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涡河

涡河

涡河(英文名:Guo river),又称过河、戈河,横跨中国河南和安徽两省,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中国河南省尉氏县,向东南流经河南省开封市市、周口市安徽省的亳州市等区域,于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全长396千米,流域面积达1.59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运粮河、惠济河、尉扶河等。

涡河流域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涡河是黄河南决的分洪道,中上游坡陡流急,河槽冲刷,两岸泥沙淤积,逐渐抬高,沿岸形成约2千米宽的天然堤防,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的趋势。河流沿岸为河谷地貌形态,河谷多呈“U”型。涡河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降水量集中,易造成洪涝。涡河流域有维管植物85科208属313种,脊椎动物30目66科217种,其中鸟类达140种之多,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鹭

5000多年前,涡河岸边就留有人类生活印痕。春秋时期,涡河北部涡阳县境属宋国相县,南部属陈国夷邑。涡河上连惠济河,直达宋都汴京,下通淮河,水运发达,如今的涡河,已成为沿岸城市的绿色生态新地标,一条集文化、经济、旅游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带,主要有鹿邑涡河省级湿地公园、州市涡河景观带、涡阳滨河公园、蒙城涡河生态景观廊道等景点。

命名

涡河,是中原地区一条古老的河流。据史料记载:“涡为。”晋郭璞注云:“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也,本作过,省文为涡,义取漩流也。”涡河之名即由此得之。但对于涡河名称的由来,民间的传说有两个,一则说为纪念大禹治水时曾用一口大锅镇住了兴风作浪的恶龙,取“锅”的谐音为涡河(也有说谐音源于老子用炼丹锅镇水防止河水泛滥);一则说谐音取自于“过”,东夷寒浞的两个儿子有过氏、有戈氏部落霸河灭夏,而被后人称为“过河”或“戈河”。《汉书地理志》载:“涡河,戈也。”后来涡河写作“过”或“戈”,即夏朝有过氏和有戈氏在此居住之地也。汉以后至南北朝,“涡”就写作“过”,唐宋以后就写作现在的“涡”。

位置境域

涡河地处淮北平原,横跨中国河南和安徽省两省,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3°22′~115°39′,北纬33°22′~34°50′,发源于河南省尉氏县。其流域范围,在涡阳县义门镇集以上,西以颍河支流贾鲁河、新运河流域为界;西南与茨河流域相邻;东北与废黄河南堤及包河流域接址。义门集以下,东北与北淝河流域相邻;西南在蒙城县以上与西淝河流域分界,蒙城以下与芡河流域接壤。河水向东南流经河南省开封市市通许县、周口市扶沟县、周口市太康县、周口市鹿邑县和安徽省的亳州市、亳州市涡阳县、亳州市蒙城县,于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全长396千米,流域面积达1.59万平方千米。

成因

形成过程

涡河属于淮北上中游平原区,大概在白垩纪前后(约1.4亿年左右),由于燕山的运动的影响,黄淮海平原所在区域形成了一个断陷盆地,随后在喜马拉雅运动以及新构造运动期间整个盆地呈现持续性下陷,从而产生了数千米厚的沉积物。其中淮河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受到黄河的影响而存在着大量黄泛堆积物。涡河流域的平原本就是黄河堆积物所导致,与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淮海平原在早更新世时期(距今约250万年),山地上升持续性上升,平原下降,整个地形像一个面向渤海湾的长口袋;平原中部广大区域地势低洼汇水,为河湖洼地,在这一时期形成黄河并出现黄河冲积扇(其范围大致为从大名县杞县)。在进入中更新世(距今约70万年)以后,因山地抬升形成山前台地。早更新世存在的淮河平原除局部地区外,普遍为新堆积物所覆盖,形成向平原中部倾斜的冲洪积平原,而涡河则属于废黄河冲积扇的一部分。

其中涡河上游属中朝准地台的南部,二级分区则为华北台坳的中南部,西为嵩箕台隆,东为鲁西中台隆。在燕山运动发生以前及其早期,华北台坳与其相邻的构造单元是一个地质构造特征相似的统一整体。燕山运动以后,西部地区断块隆升而本区逐渐下沉,形成了坳陷。燕山运动晚期到喜马拉雅山脉运动早期,在基底构造及断裂活动的作用下,境内发生了不均衡下沉,因而形成一系列次级断块隆起和坳陷盆地。在新乡市商丘市断裂南部,受到东西向基底构造和断裂的影响,坳陷和隆起大多呈北西向或东西向展布,如周口市凹陷、通许县隆起、济源市开封市凹陷等;在新乡—商丘断裂北部,太行山坳陷和隆起相间分布,如汤阴县断陷、内黄县隆起、东明断陷、临清坳陷、济阳坳陷、埕宁隆起等,且均呈现北北东向。

流域变迁

1234年,宋军进入开封,蒙古军南下,在城北20余里的寸金淀黄河淹宋军,黄河河水由此南流,夺涡河入淮河,这也是历史上黄河第一次走涡河。1286年,黄河在通许、尉氏县扶沟县等15处决口,分为三股,其中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县等地,由涡河而入淮河。

涡河流域曾历经黄河侵袭,1958年以前,涡河是一条河床稳定、河槽宽深、排水通畅的河道。1958年以后,由于上游地区发展引黄灌溉,泥沙控制不力,大量泥沙随着灌溉退水进入下游河道,加上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惠济河及其以下干流河床的严重淤积。

流域水系特征

水系组成

涡河是淮河中游北岸一条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千米,河道全长423千米。流域内重要支流有运粮河、尉扶河、小洪河、亳宋河等。境内主要湖泊有清游湖,但已绝迹,无中、大型水库,拥有丰富地下水资源。

干流河段

涡河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地区,地处黄河大堤以南,上游在豫境内为双干河道,北干为惠济河,南干为涡河,向东南流经河南省开封市市通许县、周口市扶沟县、周口市太康县、周口市鹿邑县,入皖境后在亳州西汇合流向东南经涡阳、蒙城于怀远县城城北汇入淮河,全长423千米,其中河南境内196千米,安徽境内227千米,总流域面积15905平方千米,其中安徽省境内流域面积4340平方千米。

上游范围为河源至惠济河口,该河段长196千米,此段北临黄河,支流包括运粮河、惠济河、蒋河、铁底河、赵之河、黄子河、尉扶河、大沙河及清水河等。呈西北东南走向,河源地面高程78米,河口19米,涡河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该段比降1/5000。

中游范围是亳州市蒙城县之间,从河上游至中游,宽度逐渐减小,呈“V”形。其地面一般高出两边河间平原区面1米左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平均海拔26.5—33.5米,地面自然坡降为1/9000。位于涡河中游的玄武段,是涡河流域中上游重要控制站,据涡河玄武站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6.83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473立方米每秒(1965年)。

下游范围是蒙城至河口,该河段长约80.3千米,局部滩地较发育,河底高程在13.5~10.2米之间,河槽宽度在80~200米之间,该段河道弯曲,河道深泓线左右摆动,变化较大,河槽偏离一侧,本段弯曲段较多,有全集村、双涧镇、万庄村、窑湾、九连塘、西十里~新庄子等弯道。该段多年平均降水量752毫米,汛期6—9月为多雨季节,降水量占全年的63%。

主要支流

运粮河

运粮河是涡河在河南省境内的支流,该河流自开封县杏花营街道农场的秫米店村西北入境,穿杏花营、仙人庄街道、西姜寨、朱仙镇等乡(镇),最后于大李庄乡的四合庄入涡河,全长35.6千米,流域面积214平方千米,流量61立方米/秒。

惠济河

惠济河发源于开封城西北黄汴河源,全长181.8千米,流域面积4130平方千米。干流自开封城东南角黄汴河口开始,穿过陇海铁路桥,向东南经高楼、汪屯桥,到后伍村东北马家河入惠济河口北,全长10.74千米,流域面积177.9平方千米。根据惠济河砖桥闸站监测数据可知,自1951至1994年,惠济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3.4立方米/秒,1957年出现最大流量值934立方米/秒,且多次出现断流现象。有马家河、上、下惠北泄水渠、淤泥河、圈章河、柏慈沟等6条支流汇入。河床宽45至52米,深3.5米,堤距170米,常年有开封市工业退水0.5~3立方米/秒的流量,除涝流量183立方米/秒,防洪流量284立方米/秒。

尉扶河

尉扶河发源于尉氏县张市镇水牛张村,水沿张市乡大庄、王老,永兴乡段庄、刘符陈、孙留,至前杜柏出尉境入扶沟县。到太康黄口汇入涡河。全长55千米,流域面306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申柳沟、贾黎寨、除害河。

小洪河

小洪河清代清水河,上游在河南省境内为“古宋河”。发源于河南省民权县东部,东南流向,经宁陵县商丘市,于减店乡苗楼入市境至城北郑家店子入涡河,全长90千米,总流域面积为1553平方千米,亳州市境内河段长22.6千米,流域面积180平方千米。河道断面:上口宽150~200米,底宽60~120米,深5~8米。最大流量为800秒立方米,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是当地排涝标准最高的河道。但因河底比降大,河口以上无控制工程,故枯水季节流量甚微,两岸农田易旱。较大支流有大鸿雁沟、小鸿雁沟、洮河、亳路沟、赵坡河、吴新沟等。

亳宋河

亳宋河上游河南省商丘县段称“小白河”,自三孔桥入亳州市始称亳宋河。东南流向,沿亳商公路纵贯张集区,至五里乡汪庄与陈浍沟汇流南下,至汤陵办事处三圣庙居委会以东入涡河,全长57千米,总流域面积170平方千米。亳州市境内河段长23千米,流域面积80平方千米。河道断面:上宽35~36米,底宽10米,深4~6米,达5年一遇排涝标准,境内除涝面积9万亩,桥梁配套12座。亳宋河是建国后新开挖河道,因陈治沟排涝标准偏低,两岸多水灾。故从柳行乡刘楼处截引原陈治沟上游入新河,至汪庄复与陈治沟汇流,纳陈治沟为支流,因新河南省至亳州,北及宋集,故命名为亳宋河。

主要湖泊

玉清湖

玉清湖是“江淮运河”工程四座调蓄水库之一,位于鹿邑县后陈楼村附近,水库总占地面积1711亩,其中湖面面积1365亩,正常蓄水位为39.95米,设计水深为3.2m,水库周边结合防护堤设置巡视道路6.55千米。

地下水

涡河地下水流场的总趋势是自西二北向东南方向流动。流域内浅层地下水补给量为133627.17x104立方米,排泄量143724.83万立方米;中层地下水补给量为20198.06x104立方米,排泄量为25992.56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补给合量为112.03x104立方米,排泄量为12913.79万立方米,总体均衡差为28693.92万立方米,水位呈下降状态。

水系特征

径流

涡河的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28.5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为48.86亿立方米/秒,最小年均径流4.5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深60~150毫米,北部小南部大。其中在在阜阳地区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15.65亿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2500立方米。因涡河属季节河,所以丰枯水期径流量悬殊较大,枯水期的河流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汛期6~9月份的暴雨洪水。涡河的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7%,年径流离差系数0.7~1.0,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幅较大。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量达4473万立方米(8月),最小月径流量仅222万立方米(4月),大小月份水量倍比值达20以上。汛前5月份随着降水逐渐增多,河川径流开始增大,汛后10月份随着降雨的减少径流开始迅速消退。

水质

涡河地表水始终处于V类或劣V类水质状态,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出境水质好于入境水质。主要原因:一是上游来水始终是V类或劣V类水质;二是涡河沿岸谯城区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也增加了涡河的污染负荷。

2015年涡河亳州境内水质均为劣Ⅴ类,2016年水质为Ⅴ类;影响水质类别的主要因子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猛酸盐指数。2017年涡河亳州市水质为Ⅳ类;2018年涡河亳州水质为Ⅳ类;2019年涡河亳州水质为Ⅲ类。从2015—2019年监测数据年均值可以看出,影响水质类别的主要污染指标浓度逐年下降,水质逐渐好转,总体水质大幅改善。

水温

涡河流域水温4至11月份水温都在14℃以上,6至8月份水温在26~29℃。

补给类型

涡河来水量丰枯变化较大,其特点为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地表径流补给来源主要为上游来水和大气降水,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补给,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为渠道侧渗、侧向径流、地表河流侧渗及地下水灌溉回渗。排泄方式主要有地下水开采、潜水蒸发、侧向径流排泄及向中深层的越流排泄。地下水径流基本是由西北流向东南,局部向南、西南流,水力坡度0.2%~0.7‰。中深层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侧向径流、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以及少量人工回灌。排泄方式主要有人工开采和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基本是由西北流向东南,水力坡度0.2%~0.5‰。

地理特征

气候

涡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降水量集中,易造成洪涝。多年日平均气温14.5℃,各月平均气温以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分别为-0.1℃和28.0℃。极端最高气温为41.2℃,极端最低气温为-2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1%,多年平均年无霜期210天,多年平均风速为2.8米每秒,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

涡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0~900毫米,受大气环流影响,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幅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值的4倍。

地质

地质构造

涡河流域地处淮北平原,在大地构造上为淮河台向斜,境内为幅员广阔的平原,是一个长期下降的地区,自中石炭以来一直受下降运动控制,到新生代也普遍下降,下降幅度北部较南部为大,普遍发育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沉积。区域内基底地质构造属昆仑—秦岭纬向巨型构造带东延北支与新华夏构造带复合交接部位,并受淮阳区山字型构造所干扰。纬向主要构造为昆仑一秦岭纬向构造带,对本地区有影响的坳陷带和隆起有宿县坳陷,蚌埠市隆起,淮南坳陷,霍邱县肥东县隆起等;主要断裂有宿北断层,板桥断层位于涡阳县与蒙城县之间,断层倾向北,落差大于1000米。经向构造带影响本地区的有新华夏系构造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其主要断裂有丰涡断裂,夏邑县一太和断层

地层与岩石特征

前新生界

涡河位于华北地层区,属豫东小区,流域内前新生界未出露,包括县系、寒武系和奥陶—寒武系。其中蓟县系:汝阳群的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片岩。寒武系:馒头组、辛集组、朱砂洞,岩性主要为大理石白云岩,厚度约200米;崮山组、炒米店组,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厚度21.2~218.29米。奥陶—寒武系: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灰岩、白云岩等,总厚度大于400米。

新生界

古近系主要岩性为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砂砾岩、砂岩,且粘土层和砂层相间分布,局部地区夹杂含砂泥质灰岩。古近系地层与下白垩系、侏罗系、二叠系、寒武系、奥陶系等地层呈现角度不整合接触。

新近系覆盖于第四系之下,顶板埋深一般至少在百米左右,如流域内的尉氏县附近,最深处在开封市附近,超过400米,底板埋深一般在500~1000米。岩性为粉质粘土、粘土、粉砂、细砂、中粗砂、砂砾石等,一般较松散,含水条件好,在柘城县一带,单井涌水量达80立方米每小时。

第四系在整个涡河流域范围内,地表出露地层皆为全新统地层,其余都埋藏于地下未出露。从老到新依次为:

地形地貌

涡河流域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是黄河泛滥的主体区域,与整个黄淮海平原的基本地势相同的是该区域呈现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趋势,这样的地势使得涡河呈现西北——东南流向。从河源至亳州市两河口地面高差42米,比降为1/4000~1/7000,河南省境内由涡河、惠济河之间缓坡地、封闭槽形和碟形洼地组成,地面高程46.00米左右。安徽境内地面坡降为1/10000~1/12000,地形为河谷地貌形态,地势平坦。

涡河河道弯曲,河流沿岸为河谷地貌形态。微地貌类型主要为河漫滩、冲沟、洼地。河谷多呈“U”型,切深10~13米,岸坡多呈50°~80°,局部近直立。河床宽40~200米,局部较窄;部分河段漫滩不对称发育,宽100米左右,多呈缓坡状与河床相接,局部河段无漫滩或漫滩很窄,漫滩一般低于堤内地面0.5~2.0米或与堤内地面相平,倾向河床。涡河两侧小支流较多,呈羽状分布。堤内近河堤处由于筑堤取土等原因,多分布有坑塘、洼地

土壤

涡河流域成土母质类型主要为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和近代黄淮河泛滥沉积物。主要土壤类型为砂黑土和黄潮土。其中沿岸以黄潮土为主。近河相为沙土,远河相多为黏土,沙浆逐渐变化,土壤质地从松沙至粘土。土壤中游离碳酸钙的含量较高,具有生石灰反应,呈微碱性。

生物多样性

涡河境内有维管植物85科208属313种,脊椎动物30目66科217种,其中鸟类达140种之多,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1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

植物

涡河流域共有水生植物27种,隶属于20科23属,其中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居多(占总数的74%)。涡河水生植物可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即针蔺+藨草群落、藨草+喜旱莲子草群落、藨草群落、金鱼藻群落、喜旱莲子草群落、芦苇+喜旱莲子草群落、荇菜属群落、菱+萍蓬草群落。其中优势物种有:金鱼藻、穗花狐尾藻黄穗白茅花、水鳖等。涡河分布浮游植物共有8门72属,绿藻门硅藻的种类最丰富,包含绿藻门26属,硅藻门12属,蓝藻18属。其中优势物种有隐藻门的具尾逗隐藻、蓝藻门的伪鱼腥藻属等。

动物

涡河分布浮游动物28属56种;其中,原生动物包含砂壳虫钟虫等13种;萼花臂尾轮虫20种,优势种主要为广布多肢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等;枝角目包含秀体蚤属、仙达蚤属、低额蚤属等13种;桡足类有真剑水蚤、外剑水蚤、中剑水蚤等10种。

涡河脊椎动物30目66科217种,其中鸟类达140种之多,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鹭,还有黑枕黄鹂野鸭新疆歌鸲戴胜等鸟类。另外鱼类资源丰富,包含青鱼、草鱼、鲢鱼等等,另外其他水生生物有:鳖科对虾背角无齿蚌、青蛙、龟等。

自然灾害

涡河流域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降雨年际变幅大,年内分配不均,因此旱涝交织,灾害频繁。

洪涝灾害

涡河流域一年中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70%,年内降雨分配极不均匀,因此经常发生洪涝灾害。2000年汛期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其中谯城区5小时最大降雨量达328毫米,此次灾害导致亳州市全市三县一区农作物受灾面积2060平方千米,受灾人口248万人,倒塌房屋4418间,直接经济损失约9.2亿元。

地质灾害

2019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地标性建筑涡河三桥发生部分塌陷,经专家初步判断,滑塌部位位于三桥与涡河路段西侧路肩挡墙,约30米左右,是由于下方道路雨水管道开挖,沟槽侧壁土体应力释放,导致路肩墙基础失稳滑塌。因该路肩墙不属于三桥主体结构,对三桥主体结构没有造成影响。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先秦

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在涡河岸边留下了刀耕火种的印痕。位于亳州市境内、涡河岸边,传说中姜子牙钓鱼台遗址、“中国原始第一村”尉迟寺遗址、“始都于亳”商汤王陵、伍子胥的庄遗址、赵匡胤南巡休憩之地回龙寺等都记载着涡河的历史文明。

秦汉至南北朝

春秋时期,涡阳县分属楚、陈、宋国。涡河北部属宋国相县,南部属陈国夷邑,陈是个小诸侯国,国下无县。约公元前571年,老子降诞于宋国相县厉乡曲仁里(今涡阳县境涡北)。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领兵回到老家亳州,祭拜祖坟之后,曹丕以鞭为笔,站在涡河岸边,留下了流传千古的 《临涡赋》。三国时期曹丕在所著《皇览》中关于他的家乡有这样的文字:“涡北凤头村,有商汤故垒。”

隋唐至宋元

唐代以后,涡河的上流逐渐北移,分沙水后,东南经太康县北。元明以后,黄河南泛。经常夺涡入淮,涡河的上游继续向北移动,从通许县东南分沙水东南流,其流经与今青岗河大体相同。

明清

明清时,依靠涡河水运之便,当时亳州市境内涡河岸边形成了“四大码头”,以装卸竹木山货的二桥口码头、新街口码头;以装卸干果、茶、麻为主的铁果巷码头;以装卸粮食、皮货、药材、食盐为主的玉皇庙码头。亳州城内因此呈现了“一街一货”“一巷一品”的盛景,古城大街小巷多达一百余条,俗称“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

涡河历史上多次受到黄河南泛的影响,且常为黄河南徙主流入淮通道。清光绪《亳州志》记载,清代时曾四次修筑涡河防黄堤及护城堤,但大都筑在河南省境内。

中华民国

安徽省境内亳州城以西筑有部分堤防,至民国后期亳州城西涡河南岸仅有老堤残段。《安徽通志》记载,涡阳县和蒙城县境内涡河两岸无堤防,自双沟以下两岸有堤防。中华民国21年曾修复此段堤防及荆山以西旧堤。中华民国30年安徽省淮域工赈工程,培修、增筑部分堤防。中华民国35~36年,在工赈工程中培筑涡河右堤河溜至黾山头段;左堤丁家沟至涡河口接淮堤,堤顶宽3~5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世纪50年代将邻近排水困难的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上游部分积水,改道排入涡河。60年代后,为发展灌溉,干支流普遍建闸蓄水。

2018年12月底,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亳州市政府共同合资成立了安徽省亳州港航投资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涡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涡河处于中国东西部的过渡地带,社会经济地位重要,也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有活力的地区。2017年,流域内总人口约1341.3万人,GDP总量4078.91亿元。涡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也是全中国水、旱农作物兼有的农业区,区内土壤肥沃,光照适中,热量丰富,水利化程度较高,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种植结构按照优质高效方向调整,优质专用小麦初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的种植格局,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张,药材、花卉、牧草、青饲料等特色种植成为种植业新的亮点。畜牧业稳定发展,在农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稳步提高,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油料有棉花、油菜、芝麻等。

第二产业

涡河流域第二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绿色食品制造等产业,并推动发展以电子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仅涡阳县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16家,全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66.3亿元。

第三产业

涡河流域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科创服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新业态。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聚焦建设涡阳老子文化、蒙城县庄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仅涡阳县2022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26.26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15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6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23.68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35.08亿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1.60亿元。第三产业2022年生产总值为217.6亿元。

交通发展

涡河上建有多座桥梁,连接河流两岸,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此外,涡河航道是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并且沿岸建设多个港口。

桥梁

怀远县境内

怀远县境内在涡河上先后建成了涡河一桥、二桥、三桥、四桥、五桥和荆涂淮河大桥6座桥梁。其中涡河三桥距安徽省怀远县涡河入淮口500米,桥梁全长606.56米,该桥已于2000年1月28日竣工通车。布置由怀远老城区至新城区方向为24.56米+3x25米+24.56米(引桥)+59.98米+83.98米+59.98米(主桥)+24.56米+9x25米+24.56米(引桥)。引桥采用理论跨径25米端部设牛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桥墩采用全隐式盖梁。总体为主桥跨越主河槽,引桥跨越河漫滩,两边引道与两岸堤顶公路平交后与引桥连接。行车道宽15米,人行道每侧各1.5米,桥面全宽主桥包括拱肋位置为20.9米,引桥为18米。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级、人群荷载每平方米3.5千牛。2008年7月,建成了涡河四桥。该桥位于一桥和三桥之间,位于怀远禹王步行街北首,在涡河引凤渡口老凤凰桥旧址旁,桥全长566米,桥面宽度20米,为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双向四车道通行能力。

涡阳县境内

在涡阳城区在涡河之上共有四座桥梁,连接涡河两岸。从西向东,依次为:二桥,大闸,三桥,铁路桥。其中涡阳县涡河三桥项目工程位于该县涡河闸下游900米处,桥梁及接线全长1.23千米,桥梁总长848米,桥型设计为水滴型,独塔双跨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该项目是涡阳县城主干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完善城市运输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蒙城县境内

蒙城县城区在涡河上已经建设了老闸桥、庄子大桥、涡河三桥、涡河四桥、涡河五桥共5座桥。其中蒙城县涡河三桥工程总投资约1.35亿元,设计全长3.469千米,桥梁全长643米,主桥采用100米系杆拱,全桥22跨。该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开工,计划工期20个月。涡河五桥是蒙城县涡河流域上第一座高塔斜拉桥,是G237蒙城绕城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中的跨涡河特大桥,是蒙城县外环线的重要节点性工程、标志性工程。该桥全长1065米,主桥全长288米,为(165+83+40)米独塔不对称斜拉桥,联塔分幅,塔梁固结,单幅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边箱梁,主塔采用三柱式桥塔。塔柱总高98.824米,上塔柱顶端设置4.6米高塔冠,塔冠采用官帽式三阶增宽式装饰景观结构。

航道

涡河航道是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是淮河水系高等级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上可延伸到中原腹地郑州市等地,向下经淮河、苏北运河可达长三角地区。

该航道亦是沟通河南省与安徽两省的重要水运通道,涡河航道自太康马厂至怀远入淮口,全长284.2千米,其中河南段66.3千米,安徽段217.9千米。自马厂以下在河南境内建有玄武镇、鹿邑节制闸,配有100吨级鹿邑船闸,在安徽境内建有大寺、涡阳县和蒙城节制闸,配有100吨级大寺船闸、100吨级涡阳船闸、300吨级蒙城船闸。随着涡河河南、安徽段全线复航并升为IV级航道,通航条件将大幅改善,腹地水运量所占比例将大幅上升。涡如河(戴桥-怀远河口)航道规划等级Ⅳ级,复线船闸按照单级Ⅲ级船闸标准建设,船闸有效尺度为200米×23米×4.5米(长×宽×门槛水深),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约1291万吨。

2022年涡河航道一体化建设项目大寺至入淮河口段共172千米,投资规模13.9亿元,疏浚工程已完成,护岸工程、大寺服务区、蒙城服务区、桥梁防撞及航标工程已完成工程量80%以上,于2022年底完工。

港口

截至2019年底,涡河沿线有14个泊位,在建10个泊位,总吞吐能力900万吨,平均每个泊位37.5万吨,分属8个经营主体。其中在建的码头泊位10个,通过能力505万吨;存量9个泊位310万吨,合计约815万吨。涡河航道沿线港口吞吐量下降严重,由2016年的1181.5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89.6万吨,年平均下降42.3%。运输货种主要是矿建材料、粮食、钢铁三类货种,矿建材料在货种结构中居主导地位。

水利工程

安徽境内涡河干流建有大寺、涡阳县蒙城县3座节制闸。

大寺闸枢纽

大寺闸枢纽是涡河入安徽境内第一座拦河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谯城区大寺镇的耿庄,距亳州市区约13千米,控制流域面积10575平方千米。原规划由浅孔闸、深孔闸和船闸三部分组成,现仅建成浅孔闸,其主要作用是蓄水、泄洪、灌溉。浅孔闸1978年建成蓄水,共20孔,每孔净宽4.7米,闸底板顶面高程28.84米。由于老闸已运行30余年,已经存在很多安全隐患。2002年8月至12月,亳州市水务局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大寺浅孔闸进行了安全检测与评估,并组织专家进行了安全鉴定。大寺浅孔闸被鉴定为三类闸。

涡阳枢纽

涡阳枢纽位于涡阳县城北郊涡河干流上,由浅孔闸和船闸组成,主要作用是蓄水、泄洪、灌溉和航运。涡阳浅孔闸始建于1958年底,共22孔,每孔净宽4米,高8.2米,闸底板顶面高程22.34米。因1963年和1965年雍水严重,于1969~1971年对其改建。涡阳船闸于1973年10月建成,Ⅵ级船闸,通航能力100吨级。闸室长100米,宽7.5米,闸室底板顶面高程19.84米。船闸除担任通航任务外,还有辅助泄洪150立方米/秒的任务。

蒙城枢纽

蒙城枢纽是涡河上一座集防洪、排涝、蓄水灌溉、交通航运于一体的大型枢纽工程,由节制闸、分洪闸、船闸三座建筑物组成。蒙城枢纽是涡河上最后一道节制闸,控制流域面积15475平方千米,设计蓄水灌溉面积30万亩。老蒙城枢纽节制闸建成于1960年5月,闸上设计蓄水位25.32米、闸下蓄水位17.82米,水面落差7.5米。分洪闸建成于1972年6月,船闸建成于1971年8月,涡河蒙城枢纽总体已运行60年。节制闸设计过闸流量20年一遇24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50年一遇2900立方米每秒。根据《水利水电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工程等别为Ⅲ等,节制闸为大2级建筑物。涡河航道为Ⅳ级标准,根据《安徽省水路建设规划(2017―2021年)》,新建船闸为1000吨级。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水污染

涡河水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等形成,乡镇企业的兴办,将污水直接排到涡河,直接造成河水污染。

其中工业污染为主要污染源,同时上游来水量变化对水质有一定影响。上游来水造成的污染,多年来,大寺闸以上水质基本上处于劣V类水质,上游长年下泄的污染水是造成涡河水污染的首要原因。上游河南省境内沿涡有大量的小化工、制革、造纸及酿酒企业,每年上游有7500万吨污水进入涡河河道,造成河水污染。随着亳州市酿酒和制药等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虽达到了排放的行业标准(COD含量可达200毫克/升),但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005年亳州市境内县级以上城镇入河排污口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4904.3万吨,其中,排放化学耗氧量13427.0吨、五日生化需氧量2775.3吨、氨氮1548.0吨、挥发酚6.8吨、总磷118.2吨、总氮2483.2吨。

入河废污水排放总量中,生活污水约占50%左右。由于上游引黄灌溉造成了涡河河道淤积严重,过流能力下降,有效库容减小,水体自我置换能力较弱,也是污染成因之一。

生物多样性减少

涡河现有鱼类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33%,银鱼、鳗鲡等洄游性鱼类,及、长吻鮠等大型肉食性鱼类已经消失。

河水污染导致养鱼户的鱼大量死亡,2010年3月,养鱼户在涡河内的网箱鱼出现大量死亡。随后相隔10天内,共有16户养鱼户纷纷反映网箱养殖大量死亡情况。这次的死鱼事件共造成38户网箱养鱼户的鱼几乎全部死亡(共计约7800尾)。涡河下游水面上长达2个月漂浮大量死鱼。

生态破坏

涡河流域亳州段沿岸经济发展快速,人多地少,人水争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湿地资源萎缩,威胁湿地生态系统。沿河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受沿河采砂、码头运营和农业生产等影响,沿河绿带出现大规模断带。植被的覆盖率降低引起水土流失,影响了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严重威胁航道水生态安全。

保护措施

2018年起,亳州市涡阳县实施了涡河等3条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5810”行动计划和“百日会战”专项行动,清理网箱渔具12346个,拆除住家船637艘,整治沙场码头92处,治理入河排污口20个,拆除搬迁养殖场63家,清理造船厂6家。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其中涡河岳坊国控断面水质从劣V类改善为Ⅳ类。

亳州市2012年以来,大力实施城区“水活”工程,激活城区主要水系,整治了城区河道39.5千米、治理面积245.4万平方米,创建“涡河—宋汤河—赵王河—涡河”等6条水活线路,形成城区水系循环换水的常态化机制,同步实施沿河公园、水系公园、城市绿道等项目,持续改善水环境。此外,还对排查出的入河排污口实行“一口一档”,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并全部完成整改。同时对全市城区36条黑臭水体,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整治、生态修复、活水循环的原则,通过清淤疏浚、截污纳管、垃圾清运、生态补水等措施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截至2022年已全部整治完成。

2022年,通许县实施了涡河重点河段治理工程(裴庄闸至张白虎段)项目。该项目涉及使用通许县森林公园林地3.7049公顷、临时使用林地14.5702公顷,需要清障采伐林木3.3万余棵。该施工段树木大部分为沿河群众承包造林,涉及到4个乡镇、18个行政村125家农户。国有通许林场与该县水务部门配合,按照时间节点做好承包经营户树木采伐、清障补偿等工作,同时做好生态保护,组织资源管理科、林技科及林区人员30余人在施工河段巡回督查,严禁超范围使用林地,杜绝非法采伐、破坏植被等行为,并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2023年,为了保护涡河等市域河流,亳州市还制定印发了《亳州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评估办法》,对涡河等8条主要河流的18个跨界断面展开了月度监测评估,并设置以水质改善为基础的奖惩制度;此外,还印发了《亳州市完善河长制基层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小微水体管护实施方案》,将14631个沟、渠、坑、塘、湾等小微水体纳入河长制日常巡查管理范围。同时,加强水域岸线管护,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并解决水体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面源污染等问题。

风景名胜

截至2022年,涡河流域内省级湿地公园1家,沿岸还包括亳州市涡河景观带、涡阳滨河公园、蒙城涡河生态景观廊道等景点。

鹿邑涡河湿地公园

鹿邑涡河省级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境内,沿涡河呈带状分布,由西北至东南横贯鹿邑县中部,东西长40.11千米,南北宽12.29千米,总面积995.33公顷。从2014年12月底被批复建设以来,涡河湿地公园一系列生态恢复项目得到实施,恢复湿地面积1500亩,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规划区内鸟类有140多种。同时,涡河湿地公园完成管理服务中心、宣教长廊、步道、木栈道、凉亭、太极广场等基础服务设施。

亳州市涡河景观带

亳州市涡河景观带西起原G105涡河大桥,东到京九铁路桥,2009年开始建设,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三期。涡河景观带一期工程从大地桥至魏武大道桥,长度2千米,开工时间为2009年,其中I标段荣获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黄山杯”;二期工程从大地桥至105国道段,长度1.636千米,开工时间为2014年4月;三期工程从魏武大道桥至京九铁路桥,长度1.8千米,开工时间为2021年3月。景观带内建有童趣乐园、渔乐广场、民风舞台、健身广场、木兰乡情、花田诗意、梅林寻芳、芦花水韵、桐林漫步等景观节点。

涡阳滨河公园

涡阳滨河公园在涡阳县境内,涡阳滨河公园一期工程于2011年3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占地10余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600余万元。公园以防洪堤坝上下为界,分内外两块场地进行建造。整个公园分为娱乐健身活动区、滨水湿地休闲区、生态游园景观区。以廊架、景观石、大型铺装广场、观景平台等为主体元素,构成市民休闲健身广场,摆设各种体育健身器材,满足各种群体的健身需求。滨水湿地休闲区内,布设300多米长景观休闲木栈桥,作为滨河公园与涡河相连的走廊,木栈桥栏杆扶手采用现代化LED灯带整体相连,是滨河公园景观向河面延伸的景观节点;木栈桥内设置3000平方米左右沙滩,供儿童娱乐。生态游园景观区利用园区的绿色空间,点缀多个园林小品,营造休闲静谧空间。

蒙城涡河生态景观廊道

蒙城县结合城市更新,打造涡河生态景观廊道,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9.5亿元,分为八期工程,2023年开放的涡河公园一期位于东光片区。公园一期总投资约1.1亿元,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60米,由蒙城城投集团旗下新城建设投资公司建设。涡河公园一期充分挖掘涡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设计灵感源于《庄子》中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将蒙城的历史文化与涡河碧道两大城市特色在公园的设计中进行巧妙融合。公园有廊桥、活力漆园、庄周剧场、蝶舞林间、鯈鱼乐园、秋水广场、林韵秋色等景点。

相关文化

道家文化

涡河是道教道家文化的“母亲河”,育出了老子。在涡河流域中游有著名的道教老子布道讲学的上、中、下三宫:鹿邑太清宫、亳州道德中宫以及涡阳天静宫。道家在这里扎根、开花、传扬、光大。涡河又是成就孔子求学成名的吉祥大道。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里记载,涡河古名为濄水,又被称为“曲涡神区”,意思是鲁国·曲阜市,姓孔名丘,为苦修道德,从涡河水路, 数次地到亳州向老子求道问礼,得老子指引,著出《五经》《四书》,正人伦纲常,兴儒门一教,成了“万世文官祖、累代帝王师”。

文物古迹

涡河两岸分布着尉迟寺遗址傅庄遗址、青凤岭遗址、大汶口遗址时期原始人生活居住的后铁营遗址、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青凤岭、春秋名将伍子胥的庄堌遗址、楚国望花台遗址、章华台遗址等。

尉迟寺遗址

涡河河畔的蒙城县拥有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尉迟寺遗址)。该遗址位于许疃镇毕集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该遗址上,发现了上万件陶制品和其他器皿,许多陶制品造型独特,既实用又美观,反映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化品位。专家考证说,尉迟寺遗址出土的红烧土排房是截至2014年中原地区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先民所居住的豪宅。是中国建筑史上一大瑰宝,被誉为“中华原始聚落第一村”。

傅庄遗址

傅庄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傅庄村东北100米处。地势隆起,高出周围地面6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50米,面积87500平方米,文化层一般约2米,最厚达3.5米。遗址的表层和断崖处,暴露出许多陶片,陶片为泥质和夹沙红陶,褐陶、黑陶和灰陶。根据残片,可辨认出器物有汲水用的小口尖底瓶,有作炊具用的陶鬲、陶鼎、陶钵、陶盆、陶碗、陶壶、陶罐、陶瓮、陶豆等。陶片表面方格、篮纹、绳纹、弦纹和附加堆纹。断崖处发现有灰坑、灶坑遗迹。历年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镞、石凿、石镰、石铲、石、石犁等石器和骨锥、骨镞、骨针等骨器,属新石器时代遗址。

后铁营遗址

后铁营遗址位于漳河北岸的后铁营村,面积6万平方米。1993年国家文物考古部门、省文物考察队第一次对后铁营遗址进行发掘,出土各类陶器、玉石器等大量远古时期文物。据考证,铁营遗址为原始大汶口时期的一个原始人生活居住地。

诗词文化

涡河的历史悠久,现有文字记载可以追溯至西汉曹丕宋祁欧阳修祖无择吴激等人都留有诗词。

《临涡赋》——【汉末三国】曹丕

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

鱼颉兮鸟逶迤,雌雄呜兮声相和,

萍藻生兮散茎柯,春水繁兮发丹华。

《涡河龙潭》——【宋】欧阳修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不枯。

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参考资料

涡河——亳州人的母亲河.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09-03

..2023-09-01

..2023-09-06

..2023-09-03

..2023-09-12

..2023-09-07

..2023-09-04

..2023-09-07

涡河又见白鹭飞.周口日报.2023-09-11

鹿邑涡河省级湿地公园圆满通过验收.河南人民政府.2023-09-07

亳州晚报社数字报刊平台.亳州晚报.2023-09-07

历史沿革.涡阳县人民政府.2023-09-11

明年河南省20个省级湿地公园开建.社旗县人民政府.2023-09-04

一条美丽母亲河 一道城市风景线.亳州新闻网.2023-09-04

亳州区域.亳州晚报.2023-09-04

..2023-09-06

..2023-09-21

涡河.查字典地理网.2023-09-21

葛剑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黄河的河道变迁.澎湃新闻.2023-09-07

..2023-09-07

第一节 水系 河流.河南党史方志网.2023-09-11

..2023-09-21

..2023-09-21

涡阳县城市特征.经济带网.2023-09-30

..2023-09-12

..2023-10-01

..2023-09-07

..2023-09-21

第三节 河 流.河南地方志.2023-09-21

鹿邑:早春的玉清湖美的“上头”.河南日报客户端.2023-10-01

..2023-10-0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阜阳市人民政府.2023-10-01

亳州市谯城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2023-09-07

..2023-09-04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谯城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通知(.谯城区人民政府.2023-09-21

..2023-09-21

..2023-09-04

..2023-09-11

..2023-09-04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谯城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通知(2023—2030年).谯城区农业农村局.2023-09-07

..2023-09-07

安徽省涡阳县涡河三桥南侧突然塌陷 通车仅两年多.中国青年报.2023-09-21

【品悟亳州】商汤:涡河上空的玄鸟.中国亳州网.2023-09-21

..2023-09-21

..2023-09-12

涡河这段美景,你确定不看看?.蚌埠水利局.2023-09-21

重磅规划!亳州三年将有大变化!.搜狐网.2023-09-11

涡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亳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1

涡阳有条河,河上四座桥!你最喜欢哪一座?(附涡阳新闻视频).涡阳县委宣传部.2023-09-04

名称: 蒙城县涡河三桥工程提前交工验收 文号: SA016000301201208002.亳州市人民政府.2023-09-04

..2023-09-11

..2023-09-07

..2023-09-04

涡河四桥.怀远县人民政府.2023-09-04

涡阳县涡河三桥主桥合龙.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023-09-04

蒙城涡河五桥7月全线贯通.亳州市人民政府.2023-09-04

..2023-09-04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涡河航道大寺复线船闸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审核意见.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023-09-04

涡河航道一体化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潇湘晨报.2023-09-04

..2023-09-07

..2023-09-07

..2023-09-21

安徽省涡阳县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 全域推进河道水环境整治.人民资讯.2023-09-06

国有通许林场积极做好涡河治理工程清障工作.开封市林业局.2023-09-06

亳州:治水提质 碧波清流入画来.亳州市人民政府.2023-09-06

亳州:一条美丽母亲河 一道城市风景线.亳州市人民政府.2023-09-04

蒙城涡河生态景观廊道令人流连忘返.亳州市人民政府.2023-09-04

亳州的母亲河——涡河.中国亳州网.2023-09-04

..2023-09-04

【 品悟亳州】涡水滋养的千年古镇城父:昔日繁华落尽 今朝岁月静好.中国亳州网.2023-09-21

千年时光镌古亳.亳州学院.2023-09-20

一河涡水 千载文脉.人民网.2023-09-0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20

文物古迹.漯河史志网.2023-09-20

亳州城父镇:大汶口时期的原始人居住地.安徽网.2023-09-20

古人临涡有遗篇.中国亳州网.2023-09-04