潜水。竞技自由潜水赛事分为深度项目和泳池项目两大类。
自由潜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古代民族。古代人类潜水的主要目的有收集食物、收获海绵和珍珠等资源、回收沉没的贵重物品和帮助援助军事行动等。20世纪,自由潜水开始进入欧洲的体育和休闲领域。1949年,意大利人雷蒙多·鲍彻(Raimondo Boucher)在那不勒斯湾潜水30米。首位潜水超过50米的潜水运动员是意大利人恩佐·马略卡(Enzo 马略卡岛,1961年8月创造)。1976年,法国自由潜水运动员雅克·马约尔(Jacques Mayol)成为历史首位下降100米的自由潜水运动员。2012年6月6日,赫伯特·尼奇在希腊圣托里尼将无限制自由潜水世界纪录提升至253米。
自由潜水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The World Underwater Federation,CMAS) 和国际自由潜水发展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pnea,AIDA)。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赛事有世界自由潜水锦标赛、巴哈马蓝洞深度赛等。自由潜水项目涌现了恩佐·马略卡、雅克·马约尔、威廉·特卢布里奇等优秀运动员。
发展历史
运动起源
自由潜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考古学家在调查古代民族的木乃伊遗骸时发现其遗骸外生骨疣(即耳道的骨骼以一种保护鼓膜免受冷水暴露的方式生长)的特点,由此显示出文化中自由潜水的证据。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写了一篇关于自由潜水的论文,其内容描述了如何使用配重帮助潜水员潜入更深的水中。由于自由潜水在古代是没有机械装置的,因此从历史上看自由潜水的前身是指水肺潜水。从目的上看,古代人类进行潜水的原因主要有收集食物、收获海绵和珍珠等资源、回收沉没的贵重物品和帮助援助军事行动等。
古希腊时期,潜水员通过潜水以获取海绵及红珊瑚。在地中海沿岸,潜水员经常会被海上贸易者雇佣,其目的是利用潜水员在水中打捞有价值的碎片的能力挽回因冬季风暴导致沉船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此外自由潜水员还在古希腊时期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发挥作用。战争期间,潜水员被用来越过敌人的封锁,向被切断的盟友或军队传递信息和补给。公元前332年,推罗便在该市围城战期间通过潜水员去切断亚历山大攻击船只的船揽。
约2000年前,日本出现收集珍珠的潜水员,大多数海水珍珠在几千年来都是由在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马纳尔湾(斯里兰卡和印度之间)等地区工作的潜水员取回的,此外珍珠还在菲律宾、苏丹、墨西哥湾、俄亥俄州、田纳西州和密西西比州、加勒比海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地的湖泊、河流、沿海水域中被潜水员所开采。
现代潜水的诞生
20世纪,自由潜水开始进入欧洲的体育和休闲领域。1949年,意大利人雷蒙多·鲍彻(Raimondo Boucher)在那不勒斯湾潜水30米。不过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胸部承受水压能力有限,因而把50米看做是自由潜水的绝对深度极限,打破该极限的是意大利人恩佐·马略卡(Enzo Mallorca)。1960年9月,马略卡岛在可变浮力(潜水员乘坐加重的雪橇下降到预定的目标深度,然后抓住安全气囊迅速返回水面,又称无限制潜水,英文代码NLT)类别中成功下降到45米的高度。1961年8月,马略卡更进一步,在恒重(潜水过程中没有额外的浮力辅助装置,潜水员必须用自己的鳍力下降和上升,又称恒定重量潜水)类别中成功下降至50米,创造了该类别的新纪录,意大利媒体在当时称其为深渊之主(Lord of the Abysses)。
突破百米大关
1965年,法国自由潜水运动员雅克·马约尔(Jacques Mayol)将自由潜水的世界纪录提升至54米,此后不断在自由潜水项目上突破历史极限。1976年,马约尔利用雪橇(隶属于可变浮力类别,属无限制自由潜水)成功下降至100米,成为历史首位下降100米的自由潜水运动员。马约尔和马略卡两位自由潜水运动员的竞争也于1988年被制作成电影《蓝色巨人》,伴随着电影上映,自由潜水运动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度。1989年,意大利人安吉拉·班迪尼(Angela Bandini)在厄尔巴岛打破了马约尔于1983年创造的105米的无限制自由潜水世界纪录,将无限制自由潜水世界纪录提升至109米。
不断挑战极限
进入21世纪,无限制自由潜水的极限多次被刷新。2002年10月12日,奥黛丽·梅斯特(Audrey Mestre)在哥斯达黎加海域的拉罗马纳湾潜到557英尺(约170米)的深度,打破了由丈夫弗朗西斯科·费雷拉斯(Francisco Ferreras)保持的162米的无限制自由潜水世界纪录,令人遗憾的是梅斯特在之后挑战561英尺(约171米)的过程中虽然达到该深度的水下目标,却在挑战过程中不幸罹难。2003年10月12日,费雷拉斯耗时2小时40分潜至557.6英尺(约170米)的深度,以0.6英尺创造了无限制自由潜水的新世界纪录。不过该世界纪录在创造不久后便被奥地利自由潜水运动员赫伯特·尼奇(Herbert Nitsc)打破,2006年该纪录被尼茨奇提升至183米。2007年4月,费雷拉斯在练习中时发生意外,被牵引其上浮的“浮力袋”(又称安全气袋)卡在钢缆上,导致费雷拉斯被困,最终不幸溺水身亡。2012年6月6日,赫伯特·尼奇在希腊圣托里尼将无限制自由潜水世界纪录提升至253米。尽管无限制自由潜水(NLT)的世界纪录挑战不再受到AIDA的批准,但世界纪录的历史会被得到维护。
除了无限制自由潜水外,新西兰人威廉·特卢布里奇在恒重自由潜水的多个项目中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2010年4月25日,特卢布里奇在巴哈马附近的迪恩蓝洞以4分09秒的时间用一口气下潜至116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并安全浮出水面,创造了徒手下潜最深的世界纪录。2012年12月,特卢布里奇在世界自由潜水锦标赛中刷新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将新纪录提升至121米。2016年5月,特卢布里奇再次来到迪恩蓝洞,深潜至水下121.92米后返回水面,再次创造世界纪录。
自由潜水在中国
在世界顶尖自由潜水运动员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同时,中国自由潜水运动员同样在挑战个人极限的道路上而努力,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王奥林。2015年,王奥林首次参加AIDA自由潜水世锦赛,并以76米的成绩首次创造自由潜水国家纪录。2016年,王奥林成为中国首位参加巴哈马蓝洞深度挑战赛的自由潜水运动员,并在比赛中创造了92米的新国家纪录。2017年巴哈马蓝洞深度挑战赛,王奥林三次潜水三次打破自由潜水国家深度纪录,成为首位打破100米下潜深度的中国运动员。2018年,王奥林又将中国自由潜水深度纪录提升至110米,上述纪录均为CWT(恒重有蹼)项目。2023年6月,王瑾在亚洲自由潜水杯赛CWT(恒重有蹼)项目上以116米的成绩刷新了该项目的亚洲纪录。
比赛项目
运动硬件
呼吸管
当潜水员在水面游泳时,可以使用呼吸管呼吸,以节省气瓶内的气体,并减少体力的消耗。建议选择设计较简单并且佩戴舒适的呼吸管。
面镜
面镜的作用是使潜水员的眼睛和水之间产生空间,隔绝海水,同时帮助我们的鼻子在水下闭气。选择尺寸合适的面镜非常重要。
脚蹼
目的是通过增大潜水员脚部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游动效率。分为套脚式(穿潜水袜)和调整式(穿防寒靴)两种类型。
湿衣
舒适又合身的湿衣可以减缓水流经过皮肤的速度,从而起到保暖作用。湿衣有各种款式和不同厚度,可以根据目的地海域的水温来决定。例如28至30℃的热带海域,穿1-3毫米湿衣即可;而较冷的海域则需要5-8毫米的湿衣。
配重
内含铅块以抵销身体和某些装备产生的正浮力,在紧急状况下可以丢弃部分或全部配重。
潜水电脑表
潜水电脑表能够为多层次潜水提供准确的减免压时间,帮助潜水者掌握更精确的潜水时长。
竞赛规则
下列规则均出自AIDA国际自由潜水发展协会竞赛规则,参考资料:
场地和装备要求
场地要求
AIDAA国际自由潜水发展协会队其系列比赛的泳池场地最低要求如下:
装备要求
1.对于所有深度训练,每位运动员在热身和表演期间需要佩戴安全系索,否则会受到处罚。
2.如果监测深度挂绳佩戴在手腕上,则仪表必须佩戴在与携带挂绳手腕相反的手腕上。
3.运动员可以自由选择除VWT(变重下潜)外的所有项目的潜水服。对于VWT项目,潜水服厚度不得超过7毫米(盐水环境)或9毫米(淡水环境)。
4.运动员可以使用鼻夹、面罩、护目器和减压器,运动员也允许在他们的面罩中加水/护目镜。
5.在所有项目中,运动员都可以使用任何腰带、腕带、带和任何其他重量系统,但前提是它有一个快速打开释放的安全系统。
6.任何一种特殊的桨或游泳手套 / 袜子是禁止的。对于DYN、DYNB、CWT、CWTB、VWT等项目,运动员可以佩戴双蹼或单蹼。
运动员参赛要求
1.所有运动员必须年满18岁以上,或年满16岁或以上并获得父母英文书面同意。
2.每位运动员都必须是和其公民身份(护照)相对应的AIDA国家成员,若所属国家为成立AIDA国家队,则运动员可以任意选择一个AIDA的活跃成员所属国家队参赛。
3.所有运动员必须持有经签署的“自由潜水非禁忌症医学证明”,用英语或陪审团可以阅读的语言,以便参加任何AIDA比赛或记录。医疗证明有效期不能超过一年。且必须由医生签字,并包括联系信息。如果运动员是医生,他们就不能签署自己的医疗证明。
4.每位运动员必须持有有效护照或国民身份证。
5.已经参加过AIDA比赛的运动员只能在正式比赛后更改国籍AIDA的申请和批准。AIDA秘书必须尽快收到所有更改国籍的请求,若在每年10月31日前获得批准,他们的他们的新国籍将于次年1月1日获得承认。运动员每两年只能更改一次国籍。
6.对于AIDA深度项目,每位运动员必须填写并签署AIDA比赛表格,这是运动员的根据事实填写此表的责任。AIDA竞赛表格必须由一名证人签字;陪审团成员不能在这份表格上签字。
7.运动员必须在比赛前向陪审团和赛事医生报告所有当前的医疗情况(通常是注册)。如果运动员接受治疗,赛事医生有权限制其参赛。
竞赛规则
1.运动员正式开始比赛的时间称为正式比赛时间,以下简称OT。
2.每位运动员必须在加时赛前至少60分钟到达陪审团指定的地点
3.运动员或其教练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监控运动员的外部情况(如深度),但而不是其内部状态(如心率监测器、血氧计等)。运动员不得持有读取和 / 或者在其执行期间报告其内部状况。如果发现拥有这样的设备,运动员将被取消资格(DQOTHER)。
4.所有专业都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设备——均衡或空气循环系统。
5.陪审团发现的任何停电(心脏骤停、非自愿呼吸停止、意识丧失)都将导致运动员被取消跳水资格,或由陪审团决定进一步处罚。
6.运动员不能受到任何人的身体帮助或触摸,在比赛过程中也不能触摸任何人,直到陪审团出示白卡、黄牌或红牌对表演做出裁决后,否则运动员将被取消资格。
7.运动员允许使用个人漂浮装置或安全踢板,但使用浮出水面后辅助运动员的装置将导致取消资格。如果漂浮装置妨碍了审判、安全和/或官方录像,陪审团可以禁止使用。
8.一旦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后气道被淹没,运动员的表现就被认为已经开始。
计胜方法
每次表演结束时,陪审团会使用彩色卡片传达判断,通知运动员对其有效性的决定。白色代表表现尚可,不会受到处罚;黄色代表表现尚可,但会受到处罚;红色代表表现不合格,表现得0分。当陪审团用黄色或红色卡片评判比赛成绩时,运动员有权被告知判决原因。
世界纪录挑战
1.对于深度项目,每位运动员每天的世界纪录挑战次数为1次。在裁判未作出限制的情况下,运动员挑战世界纪录的次数是无限制的。
2.组织者需要对整个活动(挑战世界纪录)全权负责,包括保证运动员、陪审团、媒体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AIDA国家队将在尝试前3天内通过电子邮件确认运动员完成了下面列出的所有必需先决条件。在该国没有AIDA国民的情况下为了他们的荣誉,运动员必须提交一份由两名证人会签的确认报告。AIDA保留接受或拒绝报告的权利。
专业术语
自由潜水的危险性
自由潜水被福布斯评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仅次于低空跳伞。在深海中,自由潜水者既要面临无边的黑暗,还要随时担心是否会直系而亡。根据潜水员警报网络(Divers Alert Network,DAN)的数据统计,从2006年至2011年期间,每年约有59名自由潜水者死亡,在在447起自由潜水事故中,有多达308人就此遇难。这意味着,在所有的潜水事故中有75%的可能性是死亡。
注意事项
潜水前尽可能多地提前了解潜水地点,选择有资质和安全保障的潜店。前往潜水地点之前,务必调查当地当天的天气状况、洋流、深度、海洋生物、技术需求、船只交通等。另外,在选择需要乘坐船只前往的潜点时,下水前,必须和船上的潜水长或负责人登记下水时间。回到船上时,也必须登记,确保潜水长或负责人确认您已经返回到船上。
每次潜水前都应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神心态是否适合下水。警惕急性疾病的迹象,并熟悉与任何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和基本预防措施。在潜水之前,如已有持续数天以上或感到筋疲力尽的身体状况也应延迟潜水。在服用任何处方药潜水之前,最好咨询医生,以确保这样做是安全的。同时,术后恢复和怀孕期间也不能进行潜水活动。此外,为避免减压病风险增加,建议潜水后 24 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下水前应确保所需设备都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如已有一段时间未使用潜水装备,请提前委托潜水中心替您的潜水装备做检查。如果使用潜店提供的潜水装备,请选择有营业执照和证件资质等保障的潜点,并和教练确认检查装备。以免在水中潜水时才发现问题。
在潜水时,总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如何在新环境中潜水、如何提高技能,甚至如何使用新型设备。无论在哪里进行潜水冒险,请确保已经接受了适当的培训,量力而行。如果对于一些需要特定训练的潜水活动感兴趣,如洞穴潜水、技术潜水等,必须要先进行有关的训练,避免到一些从未接受过特定训练的地方进行潜水活动。
如果是由教练带领进行潜水时,一定要认真学习教练的培训内容,听从教练的指示,在整个潜水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要积极用学习的手势等方法与教练进行沟通,寻求指导与帮助。如果是与从未相识的潜水员成为潜伴时,一定要在下水之前就进行适当的沟通,比如手势、潜水计划、失散时的解决办法等;一定要遵守下水前制定的计划,否则,空有计划不执行,那就等同于没有计划,意外往往也是这样发生的。
请注意永远不要耗尽气瓶内的气源,以免发生空气耗尽的意外。建议回到水面时,最少预留50 bar-70 bar (500 psi - 700 psi)的气源。此外,要定期检查仪表。请注意,劳累(例如在强流和深度中游泳时)会影响耗气量,焦虑或压力也会影响空气消耗。尽量保持正常呼吸,但如果感到焦虑,请密切注意自己的气体供应情况,尽快寻求他人帮助。
首先,不应该超过深度呼吸压缩空气的生理极限。要尊重资格限制,如果只获得了潜水60英尺/18米的资格,不要再下潜更深。夜间潜水、高海拔潜水、高氧潜水或混合空气潜水都需要专业资格。其次,一定不要超越自己的精神极限。如果在潜水前感到异常焦虑或不知所措,找出焦虑原因并解决。如果仍感到不舒服,应推迟潜水计划。
在潜水过程中对于水生生物的准则是——不要触摸。触摸会损害水生生物,而许多动物受到惊吓时,它们的自然反应是咬或蛰所以禁止触摸水生生物对潜水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即使是火珊瑚、海葵目、海胆和蛤壳等生物,如果不好好处理,也会造成伤害。
尽管严重的水下事故往往是由装备故障或其他意外事件引发的,但潜水员的反应和处理方式通常也能改变事件结局的走向。能够通过良好的呼吸和正念技巧来控制本能的恐慌非常重要。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技巧也可以简单地降低空气消耗和提高潜水的整体乐趣。
组织机构
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
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The World Underwater Federation,CMAS) 于1959年1月在摩纳哥成立,也称“世界潜水联合会”,总部设在罗马,目前有130多个协会会员。协会以采用各种合适的手段发展和推动水下运动为宗旨。潜水世界锦标赛以及潜水世界杯均由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举办。
国际自由潜水发展协会
国际自由潜水发展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pnea,AIDA),创立于1992年,是现存最早成立的自由潜水组织。组织主要负责推广安全的自由潜水理念(向全世界宣传自由潜水运动的安全性,趣味性、挑战性)、举办比赛以及认证世界纪录,组织国际自由潜水竞赛和制定规则,目前世界上的竞技运动员多数隶属于AIDA系统。
重要赛事
世界自由潜水锦标赛
世界自由潜水锦标赛分为AIDA国际自由潜水发展协会世界自由潜水锦标赛和CMAS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世界自由潜水锦标赛,两项赛事的赛事纪录为其对应协会下规则认可的世界纪录,两项赛事的项目设置均为DYNB(动态双蹼)、DNF(动态无蹼)、STA(静态闭气)、DYN(动态单蹼)4个项目。2022年AIDA世界自由潜水锦标赛静态闭气项目,金明最终总分排名第二,帮助中国收获历史首枚静态闭气项目世锦赛奖牌。
巴哈马蓝洞深度赛
巴哈马蓝洞深度赛(Vertical Blue)是聚集了全球最杰出自由潜水运动员的精英深度挑战赛,被纽约时报誉为“自由潜水界温布尔登”的年度顶级体育盛事。2017年巴哈马蓝洞深度赛,中国潜水运动员王奥林在比赛中成为首位打破100米下潜深度的中国选手。2022年哈马蓝洞深度赛,中国选手陆文婕在CWT(恒重踢蹼)上取得89米的成绩,刷新中国自由潜水运动员CWT项目女子国家纪录。
代表人物
雅克·马约尔
雅克·马约尔(Jacques Mayol),1927年出生于中国上海,2001年12月23日在意大利埃尔巴去世,法国自由潜水运动员。1976年,马约尔成为首位下潜100米的自由潜水运动员,他和另一位自由潜水运动员恩佐·马略卡(Enzo 马略卡岛)在自由潜水领域的竞争被导演吕克·贝松翻拍成电影《蓝色巨人》(又名碧海蓝天),马约尔的出现让鲜为人知的自由潜水运动进入了主流公众的视野。
赫伯特·尼奇
赫伯特·尼奇(Herbert Nitsc),奥地利自由潜水运动员。赫伯特·尼奇职业生涯共计创造了33项世界纪录,其中32个项目涵盖了8个公认的自由潜水项目。2012年6月6日,赫伯特·尼奇在希腊圣托里尼将无限制自由潜水世界纪录提升至253米,由于目前无限制自由潜水(NLT)的世界纪录挑战不再受到AIDA的批准,赫伯特·尼奇的该成绩也是目前该项目的世界纪录成绩。
威廉·特卢布里奇
威廉·特卢布里奇(William Trubridge),新西兰自由潜水运动员,1980年5月24日出生于英国。特卢布里奇22岁开始练习自由潜水运动,2005年成为首位在迪恩蓝洞潜水的自由潜水运动员。2007年4月,特卢布里奇在CNF(恒重无蹼)项目首次创造世界纪录。2016年5月,特卢布里奇在迪恩蓝洞潜水124米,创造了个人的第17项自由潜水世界纪录。
衍生作品
电影《蓝色巨人》
伴随着自由潜水运动的发展,自由潜水运动员的事迹也开始被制作成电影节目。1988年,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将自由潜水界的两位代表人物恩佐·马略卡和雅克·马约尔的事迹翻拍成电影《蓝色巨人》(The Big Blue,又译为碧海蓝天),影片讲述了两位自由潜水运动员的竞争故事。不过马约尔在看到电影上映后认为影片歪曲事实,丑化其形象,于是将影片制作方告上法庭,导致该影片曾在意大利被禁播14年。
参考资料
通讯:在一次呼吸间探索极限——中国自由潜水期待创造新纪录.新华社新闻.2023-09-24
A Brief History of Freediving - From Origin to Modern Times.deeperience.2023-09-24
Enzo Maiorca obituary.The Guardian.2023-09-24
Jacques Mayol. The Independent.2023-09-24
William Trubridge. Tomkins.2023-09-25
潜水装备如何选择和保养.马蜂窝.2023-09-25
法“鱼人”魂断地中海.新浪网.2023-09-24
Current List of Freediving Records (2023).The Salt Sirens.2023-09-24
下半年第一天,我就想说一句:注意安全.PADI.2023-09-25
History of Freediving.The Pressure Project.2023-09-24
Freediving: is this a sport – or ‘French existentialist swimming’? .The Guardian.2023-09-24
A BRIEF HISTORY OF FREEDIVING!.lobsterweight.2023-09-24
Deepest no-limit freedive (male).Guinness World Records.2023-09-24
The World Underwater Federation.CMAS.2023-09-25
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25
The History of AIDA.AIDA.2023-09-25
【奥之冠】帮你深度解析SSI AIDA PADI三大体系!.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品牌挚友金明赴欧参加2022CMAS自由潜水世锦赛,TAKI预祝凯旋!.百家号.2023-09-25
2022 AIDA自由潜水世锦赛落幕,金明赢得中国历史上首枚STA奖牌.新浪网.2023-09-25
GARMIN 佳明正式成为全球知名自由潜水盛会冠名赞助伙伴.Garmin 佳明官方网站.2023-09-25
自由潜水的历史和演变.ISDO.2023-09-24
古代希腊历史(三):伯罗奔尼撒战争.新浪体育.2023-09-24
Angela Bandini – 107 metros (1989) .RESPIRA.2023-09-24
Angela Bandini –. Fondazione Premio Atlantide.2023-09-24
“深海蛙人”打破潜水纪录.新浪网.2023-09-24
挑战自由潜深极限遇难的法国女性的新纪录终获承认.新浪体育.2023-09-24
挑战自由潜深极限遇难后梅斯特试潜纪录获承认.新浪体育.2023-09-24
澳男子靠海藻呼吸水下生活12天.新浪科技.2023-09-24
憋口气四分钟潜116米.新浪网.2023-09-24
新西兰人不穿蛙鞋下潜121米 肺被压得只有拳头大.新浪体育.2023-09-24
121.92米!世界最牛潜水者再创新纪录.环球国际.2023-09-24
特稿 | 王奥林,活在水下110米.中国环境.2023-09-24
116米!王瑾刷新CWT亚洲新纪录!.央广网.2023-09-24
Documents for athletes and judges. Google 云端硬盘.2023-09-25
Glossary And Acronyms Of Freediving.DeeperBlue.2023-09-25
最危险的运动:飞潜快 玩这个平均每年死59人.新浪体育.2023-09-26
安全第一——潜水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金明夺得中国历史上首枚自由潜水(泳池)世锦赛奖牌.澎湃新闻.2023-09-25
常州“美人鱼”又破纪录了.常州晚报.2023-09-25
自由潜水:世界第二大危险极限运动.新浪体育.2023-09-24
WORLD CHAMPION HERBERT NITSCH.herbertnitsch.2023-09-25
Le grand bleu (1988) - .IMDb.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