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县
原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新乡市市下辖县,位于新乡市南面,地处豫北平原,南邻黄河,与中牟县和郑州市郊区隔河相望,东接封丘县,西邻武陟县、获嘉县,北靠新乡、延津县。全县总面积为102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原阳县常住人口为542849人。截至2022年,原阳县下辖5镇6乡2街道。县政府驻地为原阳县黄河大道中段原阳县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
原阳县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干旱多大风,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4.4℃,年降水量在440—690毫米之间。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该县滨临黄河,县内流经长度60千米。春秋时(公元前770年),原阳县属郑国,秦时始置阳武县,西汉置原武县,汉朝时置阳武县,属于河南郡。赵顼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公元1077年),并原武入阳武,赵煦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复置原武县。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阳武县也属于怀庆府。1949年8月原、阳两县归平原省新乡专区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原阳县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0年3月,原武、阳武二县合并为原阳县,以二县首字得名。
原阳县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其中又以优质小麦、水稻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最为出众。2004年,原阳大米获得“中国第一米”的称号,第二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为主。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97.32亿元,居八县(市)第4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1.9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6:40.3:44.1。
原阳县古称博浪沙,因张良刺秦于此而闻名于世,有张良刺秦古遗址,有保存完好、具有民族风格的明末清初民宅夏家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玲珑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谷堆遗址、夏家院民居、陈平祠)。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河南坠子。2020年原阳县大信“魔数屋”工业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原阳县获得首家国家AAAA级景区,原阳县九多肉多酱卤文化园景区。
名称
秦时始置阳武县,西汉置原武县,1950年3月,原武、阳武二县合并为原阳县,以二县首字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
春秋时(公元前770年),属郑国,境内有邑、衡雍、城棣、修泽、践上等小邑和暴乱的小国。
战国时代(公元前359-公元前361年)原阳先属韩国,后属魏国。当时,魏国修鸿沟,引河水入中牟县泽(在今郑州市东),再由圃田开大沟至大梁(在今开封市)。此渠可以行船,还兼顾灌溉农田。而后魏国修筑长城,在西边防止秦入侵,从今原阳西部开始修筑,经过阳武(今原阳县东部)到河南省密县。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置阳武县,治今原阳县城东南14千米处(早为河湮),所属范围为今原阳县东部、中部;置卷县,治理原阳县内西部的村落,管辖今原阳县西部。而后此处发生官渡之战,阳武、原武二县皆属于三川郡。今县境东北部则属酸枣县辖。
西汉时(公元前203年),析阳武县置原武县,治理今原阳县城,管辖范围是今县境中部;阳武县管辖范围是今县境东南部。阳武、原武、卷三县皆属河南郡;楚、汉两国相争,以由卷(在今原阳县西部)到圃田的鸿沟为界,西边为汉。
东汉建武时(公元39年),阳桓、原桓复名阳武、原武,与卷县皆属司隶校尉部河南尹。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一部分义军在卷、原武两县境内活动。
三国时(公元244年),阳、原、卷皆属魏司州河南尹。晋初,原武郡、县皆废,地入阳武县。阳武、卷属荥阳郡。十六国时(公元304年),阳武、卷二县随荥阳郡先后都属于汉(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和后燕。刘宋武帝永初(公元420-公元422年)时,北平关、洛,复置司州,领荥阳郡、阳武、卷均属之。少帝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司州之地皆入北魏。
北魏时(公元471年-公元476年),而后阳武、卷属北豫州荥阳郡。东魏时(公元534年-公元550年),析荥阳郡置广武郡(亦属北豫州),阳武、原武隶之。卷仍属荥阳郡。北齐,废卷县入荥阳市,废原武县入阳武县,阳武县治移汴水南一里,县仍属广武郡。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置荥州,阳武县隶于荥州广武郡。
隋唐至宋元
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郡存州,阳武县属郑州(开皇元年荥州改为郑州)。唐初,改原陵县为原武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阳武县移治于汉原武城(今原阳县城),二县皆属管州(荥阳郡改)。贞观初(公元618年),全国设10道(监察区),管州归河南道。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原、阳二县属河南道郑州。
五代十国时,朱温开平(公元907-公元911年)初置东京汴梁,阳武县隶属开封府;原武县仍属河南道郑州。后汉、后周因袭后晋,阳武属开封府,原武属于郑州。后晋出帝(公元944年)十月,黄河首次在原阳县决堤,自此至清代,黄河在境内决、溢达67次之多。
宋初依旧设置路为道(公元960年)。太宗时,把道改为路。阳武属于京东路开封府,原武属京西路郑州。赵曙治平间(公元1064年-公元1067年)置原武监(为牧马行政区,与县平行),赵顼熙宁初废。
元代开始设置省(公元1206年)。原武、阳武县和延津三县均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行中书省南京路。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南京路改称汴梁路,阳武、原武仍隶属于汴梁路。
明清
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析原武县置安城县,管辖范围在今原阳县西南部,县城旧址在今原阳县胡村铺。安城与原武、阳武均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正统中(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安成县被废除。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四月,因河淹原武县城,移治于古卷城水退后,复还旧治。
清初(公元1616年),原、阳二县皆属河南省开封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原武县改属河南省彰卫怀道怀庆府;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阳武县也属于怀庆府。
中华民国
1913年,废府,设豫北道,翌年改称河北道,原、阳二县皆隶之。同年阳武县创立县立女子小学校,地址在城内吕祖庙后院。1923年,阳武县设立视学。1928年,废道设行政区,原、阳二县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翌年,废行政区,二县直属河南省。1932年8月,设行政督察区。原、阳二县分属第十三、十四行政督察区,10月,又同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阳二县相继为日本侵略军占领,1939年4月被划归伪豫北道。1945年抗日胜利后,二县仍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原、阳两县归平原省新乡专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原阳县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0年3月1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原武、阳武二县正式合并为原阳县,并与郑县、广武、封丘县等县调整了边界。1952年,平原省撤销。原阳县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51年、1953年、1976年三次对黄河大堤进行加高培厚。1968年,依据“以排定灌、排灌结合”的原则,原阳县原武镇试种水稻成功。1969年改属新乡市地区。1986年2月,撤销新乡地区,遂划归新乡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原阳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南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6′—114°15′,北纬34°55′—35°11′。南邻黄河,东接封丘县,西邻武陟县、获嘉县,北靠新乡、延津县,南于中牟县和郑州市郊区隔河相望,境域东西最长处,由东南陡门乡三教堂村至西南桥北乡小刘庄村约60千米;南北最宽处,南由官厂乡南边黄河沿,北到福宁集乡霸寨村北,约30千米。县城西南距省会郑州45千米,西北距新乡市33千米,东南距开封市52千米,全县总面积为1022平方千米。
气候
原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4.4℃,历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40.0℃,出现在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6.0℃,出现在1990年2月1日;年降水量在440—690毫米之间,最多的年降水量1027.3毫米(2000年),最少的降水量353.7毫米(1998年),历年中7月降水多,平均降水量为147.4米,12月降水最少,平均降水量为5.4毫米;年平均光照时数为2043.5小时,最多年日照时数2382.7小时(1986年),最少年日照时数为1695.2小时(1996年),1986年—2000年原阳县无期为223天,除静风占26%外,年盛行风频率为东北风占14%,其次为南风占8%。多年年内平均风速为2.1/秒。
地质
地质构造
原阳县位于华北地区黄淮中断凹的开封市地凹的西北部,太行山复背斜的南翼复式向斜的核部,系位于新华夏系与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原阳县内褶皱、断裂较为发育。参与褶皱的有前寒武纪,古生代及部分中生代地层。向斜核部为上三叠统;向南西翼过渡为中、下三叠统、上二叠统;北东翼则因缺失三叠系而过渡为上二叠统。由于原阳县系处于两种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而使向斜轴向有所变化,在该区西部向斜轴呈东西向,而至原阳县城以东向斜轴渐转成北东东向,并常以后期的断裂活动而复杂化。中生代断裂的发生,在原阳县形成断陷型盆地,沉积了侏罗、白垩纪地层。可见其不整合于上三叠统或上二叠统地层之上。
此后,构造运动的持续发展形成小型的隆起和凹陷。境内分布有4个较大的凹陷,东部凹陷最大,其东西长达25千米,南北宽15千米,向东进入封丘县境内。北部凹陷规模次之,南部、西部凹陷规模较小。原阳县断层较为发育,主要可分为三组:北东向、近南北向及东西向展布。受断层影响的地层有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及老第三纪地层,其中北东向展布的断层该县或涉及县境内的共9条,向西北东南依次布。由于受原阳县城东侧近南北向断层的影响,可分为西部5条,东部4条。南北向展布的断层该区南北向展布的断层发育3条。东西向断层该县境内仅发育一条,位于原阳县北部边界处,三组断层发生的时间不同,其中以东西向断层发育较早,南北向次之,北东向断层较晚。但三组断层均为燕山期所发生,并持续活动至老第三纪,控制了该区侏罗纪至老第三纪的地层发育,以及原生构造的赋存形态。
地层
原阳县系黄淮海平原组成部分,形成了不同的地层特征。原阳县境内地表无基石出露。仅见新生界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中新统馆陶组的岩性下段主要为浅棕、红棕及棕白色粉砂质粘土岩与浅棕色粘土质粉砂岩,厚度250-300米。中段主要为棕、深棕、局部为红棕色粘土岩,浅棕、红棕粉砂质粘土岩与浅棕色粘土质粉砂岩浅棕、棕白色粉砂岩、粉细砂岩、棕白色不等粒砂岩,中至粗砂岩、含砾砂岩等互层。厚680-800米。上段为棕、红棕色黏土岩、粉细砂岩,有时有黄棕色含砂岩。厚150-285米。
上中新统明化镇组连续沉积于馆陶组之上。下岩性主要为棕、浅棕、浅红棕色黏土岩,粉砂质黏土与浅棕色、棕白色黏上质粉砂岩。灰黄、灰白、芝黄、棕白色粉细砂岩,不等粒砂岩及杂色含砾岩等互层。厚400-520米。境内地表均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下层属内陆湖泊沉积和黄河河相沉积,表层为黄河泛流堆积物。沉积厚度各地不一,不同时期的沉积物也不尽相同。
下更新系统下段一般厚度为40-67米。岩性为红棕一棕红色厚层状黏土或亚黏土,有薄层粉细砂、中细砂,局部夹粗中砂及泥质卵石。上段:一般厚度30-80米,岩性为棕色一棕红色夹灰绿色厚层状黏土、亚黏土、亚砂土为主,夹有薄层及中厚层中细砂、粉细砂。含铁锰结核较下段明显减少。
中更新系统下段一般厚度40-70米。岩性为黄棕一棕黄色中厚层亚黏土、亚砂土,夹有薄层或中厚层中细砂、细砂、粉砂,局部夹灰色淤泥质亚黏土及钙质结核薄层。上段:一般厚度30-70米。岩性为黄棕色中厚层亚砂土、亚黏土,夹有厚层中细砂、细粉砂。亚黏土中富含钙质结核;上部溶层普遍发育。
地形地貌
原阳县地处废黄河,境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大致平坦,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平均海拔一般介于93.5米到70.5米之间,大堤南北地面高差7至9米。全境为黄河冲积平原区,按其成因可分为泛流平原、黄河故道和黄河河道三个亚区。自北向南为沙丘、平原、洼地、高滩四种不同类型地貌。
北部沙丘在祝楼、县城、阳阿一线之北至北界,为完颜璟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后黄河故道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3-10千米,包括黑洋山、福宁集、王杏兰等6个乡,面积160.8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2.01%。黄河依山西北流,山体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河决时被冲毁,已不存在。黄河故道区地势高于背河洼地2至4米;地表为粉砂,沙丘密布,荆棘丛生。水资源贫乏。
为泛流平原亚区之一区段,为近代黄河泛滥冲积平原。西起师寨,东至齐街,包括10个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土地,面积26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9.94%。地面西高东低,呈1:4000-1:6000递降,高程在93至73米之间,地势平坦。中西部有零星分布的沙丘岗。
也为泛流平原亚区之一区段。主要分布在沿黄河大堤北侧一线,包括天然干渠两岸,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至12千米,涉及12个乡镇的全部或一部分土地,面积430.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2.15%。属黄河侧渗区,地势低凹易涝,比堤南高滩低3至8米。地面自西而东呈1:4000-1:8000递降,高程在93至73米之间;地下水位埋设1至2米,汛期不到1米;地表径流不畅。1967年后,采取引黄河水淤灌措施,地势普遍抬高。
黄河大堤以南至南界,为黄河河道亚区。由河床、低滩和高滩三区组成。河床部分靠南部边界,宽2至7千米,高程91至80米自西而东递降。为黄河的主流道。低滩部分紧临河床北侧。宽0.5到3千米,微向河床倾斜,长洪水时经常漫滩,时有变化。沿堤南侧2至6千米属高滩区。系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兰阳铜瓦厢决口经溯源冲刷形成。较低滩高2至4米,比堤北洼地高10米左右,面积480余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5.89%。地势西高东低,海拔93.5至82米,地面坡降1:5000-1:6000,横向坡降1:2200-1:4000。内有8条串沟,其间散布着互不连贯的半固定性沙丘。
水文水利
水文
原阳县滨临黄河,水资源丰富。黄河西出郑州市市北郊邙山,东行5千米,在桥北乡小刘庄、盐店庄村南入原阳县境,沿县境南陲蜿蜒东行60千米,历桥北、韩董庄、蒋庄、官厂、包厂、大宾、郭庄、陡门8个乡,至陡门乡三教堂村南而入封丘。黄河在原阳县境内,河槽平均宽约2500米,河滩宽约5000米。截至2023年,黄河在境内的最大流量为223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4立方米/秒,最大年径流量为861.1亿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458.8亿立方米/秒。
原阳县境内全为第四系松散岩层所覆盖,故地在黄河冲积发育之前,下伏为新生代湖相沉积物质,巨厚的黏土、亚黏土层,形成良好的不透水隔层。更新世后,由于黄河的发育兴盛,其上又堆积巨厚的松散、半松散物质,为地下水储存提供良好的空间条件。故地下水均属孔隙水类型。浅层水埋于地表以下0—50米左右,地层中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30米;中层水埋于地下50~100米,含水砂层30~40米,单层厚度10~20米。
水利
2000年,原阳县共有各级渠道2171条、长1505.29千米。其中引水渠和总干渠9条、长50.95千米;干渠15条、长196千米;支渠102条、长279.05千米;斗渠1197条长725.37千米;农渠845条、长251.12千米。有桥、涵、闸各类建筑物工程3561座。截至2023年,原阳县拥有清淤治理引水渠4条、干渠22条、支渠15条、排渠10条,清淤土方量600万立方米。
县境内有天然、文岩渠两大排水渠系。文岩渠源于王录村北向东至县城折向东北至阳阿乡韩庄人延津县,在原阳境内全长50.21千米,流域面积为426平方千米。天然渠源于王禄村商向东至福利庄人封丘县,在原阳境内全长58.61千米,流域面积216平方千米。黄河北岸大堤横亘该县境64千米,临河堤高平均8米,帮宽15米,堤顶宽10米。该县拥有韩董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节水续建配套规模为21.86万亩,衬砌新一干渠长度9.35千米,改造长度13.87千米,修桥涵闸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64座,完成土方14.96万方,砌体3137立方米,混凝土9402立方米。该工程每年可节水2900万方,可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
土壤
原阳县土壤,因受地形、植被、河流的影响及人们对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全县共分两大类(潮土和风沙土),5个亚类(黄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冲积风沙土),11个土属和67个土种。潮土类土壤面积达122.4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8.87%,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偏碱性,适宜多种农作物、林木和其它植物。其主要土属有四个:沙土、两合土、灌淤土、盐化潮土。
沙土包括沙壤土、腰壤沙土、细沙土、腰粘沙壤土等14个土种,面积20.3万亩,其中沙壤土面积达15.6万亩,主要分布在福宁集、王杏兰、阳阿、城关等乡镇及桥北、祝楼等乡的北部。该土属层较厚,粒状结构,适耕期长,便于耕作。
两合土包括两合土、小两合、体粘小两合、底沙两合土、体粘两合土、腰沙两合土等13个土种,面积达6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3%。其中:小两合土种面积46万亩,占本土属面积的67.3%;两合土面积10.7万亩,占15.6%。主要分布在师寨、葛埠口、大宾、齐街,包厂等乡。
灌於土有体沙薄灌、薄层灌淤、厚层灌淤等6个土种。面积1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6%,主要分布在祝楼、原武、大宾、太平镇、梁寨等乡。土质色红质粘,多呈块状结构,属中、重土壤。
盐化潮土。包括轻盐沙壤土、重盐沙壤土等13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原武、太平镇、梁寨、齐街等7个乡的部分村庄。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原阳县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79310.68公顷。其中,水田16100.38公顷,占20.30%;水浇地63209.73公顷,占79.70%;其余为旱地0.57公顷。园地6250.86公顷。其中,果园6171.32公顷,占98.73%;其他园地79.54公顷,占1.27%。林地7552.59公顷。其中,乔木林地3423.64公顷,占45.33%;其他林地4128.66公顷,占54.67%;其余为竹林地0.29公顷。草地188.43公顷。全部为其他草地188.43公顷,无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湿地1120.68公顷。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原阳县湿地全部为内陆滩涂1120.68公顷。
水资源
原阳县滨临黄河,水资源丰富。在平水年,按50%保证率计算,可利用的水量为3.8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1.9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含降水、侧渗、渠灌和田间灌溉补给)1.84亿立方米,而全县全年利用水资源共需耗水3.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9亿立方米和人畜生活用水0.11亿立方米),全年余水0.1亿立方米。若供需水均按75%保证率计算,则可以利用的水资源为3.31亿立方米,需耗水为4.04亿立方米,尚缺水为0.73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19年,原阳县林地7552.59公顷(113288.85亩)。其中,乔木林地3423.64公顷(51354.60亩),占45.33%;其他林地4128.66公顷(61929.90亩),占54.67%;其余为竹林地0.29公顷(4.35亩)。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河南省陆生脊椎动物520种,其中两栖动物20种,爬行纲38种,鸟类382种,兽类80种。原阳县兽类动物有8种,水生动物有16种多,昆虫纲动物有15种多,鸟类有14种,其中兽类有兔、獾、狐属、耗子等,水生动物有鲇形目、黑鱼、黄鳝、白、鲫鱼、草鱼等,昆虫类动物有蝎子、土鳖、僵蚕、铅山壁虎、蜘蛛目、四脚蛇、蛇等。鸟类有啄木鸟科、猫头鹰、斑鸠、大杜鹃、松鼠鸡、野鸭、鸭鸩、黑枕黄鹂等。该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红隼、猫头鹰、鵟。
植物
河北省维管植物有3979种,其中原阳县省级湿地公园植物种类66科222属407种,蕨类植物门3科4属7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门62科217属399种,单种科和少种科合计56科,超过10种的2个,少种属81属,单种属130个,单型属5属。草本植物有386种,乔木类植物有:柳、椿、、榆、槐、刺槐、桑、杨、泡桐、梧桐、等,灌木类植物有:紫穗槐、红荆、簸箕柳、白腊条、葛条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3年,原阳县有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地,河南原阳博浪沙地方级森林公园,河南原阳黄河地方级湿地公园。
原阳黄河地方级湿地公园地处原阳县南部黄河滩区,东起陡门乡三教堂村,南至原阳县界,西至蒋庄乡西王屋村,北邻沿黄生态通道,总面积3977.54公顷。主要为河流湿地,既具陆地生态系统地带性分布特点,又具河流湿地水生生态系统地带性分布特点,表现出水陆相兼的过渡型分布规律,是候鸟越冬重要迁徙通道,物种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62科217属399种,脊椎动物共有22目44科12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1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5种,河南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
自然灾害
原阳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雨涝、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因县域所处地理位置和规律性客观气候环境,自然灾害中尤以旱、涝灾害最为严重。据1919-1981年62年的资料记载,在该时期发生的旱灾共有44年,占70%,涝灾有36年,占58%,旱涝交错,两灾兼有的有30年,占48%。
2021年自7月20日起,原阳县遭遇极端强降雨,持续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多个乡镇遭遇水灾,全县共9户居民受灾,其中3户,三十亩玉米淹没,6户不同程度房屋漏水、院子进水,共计经济损失20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7月26日,原阳县辖5镇6乡2街道。县政府驻地为原阳县黄河大道中段原阳县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末,原阳县常住人口为542849人。全县共有家庭户142874户,集体户7766户,家庭户人口为484810人,集体户人口为5803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9人,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9702人,占51.52%;女性人口为263147人,占48.4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29。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5228人,占39.6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27621人,占60.35%。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5420人,占24.95%;15—59岁人口为315708人,占58.16%;60岁及以上人口为91721人,占16.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775人,占13.04%。
民族
原阳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傣族、仡佬族共计14个民族。其中人数大于1万的民族为汉族,人数小于100的民族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瑶族、土家族、傣族、仡佬族共计11个民族。全县回族居处分散,集中聚居村仅有吕寨和仁村堤,回汉杂居街村,有城关南街、原武南街、齐街南街、邢堂、官厂、廷州、太平镇和张大夫寨9个。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640人,占总人口的1.03%,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054人,增长18.9%。
语言
原阳人说原阳话。原阳话即原阳方言,属中原官话,是北方方言(全国八大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多、地区最广的方言)的子方言。中原地区历史上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官话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中原方音在北宋时是标准音。原阳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语音现象,是研究古代音韵的“活化石”。比如原阳人说“七"(qiao声调的调值为31)就是古人声字的一种读法。这种语音现象只保留在黄河流域京广铁路两侧的地区。原阳方言的声母读法有一些独特现象,与北京音(标准音)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尖音现象在普通话的标准音中i、u、ü及i、u、ü开头的韵母(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韵母)只能和j、gx(舌面音声母)相拼组成音节(团音),而不能与z、c、s(舌尖前音声母)相拼组成音节(尖音),而原阳方音中这两种现象均存在。即普通话只有团音没有尖音,原阳话既有尖音又有团音。
宗教信仰
道教、佛教传入原阳县分别始于北朝魏、唐。清代以前,信奉者较多。道教、佛教寺庙遍布全县。该县道教庙宇有阳武城隍庙、八蜡庙、河底铺庙、贾湾泰山庙,越石大王庙、原武关帝庙等。佛寺以原武善护寺最早,约建于北宋,毁于清代。其它较大佛寺还有白寨白云寺、孙庄朝阳寺、福宁集福宁寺、川村大悲寺南黑石华岩寺等20余处。
回族人均信奉伊斯兰教,聚居区均建有蓝靛厂清真寺。全县有清真寺8处。分别在城关、原武、齐街、仁村堤、邢堂、吕寨、祥符营、张大夫寨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白玉华等来原武县西王村置地筑天主教堂,开始在原、阳传教。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外国教士长期在教堂主持宗教活动。后又在福宁集、吴圪、刘庵、八里庄、秦庄、程寨、河屯、白庙、杨湾、下马头、合角集、延州等村镇设立小教堂。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卫辉市基督教长老会传道士刘永兴(汲县人)由延津县来阳武县东部布道,并在太平镇建起教会。1985年,原阳县教徒达2800余人;教会点有城关、韦城、朱庄、周庄、陡门、大张庄、官厂、黄毛厂、双楼、阳阿、延州、师寨、小赵庄共13处。
经济
概述
原阳县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其中又以优质小麦、水稻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最为出众。2004年,原阳大米获得“中国第一米”的称号,第二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为主。2022年,原阳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7.32亿元,同比增长6.4%,居八县(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5%、22.6%、3.2%,居八县(市)第2位、第3位、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3亿元,总量规模居八县(市)第4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91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38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1.98亿元,同比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6:40.3:44.1。
第一产业
原阳县第一产业以优质小麦、水稻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为主导。推进蛋、乳、肉、米面、果蔬五大行业转型。为国家确定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县,2004年,原阳大米获得“中国第一米”的称号,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位绿色食品。2022年,全县总耕地面积106万亩,种植粮食作物面积20万亩,其中玉米、花生等旱作秋作物89万亩,建成绿色种植基地5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预制菜企业年采购本地蔬菜30万吨以上,肉羊、家禽等畜产品3000吨以上。小麦种植面积101.53万亩,平均单产558.8公斤,比去年亩增产0.9公斤,增产0.16%,总产达到5.64亿公斤。
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91亿元,同比增长5.9%。食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知名预制菜企业突破70家,预制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全县规模以上食品产业总产值72.37亿元,园区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总产值61.5亿元,营业收入71.1亿元,年度营收达到100亿元。
第二产业
原阳县第二大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其中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该县的祥瑞汽车等装备制造企业与比亚迪、吉利、长安等汽车品牌合作,主要供应铝合金转向节和EPB钳体零部件,年综合配套业务量260万台,全国行业市场占有率达15%以上。建立以新能源为方向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链条,建成河南舍曼计量硅谷产业园,14家企业获批2022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2年,第二产业总产值收入为38.38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耀鼎建材、瑞昂科技等一系列的规上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24.57亿元,总产值24.25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占地1173.88亩,总投资50亿,分四期建设,一期占地68.25亩。成为了河南省汽车制动器最大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行业,其中,河南万向系统制动器有限公司由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控股,总资产达3.5亿元,主要生产重、中、轻、微、轿汽车制动器总成,产品主要为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主机厂配套。定位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产业,采取租赁标准化厂房和空地招商等形式对外招引汽配企业入驻。
第三产业
原阳县第三产业为现代物流业,中国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达到了1亿吨左右,年增长率也保持在8%以上。依托原阳县在建的16万吨规模外贸保税仓冷库,引进了省农开基金再投资建设20万吨级冷库及配套设施,逐步形成200亿规模物流产业集群和100亿规模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1.98亿元,同比增长4.7%。现代物流产业开局良好,规划建设25平方千米现代物流产业园,储备物流项目168个,金豫河冷链物流园快速推进,第一批200个村级物流服务站点建成投用。
经济功能区
原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前身为原阳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06年,规划面积1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千米,主导产业为食品制造、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规划调整后面积46.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园区已入驻企业236家,其中规上企业149家。2021年,开发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5亿元,实现税收3.08亿元,带动就业2.58万人,较2012年同比分别增长了228%、193%、61%。
重要企业
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原阳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占地170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包括有9.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和立体冷库,1.7万平方米的科研和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主要从事酱卤熟食制品加工,主要经营鸡副、鸭副、牛副、猪副、海鲜和凉拌菜等六大系列产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肉类30强企业、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原阳厂址自2016年8月投产以来,五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利润、利税年均增速分别达35%、40%、50%,其中,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税金602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0年,原阳县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6718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337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054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4845人。
2022年原阳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389所,比上年减少7所。教育人口132214人,其中,在校生123473人,教职工8741人。原阳县共有幼儿园2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初中34所,普通高中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原阳县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残疾儿童530人,比上年增加1人;原阳县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共70人,其中,小学学校送教上门46人,初中学校送教上门24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
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06年,是原阳县唯一一所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原阳县首批河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成员校。学校占地300余亩。截至2023年,该校拥有教职工440名,其中研究生学历51人,有特级教师2名,省、市学术带头人15名,省、市、县骨干教师36名。在校生5890名、教学班86个。2022年高考,该校一本上线达703人,理科最高分672分,文科最高分597分,600分以上近百人,被985名校录取50人,被211名校录取150人。被新乡市市教育局评为2022年高考突出贡献单位,被原阳县人民政府授予“教学质量奖”。
卫生健康
2020年年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达到580个,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超过5千人,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020年投资2000万元建成医疗服务共同体信息平台,县域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病理诊断、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六大中心正式运行。2020年累计服务门诊患者19.6万人次、中草药收入600余万元。县人民医院成立“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建成独立的中医服务区,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病种11种。全县全县90%的乡镇卫生院建有中医馆,100%的村卫室能够提供4种以上中医保健指导服务。到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2021底达到98%以上。到2021年底,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分别达到90%与65%。
原阳县人民医院位于原阳县原兴办事处建设街46号,始建于1928年,前身是阳武县治病赈药的救济院,原武县与阳武县两县合并为原阳县后,于1949年11月建立“原阳县人民医院”,是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妇幼保健、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43290平方米,职工有1130人,中高级职称313人,其中高级职称50人。有硕士生13人,新乡市级优秀专家7人。在新乡市县级医院“十大指标”年终业务评比名列第一。
原阳县中医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于一体的三级中医医院。全县唯一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位于新城区,(惠民街和民生东路交叉口)。占地60亩,建筑面积40000余平方米,职工636人,开放床位800张。医院拥有1.5T超导核磁共振、美国GE64排128层螺旋CT、美国GE16排螺旋CT、美国GE血管减影机、飞利浦四维彩超、德国STORZ高清腹腔镜等设备。
社会保障
2012年,原阳县企业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5.2万人,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发放率达100%。全面推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9.8万名年满60周岁的老人享受每月60元的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98%,260万人次享受1.8亿元新农合补助。3.7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发放保障资金423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救灾救助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资金8382万元。
截至2023年,9个乡镇43个行政村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14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完工,幸福路开工建设。农村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90%以上。民生支出34.85亿元,占全县总支出的8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90万元,扶持创业404人,带动就业1212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730人,失业再就业1434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505人。城镇新增就业、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工作居全市前列。以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为特色的治欠保支工作全市第一。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养老金人均调增5%,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纳入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实施补贴。
人居环境
2023年新投产业,完成改造老旧小区9个,建成公园、游园11处,城区交通路网不断拓展,新(改)建人民路东延等道路46条,打通博学路、安泰街等6条断头路。县域PM10、PM2.5、优良天数比例“三项”目标全面达到基本要求,已消除重污染天气。推进供水、供气普及,城区供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6%,天然气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全城清洁、城区秩序整治行动,新(改)建公厕46座,拆除违法建设105处,主要道路机扫率100%,垃圾机械化密闭收运率100%,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交通
综述
原阳县南依省会郑州市,北接市府新乡市,西傍工业重镇焦作,东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相望,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四桥相连,被誉为”郑州后花园,新乡南大门”。2022年,兰原高速封丘至原阳段通车。境内有新乡南站火车站和一条过境高铁济郑高速铁路。
公路
截止到2009年原阳县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2千米,干线公路达127.13千米,县道达148.5千米,乡道达114.25千米,村道达799.9千米。二级以上公路达267千米。2022年,兰原高速封丘至原阳段通车。
兰原高速封丘至原阳段全长58.5千米,起点交叉于新乡市封丘县大庆-广州高速公路,路线自东向西经,终点相交于原阳县G4。项目设计时速120千米/小时。项目设大桥5座,中桥15座,互通式立交6座;服务区2处,封丘南、原阳南连接线各1条。2022年12月26日封丘至原阳段通车。
铁路
原阳县境内有新乡南站火车站和一条过境高铁济郑高速铁路。
2017年,新乡南站正式动工修建,直到2022年6月20日,新乡南站正式开通。该站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平原新区师寨镇安庄村东南侧,站前广场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站房主体2层,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候车厅内共有座椅1200把。截至2023年6月20日,新乡南站累计发送旅客9.8万人次,累计收入票款729.5万元。
郑济高铁原阳段总长约21千米,总投资约60亿元,2017年开始建设。该项目涉及蒋庄乡、官厂镇、葛埠口乡、福宁集镇四个乡镇。
公共交通
2019年原阳县投入运营的30辆城市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放共享电动单车600辆,共开通6条线路,覆盖原阳县城主要街道、党政机关、繁华地段和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2021年该县共投放新能源城市公交车20辆。
文化
概述
原阳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分布全县17个乡镇,四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宋玲珑塔、商代谷堆文化遗址、汉代张苍墓、明末清初夏家大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博浪沙遗址、陈平祠、毛遂故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娄师德墓、韦思谦墓、吕寨清真寺、齐街清真寺、黑洋山古槐。原阳县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十二位官抵丞相的名人。
饮食
原阳县拥有烩面、凉粉、灌汤烧饼、地锅鹅等一系列的美食,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烩面和凉粉。在新乡市、郑州市也有原阳烩面馆。
羊肉烩面起源于原阳,原阳烩面也叫原阳羊肉烩面,距今有1400年的历史。天宝时期,原阳烩面叫麒麟面,原阳烩面渊源已久,城乡遍布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羊肉烩面馆,大多以回族经营。乳白的汤汁上淋着香油、洒着一层香菜,细滑的面片冒出面条,是原阳县境内的著名小吃。
原阳凉粉用的是普普通通的绿豆。在烩面馆用餐时,一桌饭菜开吃之前,每人先上一小碗凉粉,是夏季用餐的绝佳选择。凉粉被切成均匀的细条,配以蒜汁、醋的运用、香油等佐料,一小碗下肚,筋道爽口,生津止渴。
地锅鹅选用的鹅,鹅龄都在七八个月之上,这样炖出的鹅肉才有嚼头。“香辣”是地锅鹅的一大特色。原阳有个指挥寨村,被誉为“国鹅孵化第一村”,村上形成了以鹅苗孵化、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并带动了全县的养鹅产业。郑州市、新乡市来原阳吃地锅鹅的人很多。原阳地锅鹅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食。
习俗
特色节庆
2019年4月20日,原阳县第二届旅游节在原阳县鹿岛房车小镇隆重开幕。以“香雪缤纷、槐醉博浪”为主题,旅游节设有鹿岛房车小镇主会场及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分会场,通过槐岭踏春节、槐岭真香音乐节、水牛稻梦幻水乡嘉年华等多种活动,使游客更全面、更深入了解黄河滩独特的生态环境、民俗特产。
2020年9月22日上午,“中国农民丰收节·大米节”稻鳅文化旅游暨书画摄影大赛在太平镇菜吴分会场启动,此次活动紧扣“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主题,活动现场展示了稻鳅大米、泥鳅、手工黄酒等农产品,并开展丰收大联欢、稻田捉泥鳅钓鱼赛、稻田旗袍秀、单车挑战赛、摄影书画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展示了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原阳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馆藏文物796件(套),实际数量6934件。其中文物类藏品登录总数为342件(套),实际数量3304件,古籍图书类藏品总数454件(套),实际数量3630件。
善护寺塔又名徽塔、雁塔、文峰塔、俗称玲珑塔,位于原阳县西南17千米的原武镇(原武镇现隶属平原示范区)。塔建于北宋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原为善护寺内建筑,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重修。清代,寺毁于火,唯塔独存。塔原高47米,砖木结构,6角13层迭涩密檐式建筑,直径10.3米,各层由塔中盘旋砖阶通联,游人可登至塔顶。塔身向东北倾斜2度33分。每层均出飞檐0.8米,檐之翼角下有木质角梁,梁头下悬铁风铎,迎风有悦耳响声。塔最上顶中竖铁柱一根,绕柱有数铁环形笼形。明清两代,黄河屡决,将塔底层淤没,现存12层,高43米,其进门面南,为原第二层之卷门所改。该塔气势雄伟挺拔,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位于新乡市原阳县城东3千米的任谷堆村,墓区占地1000多平方米,墓冢高出地面2米,墓前有清康熙立《汉北平候张苍之墓》石碑1通。
张苍,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张大夫寨(因张苍曾为御史大夫得名)人,生于东周末年,秦时任柱下御史,西汉初年以代相之职平燕王减茶叛乱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北平侯。新何任不相时,张苍因“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善用律历”,以列候居相府。刘恒时始任不相,在相位十五年,活百余岁。卒于刘启五年(公元前152年)。他是一位政治家,强调“劝农工本”,发展衣业生产,在“文景之治”的盛世中起过重要作用;他还是一位律历家和数学家,为西汉王朝制定历法与度量衡程式。他用补校正的《九章算术》,包括了我国的古典算术、代数和几何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被列为省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原阳县夏家大院建于明末清初,是阳武县(1950年3月,原武县、阳武县合并取首字定名为原阳县)最大财主的一处私宅。因房主人为夏姓,故称“夏家大院”。1949年原阳解放时,夏家已经“绝后”,只剩一位“寡妇”支撑家业,故当地又把这座院落称为“夏寡妇院”。夏家大院是一处黄河流域保存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其建筑风格是北方标准式的“四合院”建筑形式,且布局严谨,做工精细,精致细腻。木雕隔扇上有“金玉其相”“追琢其章”“桂森举立”等字释,偏门上砖雕有“善宜”,“施吉”,“合”等字样。这些对研究黄河流域的民风、民俗及建筑风格均有较高价值,是一处黄河中下游为数不多的民居建筑群。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平祠位于原阳县阳阿乡阳阿村,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创建,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1389)重建,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补修。原祠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有搭联式戏楼一组,前殿塑有陈平立像。原有碑刻20余通,惜多已毁去。现仅存大殿和卷棚各3间,前后相连,硬山顶,总面积为159平方米,属晚清建筑,现存“汉曲逆侯陈公故里、《陈丞相雪诬辨》”等明、清石碑6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2021年新乡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截至2022年6月,原阳县省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14个、县级42个。
河南坠子在新乡地区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民国七年,由该县王杏兰乡拐铺村人王永安在陈留从师周教银学艺后回家行艺而传入。至今传承到第八代,第六代传承人是李冬梅。河南坠子演出先由坠胡和其他配乐演奏一段坠子独特音乐的旋律来奏闹台,演员一手打简板,一手用鼓箭敲打书鼓花点,配上敲小的声音,钻空套点和乐队配合,演员手拿简板击拍节,前边唱小段,或者作诗引出大书开唱,根据唱词的意思做一些表意性动作。一人能演唱多个角色,把男、女、老、少、好人、坏人表演的活灵活现,唱到热闹处或激情高潮处,就手持鼓箭敲打书鼓,或拍醒木给书情趁托气氛,唱书能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跟着演员唱的书情走。
原阳粉皮的制作方法是将绿豆、高粱、春早、等加工成淀粉(可混合用,也可单独用),调成稀糊,用大锅加水烧开,用器皿取淀粉50克左右,放入特制的铜镟内(形似平底锅),将镟子放入沸水上转动,然后慢慢停止,淀粉糊在镟子内摊成薄薄的一层,然后镟子内放入沸水,迅速捞出放入凉水内,用手慢慢将薄淀粉皮从镟子内扒掉,放在特制的高粱秆或苇子做成的帘子上晾干即可。原阳粉皮以龙王庙村生产的名气最大。色泽银白光洁,半透明,有弹性韧性。截至2022年6月,该项目已列入新乡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特产
原阳县特产有:原阳大米、原阳大杏、黄河鲤鱼、晚秋黄梨等特产。
原阳大米是黄河水灌溉,弱碱土质孕育,气候昼夜温差大,水稻生产周期长,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原阳大米米质晶莹透亮,营养丰富,软筋香甜的独特性。是河南省最早获得国际和国家认证并出口创汇的原粮之一,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金奖,有“中国第一米”之称。
原阳大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素有“大杏之乡”美称。品种主要有大梅杏、麦黄杏、金黄杏、桃杏、蒸馍杏等,杏个大、皮薄、味甜。
黄河鲤鱼,自古就以中原地段为最佳,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红尾鲢、体型梭长优美。
原阳县种植的豫北金秋梨,最大可达4.36斤重,梨肉洁白细嫩、无纤维、核小肉多,甜脆多汁,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葡萄、葡萄糖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含糖量高达16.8%。截至2019年,原阳县黄河滩区陡门乡种植面积达2000亩。
风景名胜
综述
2020年12月23日,原阳县大信“魔数屋”工业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截至2022年,原阳县获得首家国家AAAA级景区,原阳县九多肉多酱卤文化园景区。
重要景点
“九多肉多酱卤文化园”工业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产业集聚区,坐落于“郑州市后花园,新乡南大门”,距县城核心区5分钟车程,距省会郑州35千米,总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是一座集工业旅游、文化研究、科普教育、酱卤加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化创意园区。整个景区分为“一廊三厅一馆一园”,结合二十余处景观节点的建设,融入独特的酱卤文化元素,向大众传播中华传统优秀的酱卤历史文化。
大信“魔数屋”工业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万象路金祥家居产业园内,北距新乡市30千米,南距郑州市35千米,地处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位于郑州1小时经济圈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总占地面积500亩,景区现有大数据云瀑布、大信家居博物馆、游学中心、智能制造简易厅、大信企业文化长廊、大信家居定制体验馆、检测测试中心、智能制造可视中心等10余个特色观光游览景点。2018年10月“三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大信魔数屋工业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古代人物
近代人物
重要荣誉
2004年获得“全省高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17年被授予“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先进单位”。
2018年被授予“新乡市秸秆禁烧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农民培训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原阳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9年3月,原阳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冀豫片区)。
2020年9月,河南省政府食安委命名原阳县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原阳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9月,原阳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3年4月,原阳县被确定为2023河南省肉羊大县培育县。
2023年3月,原阳县被确定为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参考资料
County to boost protection efforts.中国日报网.2023-09-15
地理概况.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4
今日原阳.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2
原阳县行政信息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2023-10-24
权威发布!原阳最新人口数据. 原阳融媒.2023-09-12
民俗风情.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4
今日原阳.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2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11-01
我省11家景区拟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0-24
原阳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10-24
新乡南站正式开通运营,以后郑州到新乡只要9分钟.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14
原阳县人民政府.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5
地理概况.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2
新乡县、原阳县、封丘县、延津县|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新乡专区参会用人单位35家.新乡日报.2023-09-12
原阳县志.河南省地方志.2023-10-23
黄河变迁史——原阳的兴衰史.新乡日报.2023-09-12
历史沿革.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2
基础设施.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2
3月29日新乡市举行202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原阳县专场.新乡发布.2023-09-12
重磅!80亿元冷链产业中心项目签约原阳.原阳融媒.2023-09-12
2022年上半年原阳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新乡市统计信息网.2023-09-12
新乡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6
新乡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6
我县12人入选!第五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议名单公示.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9-14
关于批准大信“魔数屋”工业旅游景区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通知.新乡市文化广电和外事旅游局.2023-10-24
【荐读】原阳县的前世今生.原阳融媒.2023-09-12
【品鉴】原阳县历史大事记(下①).原阳融媒.2023-09-12
原阳大米:落寞过后,辉煌可期.农村农业农民杂志.2023-09-12
河南原阳县抢抓水利工程冬修养护“黄金期” 为来年农业生产打基础.中国日报网.2023-09-13
公告公示.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3
野生动植物资源.河南省林业局.2023-10-23
【豫筑平安】原阳警方成功救助两只国家保护动物.原阳县警方在线.2023-10-23
“猫头鹰”做客工地,竟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腾冲警方.2023-10-23
原阳公安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鵟.原阳警方在线.2023-10-23
公告公示.原阳县人名政府.2023-09-13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新乡市林业局.2023-09-13
抗击暴雨,原阳县侨联在行动.根在中原新乡市统一战线.2023-10-24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23-09-13
原阳县委书记刘兵到县第一高级中学讲授思政课.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10-23
原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袁俊峰到南街社区开展联系委员活动.原阳融媒.2023-10-24
原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郭新杰一行督导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10-23
原阳县四大班子领导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原阳融媒.2023-10-23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10-23
原阳县101.53万亩小麦开镰收割,预计总产突破5.64亿公斤.河南商报新乡.2023-09-13
晒亮点 说打算原阳:粮食总产全市第一 规上工业增长较快.河南日报.2023-09-13
今日原阳.中国原阳.2023-09-13
大国“粮”策 | 三夏遇高温 河南“引黄灌溉”抗旱保苗.光明网.2023-09-13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原阳实践”.中国改革报.2023-09-13
新乡经济“半年考” 原阳GDP增速凭啥成“榜眼”.原阳融媒.2023-09-13
砥砺前行十年路 奋勇争先谱新篇——原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十年成绩综述.中国网 数字经济.2023-09-13
【二十大时光】原阳开发区:砥砺前行十年路.原阳融媒.2023-09-13
中部(原阳)冷链产业中心落户原阳县,总投资80亿元.河南商报新乡.2023-09-13
砥砺前行十年路 奋勇争先谱新篇——原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十年成绩综述.中国网数字经济.2023-10-23
持之以恒 久久为功——第九批新乡市优秀专家杨书锋.新乡先锋.2023-10-23
四星级工业企业巡礼——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新乡工信.2023-10-23
原阳县2022年教育事业统计分析.原阳教育.2023-09-13
喜迎妇女十三大丨数说妇女发展新成就·教育篇.新乡女性.2023-10-23
欢迎报考原阳一中.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09-15
【二十大时光】原阳卫健:砥砺十年护佑百姓健康.原阳融媒.2023-09-13
原阳县人民医院.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2023-10-23
医院概况.原阳县中医院.2023-10-23
原阳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县域.2023-09-13
原阳县: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乡市人民政府.2023-09-13
原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3
地理位置.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10-24
河南14条高速公路集中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0-24
国铁集团副总经理王同军调研郑济高铁原阳段建设情况.原阳融媒.2023-09-15
以民为本谋坦途 路通人和新原阳.大河网.2023-10-24
济郑高铁新乡南站,挂牌!内部装饰大曝光.郑州铁路.2023-10-24
高铁新时代,郑新向未来!新乡南站正式开通运营!.平原示范区.2023-10-24
新乡南站,开通一周年啦!.新乡车务段.2023-10-24
原阳县开通公交车.新乡网.2023-10-24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10-24
中国的丞相大户——原阳县.原阳融媒.2023-09-12
“吃”在原阳.原阳融媒.2023-09-15
【盘点系列】原阳土特产 你都中意谁?.原阳融媒.2023-09-15
河南省原阳县举办第二届旅游节.新华网.2023-10-27
原阳县“中国农民丰收节•大米节”.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23-10-27
【倒计时】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28届原阳大米节精彩预告!.大河网.2023-11-01
原阳县:文化遗产不可再生 加强保护刻不容缓.河南大象网.2023-09-16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6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6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6
玲珑塔.新乡市纪委监委.2023-09-14
“国宝”玲珑塔维修保护工程启动.新乡广播电视台.2023-09-16
名胜古迹.原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6
夏家院民居.中国小康网.2023-09-14
陈平祠.新乡市纪委监委.2023-09-16
新乡市公布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原阳县文化馆.2023-09-14
新乡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乡文旅.2023-09-14
非遗知识点|河南坠子.原阳县文化馆.2023-09-14
原阳县文广旅局迎新春文化活动系列展播: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原阳粉皮》.原阳县文化馆.2023-09-14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公布,原阳县六项入选!.原阳县文化馆.2023-09-16
工业旅游.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2023-09-14
工业旅游.郑州大信家居有限公司.2023-10-24
“三节+国庆”拉动原阳县旅游大丰收.原阳融媒.2023-10-24
【动态】原阳县委办到中原区委办考察交流.郑州中原发布.2023-10-24
罗遥带队赴原阳县考察学习.君山区人大常委会.2023-10-24
河南省原阳县政协考察团来我市考察学习.诸城政协.2023-10-24
千里检察行 豫哈一家亲.原阳检察.2023-10-24
原阳—宰相之乡.新乡市纪委监委.2023-10-24
河南|原阳 辉煌十年看三农.人民号.2023-09-14
全国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公布 河南35地入选.映象网.2023-09-14
河南公布第三批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名单,38个县(市、区)入选.河南日报网.2023-09-14
河南日报:河南24地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河南省水利厅.2023-09-14
入选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乡网.2023-09-14
加快推进我省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专家赴各县开展指导与服务.河南日报.2023-09-14
新一届河南省文明城市候选名单公示|名单.大河报.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